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阅读史料,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形成证据意识。
(2)能够结合利用史料、图片,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做到论从史出;
(3)结合历史史实,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学习戚继光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学习目标
思考:识读《郑和下西洋航线》,说出西洋的范围。
一、郑和下西洋
西洋是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西洋
中国明代(郑和时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英】李约瑟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模型)
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
——《明史·郑和传》
郑和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财务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
一、郑和下西洋
思考:郑和率领的是一支怎样的船队呢?
刘家港
今越南
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科泽科德
今沙特阿拉伯麦加
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概况: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前往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年份 全国耕地面积 全国人口 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
洪武14年(1381) 3667715顷 58873305口 26105251石
洪武26年(1393) 8507623顷 60545812口 32789800石
净增数 4839908顷 672507口 6684549石
(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甚丰。
——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条件:雄厚的国力支持
条件: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
往还三年,经济大海……惟观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zhuó)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海中之山屿形状非一,但见于前,或在左右,视为准则,转向而往。
——巩珍《西洋番国志·自序》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条件:航海人才
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帝甚倚信之。
——《明外史·郑和传》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船队
象牙、香料、药材、珍禽异兽
西洋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思考: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意义: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4-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 17艘 4艘
船只大小 长44丈、宽18丈 100吨 长24.5米、宽6米 120吨、100吨、50吨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印度
时间早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二、戚继光抗倭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思考:倭患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二、戚继光抗倭
过程:
二、戚继光抗倭
思考: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砍伐人树株,作践人田产,烧人屋房,奸淫作盗,割取亡兵的死头,杀被掳的男子,污被掳的妇人,甚至妄杀平民,假称贼级,天理不容,王法不宥者,有犯,决以军法从事抵命。
——戚继光《纪效新书》
胜利原因:军纪严明
二、戚继光抗倭
思考: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胜利原因: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卓越的军事韬略
鸳鸯阵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二、戚继光抗倭
思考: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明代《抗倭图卷》局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七子之歌
妈祖阁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思考:说出数字标识的年代发生的史实?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台州九战九捷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405-1433年
1553年
1561年
明初期(国力雄厚)
明中后期(国力减弱)
1.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请你帮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张骞通西域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张骞通西域发生在汉朝,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马可·波罗来华发生在元朝。
随堂练习
2.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意大利人哥伦布、葡萄牙人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长江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航海家( )
A.鉴真 B.郑和 C.郑成功 D.戚继光
【答案】B
【解析】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鉴真是东渡日本,郑成功是收复台湾,戚继光是抗击倭寇。
随堂练习
3.明朝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这是明朝戚继光所写的诗,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所以他诗中的“危”指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