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年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年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易混易错
知识拓展
核心素养
得分速记
考向预测
01
命题趋势
04
时空线索
03
网络构建
02
阶段特征
05
梳理预测


考点二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
军阀混战
【夯基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
洋军阀混战
知识点2 北洋军阀混战
【技巧 ·得分速记】
【提升 ·考向预测】
考向01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命
题角度:独裁/复辟)
考向02 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命题角度:
人民力量)
考向03 北洋军阀混战(命题角度:混战)
考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夯基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早 年革命活动
知识点2 辛亥革命
知识点3 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技巧 ·得分速记】
【提升 ·考向预测】
考向01 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早年
放/近代化)
考向03 辛亥革命重要成果(命题角度:
法治/近代化)
革命活动(命题角度:民族独立/杰出历 史人物)
考向02 辛亥革命(命题角度:法治/解
目录索引
梳理预测
C O N T E N T S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 题 趋 势
资产阶 级民主 革命 孙中 山等 民主 革命 先行 者的 早年 革命 活动 通过了解孙中 山等民主革命 先行者早年的 革命活动、 武 昌起义及中华 民国成立的史 事,认识辛亥 革命的历史意 义及局限性;
考点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命题角度——民族独立/杰出历史人物/发 展/解放/近代化,是重要的考向。 考查的命题点: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 者的早年革命活动,考查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以及辛亥革命指 导思想三民主义;考查侧重于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辛亥革命是本专题 最重要的考向。从辛亥革命的背景、领导阶级、目的、武昌起义(革命的 标志)、性质、意义与评价等角度命题,形式多样,且与洋务运动、戊戌 变法、新文化运动教学整合全方位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特点、影响
等,本考向应作为重点复习对象;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推翻封建帝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考点二,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 命题角度:独裁/ 复辟/混战,不是重要的考向。 考查的命题点有: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 帝制、北洋军阀混战,侧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突出资产阶级革命的软 弱性与妥协性。北洋军阀混战造成的巨大破坏,认识军阀统治的黑暗腐
朽,涵养家国情怀;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的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主 旨往往强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北洋军阀混 战,主要考查其表现与危害。
辛亥 革命 袁世凯 独裁统 治和复 辟帝 制、 北洋军 阀混战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 阀的统治。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工商业发展 ,鼓励兴办实业 ,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 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 出现“短暂的春天”。
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本专题涉及时间段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
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 ,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的序幕 ,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 ,不断进行着经济、 政治的变革。
辛亥革命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袁世凯窃取了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 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经济方面
思想文化 方面
政治方面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孙中 山的 早年 革命 活动 ① 走上革命道路 ② 成立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③ 发动广州起义
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遭到拒绝。
随后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年起义失败,流亡海外
1894年,上书李 鸿章,提出变法 自强,遭到拒绝
少年时代称赞洪 秀全是“反清英 雄第一人 ”。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弃医从政,走上革命。
广州起义失败后, 孙中山流亡海外 进行社会考察
1894年11月,孙 中山成立第一个 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孙中山 准备发动广州起 义,但最终失败
【课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知识点1、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早年革命活动
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 山 的早年革命 活 动 ④ 成立中国 同盟会 目的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内容 (1)确定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 ”的政治纲领。 (2)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3)创办《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 地位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 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⑤ 提出三民 主义 提出 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 民权 ” “ 民生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内容 (1)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前提) (2)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 (核心)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 (补充和发展) 意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易混易错】
1.辛亥革命: 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以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 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武昌 起义, 因为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 辛亥年。
2.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 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 政治纲领的阐述和完善,其中民 族主义是前提,具有反对封建主 义的进步意义,也在客观上打击 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民权主义 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 和目标; 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 展。
知识点1、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早年革命活动
评价
(1)历史贡献: ①先后建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
时代潮流; ②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历史地位: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八上P38:课前导
言)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被尊称为“ 中华民国国父 ”;是伟大的民 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精神 品质
孙中山具有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
定立场
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内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思想内涵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 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逐步 实现土地国有
地位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①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②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知识拓展】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资产阶级领导或参与的、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目的的民主革命,属于“ 旧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点1、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早年革命活动
3.解读三民主义:
材料 西方的教育背景及多年在香港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接触到一些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 医术救人,所 济有限 ”“ 医国 ”比“ 医人 ”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
路。 (八上P38)
【家国情怀·具有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的原因

原因: 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影响;认识到“救国 ”比“救人 ”更重要;
民族危机不断加剧,清政府腐朽落后。
核心素养
教材素材联中考
时间
1911年(辛亥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探索层面
政治制度
革命准备
1906年-1911年先后进行
(1)萍浏醴起义: (2)浙皖起义:
(3)广西起义:
(4)黄花岗起义: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孙中山与黄兴发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高潮 武昌起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主要力量
湖北新军
影响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 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 独立
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 占领 武昌城→夺取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 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课标】了解武昌起义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知识点2.辛亥革命
重要成果
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结果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性质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 (成功)
政治: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
思想: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经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社会生活:提倡平等观念,革除陋习旧俗,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
局限性 (失败)
(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2)革命没有广泛发动群众,群众基础薄弱,革命不彻底
启示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2)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易错易混】
1.萍浏醴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孙中山虽然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但仍被 当做革命的领袖,他的思想(三民主义)和他通过同盟会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都对武昌起义起着指导作 用。
知识点2.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1)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 体兴中会。之后,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2)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 中国同盟会,当选总理。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中,提 出“三民主义”;
(3)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武昌起义后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 一大”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
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 黄埔军校,兼任总理。
2.辛亥革命最失败的根本原因、启示和教训: ①原因: 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辛亥革 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尤其在当时的农村。) ②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 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教训: 要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 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 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的。
大树-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而不是封 建制度。
思想政治-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军事-国民革命运动
知识拓展
核心素养
解决树墩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 “无疑是中国 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 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 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草命之事业尚未成功 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孙中山
>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全面 辩证地分析。
成功: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政治的民主 进程
失败:
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的双半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评价辛亥革命
核心素养
重 要 成 果 中华 民国 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概况
地位
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 《中 华民 国临 时约 法》 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重要文件
意义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易错易混】
1.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 度等几个层面。辛亥革命后地主阶级的统治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仍广泛存在,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完成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制度才真正结束。
2.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但不能说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封建 帝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朝,于辛亥革命后终结。
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学日本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学美国
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 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 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知识点3.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1. 中华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如:1949-1911=38,那么1949年就 是民国三十八年,反之亦然。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1911。如民国26年就是公元1937年:
26+1911=1937
2.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一次次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民 对清政府彻底失去信心,认为只有革命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2)革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提出的革 命指导思想,其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是正确的。
(3)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辛亥革命的目标直指清王朝, 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4)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 人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革命,使民主革命的思想深入 人心。
(5)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孙中山、黄兴、陆皓东、 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经过长期不懈的 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闯出了一条血路。
3.思维导学:辛亥革命
知识拓展
洋务 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李鸿章) 器物 自强 求富 维护清朝统治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 的自救运动
从技术到 制度到思 想,由表 及里,由 浅入深, 层层递进
戊戌 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 政治 制度 变法 图强 建立君主立宪制 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 的改良运动 辛亥 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政治 制度 三民 主义 追求民主共和,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激进的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陈独秀) 思想 文化 民主 科学 追求民主和科学 改造国民性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思想解放运动
特点
目的 性质
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
知识拓展
(孙中山)
学习 层面
运动 名称
思想 主张
领导阶级
4.
背景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目的
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
方法
学习西方
影响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
艰难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封建制度的落后
列强的侵略
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上行不通 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国家走向复兴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4.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
知识拓展
——蔡元培先生悼念孙中山挽联(八上P49) 【家国情怀 ·具有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 的“未竟之功”是什么?并结合史实说明后人为完成“未竟之功”做出的努力。
“未竟之功”: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没有完成。 努力: 开展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 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经过14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 全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唯物史观)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压迫,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局限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材素材联中考
材料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核心素养
02
比较内容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相同点 时代背景 都是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中华民族灾难深重 政治目标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失败原因 结果都失败。都因资产阶级妥协性和软弱性,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影响 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领导阶级都属于资产阶级 不同点 领导阶层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政治主张 保留清政府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制
推翻清政府统治,实现民主共和
手段 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进行政治改良运动,建 立君主立宪制
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完全意义民族民 主革命
结果 失败,法令被废止(除京师大学堂)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①他早年从医人到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
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的领袖.
2.纵横比较: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由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
(2)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作为指导,即三民主义,还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和实现民族独立的目标。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 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4)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4.【唯物史观】评价辛亥革命: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①成功(性质和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
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02
5.历史论证: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PPT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大大,推海动量全素国材革持命续运更动的发展。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他领导资 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1895年以来,先后组 广, 模、 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综上所述,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


失败(结果): 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论述: 1894年,孙中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考向01 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早年革命活动
(命题角度:民族独立/杰出历史人物)
【例1】(2023·山东东营· 统考中考真题)章士钊在《孙逸
仙· 自序》中写道: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
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 ,此语旨在说明
( ) B
【变式1-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根据 实际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同守 旧派进行论战,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坚持武装反清斗争,发动了如黄花岗 起义等著名革命,为辛亥革命打下了 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以上描述的是中 国同盟会的( A .重要作用 C .成立背景 ) B .组织原则 D .全部功能
A
【变式1-2】小伟正在阅读一本人物 传记,其目录内容为“第一章:青少 年时代”“第二章:踏上民主革命的 征途”“第三章:成立中国同盟会” “第四章: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中华 民国” 。由此可以判断,这本人物传 记的主人公是( ) A .林则徐 B .孙中山 C .袁世凯 D .李大钊
B
A .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B .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C .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 清英雄第一人” ,排除
未直接领导武昌起义,排除
D .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
指挥者是黄兴,排除
考向02 辛亥革命(命题角度:法治/解放/近代化)
【例2】(2023·四川攀枝花· 中考真题)某学校围绕辛亥革
命制定研学旅行计划时,选取了广州、南京、武昌、 北京为 目的地。你认为武昌一地的研学主题应该是B( )
A .缔造共和 中华民国的建立,地点在南京,排除 B .浴血共和
【变式2-1】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
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的反动腐 朽统治,开展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这 些起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D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①②


④安庆起
②武昌起


③萍浏醴起
①黄花岗起
【变式2-2】“ 东亚开发中华早,揖美 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 荣光,锦绣山河普服。 ”该歌词创作 背景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C
“维护共和”指的是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
地点较广,如江西云南广州等,排除
袁世凯称帝,地点在北京,排除
C .共和梦碎
D .维护共和
【变式3-1】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辛亥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上一个 重大的转折点。以后彻底的革命,就是从 那次不彻底的革命发展下来的。 ”材料 中“重大的转折点”在制度方面体现在 ( )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D
. 的老把总。 ”这说明( ) A .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 .辛亥革命未真正推翻清朝统治 C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 . A
考向03 辛亥革命重要成果(命题角度:法治/近代化)
【例1】(2023·山东聊城· 统考中考真题) “抉破了历代王
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
会的各条神经,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在新旧
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段材料
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D
【变式3-2】《阿Q正传》中写道: “未庄 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 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 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 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
评价的是( ) C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 运动,目的也 不是为了推翻 清政府统治, 排除
洋务运动学习的
是西方的先进技 术,目的是维护 清朝统治,而不 是推翻清朝统治,
开始于1919年, 清政府已垮台,
当时是民国时期, 排除
民主共和的思想未能深入人心
排除
独裁 统治 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制造“宋案 ”
孙中山、黄兴等号召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 取胜的重要原因。
被袁世凯镇压。
复辟 帝制 准 备 认 识
概 况
结 果
【知识拓展】1.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 ①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 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皇帝”这个称号在中国存
在了2132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始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止) ②孙中山提出辞职,推 荐袁世凯: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 大总统: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④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临时参议院同意他 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⑤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912年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考点二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
知识点1.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
【知识拓展】2.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国民党
内部不统一,力量涣散,行 动不一致,独立各省彼此观望。(这 是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 ②北 洋军力量强大,
【课标】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混战的统治。
世凯。 ③没有组织和发动群众是不能
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
焦点: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实质: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1916年
取消帝制
军阀割据
目的:巩固地盘、争权夺利
手段: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
1912年, 袁世 凯在北京就任 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
1912年 2月 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统治结束。
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做了哪些斗争?
袁 世 凯 独 裁 和 复 辟 帝 制
袁世凯复 辟帝制
1915年
护国战争
1913年
二次革命
知识点1.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宋教仁案
知识点1.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目的:
主要人物:
首先宣布独立的时间、
地点:
结果:
【知识整合】政治民主化: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6月 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1915年、云南昆明
护国战争
维护共和制度
护国战争形势图
1914年底,北洋政府 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核心素养
二次革命形势图
护国战争形势图
宋教仁遇刺
蔡锷
目的 争夺地盘和巩固割据政权
分散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手段 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
这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影响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 军阀连年混战,使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 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依附 日本,掌握北京政府,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 依附英美,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
主要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
派系 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等
【知识拓展】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① 是由中国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是中国 ②是由中
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在 华扶植代理人,采取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
北洋军阀是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其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课标】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混战的统治。
依附日本,控制东北地区
知识点2.军阀割据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
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912年3月
北京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核心素养
>
>
1.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①帝国主义支持;
②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袁世凯控制着北洋军阀);
③大耍两面派阴谋;
④国民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拥护;
⑤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
2.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失败了? 02
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T
③护国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
④北洋军内部的分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 ⑤“二十一条” 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
P
3. 【历史解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崛起奠基;中国辛亥革
命打倒了皇帝,却换来了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造成这一迥异局面的 原因是什么?这为后继的国人提出了哪些时代命题?
原因: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强大,干涉中国内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 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时代命题:必须彻底推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由更加先进的阶级领 导中国革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将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救国 方案和救国道路。
4. 【看图学史】
名称: 护国战争形势图;
起因: 袁世凯复辟帝制;
目的: 维护共和制度;
时间: 1915年底—1916年6月;
领导者: 蔡锷、李烈钧、唐继 尧等;
经过: 在A昆明(地名)宣告 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
退,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考向01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命题角度:独
裁/复辟) 【例1】(2023·四川攀枝花· 中考真题) 1915年
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 一个
用枪, 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
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
【变式1-1】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 阁制,并于1913年派亲信在上海火车 站刺杀改组国民党的宋教仁这些行为 ( ) A .说明袁世凯已经复辟了帝制 B .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 C .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D
D .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 心 【变式1-2】1915年8月,梁启超发表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猛烈 抨击去民主的可耻行径,引起各界强 烈反响。其“可耻行径”是( A .策划复辟帝制 B .制造军阀混战 C .发动二次革命 D .围剿护国军
)
A
材料没有涉及军阀割据争 抢地盘,排除
A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 .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 .维新人士领导讨袁
D .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发生在1913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
统帅。材料 明 (
)
【变式2-2】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 革命。二次革命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袁 世凯( ) A .想要复辟帝制 B .派兵武力镇压国民党,实行独裁 C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接受“ 二十一条”
B
【变式2-1】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 制, 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决 定北上讨袁,发动了(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故争 C .黄花岗起义 D .北伐战争
B
因蔡锷在反袁斗争中功勋卓著, 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 人” ,与黄兴无关,排除A和C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是孙中
山为宋教仁的题词,不是黄兴,排除
A .宋教仁 黄兴
B .黄兴 蔡锷 C .陈天华 黄兴
【例2】(2023·湖南常德· 统考中考真题) “ 为宪法流血,
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 分别是(
D .宋教仁 蔡锷”
考向02 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
D)

D【.变国式 】府1 1败7年,皖系督军傅良佐 进入湖南后,竟令军队“得侵入家宅
” ,大肆烧杀抢掠; 1918年,军阀张敬 尧在湖南平江县宣布“三日不封刀”;
醴陵县在混战中受灾的有4.79万户,死 伤达2.44万余人。可见,军阀割据混战 造成的后果是( )
A .严重损害了百姓生命财产安全B.A 极大地增加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C .导致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军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
【变式3-1】“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 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 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 于上海。 ”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 A .列强瓜分中国 B .袁世凯复辟帝制 C .军阀割据纷争
C
考向03 军阀割据(命题角度:混战)
【例1】(2023·江苏镇江· 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漫画反映了
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D
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 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排除
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 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排除
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孙中山力主 武装讨袁,排除
武昌起义
二次革命
北伐战争
护国战争
A .
B . C . D .
)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