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年甘肃省高三月考历史试卷(4月)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被誉为“中华第一刀”,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该文物(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的进步
B. 印证了青铜冶炼技术由西向东传入
C. 揭开了中国青铜时代序幕
D. 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形成独特体系
2. 新农具的增加是秦汉时期农具发展的显著特点,翻土农具二齿耙、三齿耙、大型犁铧都是西汉时新出现的。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使用“耦犁”,比起“跖耒而耕”提高工效十多倍,还发明了播种机械——耧犁。这反映出( )
A. 精耕细作模式的发展 B. 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C. 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 D. 男耕女织模式的推广
3. 汉代时,仁孝先后问题讨论十分激烈,论功则仁为大,论德则孝为先,但整体认为忠君高于孝亲;魏晋时,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形成,即使不肯定孝先于忠,也必肯定忠孝不能两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 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
C. 门阀贵族政治的形成 D.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4. 唐朝立国之初,统治者的意志以诏书、官文书的形式有效运行,决策、执行、监察与谏诤以及吏胥行文书的过程都注重运用制度和法律来加以保证,并按照律令格式实现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这说明唐朝( )
A. 官僚队伍庞大臃肿 B. 政务运行严谨规范
C. 选官制度日臻完备 D. 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5.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都只注重道德心性之觉醒,而忽视具体问题本身的解决,同时期的思想家陈亮对此提出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主张。这反映出理学( )
A. 已经取得官方正统地位 B. 根植于宋代繁荣的经济
C. 背离了儒家学说的传统 D. 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
6. 江南地区的文化事业始终在整个明朝的文化地图中居主导地位,绘就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文化画卷,许多重大的文学艺术、思想学术活动,都是由江南人士首开风气的。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记载:“礼部会试,三甲之魁与高等,多出苏、松、应天。”这折射出( )
A. 传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 B.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
C. 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发展 D.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7.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批评洋务派所办的官督商办企业是“官有权,商无权”,认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把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作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出路,提出“商战”的口号。这一主张( )
A. 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嬗变 B. 有利于推动实业救国的实践
C. 否定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D. 具有反侵略斗争的重要意义
8.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 1922年出版的《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的不幸在于,中国文化缺失科学这一面。在文学艺术、礼仪风俗方面,中国至少可以同欧洲等量齐观……是科学显现出西方人的知识观念与中国知识分子有别。”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 )
A. 学术研究氛围比较保守 B. 存在科学精神缺乏的局限
C.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热衷于探寻自然界的奥秘
9. 1935年12月,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理论分析,提出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有利于( )
A. 促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B.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 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D. 争取和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共同抗日
10. 下表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就(部分)一览表。下表中成就主要得益于( )
届别 时间 成就
第一届 1993年 签订外资项目合同46个,资金6.61亿元。
第九届 2001年 引进国外资金合同总金额20.3亿元,引进国内资金总金额42.4亿元。
第十八届 2012年 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共有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境外宾客参会。
第二十一届 2015年 首次设置主宾国,邀请白俄罗斯共和国作为主宾国。
第二十九届 2023 年 举办2023跨国公司走进甘肃暨海外专场投洽会、闽商投融资大会等系列活动。
A.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11. 在罗马神话中,自由是通过驱逐末代国王塔克文来实现的。“正是因为塔克文傲慢专横的个性,才导致‘王’的头衔被我们的人民所唾弃”,凡是被认为有可能成为国王的人,都会遭到捣毁住宅、没收财产等惩罚。这表明在罗马共和国( )
A. 贵族专权得到杜绝 B. 共和符合政治正义
C. 公民大会掌握实权 D. 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12. 8世纪至10世纪,阿拉伯帝国掀起翻译运动。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同时在翻译、介绍、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大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著作。这一做法( )
A. 推动了传统文化经典的复兴 B.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C. 满足了帝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D. 迎合了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
13. 下图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纺织品数量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本土工业化的开展 B. 亚洲手工业生产的破产
C. 茶叶贸易挤占资本份额 D. 纺织品生产中心的转移
14. 18世纪中后期,一些生活在拉美地区的克列奥人自称为“美洲人”,他们设计了“四色旗”作为战斗的旗帜,象征着境内四大种族——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的大团结,还草拟了《致西班牙美洲自由居民的公开信》,敦促全体美洲人拿起武器,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这反映出( )
A. 西葡在拉美统治结束 B. 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D. 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15.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发动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动员人民前往西伯利亚等地区垦荒。垦荒运动使1954-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到了1959年,垦荒区就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包括( )
①政府对农业发展缺乏足够重视 ②扩大耕地面积而未改变发展模式
③运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④社会生活需求发生了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6. 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促进了人员和商品的流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权的重要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非法国际移民、跨国集团犯罪等诸多新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全球化( )
A. 增加了维系非传统安全的难度 B. 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 推动了国际秩序的变革与重构 D. 拉大了南北国家间的发展差距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 小题15 分,18 小题12分,19 小题10分,20 小题15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渠道更加通畅,对民族分裂势力及外来侵略的抵御和抗击更加有力。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天下一统”的思想,各民族特别是建立过局部政权和全国政权的民族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历史上的移民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交融,对开拓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摘编自王欢、于连锐、孟静静《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是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内容非常丰富。如孔子倡导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四海之内皆兄弟”,荀子所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礼记·王制》中记载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董仲舒所概括的“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这些主张不仅为解决当时民族问题提供智慧,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有关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因素及意义。
(2)材料二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认识及主张,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事选择其一予以说明。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建党以来,中共革命所经历的艰难与挫折不能仅仅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去分析,还应从地理角度加以阐释。其中,有三个地理问题几乎与1921—1945 年中共革命的进程相始终。这三个地理问题包括革命活动开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革命战略空间选择的核心与边缘问题,以及革命势力的波浪式空间推进问题。区域不平衡问题关系到革命活动开展的空间选择;核心与边缘问题事关革命根据地的空间选址;波浪式推进则是中共革命势力推进的空间模式。……中共革命由东南向西北的地理转换恰为中共获得新生奠定了地理基础。
——摘编自程森《中共革命的三个地理问题(1921—1945)》
围绕材料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自1953 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时五年,反复论证,数易其稿,编制出一个比较符合当时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五年计划,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编制全国性的大规模建设计划。在中央集中精力编制全国五年计划的同时,在国家计委的指导下,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也开展了地方和部门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它在编制过程中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比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与工业布局、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全面安排等方面的关系。
——摘编自董志凯,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
材料二 到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7%而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增长到71.6%。从1952 年到1957年,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各种机械设备都成倍增长,新兴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比1952年增长2倍,我国独立设计制造产品的能力有了提高。生产资料的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9.7%提高到1957年的52.8%,机器制造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5.2%提高到1957年的9.5%。
——摘编自代红侠、徐家林《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当代价值。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如西方古老的希腊、雅典文化至今仍令人心驰神往,而东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依然令世人折服。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模式的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
——摘编自徐贵相《关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文化的民族性》
材料二 文化帝国主义是二战后以文化作为核心手段或目的的新型殖民形式。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以一种隐蔽性的但更具欺骗性的方式企图延续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统治。在理论层面上,文化帝国主义表现为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和不平等的结构,与19 世纪存在的旧的帝国殖民体系没有本质区别;在具体的实践层面,文化帝国主义与“美国霸权”的概念基本是重合的。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活着的”和“未被终结的”理论,迄今仍处于“未成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扩展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大发展的情况下,文化帝国主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而它带给全球的影响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批判。
——摘编自张小平《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危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处理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关系的认识。2024年甘肃省高三月考历史试卷(4月)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被誉为“中华第一刀”,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该文物(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的进步
B. 印证了青铜冶炼技术由西向东传入
C. 揭开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序幕
D. 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形成独特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材料“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被誉为‘中华第一刀’”和所学可知,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推进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始,揭开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序幕,C项正确;据材料“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中”可知,材料未涉及南方,也未涉及农业经济,排除A项;马家窑文化的一件青铜刀未涉及青铜冶炼技术的传播,排除B项;发现最早的一件青铜器不能说明青铜文化已形成独特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 新农具的增加是秦汉时期农具发展的显著特点,翻土农具二齿耙、三齿耙、大型犁铧都是西汉时新出现的。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使用“耦犁”,比起“跖耒而耕”提高工效十多倍,还发明了播种机械——耧犁。这反映出( )
A. 精耕细作模式的发展 B. 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C. 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 D. 男耕女织模式的推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发明都属于先进的生产工具,说明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体现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农业生产工具的介绍,说明生产力发展,未体现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B项;铁犁牛耕推广是材料的部分表现,且属于精耕细作模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男耕女织的分工,排除D项。故选A项。
3. 汉代时,仁孝先后问题讨论十分激烈,论功则仁为大,论德则孝为先,但整体认为忠君高于孝亲;魏晋时,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形成,即使不肯定孝先于忠,也必肯定忠孝不能两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 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
C. 门阀贵族政治的形成 D.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至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魏晋时,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形成,即使不肯定孝先于忠,也必肯定忠孝不能两全。”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是典型的世族社会,宗族是魏晋人政治、社会地位的依据和标志,人的命运取决于宗族的命运。宗族对于人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使人依赖宗族胜于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力量。高门大族为维护其既得利益不变,必然着力于宗族的团结和稳定,因为孝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日益受到重视,并被提高到了家族道徳的首位,故出现忠孝关系的倒错,依照儒家学说忠、孝是一组对立统一、互为补充的观念,但自东汉后期忠孝概念逐渐分离。因此,门阀制度的确立,促使孝道的实践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经济上与政治上的作用,因此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得以形成,C项正确;魏晋时期,佛道思想冲击儒学,但其正统地位并未被动摇,排除A项;“沦丧”的表述太过绝对,且不符合史实,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无法得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4. 唐朝立国之初,统治者的意志以诏书、官文书的形式有效运行,决策、执行、监察与谏诤以及吏胥行文书的过程都注重运用制度和法律来加以保证,并按照律令格式实现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这说明唐朝( )
A. 官僚队伍庞大臃肿 B. 政务运行严谨规范
C. 选官制度日臻完备 D. 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政务实行的过程中注重制度、法律的保障,故说明了唐朝政务运行严谨规范,B项;材料主要说明政务实行的过程,与官僚队伍无关,排除A项;唐朝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但科举制在材料无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制度、法律对行政的规范,与统治基础扩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都只注重道德心性之觉醒,而忽视具体问题本身的解决,同时期的思想家陈亮对此提出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主张。这反映出理学( )
A. 已经取得官方正统地位 B. 根植于宋代繁荣的经济
C. 背离了儒家学说的传统 D. 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只注重道德心性之觉醒,而忽视具体问题本身的解决”可知,宋朝理学忽视实际问题,故反映出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排除D项;材料主要说明宋朝义利观,与思想地位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义利观的对比,与宋代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明理学注重道德,并未背离儒家学说,排除C项。故选D项。
6. 江南地区的文化事业始终在整个明朝的文化地图中居主导地位,绘就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文化画卷,许多重大的文学艺术、思想学术活动,都是由江南人士首开风气的。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记载:“礼部会试,三甲之魁与高等,多出苏、松、应天。”这折射出( )
A. 传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 B.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
C. 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发展 D.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江南地区的文化事业在明朝中占据主导,文化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而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繁荣,C项正确;传统的社会结构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B项不是本质,排除B项;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控制松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批评洋务派所办的官督商办企业是“官有权,商无权”,认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把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作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出路,提出“商战”的口号。这一主张( )
A. 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嬗变 B. 有利于推动实业救国的实践
C. 否定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D. 具有反侵略斗争的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郑观应提出商战的口号,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对于反侵略斗争有重要意义,D项正确;当时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实业救国实践是在甲午战后,而早期维新派是在甲午战争前,排除B项;商战思想是对洋务运动的发展,不是否定,排除C项。故选D项。
8.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 1922年出版的《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的不幸在于,中国文化缺失科学这一面。在文学艺术、礼仪风俗方面,中国至少可以同欧洲等量齐观……是科学显现出西方人的知识观念与中国知识分子有别。”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 )
A. 学术研究氛围比较保守 B. 存在科学精神缺乏的局限
C.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热衷于探寻自然界的奥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罗素认为中国缺失科学,因为知识观念中国和西方有区别,说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存在科学精神缺乏的局限,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研究精神的缺乏,不是强调保守,排除A项;材料和社会责任感无关,排除C项;D项符合西方的知识观念,不符合中国的知识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35年12月,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理论分析,提出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有利于( )
A. 促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B.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 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D. 争取和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共同抗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12月(中国)。结合所学,瓦窑堡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并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作出的决议,充分地说明了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故这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共同抗日,D项正确;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的时间范围主要是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排除A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时离正式形成时间还较远,排除B项;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并主张武装斗争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0. 下表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就(部分)一览表。下表中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届别 时间 成就
第一届 1993年 签订外资项目合同46个,资金6.61亿元。
第九届 2001年 引进国外资金合同总金额20.3亿元,引进国内资金总金额42.4亿元。
第十八届 2012年 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共有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境外宾客参会。
第二十一届 2015年 首次设置主宾国,邀请白俄罗斯共和国作为主宾国。
第二十九届 2023 年 举办2023跨国公司走进甘肃暨海外专场投洽会、闽商投融资大会等系列活动。
A.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和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A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材料中最早的时间是1993年,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发展,没有直接体现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一展会,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国内的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发展,而非直接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
11. 在罗马神话中,自由是通过驱逐末代国王塔克文来实现的。“正是因为塔克文傲慢专横的个性,才导致‘王’的头衔被我们的人民所唾弃”,凡是被认为有可能成为国王的人,都会遭到捣毁住宅、没收财产等惩罚。这表明在罗马共和国( )
A. 贵族专权得到杜绝 B. 共和符合政治正义
C. 公民大会掌握实权 D. 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凡是被认为有可能成为国王的人,都会遭到捣毁住宅、没收财产等惩罚。”并结合所学可知,神话中罗马共和国内部反对专制王权,推崇维护共和(即强调国家的性质是人民共意而组成的国家,是人民集体意志的体现),可见古罗马共和符合政治正义,B项正确;“杜绝”贵族专权不符合史实,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公民大会的地位和权力,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众个人自由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2. 8世纪至10世纪,阿拉伯帝国掀起翻译运动。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同时在翻译、介绍、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大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著作。这一做法( )
A. 推动了传统文化经典的复兴 B.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C. 满足了帝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D. 迎合了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根据材料,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地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并撰写大量新著作,因阿拉伯帝国处于东西方交流的枢纽上,因此这一做法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B项正确;A项是文艺复兴的作用,排除A项;翻译运动和对外扩张无关,排除C项;翻译运动是学者发起的,和统治者的心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 下图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纺织品数量出现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本土工业化的开展 B. 亚洲手工业生产的破产
C. 茶叶贸易挤占资本份额 D. 纺织品生产中心的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从图中看出,19世纪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的纺织品逐渐下降,而这个时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纺织品的出口,A项正确;亚洲手工业生产未破产,排除B项;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纺织品生产中心转移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8世纪中后期,一些生活在拉美地区的克列奥人自称为“美洲人”,他们设计了“四色旗”作为战斗的旗帜,象征着境内四大种族——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的大团结,还草拟了《致西班牙美洲自由居民的公开信》,敦促全体美洲人拿起武器,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这反映出( )
A. 西葡在拉美的统治结束 B. 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D. 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后期(拉丁美洲)。根据材料“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的大团结,还草拟了《致西班牙美洲自由居民的公开信》,敦促全体美洲人拿起武器,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可以看出,拉美地区宣传民族团结,推翻殖民统治,体现出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西葡在拉美的统治结束位于19时期20年代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拉美地区宣传民族独立,不能看出解放运动的发展,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实在20世纪90年代,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发动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动员人民前往西伯利亚等地区垦荒。垦荒运动使1954-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到了1959年,垦荒区就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包括( )
①政府对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②扩大耕地面积而未改变发展模式
③运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④社会生活需求发生了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根据材料,垦荒运动到了后期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随意扩大耕地面积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产量下降,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政府对农业发展很重视,但是没有正确理论指导,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当时社会需求没有发生变化,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项。故选C项。
16. 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促进了人员和商品的流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权的重要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非法国际移民、跨国集团犯罪等诸多新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全球化( )
A. 增加了维系非传统安全的难度 B. 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 推动了国际秩序变革与重构 D. 拉大了南北国家间的发展差距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权的重要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等一些新问题,可知全球化增加了维系非传统安全的难度,A项正确;材料更主要强调的是全球化的弊端,排除B项;C项过于夸大全球化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 小题15 分,18 小题12分,19 小题10分,20 小题15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渠道更加通畅,对民族分裂势力及外来侵略的抵御和抗击更加有力。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天下一统”的思想,各民族特别是建立过局部政权和全国政权的民族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历史上的移民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交融,对开拓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摘编自王欢、于连锐、孟静静《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是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内容非常丰富。如孔子倡导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四海之内皆兄弟”,荀子所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礼记·王制》中记载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董仲舒所概括的“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这些主张不仅为解决当时民族问题提供智慧,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有关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因素及意义。
(2)材料二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认识及主张,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事选择其一予以说明。
【答案】(1)因素:汉族发挥的主导作用;强大中央政权的政治保证;“天下一统”思想的文化动力;统治者包容的民族边疆政策的有利条件;移民开发的社会经济基础。
意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主张:“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时尊重其风俗习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如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府州;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的土司制度;清朝前期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等,都是在“因俗而治”的思想框架下所设计的制度,充分体现出制度设计的政治智慧。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因素:根据材料“而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得出,汉族发挥的主导作用;根据材料“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渠道更加通畅”得出,强大中央政权的政治保证;根据材料“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天下一统”的思想”得出,“天下一统”思想的文化动力;根据材料“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得出,统治者包容的民族边疆政策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历史上的移民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交融,对开拓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出,移民开发的社会经济基础。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主张:根据材料“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得出,“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
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唐朝设置羁府州、元朝行省制、明朝土司制度、清朝盟旗制度等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角度回答即可。如: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时尊重其风俗习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如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府州;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的土司制度;清朝前期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等,都是在“因俗而治”的思想框架下所设计的制度,充分体现出制度设计的政治智慧。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建党以来,中共革命所经历的艰难与挫折不能仅仅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去分析,还应从地理角度加以阐释。其中,有三个地理问题几乎与1921—1945 年中共革命的进程相始终。这三个地理问题包括革命活动开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革命战略空间选择的核心与边缘问题,以及革命势力的波浪式空间推进问题。区域不平衡问题关系到革命活动开展的空间选择;核心与边缘问题事关革命根据地的空间选址;波浪式推进则是中共革命势力推进的空间模式。……中共革命由东南向西北的地理转换恰为中共获得新生奠定了地理基础。
——摘编自程森《中共革命的三个地理问题(1921—1945)》
围绕材料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中共革命活动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
论证: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具体国情。这成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基础。1927年八七会议前,中共中央深受共产国际影响,坚持“以俄为师”,恪守“城市中心论”,主要在大城市中组织工人运动,但损失惨重。八七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壮大了红军,发展了农村根据地,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确定观点,据材料“这三个地理问题包括革命活动开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革命战略空间选择的核心与边缘问题,以及革命势力的波浪式空间推进问题”可以确定观点,如中共革命活动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然后进行论证,据当时中国国情可知,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具体国情。这成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基础。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代表史实,如八七会议、农村革命根据地等进行分析;如1927年八七会议前,中共中央深受共产国际影响,坚持“以俄为师”,恪守“城市中心论”,主要在大城市中组织工人运动,但损失惨重。八七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壮大了红军,发展了农村根据地,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自1953 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时五年,反复论证,数易其稿,编制出一个比较符合当时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五年计划,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编制全国性的大规模建设计划。在中央集中精力编制全国五年计划的同时,在国家计委的指导下,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也开展了地方和部门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它在编制过程中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比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与工业布局、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全面安排等方面的关系。
——摘编自董志凯,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
材料二 到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7%而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增长到71.6%。从1952 年到1957年,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各种机械设备都成倍增长,新兴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比1952年增长2倍,我国独立设计制造产品的能力有了提高。生产资料的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9.7%提高到1957年的52.8%,机器制造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5.2%提高到1957年的9.5%。
——摘编自代红侠、徐家林《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当代价值。
【答案】(1)特点:国家高度重视;立足建国初的国情;编制时间长;态度谨慎;统筹协调各方关系。
(2)成就: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在整个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当代价值: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世情与国情;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指导。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3—1957年(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历时五年,反复论证,数易其稿”得出,国家高度重视,态度谨慎;根据材料“编制出一个比较符合当时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五年计划”得出,立足建国初的国情;根据材料“在中央集中精力编制全国五年计划的同时,在国家计委的指导下,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也开展了地方和部门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得出,编制时间长;根据材料“比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与工业布局、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全面安排等方面的关系。”得出,统筹协调各方关系。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3—1957年(中国)。成就: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增长到71.6%”得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在整个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大大增加;根据材料“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各种机械设备都成倍增长”得出,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根据材料“新兴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出,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材料“我国独立设计制造产品的能力有了提高”得出,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3—1957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提出的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角度回答即可。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世情与国情;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指导。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如西方古老的希腊、雅典文化至今仍令人心驰神往,而东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依然令世人折服。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模式的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
——摘编自徐贵相《关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文化的民族性》
材料二 文化帝国主义是二战后以文化作为核心手段或目的的新型殖民形式。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以一种隐蔽性的但更具欺骗性的方式企图延续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统治。在理论层面上,文化帝国主义表现为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和不平等的结构,与19 世纪存在的旧的帝国殖民体系没有本质区别;在具体的实践层面,文化帝国主义与“美国霸权”的概念基本是重合的。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活着的”和“未被终结的”理论,迄今仍处于“未成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扩展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大发展的情况下,文化帝国主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而它带给全球的影响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批判。
——摘编自张小平《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危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处理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关系认识。
【答案】(1)特征:差异性、多样性、民族性。原因:世界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2)特点:以文化作为核心手段;以经济和科技为后盾;具有隐蔽性、欺骗性;仍处于发展阶段。危害: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威胁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
(3)认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努力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文化秩序。(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和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材料一“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可知,差异性、多样性、民族性。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社会文明”和所学可得出,世界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 二战后(世界)。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文化作为核心手段或目的的新型殖民形式”和所学可知,以文化作为核心手段;据材料二“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和所学可知,以经济和科技为后盾;据材料二“以一种隐蔽性的但更具欺骗性的方式企图延续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统治”和所学可知,具有隐蔽性、欺骗性;据材料二“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活着的”和‘未被终结的’理论,迄今仍处于‘未成的状态’”和所学可知,仍处于发展阶段。第二小问危害,据材料二“大力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和所学可得出,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据材料二“企图延续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统治”和所学可得出,威胁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据材料二“与19世纪存在的旧的帝国殖民体系没有本质区别”和所学可得出,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据材料二“文化帝国主义与‘美国霸权’的概念基本是重合的”和所学可得出,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一“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模式的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和所学可知,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据材料二“以一种隐蔽性的但更具欺骗性的方式企图延续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统治”和所学可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据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扩展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大发展的情况下,文化帝国主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而它带给全球的影响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批判”和所学可知,努力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文化秩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