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名称】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学科基本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上还有很大的不足。
本课的内容距离实际生活较远,关于考古的较多,可以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理解。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明确问题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学生能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特点,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
通过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学生能够整体上认识到夏商周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从时空角度,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教学要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来讲,增强教学直观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共计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时事导入」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叫什么吗?
学生回答:宸宸、琮琮、莲莲。
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知道琮琮头上的图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琮琮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来源于代表性文物玉琮,全身以黄色为主调,头部刻有饕餮纹,这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教师提问:什么是良渚文化呢?老师来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教师总结:良渚文化,是距今5000年前后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命名。不少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可以算得上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该遗址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实证之一。那么大家对于良渚文化存在的新石器时代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相关知识,即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板书标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当下热点抛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并引出与课堂相关的内容,导入自然。
二、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探源中华文明
「概念教学」新旧石器时代的定义
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很明显,图二中的石头棱角分明,不再是第一张图中那种自然光滑的样子,它们是经过人为磨制而成的。从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即为石头向石器的转变。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我们将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设计意图」运用概念教学法,突出对历史名词的解释,进一步强化中学生科学的表述观念,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表达习惯,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课堂探究1」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及主要遗址
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图:图1大三棱尖状石器,图2砍砸器,图3烧骨。
教师提问:大家从以上图片能看出旧石器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石器以打制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图2砍砸器出土于贵州观音洞遗址,一般用来砍砸木棒、锤砸石块、挖掘树块和根茎,代表了观音洞人打制石器的方法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图3烧骨出土于北京周口店,是北京人用火的证据之一,上面烟熏痕迹可能是烧烤兽肉时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兽骨带有油脂,被北京人当做燃料造成的。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会使用火,同时进行狩猎。课本还提到,人们过着群居生活。代表性人类遗址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课堂探究2」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及主要遗址
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图:图1河姆渡文化的陶猪,图2河姆渡文化的炭化稻谷,图3河姆渡文化的骨耛,图4裴李岗文化的石墨盘和石墨棒,图5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器。
教师提问:请根据图片分析这一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图1陶猪的体型虽然与野猪近似,但是猪头明显变短,应是人工驯养的结果。体现这一时期家畜饲养业产生。图2炭化稻谷是野生稻谷经过培育改良而产生的人工品种,体现原始农业产生。同样可以印证这一点的是图3的骨耛,农业专家认定这是河姆渡人在水田中使用的农具。图4是脱壳工具,把带壳的粟放在石墨盘上,手持石墨板来回滚压,是粟壳脱落,成为可供煮食的粟米。图5的白陶器是新石器时期人们用来烧水或温酒的容器,可能有礼器的功能。陶器的发明与使用,体现出人类对火的使用,也可以说明人们产生了艺术创作的思想,提高了对美学的认识。
「自主学习」请同学阅读课本3-4页,并完成表格。
代表性文化遗存 特征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 典型器物为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物
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代替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 代表器物为黑陶,胎壁薄如蛋壳,又称为“蛋壳陶”
北方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整理的能力,同时表格的形式较为清晰,便于知识点的记忆,加深印象。
「时空定位」
教师提问:观察课本第2页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以及第3页《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分别思考归纳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分布特点。比较说明有哪些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广,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也很广泛。但从数量上来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更多,并且有向中原地区集中的趋势,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展示时间图:
教师分析说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生产力不断发展,同时生产关系也随之改变,由原始社会到母系氏族再到父系氏族社会。大家看这张图再结合课本内容,我们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但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材料分析」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一: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互相借鉴和兼收并蓄能力,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中孕育出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
——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材料二:中原地区凭借天下居中的人文地理优势广泛吸收周围文化的先进因素,成为一种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对周围广大区域施加了强烈影响,对促进周围地区文明的发展及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
——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绵延发展。
教师提问: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学生回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发展,在多元一体的特征下,兼收并蓄。我们因伟大祖国的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中华文明历史的认识的表达,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达成本课的家国情怀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探究国家形成
「概念教学」三皇五帝、禅让制、万邦时代
教师讲授:
古史相传,中国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据《尚书大传》,三皇指的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明八卦、创造文字、教人们兽皮制衣、结网打鱼的伏羲氏,以及尝百草、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的神农氏。
五帝之首是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与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颛顼负责社会分工发展;帝喾善于治理部落事务;五帝最后两位尧、舜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这时万邦时代出现,部落首领以禅让制的形式选举。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即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股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
「设计意图」运用概念教学法,突出对历史名词的解释,进一步强化中学生科学的表述观念,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表达习惯,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课堂探究」教师展示陕西临潼姜寨聚落复原图,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及2001号大幕出土时全景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对比不同的墓葬,引导学生分析,陪葬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社会分化加大,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材料分析」
材料一: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贵贱、贫富分化,相继出现了集军权、神权及社会管理权于一身的王,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并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各个区域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借鉴,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材料二: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
教师提问:通过两段文字性材料,分析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略。
出示思维导图:
教师分析说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农业、手工业发展,使得一些人们有了刚好满足衣食外积累的物品,也就是剩余产品,这些产品属于个人所有,因此私有制产生并发展。如此一来人们之间的财富水平就不再平等,阶级开始分化,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掠夺财富和公共权力,中国迈入阶级社会,国家诞生。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看,氏族间的联系不断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和部落联盟,最终演变为国家。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化,进一步厘清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现,将核心概念和重点知识相互融合。
第三部分:探析早期国家
教师讲述: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和职官;地方上,对夏部族生活地区进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文化成就是夏朝历法《夏小正》,《夏小正》中记载了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农事等内容。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打败夏兵,将夏桀放逐至南方,夏朝灭亡。灭亡原因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
「课堂探究1」:阅读课本第5页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为什么关于启的继位会出现不同说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培养了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战国策》以及《史记》中关于启和益、有扈氏的冲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明这一转变并非理想化的风平浪静。
「课堂探究2」夏朝真的存在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存在。夏的核心区域就在豫西和晋东南部。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尚书》《诗经》和《夏本纪》里均有记载。与此同时,在考古方面,河南二里头遗址也很有可能被证明是夏文化遗存。不存在。至今尚未发现像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当时史实的材料。苏联学者刘克甫则认为,一个民族的 “自我认证” ,需要有文献做证明。同时“这些文献必须是书写而非口传的,是当时的记录而非后来的,是用本民族语言写成而非其他民族语言写成的”。目前并未发现有关夏朝的此种史料,无法证实夏朝的存在。
教师提问:面对史学界的争论,我们要秉持何种正确的历史认识观点呢?
教师总结:历史事实需要考古、文献等史料进行科学论证和逻辑推演,随着史料的不断丰富,我们对历史事实会有更贴近于真实的认识。
教师讲授:
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朝,商朝前期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商。
商朝的国家机构相较于夏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制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极大,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史料阅读1」阅读材料,商朝内外服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何特点?
商朝的疆土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指王畿、商王直接统辖之地。
外服指王機以外的臣属地区,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中较大者被称为“方”,今天亦称方国。他们要为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被赐子侯、伯等称号。
总的来看,外服之地只是问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能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教师总结:中央权力弱。
出示甲骨、青铜器图片:
教师讲授: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就是甲骨文。内容主要为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大量的青铜器铭文也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甲骨文和青铜器同时印证了商朝的存在。
出示史料: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教师提问:图片和材料体现出早期国家的什么特征?
教师总结:体现早期国家神权政治的特征,神权与王权结合。
教师讲授:
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王伐商,双方于牧野发生大战,史称“牧野之战”,商军溃败,商纣逃归,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史料阅读2」阅读材料,思考西周分封的对象和特点。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即课本上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同学们可以看第6页的西周分封示意图:图中的燕、鲁、晋、卫即王族的封国;宋为殷商贵族的封国;齐为功臣的封国。
教师提问:周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商比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分封制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受封诸侯卿士不直属于国王,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体现早期国家中央权力不断扩大,但未形成集权的特征。
出示宗法制图片:
教师讲授:除了实行分封制,西周还采用了宗法制来与分封制一同巩固统治。宗法制中的“宗”代表祖先,大宗率领小宗,拥有主祭权利。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是相对概念。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又是诸侯的大宗;诸侯在国内又是下层卿大夫的大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由上图可以看出,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教师提问:宗法制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它的特征有哪些?
教师总结: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家庭、家族、国家在组织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统领,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
教师讲授: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周礼”内容比较广泛,其中,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觀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周朝礼乐制度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很多内容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出示制度关系图:
教师分析说明: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质,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它们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礼乐制巩固统治,是维护制度的工具,促使形成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
教师讲授: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以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为主,极少使用青铜农具。井田制是为西周的土地制度,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
出示井田制图片:
教师讲授:井田制的内容是,周王将土地分配给领主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把距城市较近的郊区土地,以田为单位分给和统治者同族的普通劳动者耕种),中间为公田(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平展土地,驱使奴隶集体耕种)。由于关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青铜铸造业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史料分析3」
成语、典故中的三代的王。开国之君: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汤"网开一面”;周“文治武功”。亡国之君:桀“时日曷丧”;纣“酒池肉林”;厉王时“道路以目”;曲王“烽火戏诸候”。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王朝兴衰规律?体现了对统治者怎样的德行要求?
教师总结:民本思想产生。与商朝相比,周人的政治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不像商王那样迷信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而是以务实的态度与“德”的概念结合起来,认为自己的先王承受天命是因为有德,以后如果失德也就会失去天命。想要维系天命就必须做到“明德”,具体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内容。
三、课程总结
早期国家特点:
①政治:神权与王权结合;家国同构;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未集权。
②经济:土地国有,集体劳作;青铜铸造发达;农具以石木为主。
③文化:民本思想;天下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明月当月,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最终汇成华夏文化,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这正印证了林则徐的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为大。”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练习题。
思考题:西周出现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民本观念是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西周民本观念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将唯物史观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对考古文物的认识,对国家产生的分析等主要内容上都进一步突出唯物史观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考古和文献的阅读与分析,提升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史料分析坚持多样的原则,对进一步提升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探究回答问题中,归纳概括的能力有所欠缺,用语缺乏历史学的专业性,在后续课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该方面的能力。另外学生对于文本型材料的阅读也不是很适应,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学生存在只能进行片段性的回答,不能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述的问题。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对文本型材料进行适当的删减,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尽量多采取一些图片型史料和视频型资料,等学生进入高二有一定的总结概括归纳和表达的能力后,再设计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
由于第一课知识点较多,又是高中第一课,每个点都在课上细讲容易安排不好时间,但不讲又担心学生不理解,因此课前需要学生深入预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