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选择题)或书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团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积累运用(6分)
1. 根据提示填空。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______,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意旨博大、寓意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答案】 ①. 一弦一柱思华年 ②.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柱、华、隳、指。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网络平台提供了数字化的广阔开放空间,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发声, , 、 , 。比如,制作短视频背后的个体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人知晓。但其也提供了向更多人宣讲或表演的机会,很多人依靠这种形式积聚人气,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力,进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①让人无从判断真假
②但这种趋势利弊共存
③甚至每个人都有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潜质
④最大的弊端是严重脱离了人赖以为根基的具体化社区情境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2)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不得体的有几处( )
在这个绿意萌动的初春季节,我们迎来了学校的语文周活动。今天热爱文学的同学们集聚于此,垂听名家讲座。下面请允许我隆重介绍此次讲座的嘉宾,他是有幸获得“时代文学奖”的李林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老师的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散文创作”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1)C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前文“人人都可以发声”,通读所给的句子后发现,后文应是递进关系——甚至“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潜质”,即③;当出现上文所说的两种情况时,会带来“利弊共存”现象,即②;承接利弊共存,下文陈述“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故应是④;既然“脱离了人赖以为根基的具体化社区情境”,又结合下文所举例子,让人“无从知晓”,故最后一句应是①。
正确排序应为:③②④①。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垂听:敬辞,俯听,倾听。此处是主持人称同学们听名家的讲座,不符合语境,应使用“聆听”或“倾听”。
有幸:有运气,机会好。此处用来指名家获得奖项不妥,应删去。
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莅临:敬辞,光临。此处用来指名家来校讲座,符合语境。
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此处不能用于称名家的讲座,应使用“高见”。
姑妄听之: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此处指同学们听名家的讲座,不符合语境,应使用敬辞“认真倾听”。
故使用错误的有四处。
故选D。
二、阅读(54分)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20世纪中叶,欧洲的现代文明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怎么还会出现反文明、反人类的大屠杀现象呢? 最方便的解释就是把它看作一种反常的偶然现象。
②思想界有两种理论最流行。一是“变态论”,即德国出现了一群丧心病狂的变态疯子、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二是“仇恨论”,即德国人与犹太人之间有一种特殊而深重的仇恨。无论是“变态论”还是“仇恨论”,都是把大屠杀解释为一个特殊的、偶然的事件,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就不必为此特别焦虑:遭殃的是犹太人,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和正常社会也离得很远。可是,真是如此吗?
③鲍曼认为,两种解释都站不住脚。
④首先,像德国这样出过康德、贝多芬和歌德等文化巨人的国家,怎么就突然会出现一群邪恶变态的疯子呢?从史料上看,参与大屠杀的不只是纳粹党徒,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正常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人性的一面,表现出爱心和同情心。因此,鲍曼认为,“变态论”是说不通的。
⑤“仇恨论”对不对呢?在鲍曼看来,欧洲对犹太人的歧视现象由来已久,和其它国家比起来,德国对犹太人甚至相对来说还是友善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犹太人就取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到20世纪,很多居住在德国的犹太人都开始把德国看作是自己的祖国。说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深仇大恨,也是说不过去的。
⑥鲍曼认为,这两种解释的问题都是把大屠杀看作现代文明的反常例外,逃避了最需要反思的深刻问题。实际上,正是现代性内部的一些本质要素,才使得大屠杀成为现实。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理性和理性化。
⑦首先,正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鲍曼发现,现代官僚体系像一部庞大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一个零件,在作为零件高效率运转的过程中,丧失了对总体目标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⑧大屠杀发生的场景,就像一个工业流水线。有人负责给犹太人分类归档,有人负责任务排期,有人负责将犹太人分批送进毒气室,有人负责后勤。这里就像一个井井有条的工厂,只不过工厂的“原料”就是活生生的犹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死亡。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只是承担自己手头的一份工作,完成流程中一个微小的步骤,没有谁觉得自己要为全局负责。在这种流程中,人很容易丧失面对鲜活生命时的同情心和道德感。
⑨其次,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为大屠杀提供了“园艺文化”的理念支持。你可能见过欧式的那种庭园,各种乔木、灌木、花圃修剪得整整齐齐。园艺文化看待社会也是这样,社会秩序就是一项工程,可以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得整齐划一,清晰优美。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一方面,根据所谓完美的民族国家理想标准,犹太人不是本国人,也不是外国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散居到世界各地,没有自己的祖国。他们是一群无法分类的“异物”;另一方面,当时德国还流行一种“优生学”的伪科学,把雅利安人看作高贵的种族,把犹太人看作低劣的种族,种族主义的歧视披上了科学理性的外衣。要实现完美纯净的秩序,就要把“异物”和“杂质”清洗掉,从隔离到流放,最终是屠杀和灭绝。
⑩可是,令人匪夷所思是:当时不仅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大屠杀中甚至还有受害者的参与。鲍曼认为,这是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场种族灭绝,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有可能活下来。纳粹利用了这种求生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
在鲍曼完整而清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屠杀不是历史上野蛮状态的重现,也不是一场偶然的悲剧。大屠杀的许多关键要素都蕴藏于现代理性之中。这场灾难,是现代理性如何变得与道德和人性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历史力证。
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屠杀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就好比汽车比马车动力更强、速度更快,因此会导致过去难以想象的严重车祸,但并不意味着每一辆汽车必然发生重大车祸。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和警惕灾难发生的可能。20世纪的思想反思的努力,就是为现代社会这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配备更好的安全装置。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简单地说,就是永远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个人。
这话听着简单,但我们前面讲过,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中就存在着一种非个人化的特性。如何在这种特性中保持我们的道德感,这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也是现代社会要面对的一个艰巨的挑战。
(有删改)
3. 本文节选自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书,最合适的小标题是( )
A. 两种流行的解释 B. 大屠杀与平庸之恶
C. 现代理性与大屠杀 D. 20世纪的灾难为什么不可思议
4.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变态论”和“仇恨论”认为大屠杀是偶然事件,我们不必特别焦虑。
B. 现代性内部的理性和理性化,是大屠杀成为现实的关键原因。
C. 纳粹对犹太人采取屠杀政策,是因为“优生学”的伪科学观念。
D. 在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中保持道德感,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5.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大屠杀漠视生命、极度野蛮,和理性没有深刻关联。
B. 现代社会精密规划、层级运作的组织机制,导致道德冷漠。
C. 理性观念在加害者一方起作用,在受害者一方不起作用。
D. 理性计算心理,让犹太人认为没有求生的可能性。
6. 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恩格斯认为:“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但作者却说,大屠杀既不是一场偶然的悲剧,也不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理解。
【答案】3. C 4. C 5. D
6. 二者的论证角度不一样。
本文作者认为,正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为大屠杀提供了“园艺文化”理念支持。目的是告诉读者正视和警惕灾难发生的可能,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恩格斯的话的意思是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统一的,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在起决定作用。目的是告知读者在充满偶然性的地方,需要发现这种必然性,即发现支配历史的规律。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
C.由开篇提出的问题,及“鲍曼认为,这两种解释的问题都是把大屠杀看作现代文明的反常例外,逃避了最需要反思的深刻问题。实际上,正是现代性内部的一些本质要素,才使得大屠杀成为现实。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理性和理性化”“大屠杀的许多关键要素都蕴藏于现代理性之中。这场灾难,是现代理性如何变得与道德和人性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历史力证”这两个结论可知,如果以“现代理性与大屠杀”为小标题更能凸显材料观点内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是因为‘优生学’的伪科学观念”以偏概全。由第⑨段内容可知,“优生学”的伪科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选项因果不当。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让犹太人认为没有求生的可能性”有误。由“鲍曼认为,这是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场种族灭绝,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有可能活下来。纳粹利用了这种求生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首先,正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其次,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为大屠杀提供了‘园艺文化’的理念支持”“在鲍曼完整而清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屠杀不是历史上野蛮状态的重现,也不是一场偶然的悲剧”“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屠杀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就好比汽车比马车动力更强、速度更快,因此会导致过去难以想象的严重车祸,但并不意味着每一辆汽车必然发生重大车祸”可知,大屠杀既不是一场偶然的悲剧,也不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目的是教读者认识到“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和警惕灾难发生的可能”“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恩格斯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认为:“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是要说明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统一的,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在起决定作用,在充满偶然性的地方,需要发现这种必然性,即发现支配历史的规律。
(二)(15分)
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大雪中的呼喊
牟群
①我又来到了这个让我流下眼泪的逼仄路段。我感谢那日的呼喊,让我的人生醒了过来。
②那日,天空飘着鹅毛雪,嘴里呵出的雾气似袅袅烟雾扩散开去,顷刻之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裸露的双手被冻得没了知觉。算了,还是把双手揣在兜里,头缩进脖子里,暖和些。
③前面是块斜坡,这块斜坡几乎垂直于水平面,可我根本没把它看在眼里。我刚踏上路面,“啪”,屁股与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哎哟,好痛!”我感到骨头与地面来了一场较量,地面无事,只是我有骨裂般的疼痛。双手按在地面上,光溜溜的冰覆盖在上面。我看看后面,我可以抓着一旁的枯草缩回去,再踩着来时的破裂马路退到家里。
④可我不想回去,我要走出这个深深的山沟,沿着破裂的山路走到柏油马路,穿过街道,穿过河流山川,抵达父母打工的地方。
⑤那年我十岁,相信只要自己一直跑就可以成为主宰者。于是,趁周遭安静下来,我蹑手蹑脚地沿着破裂的公路一直跑,直到这斜坡将我绊倒,使我第一次的远行落寞又激昂地收尾。
⑥摔倒后,我直埋怨。可恶,连这烂路也要欺负我 我不愿妥协。继续爬起来,拍了拍屁股,像冲锋的勇士一般直接跑下去。“啪嗒”。这次腿部火辣辣的,一阵热之后便是疼痛。我不能认输!我艰难地爬了起来,膝盖微屈,放慢速度,先用脚尖试探,再慢慢地把整只脚放上去。右脚忽向前奔去,左脚未反应过来,“啪嗒”,又摔倒在地了。
⑦完了,这次我真的起不来了。全身暖乎乎的,我忽然看见耸立的山峰,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高楼大厦朝我排山倒海而来。我父母模糊的身影也向我走来。“爸爸,妈妈……”我轻缓地叫了两声,随后失去了知觉。
⑧“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快来人啊 你快醒醒!”这撕裂的声音伴着剧烈的摇动使我迟缓地睁开了双眼。我好像全身都不能动弹,唯有眼皮可以张开合上。我浑身都在抖动,舌头也不听使唤。
⑨天空飞着猛雪,我的身上还裹了一层。眼前这位梳着“二分头”的青年正跪着将我身上的雪推开。恍然一见,这模样似曾相识。噢,我想起来了。
⑩此前的某日放学回家,我坐在家门口做作业。梳着油亮“二分头”的他从我家门前经过,看着我在学习,就大声地对我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我没敢回应,只是腼腆地笑了笑,但还是受到了一些鼓舞,感觉心里暖暖的。此后,我也常常盼望着见到他,就像期待有人关注我的未来。有时他经过,我就故意弄出声响或者喊叫其他人来吸引他的注意。 不过,他大多是匆忙而过。
现在,他又在我面前叫了一声,不过这次不是鼓舞,而似怒吼一般。这一声喊叫,引来无数手电筒照射过来,我所躺着的位置成了黑夜里最亮的地方,嘈杂声瞬间包围了这里。我的独自远行牵动的竟是整个村庄。沉寂的夜色里,一村子的人聚集于此并喧闹起来。我听见人堆里,吐着各种声音。“这么小就到处跑,长大还得了。”“揍她一顿,长长记性。”“爸爸妈妈没在家里的娃儿就这个样子。”“娃儿就是要多管教。”……
“你们别说了,她现在身体很虚弱,马上送去医院看看。”他发话了,语调虽低。但语气坚定,像头怒吼的狮。
奶奶火急火燎地赶过来,边抹眼泪边说:“幺儿,你怎么样啊 ”我紧闭着双眼,无论如何我也不想睁开。
“你们在家里等消息,我带她去镇上看看再回来。”这位青年雷厉风行地当机立断,说着就将我抱了起来。去往医院只能步行。旁人找来一件衣服盖在了我身上,他背起了我,一只手扶着我,一只手打着手电筒,快步地向小镇走去。
我以为自己走了很远,实际上我还未走出自己身处的村庄。
夜色里,只有我们走的地方有光亮,只有我们还在前行。我隐约听到后面传来阵阵嘈杂声,即使渐行渐远,那些声音依旧在我心里留下了疤痕。我虽已离开那里,但讨论从未有过休止,一直伴随到我的梦境里。那些声音听得越多,我越想跑,一直跑,一直跑。跑到了大海边,望着广阔的海面,吹着静静的海风,我从未感到如此轻松,快活。突然,海水涌了上来,随后下起了雹子雨,而且越下越大,叮叮当当,大地似乎正在演奏一支激昂的曲子。我睁开双眼,一看,噢,原来是屋檐上的雪正融化成水往下滴,嘀嗒嘀嗒。
我悄悄地环顾四周,这位青年已经趴在床边睡着了,响起了微鼾声。目光转向窗外,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树枝上被压了厚厚的一层。我试图回想昨晚的经过,印象里只有那些嘈杂声,还有一个勇敢的孩子闯荡世界,被大雪冰封阻拦,全世界都是白茫茫的,我不知去路。
护士走了进来,我赶紧闭上眼睛。这位护士为我换了液瓶,又拍了拍睡得正香的他:“大人要注意娃儿的液体,不要顾着睡觉。”“哦,好。”他猛然睁开双眼,显得局促不安。我督见他的眼里闪着泪光与血丝,我害怕与他对视,眼睛继续看向窗外。
护士出去后,他没说话,跟着走了出去。我感到一阵落寞,他是不是自己回去了 我死死地盯着液体,就像盯着我无人照看的人生,生怕我永远地留在这里。液体一滴一滴地流下,我的心随之提了上来,就在我准备大叫护士时,他回来了。他身上还有雪,脸色通红,疲惫依旧清晰可见。他双手提着冒着热气的饭菜,后面跟着护士。
“醒啦,来吃饭。”“哦,好。”
饭后,液体输完,我跟在他后面沿着来时的路走回去。有时他很奇怪,踉跄几步,我以为他要摔倒了,一会儿又走稳了。我不知道怎样和人主动交流,我们就这样默默地走到我家。他看着我走进家门,我还是不敢说话。
“好好读书哈!”响亮的一声划破了大雪后的孤寂。
“嗯!”这一声似乎使我得到了久违的释放。
奶奶闻声赶了出来,“谢谢你啊,小伙子,给你添麻烦了,快进屋子里烤火。”
“没有麻烦,不用了。”他的声音依旧那么低沉。
我们朝着各自的方向走去,没有回头。
后来,从家人的谈话中得知,他是当年新来的村支书,于第二年冬日因白血病融进了山林里的泥土中。少年时,我多次去寻找过他,皆挂着两条泪痕而归。只是我不再畏惧寒冷,不再想着逃离。
再次抵达这条路,眼前已不再破烂,不再狭窄。青山如旧,风雪如常,而我再也不曾听见呼喊。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节)
7. 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8. 赏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9. 结合小说内容,赏析标题“呼喊”一词的含义。
10. 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儿童视角叙事,请赏析其效果。
【答案】7. ①内容情感上,插叙回忆“二分头”的他从“我”门前经过的情形,他勉励的“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而“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是心里感到温暖,渴望得到关注,“二分头”关心乡村留守儿童的形象初步显露。②情节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我”摔倒后,“二分头”在众人的哄闹声中,坚定和坚决地送“我”去医院抢救的情节做铺垫。
8. 画线句子是“我”摔倒昏迷后,“二分头”背着“我”去医院抢救的路上,“我”迷迷糊糊之中的想象,想象着离开了这里,去了大海。这种借助想象,如梦似幻地感觉,深刻地展示了乡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和渴望得到安慰、勉励,渴望离开乡村,奔向大地方的心理。同时,在“我”的想象中和村里其他人“阵阵嘈杂声”的映衬下,“二分头”一心救人,关心他人的形象特点逐步明显。
9. ①浅层次的“呼喊”,指“二分头”发现“我”摔倒后,发出叫喊,呼喊大家来救人。②深层次的“呼喊”指作品发出的呼吁,多关注当前社会乡村发展中各种问题,尤其是乡村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
10. ①全文以“我”摔倒为中心事件,组织情节,突显人物,尤其是“二分头”鼓励、关心他人的形象,在“我”的直观见证下,得到显现。②便于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文中流露出“我”对“二分头”的感激与遗憾,还有对社会人心的思考,都通过“我”的视角直接表达与抒发。③拉进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文中的事件都是“我”这个乡村儿童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让读者近距离地感受文中呈现出的人和事,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一般从段落内容情感、情节结构两个方面思考作答。
内容情感上,第⑩段是在“我”摔倒后,被送去医院抢救之前,插叙的内容是回忆“二分头”的他从“我”门前经过的情形,
他“看着我在学习,就大声地对我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而“我”“没敢回应,只是腼腆地笑了笑”,虽然不认识他,但是心里感到温暖,说明“我”内心是渴望得到关注的,同时,“二分头”关心乡村留守儿童的形象初步显露。
情节结构上,前文已经写到“我”摔倒,情况很是紧急,“我轻缓地叫了两声,随后失去了知觉”,是“二分头”先找到“我”,并且“撕裂”呼喊人们前来;后文继续叙述“二分头”在众人的哄闹声中,坚定和坚决地送“我”去医院抢救的情节做铺垫,这一段插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分析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先要概括、简述句子的内容,再分析用到的表达技巧及其对文章情感主旨起到的作用。
内容上,画线句子是“我”摔倒昏迷后,“二分头”背着“我”去医院抢救的路上,“我”迷迷糊糊之中的想象,想象着离开了这里,去了大海。“大海”不是真的大海,颇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外面的世界。
这种借助想象,如梦似幻地感觉,深刻地展示了乡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和渴望得到安慰、勉励,渴望离开乡村,奔向大海,飞往高远的天地的深层心理。
同时,在“我”的想象中,和村里其他人“阵阵嘈杂声”的映衬下,“二分头”一心救人,关心他人的形象特点逐步明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①依据“‘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快来人啊 你快醒醒’”“这撕裂的声音伴着剧烈的摇动”,等内容,可知浅层次的“呼喊”,指“二分头”发现“我”摔倒后,发出叫喊,呼喊大家来救人。
②深层次的“呼喊”,则意蕴深刻,是作品在字面意思之外的写作意图所在,“呼喊”指向当前社会乡村发展中各种问题,呼喊社会大众多关注乡村社会,尤其是乡村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人称的效果的能力。
①全文地情节较为单一集中,以“我”这个乡村儿童一次摔倒为中心事件,来组织情节,在“我”摔倒整个事件中,“二分头”的人物想象得到突显,他鼓励、关心他人的形象,在“我”的直观见证下,得到显现。
②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更便于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文中流露出“我”对“二分头”的各种感情,有感激,有遗憾,有感叹,还有对社会人心的思考,都通过“我”的视角直接表达与抒发。
③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还能拉进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文中的事件都是“我”这个乡村儿童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让读者近距离地感受文中呈现出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是当前乡村社会客观存在的映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三)(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关山月
南北朝 徐陵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
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
将军拥节①起,战士夜鸣弓。
注:①拥节: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11. 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A 刚劲凝练 B. 深沉含蓄 C. 清新自然 D. 沉郁顿挫
12.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描写边塞景象,给人雄壮之感。
B. 五六句描写敌寇大举进犯,凶狠残暴。
C. 最后两句写将士奋起杀敌,英勇豪迈。
D. 静谧、清冷的氛围,反衬出战争的激烈。
13. 请结合高适的《燕歌行》,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答案】11. B 12. D
13. 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抵抗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
异:《关山月》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奋起还击保家卫国的赞颂之情。
《燕歌行》表达了诗人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的愤恨及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切同情。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B.开篇环境描写,明月被微云掩映,万里旷野萦绕着白色光芒,西风呼啸一片萧瑟,景物雄浑阔大,在其中蕴含着深切浓厚的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风格深沉含蓄。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反衬出战争的激烈”错,前四句的景物描写是战争之前的情景,是为了渲染战争发生之前紧张肃杀的氛围。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关山月》:“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在外族入侵的危机关头,“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将军奋起任职出任主帅,战士连夜准备武器,这些行为表明在将士们身上充溢着抵抗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将军当仁不让,战士枕戈待旦,只为抵御外族入侵保家卫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将士保家卫国行为的赞颂。
《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士们互相对望,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在战士们的身上,充盈着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诗人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现实形成对比,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
(四)(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②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③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 ) (2)收系张胜 ( )
15. 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虞常果引张胜( )
A.率领 B. 援引 C. 牵扯 D. 举荐
(2)会论虞常( )
A.评定 B. 议论 C. 控告 D. 判罪
16. 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汉 使 张 胜 谋 杀 单 于 近 臣 当 死 单 于 募 降 者 赦 罪
17.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8. 第③段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4. ①. 审理,审查 ②. 囚禁,监禁
15. (1)C (2)D
16. 汉 使 张 胜 谋 杀 单 于 近 臣/当 死/单 于 募 降 者 赦 罪
17. 于是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18. ①苏武与张胜对比,突出了苏武面对武力坚决不屈服的坚定态度;
②苏武与卫律进行对比,突出了苏武面对诱惑不为所动的精神。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
(2)句意: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虞常果然牵扯出了张胜。引:牵扯。
故选C。
(2)句意:一起来审处虞常。论:审判。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汉使张胜”为名词,做主语,其谓语为动词“谋杀”,宾语为“单于近臣”,故应在“近臣”后断开;“当死”,应当判处死罪,是对前文事件的罪名的判断,故应在“当死”后断开;“单于募降者赦罪”为连动句,“单于”为主语,其谓语为“募”,“募”的宾语为“降者”,第二个谓语为“赦罪”,故应在“单于”前断开。
正确断句为: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幽”,囚禁;“置大窖中”,省略句,“大窖”前省略“于”;“绝”,断绝;“雨”,名词作动词,下;“啮”,咬,吃;“旃”,通“毡”,毡毛;“数”,几。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塑造人物手法的能力。
“剑斩虞常已……举剑欲击之,胜请降”,杀死虞常后,单于用同样的方法威胁张胜,而张胜请求投降;而苏武面对“复举剑拟之”,“武不动”,突出了苏武面对武力威胁,坚决不投降的忠贞。
卫律拿自己投降后所获得的利益来诱惑苏武——“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而苏武“不应”,且大骂卫律——“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由此可见在对比中突出了苏武面对诱惑的坚定。
参考译文:
①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②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③苏武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④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于是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挖野鼠穴里藏的草食充饥。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擅长结网和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五)(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仪郑堂记
(清)姚鼐
①“六艺”自周时,儒者有说。汉儒家别派分,各为专门。及其末造,郑君康成总集其全,综贯绳合,负闳洽之才,通群经之滞义,虽时有拘牵附会,然大体精密,出汉经师之上;又多存旧说,不掩前长,不覆已短。观郑君之辞,以推其志,岂非君子之徒笃于慕圣,有孔氏之遗风者与
②郑君起青州,弟子传其学既大著。迄魏王肃驳难郑义,欲争其名,伪作古书,由传私说,学者由是习为轻薄。流至南北朝,世乱而学益坏。 自郑、王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薄以分。曲阜孔君拗约,博学,工为词章,天下方诵以为善,拗约顾不自足,作堂于其居,名之曰“仪郑”,自庶几于康成,遗书告余为之记。拗约之志,可谓善□。
③昔者圣门颜、闵无书,有书传者或无名,盖古学者为己而已。拗约之才,志学不怠.又知足知古人之善,不将去其华而取其实,扩其道而涵其艺,究其业而遗其名,岂特词章无足矜哉! 虽说经精善,犹末也。以孔子之裔,传孔子之学,世之望于约者益远矣。虽古有贤如康成者,吾谓其犹未足以限吾为约也。
19.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 矣 B. 耳 C. 乎 D. 与
20. 分析第①段中作者提及孔子的作用。
21. 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19. A 20. 提及孔子是为了表明郑康成在治学上具有孔子的遗风的赞扬,表达了对郑康成能够坚定虔诚地仰慕圣学的肯定。
21. ①推崇做学问时能有孔子的治学态度。②治学应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方法。③意在表明当今之世世人对于孔子儒学的推崇。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相关句子“拗约之志,可谓善……”大意:拗约的志向,可说是太好了!
本句表达的是对拗约有如此志向的肯定、感叹。
A.表肯定或感叹语气。
B.表限止语气。
C.表疑问或反问语气。
D.相当于“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作用能力。
“郑君之辞,以推其志,岂非君子之徒马于墓圣,有孔氏之遗风者与”大意:根据郑康成的著作以推断他的志向,难道不是君子之徒坚定虔诚地仰慕圣学,具有孔子的遗风吗?第①段结尾部分把郑君与孔子类比:
第①段上文说郑君“负闳洽之才,通群经之滞义,虽时有拘牵附会,然大体精密,出汉经师之上”,依靠自己渊博通达的学问,遍释六经之中晦涩难懂的文字,虽然在一些方面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大体上是精确缜密的,高出于汉代其他的经师,表达了作者对于郑康成在学问上能够坚定虔诚地仰慕圣学的肯定。
第①段上文还说“又多存旧说,不掩前长,不覆已短”而且保存了许多前人成果,不埋没前人的长处,也不遮掩自己的短处,表达了作者对于郑康成能够不抑人长处,不隐自己短处的治学精神的赞扬。
可见提及孔子是为了表明他在治学上具有孔子的遗风,表达了对郑康成能够继承孔子的赞扬。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章思想观点的能力。
“自庶几于康成,遗书告余为之记”曲阜孔拗约写信给我,请我为“仪郑堂”作记,自己希望能向郑康成看齐。郑康成做学问能“负闳洽之才,通群经之滞义,虽时有拘牵附会,然大体精密, 出汉经师之上”且能“又多存旧说,不掩前长,不覆已短”。郑康成具有孔子遗风,作者写作的目的应是推崇做学问时能有孔子的治学态度。
“知足知古人之善,不将去其华而取其实,扩其道而涵其艺,究其业而遗其名,岂特词章无足矜哉”明了要充分认识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精华,如不去掉其中浮华部分而汲取其真正的成果,发扬其中的真理又吸纳其治学方法,探究其学业又舍弃其虚名,那么,只是学了他们的诗词文章这些皮毛是不值得夸傲的!表明了作者认为治学采取的方法应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以孔子之裔,传孔子之学,世之望于约者益远矣”作为孔子后裔,来传承孔子的学说,世人都寄望拗约能走得更远。作者通过本篇文章意在表明当今之世世人对于孔子儒学的推崇。
参考译文:
从东周时开始,儒家学者就对六艺进行研究、解释。汉代的儒家学者,或自成一家,或自创一派,各自专门研究六艺中的一经。在他们还没有成果的时候,到汉末,郑康成集六艺研究之大成,将其综合贯通,依靠自己渊博通达的学问,遍释六经之中晦涩难懂的文字,虽然在一些方面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大体上是精确缜密的,高出于汉代其他的经师;而且保存了许多前人成果,不埋没前人的长处,也不遮掩自己的短处。根据郑康成的著作以推断他的志向,难道不是君子之徒坚定虔诚地仰慕圣学,具有孔子的遗风吗?
郑康成起自青州,他的弟子们将他的学问传播开去,使之闻名于世。到三国时,魏国王肃驳斥非难郑康成的学问,欲与郑氏争胜,伪托孔安国造假书以佐证自己的学说,学者的习气自此轻薄起来。影响到南北朝,世道大乱而学风更加不堪。从郑、王二人各持不同的学说,可以清楚地看到风俗人心的厚薄。曲阜孔拗约,学问渊博,擅长诗词文章,天下都在称颂已做到极致。而拗约并不自满,在自己的住所建造一堂,命名为“仪郑”,自己希望能向郑康成看齐,写信给我,请我为“仪郑堂”作记。拗约的志向,可说是太好了!
昔日孔门弟子颜回、闵损没有留下著作,有的著作虽然流传下来都无署名,或许就是因为古时的学者只是为一己之修养罢了。以拗约的才学,立志学而不倦,又明了要充分认识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精华,如不去掉其中浮华部分而汲取其真正的成果,发扬其中的真理又吸纳其治学方法,探究其学业又舍弃其虚名,那么,只是学了他们的诗词文章这些皮毛是不值得夸傲的!这样,即使阐释经书再怎么精确完善,仍是末流。作为孔子后裔,来传承孔子的学说,世人都寄望拗约能走得更远。虽然前有郑康成这样的贤明之士,在我看来,他也不足以阻止拗约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作文(40分)
22. 完成作文。
有人说,真正的理解发生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浮尘不拂,真珠难露
有人说,真正的理解发生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诚哉斯言,正如马克思、毛泽东、习近平反复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足见其重要性。“浮尘不拂,真珠难露。”透过现象观本质者,往往能化曲为直,傲视群雄。
莎士比亚有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表面上是愚笨的顽石,其内心却可能隐着光彩的珠玉;表面上是争艳的罂粟,其内心却可能是害人之物。物皆有其两面性,其表象只起到麻木人心之用,而其本质才是事物的内核,抓住本质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任何问题,才是“有所成”的真正捷径。
观本质者,柳暗花明,困境亦从容。
瑞士化学家雄班在自家厨房做试验时,不慎打翻一瓶化学试剂,随手抓起围裙擦干后放在火炉上烤,突然,围裙“扑”地燃烧起来。表面上的一场小事故,雄班却嗅到了它的实质:于是仔细寻找根源,烈性炸药就这样诞生了。倘若雄班沉浸在表面上灾祸的痛苦之中,不能从灾祸的背后挖掘本质,对于他个人是一次打击,烈性炸药更无从谈起。
观本质者,找出关键,绝处亦逢生。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分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虽然飞机有些地方弹痕多,但它却仍然可以幸存下来,透过这个现象可以看出那些弹痕部位并不是飞机的要害;有些地方看上去没有弹痕,可是一旦中弹就会机毁人亡,根本没有返航的机会。由此可见,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论古,《河中石兽》老河兵明察秋毫,深挖根源,寻回石兽;塞翁不浮于表面的祸福之观,洞察实质,使人生更为顺利。而问今,正如巴尔塔沙所云:“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象。”人心之浮燥,致使多少双探索的双眼蒙上了烟尘,致使多少脚步在茫然中徘徊不前:未调查清楚就盲目跟风;未深入分析就妄下定论;未论清状况便大打出手;未谨慎考虑便放弃生命……拥有透过现象观本质之心何等之重要!
科学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更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科学研究,只有细致思考,探索表象背后的实质,才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推动科学进步;国家发展,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局势,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浮尘不拂,真珠难露。”只有敢于并善于透过纷纭的表象,去采撷事物的本质,才能在鼻翼盈满成功的馨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一句简短的话,为“真正的理解”下了一个定义。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语句中“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是什么意思。“表面”,也就是表层、表象、现象,也就是我们不经思考肉眼可见的所得。有时候,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单一的表层,而忽略了这个世界上诸多事物内在复杂的张力结构和情感纹理。而“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也就是不轻易相信“所见即所得”,而是要通过深度思考而获得“真正的理解”。由此可见,材料意在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写作时,首先可以解释材料内涵,简要说明学会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重要性等等。但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道理大家都懂,所以行文过程中还是要针对如何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具体分析:比如要善于见微知著,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要善于辨清现象的真伪,善于思考背后的深意等等。还可以思考,对于个人、企业、国家,“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何意义,比如个人可以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够快速抓住窍门;企业和国家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策略等。还可以从反面思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有哪些危害,这样正反论证更加充分。还应当思考当前重提这个话题有何必要性,要联系当前现实思考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要实现中国梦更要认清表象后面的本质。
立意:
1.以一角而窥冰山。
2.见皮相,亦见骨相。
3.以慧眼看透红尘纷扰。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选择题)或书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团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积累运用(6分)
1. 根据提示填空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______,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意旨博大、寓意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网络平台提供了数字化的广阔开放空间,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发声, , 、 , 。比如,制作短视频背后的个体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人知晓。但其也提供了向更多人宣讲或表演的机会,很多人依靠这种形式积聚人气,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力,进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①让人无从判断真假
②但这种趋势利弊共存
③甚至每个人都有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潜质
④最大的弊端是严重脱离了人赖以为根基的具体化社区情境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2)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不得体的有几处( )
在这个绿意萌动的初春季节,我们迎来了学校的语文周活动。今天热爱文学的同学们集聚于此,垂听名家讲座。下面请允许我隆重介绍此次讲座的嘉宾,他是有幸获得“时代文学奖”的李林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老师的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散文创作”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二、阅读(54分)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20世纪中叶,欧洲的现代文明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怎么还会出现反文明、反人类的大屠杀现象呢? 最方便的解释就是把它看作一种反常的偶然现象。
②思想界有两种理论最流行。一是“变态论”,即德国出现了一群丧心病狂的变态疯子、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二是“仇恨论”,即德国人与犹太人之间有一种特殊而深重的仇恨。无论是“变态论”还是“仇恨论”,都是把大屠杀解释为一个特殊的、偶然的事件,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就不必为此特别焦虑:遭殃的是犹太人,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和正常社会也离得很远。可是,真是如此吗?
③鲍曼认为,两种解释都站不住脚。
④首先,像德国这样出过康德、贝多芬和歌德等文化巨人的国家,怎么就突然会出现一群邪恶变态的疯子呢?从史料上看,参与大屠杀的不只是纳粹党徒,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正常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人性的一面,表现出爱心和同情心。因此,鲍曼认为,“变态论”是说不通的。
⑤“仇恨论”对不对呢?在鲍曼看来,欧洲对犹太人的歧视现象由来已久,和其它国家比起来,德国对犹太人甚至相对来说还是友善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犹太人就取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到20世纪,很多居住在德国的犹太人都开始把德国看作是自己的祖国。说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深仇大恨,也是说不过去的。
⑥鲍曼认为,这两种解释的问题都是把大屠杀看作现代文明的反常例外,逃避了最需要反思的深刻问题。实际上,正是现代性内部的一些本质要素,才使得大屠杀成为现实。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理性和理性化。
⑦首先,正是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鲍曼发现,现代官僚体系像一部庞大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一个零件,在作为零件高效率运转的过程中,丧失了对总体目标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⑧大屠杀发生的场景,就像一个工业流水线。有人负责给犹太人分类归档,有人负责任务排期,有人负责将犹太人分批送进毒气室,有人负责后勤。这里就像一个井井有条的工厂,只不过工厂的“原料”就是活生生的犹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死亡。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只是承担自己手头的一份工作,完成流程中一个微小的步骤,没有谁觉得自己要为全局负责。在这种流程中,人很容易丧失面对鲜活生命时的同情心和道德感。
⑨其次,在思想观念层面,现代科学主义为大屠杀提供了“园艺文化”的理念支持。你可能见过欧式的那种庭园,各种乔木、灌木、花圃修剪得整整齐齐。园艺文化看待社会也是这样,社会秩序就是一项工程,可以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得整齐划一,清晰优美。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一方面,根据所谓完美的民族国家理想标准,犹太人不是本国人,也不是外国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散居到世界各地,没有自己的祖国。他们是一群无法分类的“异物”;另一方面,当时德国还流行一种“优生学”的伪科学,把雅利安人看作高贵的种族,把犹太人看作低劣的种族,种族主义的歧视披上了科学理性的外衣。要实现完美纯净的秩序,就要把“异物”和“杂质”清洗掉,从隔离到流放,最终是屠杀和灭绝。
⑩可是,令人匪夷所思是:当时不仅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大屠杀中甚至还有受害者的参与。鲍曼认为,这是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场种族灭绝,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有可能活下来。纳粹利用了这种求生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
在鲍曼完整而清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屠杀不是历史上野蛮状态的重现,也不是一场偶然的悲剧。大屠杀的许多关键要素都蕴藏于现代理性之中。这场灾难,是现代理性如何变得与道德和人性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历史力证。
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屠杀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就好比汽车比马车动力更强、速度更快,因此会导致过去难以想象的严重车祸,但并不意味着每一辆汽车必然发生重大车祸。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和警惕灾难发生的可能。20世纪的思想反思的努力,就是为现代社会这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配备更好的安全装置。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
简单地说,就是永远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个人。
这话听着简单,但我们前面讲过,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中就存在着一种非个人化的特性。如何在这种特性中保持我们的道德感,这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也是现代社会要面对的一个艰巨的挑战。
(有删改)
3. 本文节选自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书,最合适的小标题是( )
A. 两种流行的解释 B. 大屠杀与平庸之恶
C. 现代理性与大屠杀 D. 20世纪的灾难为什么不可思议
4.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变态论”和“仇恨论”认为大屠杀是偶然事件,我们不必特别焦虑。
B. 现代性内部的理性和理性化,是大屠杀成为现实的关键原因。
C. 纳粹对犹太人采取屠杀政策,是因为“优生学”的伪科学观念。
D. 在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中保持道德感,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5.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大屠杀漠视生命、极度野蛮,和理性没有深刻关联。
B. 现代社会精密规划、层级运作的组织机制,导致道德冷漠。
C. 理性观念在加害者一方起作用,在受害者一方不起作用。
D. 理性计算心理,让犹太人认为没有求生的可能性。
6. 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恩格斯认为:“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但作者却说,大屠杀既不是一场偶然的悲剧,也不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理解。
(二)(15分)
阅读下文, 完成小题。
大雪中的呼喊
牟群
①我又来到了这个让我流下眼泪的逼仄路段。我感谢那日的呼喊,让我的人生醒了过来。
②那日,天空飘着鹅毛雪,嘴里呵出的雾气似袅袅烟雾扩散开去,顷刻之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裸露的双手被冻得没了知觉。算了,还是把双手揣在兜里,头缩进脖子里,暖和些。
③前面是块斜坡,这块斜坡几乎垂直于水平面,可我根本没把它看在眼里。我刚踏上路面,“啪”,屁股与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哎哟,好痛!”我感到骨头与地面来了一场较量,地面无事,只是我有骨裂般的疼痛。双手按在地面上,光溜溜的冰覆盖在上面。我看看后面,我可以抓着一旁的枯草缩回去,再踩着来时的破裂马路退到家里。
④可我不想回去,我要走出这个深深的山沟,沿着破裂的山路走到柏油马路,穿过街道,穿过河流山川,抵达父母打工的地方。
⑤那年我十岁,相信只要自己一直跑就可以成为主宰者。于是,趁周遭安静下来,我蹑手蹑脚地沿着破裂的公路一直跑,直到这斜坡将我绊倒,使我第一次的远行落寞又激昂地收尾。
⑥摔倒后,我直埋怨。可恶,连这烂路也要欺负我 我不愿妥协。继续爬起来,拍了拍屁股,像冲锋的勇士一般直接跑下去。“啪嗒”。这次腿部火辣辣的,一阵热之后便是疼痛。我不能认输!我艰难地爬了起来,膝盖微屈,放慢速度,先用脚尖试探,再慢慢地把整只脚放上去。右脚忽向前奔去,左脚未反应过来,“啪嗒”,又摔倒在地了。
⑦完了,这次我真的起不来了。全身暖乎乎的,我忽然看见耸立的山峰,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高楼大厦朝我排山倒海而来。我父母模糊的身影也向我走来。“爸爸,妈妈……”我轻缓地叫了两声,随后失去了知觉。
⑧“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快来人啊 你快醒醒!”这撕裂的声音伴着剧烈的摇动使我迟缓地睁开了双眼。我好像全身都不能动弹,唯有眼皮可以张开合上。我浑身都在抖动,舌头也不听使唤。
⑨天空飞着猛雪,我的身上还裹了一层。眼前这位梳着“二分头”的青年正跪着将我身上的雪推开。恍然一见,这模样似曾相识。噢,我想起来了。
⑩此前的某日放学回家,我坐在家门口做作业。梳着油亮“二分头”的他从我家门前经过,看着我在学习,就大声地对我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我没敢回应,只是腼腆地笑了笑,但还是受到了一些鼓舞,感觉心里暖暖的。此后,我也常常盼望着见到他,就像期待有人关注我的未来。有时他经过,我就故意弄出声响或者喊叫其他人来吸引他的注意。 不过,他大多是匆忙而过。
现在,他又在我面前叫了一声,不过这次不是鼓舞,而似怒吼一般。这一声喊叫,引来无数手电筒照射过来,我所躺着的位置成了黑夜里最亮的地方,嘈杂声瞬间包围了这里。我的独自远行牵动的竟是整个村庄。沉寂的夜色里,一村子的人聚集于此并喧闹起来。我听见人堆里,吐着各种声音。“这么小就到处跑,长大还得了。”“揍她一顿,长长记性。”“爸爸妈妈没在家里的娃儿就这个样子。”“娃儿就是要多管教。”……
“你们别说了,她现在身体很虚弱,马上送去医院看看。”他发话了,语调虽低。但语气坚定,像头怒吼的狮。
奶奶火急火燎地赶过来,边抹眼泪边说:“幺儿,你怎么样啊 ”我紧闭着双眼,无论如何我也不想睁开。
“你们在家里等消息,我带她去镇上看看再回来。”这位青年雷厉风行地当机立断,说着就将我抱了起来。去往医院只能步行。旁人找来一件衣服盖在了我身上,他背起了我,一只手扶着我,一只手打着手电筒,快步地向小镇走去。
我以为自己走了很远,实际上我还未走出自己身处的村庄。
夜色里,只有我们走的地方有光亮,只有我们还在前行。我隐约听到后面传来阵阵嘈杂声,即使渐行渐远,那些声音依旧在我心里留下了疤痕。我虽已离开那里,但讨论从未有过休止,一直伴随到我的梦境里。那些声音听得越多,我越想跑,一直跑,一直跑。跑到了大海边,望着广阔的海面,吹着静静的海风,我从未感到如此轻松,快活。突然,海水涌了上来,随后下起了雹子雨,而且越下越大,叮叮当当,大地似乎正在演奏一支激昂的曲子。我睁开双眼,一看,噢,原来是屋檐上的雪正融化成水往下滴,嘀嗒嘀嗒。
我悄悄地环顾四周,这位青年已经趴在床边睡着了,响起了微鼾声。目光转向窗外,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树枝上被压了厚厚的一层。我试图回想昨晚的经过,印象里只有那些嘈杂声,还有一个勇敢的孩子闯荡世界,被大雪冰封阻拦,全世界都是白茫茫的,我不知去路。
护士走了进来,我赶紧闭上眼睛。这位护士为我换了液瓶,又拍了拍睡得正香的他:“大人要注意娃儿的液体,不要顾着睡觉。”“哦,好。”他猛然睁开双眼,显得局促不安。我督见他的眼里闪着泪光与血丝,我害怕与他对视,眼睛继续看向窗外。
护士出去后,他没说话,跟着走了出去。我感到一阵落寞,他是不是自己回去了 我死死地盯着液体,就像盯着我无人照看的人生,生怕我永远地留在这里。液体一滴一滴地流下,我的心随之提了上来,就在我准备大叫护士时,他回来了。他身上还有雪,脸色通红,疲惫依旧清晰可见。他双手提着冒着热气的饭菜,后面跟着护士。
“醒啦,来吃饭。”“哦,好。”
饭后,液体输完,我跟在他后面沿着来时的路走回去。有时他很奇怪,踉跄几步,我以为他要摔倒了,一会儿又走稳了。我不知道怎样和人主动交流,我们就这样默默地走到我家。他看着我走进家门,我还是不敢说话。
“好好读书哈!”响亮的一声划破了大雪后的孤寂。
“嗯!”这一声似乎使我得到了久违的释放。
奶奶闻声赶了出来,“谢谢你啊,小伙子,给你添麻烦了,快进屋子里烤火。”
“没有麻烦,不用了。”他的声音依旧那么低沉。
我们朝着各自的方向走去,没有回头。
后来,从家人的谈话中得知,他是当年新来的村支书,于第二年冬日因白血病融进了山林里的泥土中。少年时,我多次去寻找过他,皆挂着两条泪痕而归。只是我不再畏惧寒冷,不再想着逃离。
再次抵达这条路,眼前已不再破烂,不再狭窄。青山如旧,风雪如常,而我再也不曾听见呼喊。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节)
7. 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8. 赏析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9. 结合小说内容,赏析标题“呼喊”一词的含义。
10. 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儿童视角叙事,请赏析其效果。
(三)(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关山月
南北朝 徐陵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
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
将军拥节①起,战士夜鸣弓。
注:①拥节: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11. 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A. 刚劲凝练 B. 深沉含蓄 C. 清新自然 D. 沉郁顿挫
12.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描写边塞景象,给人雄壮之感。
B. 五六句描写敌寇大举进犯,凶狠残暴。
C. 最后两句写将士奋起杀敌,英勇豪迈。
D. 静谧、清冷氛围,反衬出战争的激烈。
13. 请结合高适《燕歌行》,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四)(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②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③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 ) (2)收系张胜 ( )
15. 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虞常果引张胜( )
A.率领 B. 援引 C. 牵扯 D. 举荐
(2)会论虞常( )
A.评定 B. 议论 C. 控告 D. 判罪
16. 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汉 使 张 胜 谋 杀 单 于 近 臣 当 死 单 于 募 降 者 赦 罪
17.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8. 第③段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五)(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仪郑堂记
(清)姚鼐
①“六艺”自周时,儒者有说。汉儒家别派分,各为专门。及其末造,郑君康成总集其全,综贯绳合,负闳洽之才,通群经之滞义,虽时有拘牵附会,然大体精密,出汉经师之上;又多存旧说,不掩前长,不覆已短。观郑君之辞,以推其志,岂非君子之徒笃于慕圣,有孔氏之遗风者与
②郑君起青州,弟子传其学既大著。迄魏王肃驳难郑义,欲争其名,伪作古书,由传私说,学者由是习为轻薄。流至南北朝,世乱而学益坏。 自郑、王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薄以分。曲阜孔君拗约,博学,工为词章,天下方诵以为善,拗约顾不自足,作堂于其居,名之曰“仪郑”,自庶几于康成,遗书告余为之记。拗约之志,可谓善□。
③昔者圣门颜、闵无书,有书传者或无名,盖古学者为己而已。拗约之才,志学不怠.又知足知古人之善,不将去其华而取其实,扩其道而涵其艺,究其业而遗其名,岂特词章无足矜哉! 虽说经精善,犹末也。以孔子之裔,传孔子之学,世之望于约者益远矣。虽古有贤如康成者,吾谓其犹未足以限吾为约也。
19.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 矣 B. 耳 C. 乎 D. 与
20. 分析第①段中作者提及孔子的作用。
21. 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三、作文(40分)
22. 完成作文。
有人说,真正的理解发生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的东西。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