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芦溪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预测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用之有度、用养结合。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农业形成了生态保护、物质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和技术体系,探索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为当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与家庭生产相关的还有耕读传统。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天然形成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但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弘扬耕读传统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其他耕作劳动中通常需要两人一组进行协作,实行二人二耜并耕,即耦耕。耦耕后来泛指两人伴耕或集体劳动。在传统乡土社会,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等组织形式。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就要让农耕文化“活”起来,推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这需要我们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和农民生活,鼓励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多元供给。
(摘编自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内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中国社会凝聚与稳固的坚实基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根基。
传统农耕文化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决定了聚族而居的农业生活形态。在宗族乡村中,宗族占据支配性地位,发挥总体性功能。乡村社会中的民众以宗族的方式结合,宗族构成乡土中国基本的集体组织形式,民众依靠宗族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宗族乡村中,个人、家庭、房支和宗族构成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家到族具有内在关联性。中国宗族社会的文化底蕴,正在于以家为纽带的共同体的内聚、整合与应对变迁。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宗族的日常伦理实践及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形成了乡村社会内部较为稳固的规范与结构,塑造了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由此建构起传统乡村社会的共同体图景。
中国社会已从农耕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其关键就是宗族解体,分解为以亲子关系为主体的核心家庭。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传统社会与传统道德的整体性被打破,费孝通所揭示的“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扩展之途被斩断。当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重振传统伦理时,却发现核心家庭之上缺乏足够的人伦层次,无法承载传统伦理之厚重。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失去了承载者,也就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即以孝道而言,在失去了宗族互助之后,一对夫妻既要朝九晚五地投身于繁忙的工作,还要抚养子女,面对四位老人的养老,实在力不从心。因此,可探索“拟宗族”的方式,以社区代宗族。目前城市中的商品房社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正可对应于明清宗族的同居共财。社区中的全体业主、村里的全体村民,事实上可以此为基础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可称之为“拟宗族”。将这一利益共同体建成基层互助组织,同时汲取传统宗族丰富的伦理层次,使传统伦理能够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摘编自周丹丹《农耕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并论及家庭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 材料一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中“不违农时”、因地制宜、用之有度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态农业的特征契合。
C. 材料一引用梁漱溟的话语,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传统社会中的士人和农民能够通过耕与读相互流通。
D. 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共同体图景的建构,离不开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而这种认同基于宗族的支配性地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这既有助于农事知识共享传递,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
B.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产生于农耕文化,是一种地缘与血缘共同体,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发挥总体性功能的集体组织形式。
C. 中国社会已转型为工业文明,传统宗族解体,分解成的核心家庭之上的人伦层次不足,导致传统伦理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D. 当今社会,一对夫妇在工作和抚养子女同时,恐怕难以兼顾赡养双方老人,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公元前三世纪,在蜀郡守李冰的组织下,当地人民同心协力,耗时八年,终于建成了水利工程都江堰。
B. 双季晚稻遇到暴雨洪涝,农民迅速抢排积水,并适当保持浅水层,以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枯死。
C. 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中提到:“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D. 先秦典籍《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4.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蕴含哪些优秀的思想观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二者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辞
杨紫烟
花香撵着季节,不几日便到了月末。四下觅香,始见不远处的青砖地上早炸裂了一地果实。急忙奔去察看,只见满地蜜汁飞溅,蜜蜂嗡嗡,蚂蚁奔劳,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抬头望天,一株老树满目翠色,绿荧荧的梢头缀满了若拇指般白亮亮的果实,几乎遮蔽了大半个天空。踮起脚尖,欢喜地去够那枝条,风狡黠地袭来,一颗透熟的果实却“啪嗒”掉落肩头,摔成一摊烂泥,湿哒哒地黏在衣衫上,忍不住用手指去蘸了那泥,送入口中,甜蜜的滋味瞬间将舌尖湮没。是的,塔里木的桑葚熟了。
塔里木向来多桑,田间、地头、阡陌之间,多有植桑,桑树易长,三五年便枝叶婆娑,虬枝如盖,农人若耕作劳累,正好坐在树下,饮上几口冷茶水,再背靠着树身小憩一会儿,消暑亦解乏。因桑音同“丧”,中国民间惯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之说,故寻常人家门前是鲜见栽桑的,然而,塔里木的当地人却不屑此说,其栽桑习俗沿袭迄今仍初心不改。在新和县的乐器之乡加依村,栽桑的习俗更是被传承到极致,村里的桑树简直稠密到“叶绿掩柴扉,户户桑葚香”,不足三里的一条小路,入眼处皆为桑,且色彩缤纷,红桑、白桑、黑桑,花样百出,滋味更各有千秋。曾有人戏谑,若是初夏时节在加依村漫游,根本无须用手去摘桑葚,只需将头仰起,张嘴,保有熟透的桑葚自投罗网。
关于桑树的起源,曾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可以断定的是,桑树确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它的历史往前甚至可追溯到商,在河南安阳市商都城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发现“桑”字的象形文字。民间亦曾有黄帝元妃嫘祖为蚕桑之母的传说,足以证明华夏植桑历史之悠久,几乎可与中国五千年历史比肩。桑树更因其超强的繁衍能力与顺应自然能力,在华夏大地数千年不绝,才引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使人类衣可蔽体,安度寒冬。
当目光穿过历史的林樾,复归三千年前,亦是一个明月皎皎的夏夜,兰花的香气如海水涌动,一位青年男子独自徘徊在一株老桑树下,等候他的爱人。阵阵晚风,吹得桑叶惊悸地婆娑,发出“沙沙”的呻吟,皎洁的月光映在青年的双眸中,他的心和风中的桑叶一般悸动。相思情浓,青年不由将满腹情丝化为诗韵,写下一首诗歌以寄相思,这便是《诗经》《国风·鄜风》里的《桑中》一文。诗中,男子以对话的方式热忱地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意:“爱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一问,一答,遣词优美,寥寥数语,便将一对情侣于桑树下相悦的故事,娓娓道来,纵使千年后品读,仍觉美好如斯。而此情,此景,皆因桑为媒。
这是桑的生命力。无桑亦无罗敷女,无桑亦无诗千首,桑树可福荫,桑葚以酿酒,桑叶更伺蚕,蚕缫丝,丝成绸缎,终予人以锦衣,“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丝绸的华丽,娇艳了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春天。后来,诗人白居易也写下了一首诗《缭绫》,将以蚕丝而编织的缭绫之美赞美到极致:“缭绫缭绫何以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这也是一株桑树的力量,它以身伺蚕,造就了蚕丝的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丝绸史上的地位,并因此为引擎,成就了一个叫张骞的人。
张骞的一生,是与桑结缘的。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但很不幸,在穿越河西走廊时,被匈奴强行扣留。可怜的张骞,足足被匈奴软禁了十年。这十年,他夜夜梦回长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后来,这个心志高远的男人设法逃出王庭,但他并未回乡,而是再次踏上西去的征途。那时节,西域天高地远,草木稀落,白昼日光毒辣如火,夜里风沙乍起乍歇,前有漫漫长路,后有绵绵追兵,张骞一行饥渴难耐,眼看就到黄昏,还未寻到心仪的宿营地。走着走着,忽然,前方一片绿荫遥遥,张骞惊喜交加,跌跌撞撞直奔那绿荫而去——毋庸置疑,那当然是一片桑林。也恰巧,正是桑葚熟时,张骞有幸饱食了一顿蜜甜的桑葚,而后心满意足地倚在一株老桑树下,昏昏欲睡。那晚,西域的月光格外明亮,天幕黛蓝,星辰如海,夜风飒飒地吹,桑叶沙沙地私语,张骞嗅着桑葚的甘香,沉沉地睡去。那夜,他梦回长安,那条他常常走过的街巷边,几株桑树比邻而立,那洁白的桑椹,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后来,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这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而后,策马扬鞭,一路向西,最终贯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已远,历史已为云烟,昔日的丝路仍如纽带接续各地,而与它息息相关的桑,在张骞故去两千年后,仍在每一个初夏挺立在塔里木的乡村和城市的道路旁,依旧散发着醇厚的香气,如同当年张骞嗅过的那缕香……那些桑,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穿越历史的尘烟,见证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
五千年来,一场场有关桑葚的盛事,在已远去的西域和今天的塔里木重演,从未消声。就譬如我的窗外,一株新桑正在塔里木的夏风中摇曳,桑叶绿得发黑,洁白的桑葚正垂挂在枝头,酝酿翌日的甜蜜。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交代了桑葚成熟的时间,描写了桑葚成熟的盛况,引出下文对塔里木当地人种桑习惯的介绍。
B. 文章中用“叶绿掩柴扉,户户桑葚香”一句形容桑树之稠密程度,说明了新和县加依村将栽桑的习俗传承到极致。
C. 文章中提及关于桑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桑树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在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发现“桑”字的象形文字。
D. 文章记叙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一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是为了表达他对桑林的感激和志得意满。
7. 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说古论今,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向读者展示了桑树的生命力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怀想和对未来的展望。
B. 文章题为“草木辞”,表达了作者对生于天地间的草木的欣赏,同时也借草木展示丰富的精神世界。
C. 文章中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正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D. 文章结尾处描写“一株新桑正在塔里木的夏风中摇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
8.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概括。
9.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帝从之,令民入粟于边,拜爵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
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七》)
材料二:
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故曰: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尽在于地利矣。
(节选自《商君书·外内》)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圣王在A上而民不冻B饥者C非能耕D而食之E织F而衣之也G为开其资H财之道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官,朝廷、官府,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的“县官”意思不同。
B. 幸,敬辞,表对方行为使人感到幸运,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不同。
C. 窃,私下,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的“窃”意思相同。
D. 地利,土地生产,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的“地利”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晁错认为,百姓都是很希望能得到高等爵位和免除罪罚的,若以此来促使百姓缴纳粮食给边塞,那么不到三年,边塞的粮食一定很多了。
B.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命令百姓向边塞缴纳粮食,使得边塞粮食充足,能够支撑五年;晁错便又建议命令百姓转而向郡县缴纳粮食。
C. 汉文帝曾多次颁发诏书来鼓励百姓从事农耕,但未见成效,他认为这是因为官员没有尽心尽力地接受他的命令,而且他们并不顾惜百姓。
D. 材料二指出,粮食便宜,农民就贫穷,钱贵重,商人就富有;如果不约束工商业,手工业者就会获利,不从事农耕而游荡求食的人就会增多。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
(2)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14. 如何促使百姓务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下面小题。
借寓杨和王府
程公许
红尘难得安栖处,借屋三间委巷深。
地僻喜无车马过,官间不废编去寻。
傍墙幸有数竿竹,护笋看成满院阴。
须信朝大为大隐,心无事累即山林。
【注】程公许,南宋诗人,本诗作于其被调入朝廷任职,寄住于杨和王府之时。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暂居杨府,觉得这是喧嚣尘世中难得的一处清静所在。
B. 诗人官事清闲,于是在为官之余以挑选、编写书籍为乐事。
C. “幸”“护”两字真情流露,写出诗人对竹子的满心喜欢。
D. 本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语言质朴自然却意蕴深长。
16. 本诗尾联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写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客至》中,杜甫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备感欣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如果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就会导致“______,______”。
(3)荷花又称莲花、芙蓉、菡萏等,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 ① ,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
② ,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学说的不圆满处,对方学说的有可取处,逼得自己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做学问才能逐渐 A 。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 ③ 。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
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这句话说来像很容易,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需要极伟大的胸襟才能做到。修养这种胸襟的捷径是多与人做真正的好朋友,多与人 B ,从对于一部分人得到深刻的了解,做到对于一般人类起深厚的同情。
1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一段第一行的两处“譬喻”,也可以用“比喻”来代替。
B. 文中第一段引号,有引用和强调的作用。
C.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与“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表意相近。
D. 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两个“对于”,改为“对”,不符合语境。
19. 请在文中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找到施展才华的工作?
目前来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被投喂了海量数据,知识库非常庞大,但是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它可以非常快速地给出信息,同时也会出现低级错误。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人类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软件在聊天时,缺乏幽默感,听不懂双关语、谐音梗、笑话等,凡是“抖机灵”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软件都接不上来,更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
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情感、有独立的思考创造能力。①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②排名第一的就是电话销售。③但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消失,④未来需要的是更深度的支持、面对面的服务和共情能力。⑤因此,⑥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⑦却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⑧简单的信息汇编和重复性的工作,⑨理所应当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21.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文中指出我们需要具备哪三种基本能力?请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每个不超过4个字。
22. 文中最后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芦溪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预测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生产“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用之有度、用养结合。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传统农业形成了生态保护、物质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和技术体系,探索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可以说,传统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初始版本,为当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基础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与家庭生产相关的还有耕读传统。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说苑》中有“曾子衣敝衣以耕”的记载。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家庭成员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天然形成知识技术的共享机制,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但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弘扬耕读传统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培养一支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其他耕作劳动中通常需要两人一组进行协作,实行二人二耜并耕,即耦耕。耦耕后来泛指两人伴耕或集体劳动。在传统乡土社会,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等组织形式。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就要让农耕文化“活”起来,推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这需要我们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和农民生活,鼓励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多元供给。
(摘编自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内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中国社会凝聚与稳固的坚实基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根基。
传统农耕文化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决定了聚族而居的农业生活形态。在宗族乡村中,宗族占据支配性地位,发挥总体性功能。乡村社会中的民众以宗族的方式结合,宗族构成乡土中国基本的集体组织形式,民众依靠宗族开展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宗族乡村中,个人、家庭、房支和宗族构成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家到族具有内在关联性。中国宗族社会的文化底蕴,正在于以家为纽带的共同体的内聚、整合与应对变迁。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宗族的日常伦理实践及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形成了乡村社会内部较为稳固的规范与结构,塑造了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由此建构起传统乡村社会的共同体图景。
中国社会已从农耕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其关键就是宗族解体,分解为以亲子关系为主体的核心家庭。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传统社会与传统道德的整体性被打破,费孝通所揭示的“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扩展之途被斩断。当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重振传统伦理时,却发现核心家庭之上缺乏足够的人伦层次,无法承载传统伦理之厚重。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失去了承载者,也就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即以孝道而言,在失去了宗族互助之后,一对夫妻既要朝九晚五地投身于繁忙的工作,还要抚养子女,面对四位老人的养老,实在力不从心。因此,可探索“拟宗族”的方式,以社区代宗族。目前城市中的商品房社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正可对应于明清宗族的同居共财。社区中的全体业主、村里的全体村民,事实上可以此为基础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可称之为“拟宗族”。将这一利益共同体建成基层互助组织,同时汲取传统宗族丰富的伦理层次,使传统伦理能够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摘编自周丹丹《农耕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并论及家庭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 材料一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中“不违农时”、因地制宜、用之有度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态农业的特征契合。
C. 材料一引用梁漱溟的话语,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传统社会中的士人和农民能够通过耕与读相互流通。
D. 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共同体图景的建构,离不开乡村社会的集体认同,而这种认同基于宗族的支配性地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这既有助于农事知识的共享传递,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
B.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产生于农耕文化,是一种地缘与血缘共同体,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发挥总体性功能的集体组织形式。
C. 中国社会已转型为工业文明,传统宗族解体,分解成的核心家庭之上的人伦层次不足,导致传统伦理无法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D. 当今社会,一对夫妇在工作和抚养子女的同时,恐怕难以兼顾赡养双方老人,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公元前三世纪,在蜀郡守李冰的组织下,当地人民同心协力,耗时八年,终于建成了水利工程都江堰。
B. 双季晚稻遇到暴雨洪涝,农民迅速抢排积水,并适当保持浅水层,以防止雨后升温过快造成秧苗枯死。
C. 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中提到:“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D. 先秦典籍《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4.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蕴含哪些优秀的思想观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二者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 C 2. C 3. B
4. ①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生态学思想。②尊重长辈。③耕读并重。④互助合作。
5. ①材料一:意在表明在当今的乡村振兴中应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助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或“助力当前农业的绿色转型”),培养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继续发展“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合作经营方式。②材料二:意在表明在当下中国,可借鉴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宗族形式,在社区构建“拟宗族”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基层互助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表明耕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有误。由“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士人和农民这两个传统社会的最主要阶层,通过耕与读达到相互流通”可知。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也能免去对劳动进行计量与监督”有误,由“也不需要精准的劳动计量和监督”可知,选项程度夸大。
B.“古代中国社会”有误,由原文“古代中国乡村社会”可知,选项扩大范围。
D.“这种孝道困境正是未建立‘拟宗族’共同体的结果”有误,由“即以孝道而言,在失去了宗族互助之后,一对夫妻既要朝九晚五地投身于繁忙的工作,还要抚养子女,面对四位老人的养老,实在力不从心。因此,可探索‘拟宗族’的方式,以社区代宗族”可知,选项逻辑关系有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可知,材料一观点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B.讲的是农民抗灾保苗,不能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农业生产将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古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形成了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可知,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天成的生态平衡观念。
由“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事知识的传播多依赖长者、父辈,而不是通过文字或书本,由此形成了尊重长辈的传统”可知,尊重长辈。
由“农耕劳动具有社会性,古人在开沟或其他耕作劳动中通常需要两人一组进行协作,实行二人二耜并耕,即耦耕。耦耕后来泛指两人伴耕或集体劳动”可知,耕读并重。
由“在传统乡土社会,劳力相互调剂、畜力互助合作、生产共同体等形式繁杂的劳动合作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知,互助合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由“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就需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前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营、集体经营是农村重要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等组织形式”等可知,材料一意在表明在当今的乡村振兴中应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内涵,助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或“助力当前农业的绿色转型”),培养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农人,继续发展“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合作经营方式。
由“传统农耕文化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耕生产方式,决定了聚族而居的农业生活形态”“目前城市中的商品房社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正可对应于明清宗族的同居共财。社区中的全体业主、村里的全体村民,事实上可以此为基础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可称之为‘拟宗族’。将这一利益共同体建成基层互助组织,同时汲取传统宗族丰富的伦理层次,使传统伦理能够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等可知,材料二意在表明在当下中国,可借鉴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宗族形式,在社区构建“拟宗族”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基层互助让传统伦理真正回到现代社会。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辞
杨紫烟
花香撵着季节,不几日便到了月末。四下觅香,始见不远处的青砖地上早炸裂了一地果实。急忙奔去察看,只见满地蜜汁飞溅,蜜蜂嗡嗡,蚂蚁奔劳,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抬头望天,一株老树满目翠色,绿荧荧的梢头缀满了若拇指般白亮亮的果实,几乎遮蔽了大半个天空。踮起脚尖,欢喜地去够那枝条,风狡黠地袭来,一颗透熟的果实却“啪嗒”掉落肩头,摔成一摊烂泥,湿哒哒地黏在衣衫上,忍不住用手指去蘸了那泥,送入口中,甜蜜的滋味瞬间将舌尖湮没。是的,塔里木的桑葚熟了。
塔里木向来多桑,田间、地头、阡陌之间,多有植桑,桑树易长,三五年便枝叶婆娑,虬枝如盖,农人若耕作劳累,正好坐在树下,饮上几口冷茶水,再背靠着树身小憩一会儿,消暑亦解乏。因桑音同“丧”,中国民间惯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之说,故寻常人家门前是鲜见栽桑的,然而,塔里木的当地人却不屑此说,其栽桑习俗沿袭迄今仍初心不改。在新和县的乐器之乡加依村,栽桑的习俗更是被传承到极致,村里的桑树简直稠密到“叶绿掩柴扉,户户桑葚香”,不足三里的一条小路,入眼处皆为桑,且色彩缤纷,红桑、白桑、黑桑,花样百出,滋味更各有千秋。曾有人戏谑,若是初夏时节在加依村漫游,根本无须用手去摘桑葚,只需将头仰起,张嘴,保有熟透的桑葚自投罗网。
关于桑树的起源,曾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可以断定的是,桑树确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它的历史往前甚至可追溯到商,在河南安阳市商都城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发现“桑”字的象形文字。民间亦曾有黄帝元妃嫘祖为蚕桑之母的传说,足以证明华夏植桑历史之悠久,几乎可与中国五千年历史比肩。桑树更因其超强的繁衍能力与顺应自然能力,在华夏大地数千年不绝,才引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使人类衣可蔽体,安度寒冬。
当目光穿过历史的林樾,复归三千年前,亦是一个明月皎皎的夏夜,兰花的香气如海水涌动,一位青年男子独自徘徊在一株老桑树下,等候他的爱人。阵阵晚风,吹得桑叶惊悸地婆娑,发出“沙沙”的呻吟,皎洁的月光映在青年的双眸中,他的心和风中的桑叶一般悸动。相思情浓,青年不由将满腹情丝化为诗韵,写下一首诗歌以寄相思,这便是《诗经》《国风·鄜风》里的《桑中》一文。诗中,男子以对话的方式热忱地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意:“爱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一问,一答,遣词优美,寥寥数语,便将一对情侣于桑树下相悦的故事,娓娓道来,纵使千年后品读,仍觉美好如斯。而此情,此景,皆因桑为媒。
这是桑的生命力。无桑亦无罗敷女,无桑亦无诗千首,桑树可福荫,桑葚以酿酒,桑叶更伺蚕,蚕缫丝,丝成绸缎,终予人以锦衣,“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丝绸的华丽,娇艳了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春天。后来,诗人白居易也写下了一首诗《缭绫》,将以蚕丝而编织的缭绫之美赞美到极致:“缭绫缭绫何以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这也是一株桑树的力量,它以身伺蚕,造就了蚕丝的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丝绸史上的地位,并因此为引擎,成就了一个叫张骞的人。
张骞的一生,是与桑结缘的。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但很不幸,在穿越河西走廊时,被匈奴强行扣留。可怜的张骞,足足被匈奴软禁了十年。这十年,他夜夜梦回长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后来,这个心志高远的男人设法逃出王庭,但他并未回乡,而是再次踏上西去的征途。那时节,西域天高地远,草木稀落,白昼日光毒辣如火,夜里风沙乍起乍歇,前有漫漫长路,后有绵绵追兵,张骞一行饥渴难耐,眼看就到黄昏,还未寻到心仪的宿营地。走着走着,忽然,前方一片绿荫遥遥,张骞惊喜交加,跌跌撞撞直奔那绿荫而去——毋庸置疑,那当然是一片桑林。也恰巧,正是桑葚熟时,张骞有幸饱食了一顿蜜甜的桑葚,而后心满意足地倚在一株老桑树下,昏昏欲睡。那晚,西域的月光格外明亮,天幕黛蓝,星辰如海,夜风飒飒地吹,桑叶沙沙地私语,张骞嗅着桑葚的甘香,沉沉地睡去。那夜,他梦回长安,那条他常常走过的街巷边,几株桑树比邻而立,那洁白的桑椹,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后来,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这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而后,策马扬鞭,一路向西,最终贯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已远,历史已为云烟,昔日的丝路仍如纽带接续各地,而与它息息相关的桑,在张骞故去两千年后,仍在每一个初夏挺立在塔里木的乡村和城市的道路旁,依旧散发着醇厚的香气,如同当年张骞嗅过的那缕香……那些桑,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穿越历史的尘烟,见证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
五千年来,一场场有关桑葚的盛事,在已远去的西域和今天的塔里木重演,从未消声。就譬如我的窗外,一株新桑正在塔里木的夏风中摇曳,桑叶绿得发黑,洁白的桑葚正垂挂在枝头,酝酿翌日的甜蜜。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交代了桑葚成熟的时间,描写了桑葚成熟的盛况,引出下文对塔里木当地人种桑习惯的介绍。
B. 文章中用“叶绿掩柴扉,户户桑葚香”一句形容桑树之稠密程度,说明了新和县加依村将栽桑的习俗传承到极致。
C. 文章中提及关于桑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桑树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在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曾发现“桑”字的象形文字。
D. 文章记叙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一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是为了表达他对桑林的感激和志得意满。
7. 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说古论今,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向读者展示了桑树的生命力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怀想和对未来的展望。
B. 文章题为“草木辞”,表达了作者对生于天地间的草木的欣赏,同时也借草木展示丰富的精神世界。
C. 文章中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正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D. 文章结尾处描写“一株新桑正在塔里木的夏风中摇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
8.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概括。
9.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
【答案】6. D 7. C
8. ①丰富文章内容,表现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命体验,表达了作者对桑树的赞美。
②增强文采,彰显文化底蕴。
9. ①桑树种植的历史悠久。桑树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如今塔里木仍保留着栽桑的习俗。
②桑树见证了朝代的兴替和社会发展。它见证了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
③桑树文化意义深远。从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到古诗词中表达对桑之力量的赞美,再到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桑树始终有着独特的意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志得意满”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张骞一行饥渴难耐……也恰巧,正是桑葚熟时,张骞有幸饱食了一顿蜜甜的桑葚,而后心满意足地倚在一株老桑树下,昏昏欲睡”“骞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这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可以说“桑林”有恩于张骞,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特意来到一片桑林前深深地拜了一拜,是为了表达他对桑林的感激,并没有表达“志得意满”的意思。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C.“从正面表现”错误,应是“侧面”表现。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的能力。
引用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增强文采,彰显文化底蕴的作用,本文也不例外。
此外,透过“叶绿掩柴扉,户户桑葚香”可知古人也喜欢栽种桑树;“爱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是古代男子以对话方式热忱地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意,可见古人对桑的喜爱。作者引用这些诗文,丰富了文章内容,表现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命体验。再结合“不足三里的一条小路,入眼处皆为桑,且色彩缤纷,红桑、白桑、黑桑,花样百出,滋味更各有千秋”可知,作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桑树的赞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含意的能力。
①句中写到“五千年来”“重演”“从未消声”,再结合“塔里木向来多桑,田间、地头、阡陌之间,多有植桑,桑树易长,三五年便枝叶婆娑,虬枝如盖,农人若耕作劳累,正好坐在树下,饮上几口冷茶水,再背靠着树身小憩一会儿,消暑亦解乏”“关于桑树的起源,曾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可以断定的是,桑树确;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可知,说明桑树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树种之一,如今塔里木仍保留着栽桑的习俗。
②句中写到“一场场有关桑葚的盛事”,再结合“那些桑,披荆斩棘,前赴后继,穿越历史的尘烟,见证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可知,桑树见证了朝代的兴替和社会发展。它见证了商的兴替,春秋的繁芜,汉的盛大,唐的绮丽,以及塔里木新城的崛起。
③句中写到“一场场有关桑葚的盛事,在已远去的西域和今天的塔里木重演,从未消声”,再结合“桑树更因其超强的繁衍能力与顺应自然能力,在华夏大地数千年不绝,才引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使人类衣可蔽体,安度寒冬”“这是桑的生命力。无桑亦无罗敷女,无桑亦无诗千首”“张骞的一生,是与桑结缘的……”等可知,桑树文化意义深远。从嫘祖就地取材发明养蚕缫丝技术,到古诗词中表达对桑之力量的赞美,再到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桑树始终有着独特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帝从之,令民入粟于边,拜爵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
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七》)
材料二:
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故曰: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尽在于地利矣。
(节选自《商君书·外内》)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圣王在A上而民不冻B饥者C非能耕D而食之E织F而衣之也G为开其资H财之道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官,朝廷、官府,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的“县官”意思不同。
B. 幸,敬辞,表对方行为使人感到幸运,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不同。
C. 窃,私下,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的“窃”意思相同。
D. 地利,土地生产,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的“地利”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晁错认为,百姓都是很希望能得到高等爵位和免除罪罚的,若以此来促使百姓缴纳粮食给边塞,那么不到三年,边塞的粮食一定很多了。
B.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命令百姓向边塞缴纳粮食,使得边塞粮食充足,能够支撑五年;晁错便又建议命令百姓转而向郡县缴纳粮食。
C. 汉文帝曾多次颁发诏书来鼓励百姓从事农耕,但未见成效,他认为这是因为官员没有尽心尽力地接受他的命令,而且他们并不顾惜百姓。
D. 材料二指出,粮食便宜,农民就贫穷,钱贵重,商人就富有;如果不约束工商业,手工业者就会获利,不从事农耕而游荡求食的人就会增多。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
(2)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14. 如何促使百姓务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CEG
11. A 12. B
13. (1)我亲自率领天下百姓耕种,到如今已有十年,然而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面有饥色。
(2)如果能使商人和手工业者不那么多,那么国家想要不富,也是不可能的。
14. ①提高粮价,以粮食为贵,使百姓把粮食作为赏罚依据。②根据实际情况减免农民租税。③增加不务农之人的赋税,加重对贸易之利的租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圣明的君王在上位而百姓不挨冻受饿,不是(君主)耕作而为他们提供食物,纺织而为他们提供衣物,而是为他们开辟积累财物的道路。
“而”字连接“圣王在上”和“民不冻饥者”,中间不断开,“者”放在上句句末,是判断句的上句,后面C处断开;
“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结构一致,中间断开,即E处断开;
“非能……也”是判断句的下句,后面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都指朝廷。句意:现在招募天下百姓向朝廷缴纳粮食。/朝廷每天供给膳食。
B.正确。敬辞,表对方行为使人感到幸运;宠幸。句意:陛下让天下百姓缴纳粮食到边塞以授予爵位。/妇女没有被宠幸的。
C.正确。句意:我私下担忧边塞士兵的粮食不足以使天下粮食充分分散。/我私下认为跟您往来交好的日子很久。
D.正确。土地生产;有利形势。句意:所以百姓的力量都集中到土地生产上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使得边塞粮食充足,能够支撑五年”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当边塞的粮食足够支撑五年时,就可以命令百姓将粮食缴纳给郡县,这是晁错再次上奏的建议,而并非已经发生的事实。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农”,耕种;“辟”,开垦;“不登”,收成不好。
(2)“苟”,如果;“繁”,多;“不可得也”,判断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欲民务农,在于贵粟,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可知,提高粮价,以粮食为贵,使百姓把粮食作为赏罚依据。
②由“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可知,根据实际情况减免农民租税。
③由“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可知,增加不务农之人的赋税,加重对贸易之利的租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晁错对汉文帝说:“圣明的君王在上位而百姓不挨冻受饿,不是(君主)耕作而为他们提供食物,纺织而为他们提供衣物,而是为他们开辟积累财物的道路。现在的当务之急,莫过于让百姓务农。要让百姓务农,关键在于以粮食为贵。以粮食为贵的办法,在于使百姓把粮食作为赏罚依据。现在招募天下百姓向朝廷缴纳粮食,可以授给爵位,也可以免除罪罚。粮食,对君王的用处很大,是为政的根本要务。现在百姓缴纳粮食得到爵位至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徭役,这和(养殖)战马的功劳相差太远了。爵位,是君王所专有的,从口中说出且(数量)没有穷尽;粮食,是百姓所种植的,在土地中生长且不会缺乏。获得高等爵位和免除罪罚,是人们非常渴望的。让天下百姓将粮食缴纳给边塞,以得到爵位、免除罪罚,那么不到三年,边塞的粮食一定很多了。”
汉文帝听从晁错的话,下令百姓缴纳粮食给边塞,授予的爵位等级按照缴纳的粮食多少来决定。
晁错又上奏说:“陛下让天下百姓缴纳粮食到边塞以授予爵位,这是很大的恩惠。我私下担忧边塞士兵的粮食不足以使天下粮食充分分散。边塞的粮食足够支撑五年,可以令(百姓)将粮食缴纳给郡县;郡县的粮食足够支撑一年以上,可以随时诏令恩赦,不收取农民的租税。这样,恩德福泽加给万民,百姓更加勤勉务农,生活就会非常富庶安乐了。”
汉文帝又听从晁错的话,下诏说:“引导百姓的途径,在于(让他们)从事农耕。我亲自率领天下百姓耕种,到如今已有十年,然而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面有饥色;这是从事农耕的人还少,而官员没有尽到职责。我多次颁发诏书,每年鼓励百姓种植而未见成效,这是官员没有尽心尽力接受我的命令且鼓励百姓不明确。况且农民生活十分艰苦而官员并不顾惜他们,(这样)将用什么来鼓励百姓呢?特赐农民今年的租税减半。”
材料二:
民众的家内事务,没有比农事更苦的了,所以轻治不能役使他们(从事农业)。什么叫轻治?就是农民穷而商人富,所以粮食便宜而钱就贵重,粮食便宜则农民贫穷,钱贵重则商人富有;不约束商业和手工业,手工业者就会获利,不从事农业而求食的人就会增多。因此农民用力最为辛苦,却获利很少,不如商人和手工业者。如果能使商人和手工业者不那么多,那么国家想要不富,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想发展农业来使国家富裕,那么国内的粮价必须要贵,而对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赋税必须增多,对贸易之利的租税必须加重。那么百姓不得不去种田,不种田就不得不买粮食。粮食贵则种田者获利,种田者获利则务农的人增多。粮食贵,买粮就不划算,而又加重赋税,那么百姓就不得不放弃经商、手工业而从事土地生产。所以百姓的力量都集中到土地生产上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下面小题。
借寓杨和王府
程公许
红尘难得安栖处,借屋三间委巷深。
地僻喜无车马过,官间不废编去寻。
傍墙幸有数竿竹,护笋看成满院阴。
须信朝大为大隐,心无事累即山林。
【注】程公许,南宋诗人,本诗作于其被调入朝廷任职,寄住于杨和王府之时。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暂居杨府,觉得这是喧嚣尘世中难得的一处清静所在。
B. 诗人官事清闲,于是在为官之余以挑选、编写书籍为乐事。
C. “幸”“护”两字真情流露,写出诗人对竹子的满心喜欢。
D. 本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语言质朴自然却意蕴深长。
16. 本诗尾联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写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同:都表达了只要心境淡泊、无所羁绊就能超脱怡然的自得。
②异:程诗表达了为官仕进才是“大隐”的自信;陶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挑选、编写书籍”错,“编”泛指书籍,“编去寻”意谓看书,而非挑选、编写书籍。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的能力。
本诗尾联是说,大隐匿于市井之中,如果内心不被俗事所累,身处闹市也如同归隐山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二者意思相近,都表达了心境淡泊、无所羁绊就能超脱怡然的自得之情。
但两诗创作背景不同,且落笔的内容也不全相同,故两者在思想情感上存在不同之处。程诗写于诗人被调入朝廷任职之时,“须信朝大为大隐”表达了为官仕进才是“大隐”的自信;陶诗写于诗人辞官归隐之后,在表达超脱怡然的自得之外,还充满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客至》中,杜甫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备感欣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如果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就会导致“______,______”。
(3)荷花又称莲花、芙蓉、菡萏等,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花径不曾缘客扫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 ③. 其为惑也 ④. 终不解矣 ⑤. 制芰荷以为衣兮 ⑥. 集芙蓉以为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缘”“蓬”“芰”“喧”“圆”“楫”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 ① ,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
② ,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学说的不圆满处,对方学说的有可取处,逼得自己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做学问才能逐渐 A 。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 ③ 。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
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这句话说来像很容易,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需要极伟大的胸襟才能做到。修养这种胸襟的捷径是多与人做真正的好朋友,多与人 B ,从对于一部分人得到深刻的了解,做到对于一般人类起深厚的同情。
1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一段第一行的两处“譬喻”,也可以用“比喻”来代替。
B. 文中第一段引号,有引用和强调的作用。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表意相近。
D. 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两个“对于”,改为“对”,不符合语境。
19. 请在文中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8. D 19. A鞭辟入里(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B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赤诚相待)
20. (1)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
(2)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答“朋友间的切磋琢磨、朋友相交亦如此”也可)
(3)一方面也在受滋养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正确运用词语、标点符号的能力。
A.正确。“譬喻”,比喻,打比方。所以可以用“比喻”代替。
B.正确。“成器”来自于“玉不琢不成器”,所以引号有引用的作用,同时在这里也表强调。
C.正确。划线句分号为界,前面说是同情是了解的基础,后面说的是了解是同情的前提。与“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表意相近。
D.错误。“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第一个“对于”所在的句子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应该修改为“对”。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指多跟朋友切磋交流,思考问题才能更深入,学问才能有长进,可填“鞭辟入里(登堂入室、升堂入室)”。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分析问题透彻,切中要害。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水平。升堂入室: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B处指与人交往的态度,应该诚心,用心,可填“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赤诚相待)”。推心置腹:比喻真心诚意的待人。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赤诚相待:指以至诚之心待人。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此处是用琢磨玉石比喻与朋友交往,横线后面应填“人”的内容,而“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都是人的瑕疵,所以可填: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
②此句在段落开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的是交友,末尾说人应该“多受切磋琢磨”;横线后面说的是与什么样的人切磋琢磨才能受益,应该是与朋友交往,用比喻的说法就是朋友就是琢磨的利器,所以可填: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 (答“朋友间的切磋琢磨、朋友相交亦如此”也可)。
③此句与“一方面被‘磨’”句式一致,内容相反,再结合“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可填:一方面也是在受滋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找到施展才华的工作?
目前来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被投喂了海量数据,知识库非常庞大,但是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它可以非常快速地给出信息,同时也会出现低级错误。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人类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软件在聊天时,缺乏幽默感,听不懂双关语、谐音梗、笑话等,凡是“抖机灵”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软件都接不上来,更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
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情感、有独立的思考创造能力。①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②排名第一的就是电话销售。③但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消失,④未来需要的是更深度的支持、面对面的服务和共情能力。⑤因此,⑥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⑦却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⑧简单的信息汇编和重复性的工作,⑨理所应当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21.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文中指出我们需要具备哪三种基本能力?请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每个不超过4个字。
22. 文中最后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 判断力(识别真伪)/ 情感力(情感体察、共情能力)/ 创造力(思考创造、创造能力)
22. ①处“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修改为“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的工作”。⑤处“因此”改为“同样”。⑨处“理所应当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改为“难以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或“不可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二段谈到人工智给出信息快速,但也会犯低级错误,“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人类识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可概括出:判断力(识别真伪);
第三段说软件“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第四段谈到销售“未来需要的是更深度的支持、面对面的服务和共情能力”,可概括出:情感力(情感体察、共情能力);
第四段“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情感、有独立的思考创造能力”,可概括出:创造力(思考创造、创造能力)。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处“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影响的工作”句式杂糅,可删掉“所”,修改为“10种最容易受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的工作”。
⑤处“因此”不合逻辑,前面说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后面说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但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二者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把“因此”改为“同样”。
⑨处“理所应当”意思是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在这里表述过于绝对,改为“难以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或“不可避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生死不殊,而人生自异
抵达大海,是河流的宿命;但流经更多的土地,润泽四方,才是河流的使命。倘若河流只是为了抵达大海,无异于裁弯取直的运河,虽然便捷,但总少了几分风景和意趣。君不见,黄河九曲萦绕,三峡冲波逆折,川泽纡其骇瞩,方能成就天下奇观。
河流蜿蜒曲折前行,才能流经更多的土地,大自然的物语之中,也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除了专注结果,也须关注生命的历程,行走的征程。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如是写道:“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我们的人生,绝不是一场径直奔赴死亡的约会。人生的终点,有的是躺在床上寿终正寝,但庸碌无为,老死于户牖之下;与千帆阅尽,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种人生判若霄壤。功成名就的高光时刻,荣于华衮的墓志铭,固然是人人艳羡的终点,但人生的意义,不止在于抵达,而在于行走。生与死,是每个人的起点与终点,生死不殊,但抵达与行走,会使人生境界迥然各异。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的人生,没有青云直上的捷径,“黄州惠州儋州”“身如不系之舟”,他的人生,无疑宛如一条蜿蜒前行的江河,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曲折多舛的人生历程,使他观风历俗,博物致知,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深得江山之助,酝酿发酵出陆海潘江一样的勃发才情。
“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叶嘉莹先生跌宕起伏却写满诗意、历尽劫波而冰心犹存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条蜿蜒曲折前行的清流?她的人生中不仅有纯粹的诗歌,也有契阔离合之情,家国兴亡之感,有热辣滚烫的人生百味。南渡北归,转蓬万里,饱经忧患,使她内心愈益清明,心性温润沉静,坚韧持守。
“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没有固守大学生所谓的“标配人生”——从小教室走向职场,从读书求学到谋生求职,从卷子,到房子、车子、票子,他们“自找苦吃”,选择把捷径做成弯路,主动从象牙塔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将论文写在大地山河上,身体力行,增长才干,不断扩大其精神地理和人生格局。
我们无意美化苦难,谁不渴望坦途,追求捷径?然而,人生在曲折中前行,往往是常态。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以“终归大海作波涛”的定力,以“心在千岩万壑间”的智慧,不做急功近利者,过分专注于结果,匆匆抵达;而要做人生的智者,深谙曲线的智慧,于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中,领略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白落梅说“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让我们吟哦这隽永的诗句,行吟在曲折的人生征途中,在行走中抵达,收获人生的一树繁花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一句富有象征性和哲理性的句子。包含以下信息,一是河流是曲折的,二是河流向前流动是为了到达远方的大海及其它目的,三是河流向前流动更是为了流经更广阔的土地。
本句话用比喻的形式,通过河流的形象,隐喻了人生或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以河流的曲折比喻人生或事物发展的曲折,可以理解为人生或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才能继续前进。“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以河流的目标不仅是大海,也有其它,比喻人生的目标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成功,还有其它更深层的内容和追求,暗示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珍惜经历,而不是仅仅盯着结果。“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以河流希望能够流经更多的地方,滋养更多的生命,得到更多的支流注入以丰富自身,比喻人生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付出情怀;要有包容性,要接触和吸收更多营养来丰富自身、提升自身。
综上,这句材料通过河流的形象,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对道路的曲折坎坷,困难重重,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珍惜经历,勇于挑战,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我们要懂得奉献,心怀他人,滋润更多生命;我们要包容多元,丰盈生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写作时,开头结合材料,这条曲折前行的河流,恰如我们的人生——多彩、坚韧与包容。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多彩人生,如河流之曲折前行;坚韧人生,如河流之勇往直前;包容人生,如河流之广纳百川。中间可以列举村支书杨宁,江梦南,身残志坚的创业之星陆鸿,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等人的事例进行论证,让文章更充实,更有时代感。最后总结全文,让我们像河流一样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曲折与变化,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学会包容与接纳周围的一切。
立意:
1.人生的过程之美。
2.在曲折中寻求多元与成长。
3.让生命在丰盈中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