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阿房宫赋》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1《阿房宫赋》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杜牧
阿房宫赋
目 录

知人论世

文体知识

文意疏通

把握主题

素材积累
知人论世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早年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工于诗、赋、文、辞,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时年二十三岁。当时的唐王朝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再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袭扰,更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杜牧针对唐王朝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外御边患。他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但事与愿违。穆宗李恒因沉湎声色送命。敬宗李湛好游猎,沉湎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为宦官谋杀。对此,杜牧既愤慨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可容纳十五万人。《汉书》
前殿“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修阿房宫的材料是从千里之外的蜀、荆运来的,役夫七十余万,至秦灭时仍未完工。
前殿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 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
公元前206年,楚王项羽入关灭秦,焚毁阿房宫。
文体知识

先秦诸子散文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
汉代正式确立赋的体制
魏晋以后的赋向骈文方向发展
唐朝时期由骈体转向律体,并成为考试专用文体
散文化的赋体
短赋
骚赋
辞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刘勰《文心雕龙》
句式——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语言——讲究词藻和用典,声律和谐,读之朗朗上口
手法——注重铺陈,多用对偶、排比、比喻和夸张
内容——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多含讽喻之意
文意疏通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第一段
毕:灭亡
一:统一
兀:光秃
出:建成
覆压:覆盖
隔离:遮蔽
西:向西
走:通达
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
缦回:萦绕曲折
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盘盘:盘旋的样子
落:相当于“座”
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龙:名作动,出现龙
霁:雨后天晴
冥迷:分辨不清
气候:天气
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宫楼
宫殿:占地广、楼阁高、修建难
布局:房间密、宫房多、建筑巧
全景——本体
宏伟壮丽
精致豪华
想象 比喻 夸张 拟人 对比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第二段
妃嫔媵嫱: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和孙女
辇:名作动,乘辇车
荧荧:明亮的样子
绿云:比喻妇女黑润稠密的头发
扰扰:纷乱的样子
辘辘:车行的声音
之:到达
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期皇帝到某处叫“幸”
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收藏、经营、精英: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
剽:抢劫、掠夺
其:代词,指六国
人:百姓
倚叠:积累、堆叠
鼎铛玉石:名作状,把宝鼎当作铁锅
逦迤:连续不断、到处都是
第二段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宫妃由来——身份尊贵
梳妆打扮——娇媚动人
出行盛大——场面壮观
缦立望幸——哀怨凄惨
宫人
宫藏
几世几年— —珍宝之富
弃掷逦迤— —挥霍无度
宫中生活
美人之多
珍宝之富
极力渲染阿房宫奢靡生活
为下文写秦灭亡作铺垫
比喻 排比 互文 反衬 夸张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第三段
奈何:怎么、为什么
念:顾念
锱铢:极言其细微,一锱一铢 都搜刮干净
南亩:田地
磷磷: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周身:全身上下
呕哑:嘈杂
独夫:失去人心的统治者
日益:一天比一天
骄固:骄横顽固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举:被攻占
可怜:可惜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负栋之柱 > 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 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 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 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 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 > 市人之言语
反问 比喻 排比 对比 夸张
秦——骄奢淫逸
人——民愤滔天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第四段
族:使...灭族
拒:抵抗
递:依次传递
不暇:来不及
哀:哀叹
总结教训 警示当朝
晓实质 自取灭亡
明原因 不爱人
示警戒 鉴重于哀
则重蹈覆辙
不吸取历史教训
主 旨

兴 亡 自 取 以 史 为 鉴
《阿房宫赋》运用了想象、比喻、夸张等手法,描写、铺排、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一、二段铺叙描写,极言阿房宫宏伟建筑,奢靡生活。三、四段议论抒志,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覆辙。表现杜牧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素 材

杜牧其人
范仲淹曾言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往今来,多少正直文人在其诗词歌赋中流露出对百姓、民族、社稷的强烈责任感。受牛李党争影响的杜牧,政治生涯充满矛盾和挫折,一生不被重用的他,却在唐王朝处于崩溃边缘的紧要关头,吟诵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横空出世,给了唐朝统治者一个及时的警告。
社稷之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太宗以仁治国,以民为先,才有了“贞观盛世”。反观秦始皇威名远扬,带领秦军纵横四海,统一六国,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统一的中国。拥有如此不世之功的他,理应受到万民敬仰,后人垂青,可恰恰相反,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他一手创立的秦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之于社稷而言,便是舟船。从古至今,只有将百姓放心上,才能赢得天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