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如何?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①鹞(yào):一种鸟。 ②臂:用作动词,架在臂上玩赏。
③郑公:此指魏征,他曾被封为郑国公。 白:禀告,陈述。
④“因语(yù)”二句:因,乘机,趁便。语,告诉,讲述。
⑤逸豫:逸,安逸;豫,快乐;逸豫是指享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⑥微:含蓄地,此为委婉之意。 ⑦且:将 ⑧ 素:一向 ⑨ 严敬:尊敬。
太宗怀鹞 (唐·刘悚的《隋唐嘉话》)
良好的君臣关系,从文中看,唐太宗对魏征有着既 又 的复杂心理。(畏惧 敬重)
作者:八音魔琴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唐太宗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六易其主,后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以直言敢谏著称,被称为“诤臣”。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名言。
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常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诤臣—— 魏征
诤(zhènɡ):直言劝告。如:~友,~言
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魏徵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



谏太宗十思疏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解题:
一、关于文体
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刘勰《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疏和表都是向皇帝上的奏章,都属于奏议类文章,但在文体上有区别的。
疏:含有“疏理”的意思,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并逐条陈述、分析、论证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表:是用来陈述自己的请求的,具有言情的成分,属于散文。
谏:是直言规劝、批评,力图使君主、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或过失,本身不属于独立的文种,多以“疏”的形式上奏。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讥”是微言讽刺。
诽—— 背地里议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讽谏谤讥说
文体区分
思什么? 为什么思? 怎么思?结果如何?
思考
通篇只重一“思”字
——《古文观止》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1 求:动词,要求,需求
2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长:生长,生长得好
4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5 成语: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根本 古义:植物的根 今义:事物的本质。
6 远:形容词作动词,流得远(使动)
浚:疏通
7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8 德义:道德仁义
9 而:连词,表转折
10 理: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11 虽:虽然(自谦)
12 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移。’”【上智下愚】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
13 明哲:明智的人
第一段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1 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管,担当
神器:指帝位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任
2 居域中之大: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
居:占,占有;
域中:天地间。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地位。
3 崇极天之峻:崇,尊崇,推崇
极天:指至高无上的皇权。
4 无疆之休: 休:喜庆、福禄。
(联系)休戚与共
旗鼓相当
木兰当户织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张居正当国
螳臂当车(dānɡ)
安步当车(dànɡ)
对等
面对
承担
主持
阻挡
当作
第一段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5 念:思考,考虑
6、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
7 处:保持
8 胜:克服,战胜
9 以:连词,表转折
10塞:堵塞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一段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喻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比喻)
结构分析
对比
积德义
· 具体做法 ·
理清思路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引出观点:治国必积德。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凡百元首: 凡百:所有的
元首:君主,天子
2、承天景命: 景:大 命:使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3、殷忧而道著: 殷忧:深切的忧虑 殷:深
道:治国之道
著:显著
4、功成而德衰: 衰:衰减,衰微
5、善始者: 开头做得好的。
实,实在 繁,众多
6、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克勤克俭/克尽厥职
攻无不克/克敌制胜
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能够
战胜
克制
第二段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7、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 是固定句式,一般翻译为“难道···吗?”
取:战胜,夺取
之:代词,代指天下
而:表转折
8、 昔:从前,往日,与“今”相对
足:足够,充足
何:何故,为什么
第二段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夫:句首语气词,以提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
2、在:处于某种位置
3、以:连词,表修饰
4、下:臣下,百姓
5、既:已经
6、得:得到,获得
7、纵情:放纵情感
8、傲物:轻视别人
9、胡越:泛指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
10、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第二段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以)朽索,其可忽乎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虽:即使 ,连词,表假设或者让步关系
董:督责
以:介词,用,拿
震,震慑
状语后置句
2、终苟免而不怀仁: 终,最终
苟免,苟且免于刑罚
而,表转折,但是
怀仁,感念(皇上的)仁德
3、貌、心: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内心里
第二段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以)朽索,其可忽乎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怨,怨恨,
惟,只,只有
人,民(避太宗名讳)
5、载舟覆舟:指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覆,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翻覆
6、所宜深慎: 宜,应该
慎,谨慎
7、其: 其,副词,表示反诘语气。
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2、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3、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二段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本段的论述思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①先总结历史(摆事实):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原因(析原因):取天下时,“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接着引出警告(敲警钟):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强调了“民本思想”,逐层剖析,清楚有力。
②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


第二段
第三段
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
1、君人者,统治百姓的人
君,名词作动词,统治,治理
2、诚,连词,如果,表假设
见可欲:语出《老子》“不见可欲,是民心不乱。”这里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思,想,思考 戒,告诫,警告
3、作: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
4、安人:安民
安,使动用法,使······安宁
第三段
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 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5、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 冲,谦虚。
牧,养
【牧】本义:放牧牲畜 a.古代官职名:荆州~ b.统治,主管
6、满溢,骄傲自满
江海下百川:江海居于百川之下。
意思:江海容纳众水的度量,即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7、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
8、三驱:语出《易经》“王以三驱”,从三面驱赶野兽,留一面放生。
指狩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9、以为 :“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10、度,标准,限度
同义复指:
高危/谦冲/满溢
第三段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懈怠,松懈,怠惰
2、敬,慎
3、虑,忧愁,忧虑
4、壅蔽:被堵塞、蒙蔽 纳,接纳,接受 下:臣下的意见
6、想,思考,思索 谗邪,形容词用作名词,说坏话的邪恶小人
正:使动用法 使······端正 以,连词,表目的
5、黜恶:斥退奸恶的人。 黜,排斥。 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恶的人
6、加,施加 无:通“毋”,不要 谬赏,错误地奖赏
及,至,到 滥刑,滥用刑罚
【壅本义“塞”,阻塞,阻挡。
另有“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土/~肥。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惧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而自牧
思江海下百川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以怒而滥刑
思三驱以为度
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
戒奢侈扰民
戒骄傲自满
戒纵欲过度
戒轻信人言
戒赏罚不公
(生活:要节俭)
(待人:要谦逊)
(处事:要勤勉)
(用人:要兼听)
(执法:要赏罚分明)
(克制欲望)
(适可而止)
(谦虚自养)
(广开言路)
(三面为限)
(慎始慎终)
(虚心纳谏)
(端身黜恶)
(奖赏得当)
(用刑有度)
第三段
单击添加标题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宏:扩大,弘扬; 兹,此
2、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简,选拔 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任,任用
3、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从,听从,顺从
4、播其惠:广施他们的恩惠。 播,传布,传扬 效,呈献
5、驰,奔驰,这里指奔走,效力 事,这里指烦恼的事情
豫游:出巡游玩。 豫,巡游。
6、松乔: 指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神仙名。
7、垂拱:(皇上)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 化:教化
8、代下司职:代臣下管理职事。 司,管理。
9、役:役使,劳损,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劳损
10、亏无为之大道:指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亏,毁坏,减损。
无为之大道,指君主无为,垂拱而治,臣下辛劳,各司其职的统治方法。 无为,儒家指不施刑罚,以德政感化人民
道,规律,道理
【兹】本意“草木茂盛”
a.古代称草席。“兹者,蓐席也。”
b.现在,此时。
c.这个,此。“挥手自兹去”
d.通“滋”
2.【豫】
a.欢喜,快乐:面有不~之色
b.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副>预先。《赤壁之战》:“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d.<动>通“与”,参与。《左传·隐公元年》:“豫凶事,非礼也。
弘九德 选拔任用人才 听从善言 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除十思外, 还要: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提出问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本文论证思路
(以“固本思源”为喻)
(总结历史教训)
(提出具体做法)

课堂回顾
魏征为什么能够说服太宗?
思辨
2
1
3
②说理透彻,语言简练而生动,特别是正反论述、前后对比、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展现了他“能上、善上、敢上”的进谏艺术。
③唐太宗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唐太宗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能容耿介直言的臣子,所以对于魏征的进谏大都能够虚心接受。
①态度谦恭诚挚,语言委婉得体。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时政。在进谏时,他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又切中要害,令人警醒,极尽忠诚。
品劝谏艺术
(一)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对比论证,论证有力
(二)逻辑思维严密(提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语言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四)说话艺术高超
学以致用
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习近平
习总书记
比较异同
魏征
领导者都要对国家和人民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都要有敬畏心,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勤勉工作。
魏征是为统治集团服务,希望皇帝能够“竭诚待下”,缓和阶级矛盾;总书记则牢记“人民的重托”,服务于全体人民,“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古为今用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魏征的语言艺术
不可以。“臣闻”是奏议中的敬辞,口气不卑不亢;而“臣以为”有自以为是之嫌。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下愚”,而称唐太宗为“明哲”?
魏徵始终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君臣、主仆关系,因此谦称自己为“下愚”,而尊称唐太宗为“明哲”。
“臣闻”能否改成“臣以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