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东周时期,凡国之大事,已不像夏商西周那样在宗庙或社坛中首先贞问、祭祀祖神、天地神,而是在专为国君建造的宫城政殿中由大臣议政,最后由国君裁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各国( )
A 原始民主得到继承发展 B. 贵族退出政治生活
C. 王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 D. 君主权力逐渐加强
2. 下图阴影部分为古代某一时期统治的核心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 )
A. 秦朝 B. 东汉 C. 南朝 D. 隋朝
3. 《烧尾食单》是唐朝尚书省左仆射韦巨源所设。烧尾,源于鲤鱼跃龙门时需烧掉尾巴才能化龙,故常用于新官上任宴请同僚或新登第的士子宴请同年。食单中有“御黄王母饭”“八仙盘”“曼陀样夹饼”“婆罗门轻高面”等菜点。这张食单折射出唐朝( )
A. 科举取士造成朋党之争 B. 饮食习惯注重健康养生
C. 佛道文化渗入社会生活 D. 盛世之下官吏贪图享乐
4. 宋初二府所掌互不关涉,枢密院长官与宰相亦互不兼任,后来,常在战时以平章事兼枢密使。南宋宁宗以后,宰相兼枢密使遂成定制,设立“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宋代二府演变( )
A. 利于决策效率提高 B. 扭转了边防颓势
C 体现权力制衡原则 D. 削弱了宰相权力
5. 明朝时,湖州盛产丝绸,而湖州一郡,又以南浔为甲。当时的南浔还流传“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南浔镇仍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作为例证,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江南地区( )
A. 自由雇佣劳动盛行 B. 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C. 市镇经济文教发达 D. 科举录取比例提高
6. 下表反映了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单位:万两)
年份 田赋 盐税 关税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6.40 499 11.62 470 10.98 — — 4250
1891 2367 26.39 717 8 3711 41.08 — — 8968
1903 3546 33.80 1250 11.91 5340 50.90 356 3.39 10492
A. 小农经济是国家最主要税源
B. 关税主权收回提高财政收入
C.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7. 许多外国人来到陕甘宁边区参观考察,报道“另一个中国”。他们记录下的边区无乞丐、无鸦片、无贪污、无苛捐杂税,通过豆选、燃香烧洞等投票方式保障一切阶级的选举和参政权利,“荒凉的陕北”也变成了“牛羊满山、手工业发达的地区”。这些报道( )
A 展示了苏维埃政权建设成果 B.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 意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声誉
8. 1947年初,中国共产党上海职员运动委员会组织了“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国民党反动派派遣特务进行破坏、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九”事件。2月11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起成立“二九”惨案后援会,各业工会、教育界也纷纷成立“二九”后援会。这表明当时( )
A. 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B.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高涨
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D. 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被摧毁
9.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陕北牧歌》等20部革命题材的故事片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此次电影新片展览( )
A. 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B. 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C.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
10.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至2012年9月,全国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全国2103家有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有2093家完成改革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旨在( )
A.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 B. 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抵御欧美国家文化渗透 D.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11. 下表为《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节选,据此可知该法典( )
22.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A. 突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调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2. 葡萄牙以马六甲为中心,攫取摩鹿加群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的丁香、肉豆蔻、胡椒等,销往欧洲,结束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一直靠中间商获取香料的历史,关于香料来源于天堂的观点成为谬论。这一变化表明( )
A. 美洲的发现促进物种交换 B. 新航路开辟孕育了文艺复兴
C. 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 D. 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
13. 卢梭应邀起草的《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中,要求儿童:10岁时熟悉祖国的物资和产品,12岁时知道她的地理划分,15岁即应懂得国家的法律,熟知全部历史上的光辉业绩和伟大人物,并铭记在心,永不遗忘。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 )
A. 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B. 注重传授近代科学知识
C.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主张 D. 重视提高人的参政能力
14. 19世纪中期英帝国印度诸邦的棉花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到19世纪最后10年棉花种植已达到1700万英亩。与此同时,印度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导致1870年代末的饥荒中600万到1000万人饿死。这一现象源于( )
A.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C. 工业革命向印度扩展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15. 1985—1991年,苏联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了51%,但商店里柜台和货架上的各种商品空空如也,1990年4月,中央银行行长格拉先科致函最高苏维埃:“许多食品供应不足,首先是畜牧业产品、糖果食品、土豆、蔬菜等。”这表明当时苏联(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没有变化 B. 工人消费能力大幅下降
C. 市场调节在经济中的作用加强 D. 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16. 1990年弗吉尼亚第一银行的一名黑人职员向当地法院状告自己的上司在工作生活中使用歧视性语言来辱骂他,要求象征性地赔偿一百美元。最终法院依据1964年《民权法》判决这名黑人胜诉,但上司布伦南则不在起诉范围内,不予惩罚。该案件判定结果表明美国( )
A. 联邦宪法维护黑人奴隶制度 B. 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成果有限
C. 司法实践遵循无罪推定原则 D. 法律上首次确认黑人公民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月革命爆发时,布尔什维克党大多数领导人不在彼得格勒。列宁回国后,设想通过苏维埃“和平地”把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1917年3月,临时政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战前两年零8个月的总和,造成物价飞涨,大批工厂停产、工人失业。国际劳动节当天,彼得格勒劳动人民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战争”,但临时政府对同盟国声明,保证“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6月中旬,俄军节节败退,士兵厌战情绪日甚。列宁告诫人们:不推翻资本的权力,就不能跳出帝国主义战争。“七月事件”后,列宁提出了新的革命策略和方针,得到民众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从2.3万增加到24万,约600万士兵表示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旧的统治格局,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突破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限制,缅甸、马来亚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47年,英国先后承认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独立。1957年加纳成为战后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助产婆。在苏联红军和苏联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东欧各国的共产党顺利地取得了领导地位,并按照苏联模式,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人民在战后不久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一摘编自汤重南、谢闻歌、段启增《战争与近现代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十月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旧的统治格局”的表现。
(3)根据材料,简述你从中得到的关于战争与革命的认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世纪初,处于波斯湾、地中海和印度洋交汇处的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阿拉伯商人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信使。10世纪以降,北方民族的兴起遮断了中原内地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中原与大食的陆路贸易已掌握在西夏和辽朝手中。中原地区只好转而走上海洋发展路径。两宋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更加靠近东南沿海港口,为规模性海外贸易的成长提供了历史机遇。与骆驼商队不同,远洋海舶载重量多在200吨以上,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将丝绸、瓷器等大宗出口商品贩运至日本、东南亚、印度西海岸以及东非沿岸等地,逐渐取代阿拉伯人居于主流地位。在海上丝路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拉动下,宋代手工业和商业迅速扩展,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城廓户”数量持续上升。至北宋中叶,中国开始步入“农商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游牧、农耕和工商业三种文明同台竞争的共时性结构。
一一摘编自柳平生、葛金芳《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12月23日广东女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提出:唤醒妇女们的意识,确保妇女在商业和工业改革中的经济独立。12月27日女界联合会草拟了题为《呈国会要求妇女参政权》的提案,提出女性生来具有和男性平等的天赋权利。1921年3月28日,广东省议会讨论“县议员选举条例”,女界联合会派以邓惠芳为首的10多名代表前往省议会请愿,要求在省宪中明定女子选举权,遭到保守派议员反对,双发爆发了冲突。第二天,数千名妇女向南方护法政府所在地进发,孙中山发表了讲话,指出妇女参政是《临时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4月1日省议会通过的县自治选举条例,规定“年龄在20岁以上之男子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妇女活动家们开始了长达数星期的游说。4月18日,广东省主席陈炯明发布命令:“凡本县住民年满20岁以上者为选民。”随后的选举中,黄碧魂当选为香山县议员。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广东的妇女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全国形成妇女参政高潮。
——摘编自(澳)李木兰《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东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东妇女参政运动的历史意义。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那些“第一”
成就 概况 贡献
1962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 1959年,为了应对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情,国家派董德祥等四位科学家赴苏联考察。回国后,历经三年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室温条件下延长保质期的糖丸疫苗。 成功阻断了“脊灰”野病毒,是世界公共卫生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成为全中国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甜。
1 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援外医疗队 1963年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派出援外医疗队,因阿尔及利亚政府3次强烈挽留,医护人员一再延期,直到1965年10月才回国。 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在两年半时间里,诊治37万次,未发生一次医疗事故。
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58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项目被列为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采用了“大兵团作战”,仅中科院上海分院就集中了300多人的科研队伍。正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1972年发现青蒿素 1969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任务,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和课题组于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并与中科院协作,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 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疾新药,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新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那些“第一”》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第20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东周时期,凡国之大事,已不像夏商西周那样在宗庙或社坛中首先贞问、祭祀祖神、天地神,而是在专为国君建造的宫城政殿中由大臣议政,最后由国君裁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各国( )
A. 原始民主得到继承发展 B. 贵族退出政治生活
C. 王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 D. 君主权力逐渐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东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东周时期,国之大事直接在政殿中由大臣商议,君主裁决,而非通过占卜祭祀等活动来决定,说明周代神权逐渐让位于君权,国君的权力在逐渐加强,D项正确;国君裁决,说明集权发展,而非民主发展,排除A项;东周时期,贵族并未退出政治生活,排除B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与国之大事“由大臣商议,君主裁决”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 下图阴影部分为古代某一时期统治的核心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 )
A. 秦朝 B. 东汉 C. 南朝 D. 隋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阴影区域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各个政权的统治核心区域在长江流域中下游,C项正确;秦朝、汉朝和隋朝的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排除A、B、D项。故选C项。
3. 《烧尾食单》是唐朝尚书省左仆射韦巨源所设。烧尾,源于鲤鱼跃龙门时需烧掉尾巴才能化龙,故常用于新官上任宴请同僚或新登第的士子宴请同年。食单中有“御黄王母饭”“八仙盘”“曼陀样夹饼”“婆罗门轻高面”等菜点。这张食单折射出唐朝( )
A. 科举取士造成朋党之争 B. 饮食习惯注重健康养生
C. 佛道文化渗入社会生活 D. 盛世之下官吏贪图享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食单中“御黄王母饭”“八仙盘”“曼陀样夹饼”“婆罗门轻高面”等菜点名称,其中有道教和佛教的称呼出现,这说明佛道文化渗入社会生活,C项正确;朋党之争并非科举制导致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食单并不能体现出饮食的健康倾向,排除B项;食单本身并不能说明当时官吏贪图享乐,排除D项。故选C项。
4. 宋初二府所掌互不关涉,枢密院长官与宰相亦互不兼任,后来,常在战时以平章事兼枢密使。南宋宁宗以后,宰相兼枢密使遂成定制,设立“平章军国重事”这一官衔。宋代二府的演变( )
A. 利于决策效率提高 B. 扭转了边防颓势
C 体现权力制衡原则 D. 削弱了宰相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选项用词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宋初为了限制相权,二府所掌互不关涉,枢密院长官与宰相亦互不兼任,但是随着宋代战争频繁,宰相兼枢密使遂成定制,这说明相权有集中趋势,这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A项正确;相权集中并不能扭转边防颓势,排除B项;相权集中是对权力制衡的破坏,排除C项;相权集中加强了相权,而非削弱相权,排除D项。故选A项。
5. 明朝时,湖州盛产丝绸,而湖州一郡,又以南浔为甲。当时的南浔还流传“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南浔镇仍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作为例证,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江南地区( )
A. 自由雇佣劳动盛行 B. 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C. 市镇经济文教发达 D. 科举录取比例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与之伴随的是当地文教事业成绩斐然,社会重学风气浓厚,说明江南地区市镇经济文教发达,C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出雇佣劳动的流行情况,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丝织业,不属于农业,排除B项;文教事业成绩斐然并不意味着当地的科举录取比例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6. 下表反映了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单位:万两)
年份 田赋 盐税 关税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6.40 499 11.62 470 10.98 — — 4250
1891 2367 26.39 717 8 3711 41.08 — — 8968
1903 3546 33.80 1250 11.91 5340 50.90 356 3.39 10492
A. 小农经济是国家最主要税源
B. 关税主权收回提高财政收入
C.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从849年到1903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田赋比重下降明显,而关税厘金的数额以及占比增长迅速,据材可判断,在清朝中后期,工商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取得较大发展,意味着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农业占比在下降,逐渐被关税厘金超越,因此其不再是国家主要税源,排除A项;晚清并未收回国家关税主权,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清政府的财政结构,无法体现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 许多外国人来到陕甘宁边区参观考察,报道“另一个中国”。他们记录下的边区无乞丐、无鸦片、无贪污、无苛捐杂税,通过豆选、燃香烧洞等投票方式保障一切阶级的选举和参政权利,“荒凉的陕北”也变成了“牛羊满山、手工业发达的地区”。这些报道( )
A. 展示了苏维埃政权建设成果 B.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 意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声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无乞丐、无鸦片、无贪污、无苛捐杂税,通过豆选、燃香烧洞等投票方式保障一切阶级的选举和参政权利,“荒凉的陕北”也变成了“牛羊满山、手工业发达的地区”,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的治理卓有成效,通过外国人的这些报道,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声誉,D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不属于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这些报道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并无关联,排除B项;这些报道展现的是陕甘宁地区的面貌,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无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8. 1947年初,中国共产党上海职员运动委员会组织了“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国民党反动派派遣特务进行破坏、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九”事件。2月11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起成立“二九”惨案后援会,各业工会、教育界也纷纷成立“二九”后援会。这表明当时( )
A. 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B.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高涨
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D. 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被摧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1947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破坏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站在中共一边,发起成立“二九”惨案后援会,各业工会、教育界也纷纷成立“二九”后援会,这说明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涨,B项正确;1947年6月进入战略反攻,排除A项;1949年初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排除C项;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被摧毁,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陕北牧歌》等20部革命题材的故事片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此次电影新片展览( )
A. 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B. 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C.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正值新中国建立初期,新片展览主要展映了革命题材的故事片及《中国人民大团结》等纪录片,可以让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的革命斗争,这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D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新片展览可以再现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且“再现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此时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B项;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至2012年9月,全国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全国2103家有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有2093家完成改革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旨在( )
A.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 B. 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抵御欧美国家文化渗透 D.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2012年(中国)。201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国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中,注销了大量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文艺院团进行改革,A项正确;1984年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文化体制改革是对机构的改革,并不是为了抵制欧美国家文化渗透,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全球治理体系并无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11. 下表为《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节选,据此可知该法典( )
22.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A. 突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调和了贵族与平民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对于侵犯私有财产的相关罪行予以重刑,这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项正确;自由民伤害奴隶,折半赔偿,这并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群体是自由民或者奴隶,并不能断定这些自由民是贵族或者平民,排除D项。故选C项。
12. 葡萄牙以马六甲为中心,攫取摩鹿加群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的丁香、肉豆蔻、胡椒等,销往欧洲,结束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一直靠中间商获取香料的历史,关于香料来源于天堂的观点成为谬论。这一变化表明( )
A. 美洲的发现促进物种交换 B. 新航路开辟孕育了文艺复兴
C. 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 D. 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结束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一直靠中间商获取香料的历史,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到达亚洲新航路的开辟,而非美洲,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没有体现文艺复兴的信息,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卢梭应邀起草的《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中,要求儿童:10岁时熟悉祖国的物资和产品,12岁时知道她的地理划分,15岁即应懂得国家的法律,熟知全部历史上的光辉业绩和伟大人物,并铭记在心,永不遗忘。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 )
A. 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B. 注重传授近代科学知识
C.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主张 D. 重视提高人的参政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可知,卢梭认为儿童教育中,国家地理、国家法律、国家历史上的光辉业绩和伟大人物占有重要地位,即儿童教育应当注重民族历史的渗透,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适应了近代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到近代科学知识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主权在民强调国家权力在人民手中,排除C项;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中没有提及提高人的参政能力,排除D想。故选A项。
14. 19世纪中期英帝国印度诸邦的棉花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到19世纪最后10年棉花种植已达到1700万英亩。与此同时,印度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导致1870年代末的饥荒中600万到1000万人饿死。这一现象源于( )
A.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C. 工业革命向印度扩展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印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其大量种植棉花以服务于英国纺织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导致印度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价格上涨,最终引发了大饥荒,大量印度人被饿死,这是工业革命向印度扩展的结果,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初步建立,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印度的饥荒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5. 1985—1991年,苏联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了51%,但商店里柜台和货架上的各种商品空空如也,1990年4月,中央银行行长格拉先科致函最高苏维埃:“许多食品供应不足,首先是畜牧业产品、糖果食品、土豆、蔬菜等。”这表明当时苏联(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没有变化 B. 工人消费能力大幅下降
C. 市场调节在经济中的作用加强 D. 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工人的工资上升,但是商品奇缺,许多食品供应不足,这说明当时苏联的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并未改变,A项正确;工人工资上升,意味着消费能力上升,排除B项;当时苏联是供应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并非发挥市场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改革方向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6. 1990年弗吉尼亚第一银行的一名黑人职员向当地法院状告自己的上司在工作生活中使用歧视性语言来辱骂他,要求象征性地赔偿一百美元。最终法院依据1964年《民权法》判决这名黑人胜诉,但上司布伦南则不在起诉范围内,不予惩罚。该案件判定结果表明美国( )
A. 联邦宪法维护黑人奴隶制度 B. 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成果有限
C. 司法实践遵循无罪推定原则 D. 法律上首次确认黑人公民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年(美国)。美国地方法院依照1964年《民权法》判决这名黑人职员胜诉,但其上司布伦南则不在起诉范围内,不予惩罚,这说明《民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成果有限,B项正确;这位黑人职员并不属于奴隶,排除A项;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联邦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月革命爆发时,布尔什维克党大多数领导人不在彼得格勒。列宁回国后,设想通过苏维埃“和平地”把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1917年3月,临时政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战前两年零8个月的总和,造成物价飞涨,大批工厂停产、工人失业。国际劳动节当天,彼得格勒劳动人民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战争”,但临时政府对同盟国声明,保证“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6月中旬,俄军节节败退,士兵厌战情绪日甚。列宁告诫人们:不推翻资本的权力,就不能跳出帝国主义战争。“七月事件”后,列宁提出了新的革命策略和方针,得到民众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从2.3万增加到24万,约600万士兵表示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旧的统治格局,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突破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限制,缅甸、马来亚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47年,英国先后承认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独立。1957年加纳成为战后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助产婆。在苏联红军和苏联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东欧各国的共产党顺利地取得了领导地位,并按照苏联模式,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人民在战后不久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一摘编自汤重南、谢闻歌、段启增《战争与近现代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十月革命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旧的统治格局”的表现。
(3)根据材料,简述你从中得到的关于战争与革命的认识。
【答案】(1)原因: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矛盾,使得革命爆发;临时政府不退出一战,为布尔什维克发动革命提供了依据。
(2)表现:欧洲衰落,美苏主导国际秩序;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殖民体系瓦解;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3)认识:战争是革命的助推因素;革命又制止了战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917年(俄国)。原因:根据材料“1917年3月,临时政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战前两年零8个月的总和,造成物价飞涨,大批工厂停产、工人失业”可知,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矛盾,使得革命爆发;根据材料“不推翻资本的权力,就不能跳出帝国主义战争。‘七月事件’后,列宁提出了新的革命策略和方针,得到民众支持”可知,临时政府不退出一战,为布尔什维克发动革命提供了依据。
【小问2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四十年代(世界)。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衰落,美苏主导国际秩序;根据材料“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可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殖民体系瓦解;根据材料“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助产婆”可知,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小问3详解】
本题为认识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世界)。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是革命的助推因素;革命又制止了战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世纪初,处于波斯湾、地中海和印度洋交汇处的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阿拉伯商人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信使。10世纪以降,北方民族的兴起遮断了中原内地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中原与大食的陆路贸易已掌握在西夏和辽朝手中。中原地区只好转而走上海洋发展路径。两宋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更加靠近东南沿海港口,为规模性海外贸易的成长提供了历史机遇。与骆驼商队不同,远洋海舶载重量多在200吨以上,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将丝绸、瓷器等大宗出口商品贩运至日本、东南亚、印度西海岸以及东非沿岸等地,逐渐取代阿拉伯人居于主流地位。在海上丝路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拉动下,宋代手工业和商业迅速扩展,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城廓户”数量持续上升。至北宋中叶,中国开始步入“农商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游牧、农耕和工商业三种文明同台竞争的共时性结构。
一一摘编自柳平生、葛金芳《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的影响。
【答案】(1)原因: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阿拉伯商人的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政策推动。
(2)影响: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提升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地位;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出现;出现了游牧、农耕和工商业三种文明同台竞争的共时性结构。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10世纪以降,北方民族的兴起遮断了中原内地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从技术上看,宋代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7世纪初,处于波斯湾、地中海和印度洋交汇处的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阿拉伯商人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信使”可知,阿拉伯商人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策推动。
【小问2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影响: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海外贸易发展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根据材料“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将丝绸、瓷器等大宗出口商品贩运至日本、东南亚、印度西海岸以及东非沿岸等地,逐渐取代阿拉伯人居于主流地位”可知,提升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地位;根据材料“在海上丝路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拉动下,宋代手工业和商业迅速扩展,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城廓户’数量持续上升”可知,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市民阶层出现;根据材料“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游牧、农耕和工商业三种文明同台竞争的共时性结构”可知,出现了游牧、农耕和工商业三种文明同台竞争的共时性结构。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12月23日广东女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提出:唤醒妇女们的意识,确保妇女在商业和工业改革中的经济独立。12月27日女界联合会草拟了题为《呈国会要求妇女参政权》的提案,提出女性生来具有和男性平等的天赋权利。1921年3月28日,广东省议会讨论“县议员选举条例”,女界联合会派以邓惠芳为首的10多名代表前往省议会请愿,要求在省宪中明定女子选举权,遭到保守派议员反对,双发爆发了冲突。第二天,数千名妇女向南方护法政府所在地进发,孙中山发表了讲话,指出妇女参政是《临时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4月1日省议会通过的县自治选举条例,规定“年龄在20岁以上之男子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妇女活动家们开始了长达数星期的游说。4月18日,广东省主席陈炯明发布命令:“凡本县住民年满20岁以上者为选民。”随后的选举中,黄碧魂当选为香山县议员。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广东的妇女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全国形成妇女参政高潮。
——摘编自(澳)李木兰《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东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东妇女参政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1)推动因素: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思想解放;《临时约法》的规定;孙中山等进步人士的支持。
(2)历史意义:提升了女性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推动人们思想解放;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助推政治民主化进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推动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思想解放;根据材料“孙中山发表了讲话,指出妇女参政是《临时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临时约法》的规定、孙中山等进步人士的支持;根据材料“妇女活动家们开始了长达数星期的游说”“数千名妇女向南方护法政府所在地进发”可知,妇女的斗争。
【小问2详解】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历史意义:女性参政提升了女性的政治地位;女性参政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们思想解放;根据材料“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广东的妇女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全国形成妇女参政高潮”可知,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女性参政体现了政治民主趋势,助推政治民主化进程。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那些“第一”
成就 概况 贡献
1962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 1959年,为了应对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情,国家派董德祥等四位科学家赴苏联考察。回国后,历经三年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室温条件下延长保质期的糖丸疫苗。 成功阻断了“脊灰”野病毒,是世界公共卫生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成为全中国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甜。
1 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援外医疗队 1963年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派出援外医疗队,因阿尔及利亚政府3次强烈挽留,医护人员一再延期,直到1965年10月才回国。 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在两年半时间里,诊治37万次,未发生一次医疗事故。
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58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项目被列为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采用了“大兵团作战”,仅中科院上海分院就集中了300多人的科研队伍。正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1972年发现青蒿素 1969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任务,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和课题组于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并与中科院协作,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 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疾新药,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新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里的那些“第一”》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答案】新中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大力支持医疗科研,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应对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情,国家派董德祥等四位科学家赴苏联考察。回国后,历经三年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室温条件下延长保质期的糖丸疫苗,是世界公共卫生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保障了中国儿童的健康,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1965年,我国虽然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但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在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突破,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推动了人类医疗技术的进步;1972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屠呦呦和课题组于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并与中科院协作,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而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疾新药,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综上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立足于人民,大力支持医疗科研,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解析】
【详解】本题为历史短文撰写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题目:根据材料给定的信息,可以提炼出题目新中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短文主要内容:结合材料信息所列举的史实,简要分析医疗成就的原因和意义。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大力支持医疗科研,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应对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疫情,国家派董德祥等四位科学家赴苏联考察。回国后,历经三年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室温条件下延长保质期的糖丸疫苗,是世界公共卫生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保障了中国儿童的健康,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1965年,我国虽然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但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在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突破,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推动了人类医疗技术的进步;1972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屠呦呦和课题组于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并与中科院协作,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而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疾新药,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最后对短文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综上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立足于人民,大力支持医疗科研,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