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师生应如何应对?2023-2024学年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强对流天气,师生应如何应对?2023-2024学年下学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强对流天气,师生应如何应对?
导学
认识强对流天气
高中学生面临的风险
预防措施与建议
应对强对流天气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家庭与学校的协作与沟通
强化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认识强对流天气
01
01
02
强对流天气的定义与特点
强对流天气特点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通常伴随着雷电、大风、冰雹等剧烈天气现象。
强对流天气是指伴随雷暴现象的对流性大风(≥17.2m/s)、冰雹、短时强降水(≥20mm/h)等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
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
强对流天气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气象条件,如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充足的水汽供应以及合适的抬升机制。
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近地面的暖湿空气迅速抬升,形成强烈的对流运动,进而产生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如房屋倒塌、树木折断、交通受阻、人员伤亡等。
此外,强对流天气还会对农业生产、航空运输、电力通讯等产生不利影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
强对流天气的危害程度
高中学生面临的风险
02
强风可能导致校园建筑、设施损坏,如窗户、屋顶、宣传栏等被吹落,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暴雨可能引发校园内涝,影响学生正常通行,甚至造成跌倒、滑倒等意外伤害。
雷电天气可能导致校园电力系统故障,给正在使用电器设备的学生带来触电风险。
校园安全风险
强对流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积水、交通拥堵,增加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时间和安全风险。
暴雨中行车视线不佳,司机反应时间延长,学生过马路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雷电天气下,学生使用金属伞柄的雨伞或接听手机等行为可能增加雷击风险。
上下学途中风险
强对流天气下,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时容易遭受风吹、雨淋、雷击等自然灾害。
暴雨可能导致户外场地湿滑、泥泞,增加学生跌倒、滑倒等意外伤害的风险。
高温高湿环境可能导致学生中暑、晒伤等健康问题。
户外活动风险
居家安全风险
强对流天气可能导致家庭窗户、阳台物品被吹落,给学生带来高空坠物风险。
暴雨可能引发家庭内涝、墙体渗水等问题,影响学生居住环境和生活安全。
雷电天气下,家庭电器设备可能遭受雷击而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学生在家中使用电器时也需注意防雷击。
预防措施与建议
03
养成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特别是春季和夏季,密切关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和预警信息。
在得知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时,应提前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雨伞、雨衣、防水鞋等。
对于住校的学生,应提前将晾晒在室外的衣物、被褥等收回室内,避免被风雨淋湿。
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03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期和完好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治受伤学生。
01
学校应定期对校园内的建筑、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固和安全。
02
在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季节,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排水系统的检查和清理,避免因积水导致的安全隐患。
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
对于需要乘坐校车的学生,学校应确保校车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资质,避免因车辆故障或驾驶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学生应尽量避免在强对流天气下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上下学,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在得知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下学时间,避免学生在恶劣天气下出行。
合理安排上下学时间,避免恶劣天气出行
在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学生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在空旷场地或高处活动。
学校应取消或延期举行室外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避免学生在恶劣天气下聚集。
学生应尽量避免在强对流天气下前往山区、河边等危险地带游玩或探险。
减少户外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
应对强对流天气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04
雷雨天气中,避免使用金属伞柄的雨伞,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管线,如水管、暖气管等。
远离金属物质
尽快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远离空旷地带和高地,如山顶、高楼等。
寻找避雷场所
雷雨天气中,应切断家用电器电源,避免雷击造成电器损坏或引发火灾。
切断电源
雷雨天气中,避免在室外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会发出电磁波,可能会吸引雷电。
避免使用手机
遭遇雷雨大风时的自救方法
遇到冰雹天气,应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建筑物下躲避,避免被冰雹砸伤。
如果周围没有遮挡物,应用书包、厚衣服等物品保护头部,防止被冰雹砸伤。
躲避冰雹时,应远离窗户、玻璃等易碎物品,以免被飞溅的碎片伤害。
遇到冰雹天气时,应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发生意外。
迅速寻找遮挡物
保护头部
远离易碎物品
保持镇静
遭遇冰雹时的自救方法
在救助他人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要盲目行动。
如果同学受伤严重或无法自救,应立即寻求老师、校医等成人的帮助。
在救助受伤同学时,应遵循急救原则,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在救助过程中,要给予受伤同学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保持镇静和信心。
确保自身安全
寻求成人帮助
遵循急救原则
给予心理支持
同学间相互救助的注意事项
家庭与学校的协作与沟通
05
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了解强对流天气的最新动态。
主动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的安全情况,以便学校全面掌握学生安全状况。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安全讲座等活动,了解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措施和要求。
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
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强对流天气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和互救能力。
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1
2
3
督促孩子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不私自外出或从事危险活动。
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强对流天气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
支持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相关志愿服务工作。
家长应配合学校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01
02
03
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强对流天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帮助学生缓解因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良情绪。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强化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06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
认识到强对流天气的危害,如雷电、大风、冰雹等。
在校园内外行走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踏入积水、工地等危险区域。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互救技能,如遇到同学受伤或遇险时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和报警求助。
参加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防雷击、防大风、防冰雹等自救技能。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私自外出、不旷课、不夜不归宿。
不参与危险活动,如攀爬高处、靠近水域、接触危险物品等。
在校园内活动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遵守校规校纪,不参与危险活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品,不暴饮暴食。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宿舍、教室等场所的清洁和通风。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谢谢聆听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