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选自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
在我看来,要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时,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是指什么?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的中国的价值观念又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这显然是很成问题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形成了一幅众多流别争芳斗艳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即使是其中最主要的流派即儒释道诸家的价值观念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其中还杂着许许多多的封建糟粕、甚至奴隶制的思想残余,因而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是不堪其用的。再次,如果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解为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那么,即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表示理解和尊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实现了价值论意义上的“走出去”,因为这种文化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不是当代中国人所真正秉持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推动其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当代中国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也只有对这种文化我们才有理由寄寓充分自信。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根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并因而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在今天已不堪其用,但其中有很多珍品,特别是其在漫长演进中沉淀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认识理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集中地体现着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正是在利用这些宝贵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当代中国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也使自身的民族特色不断增强。
(摘编自汪信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以强大的创造力铸就了悠久灿烂的文艺历史,诗经、楚辞、唐诗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B.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以滋养和想象空间,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上每个民族。
C. 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于有天然缺陷的传统农业土壤,杂着许许多多封建的糟粕和奴隶制思想残余。
D. 当代中国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珍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特色。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坚定文化自信,既关乎国运,也是作家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作品的重要前提
B. 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既需要我们以史为鉴,也需要我们与之交流,汲取智慧
C. 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流别争芳斗艳、色彩斑斓,作为其主要流派的价值观念也难以统一
D. 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就不能够成为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先进文化。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现代化之路——共和国的七十年”展览,向全世界展现新中国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B. 玄幻电视剧《长相思》故事取材于古籍《山海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虚构世界”。
C. 三星堆遗址祭区考古发掘的文物“跪坐石虎”造型奇特,超出常人想象,具有三星堆文化的“新、奇、特”特点。
D. 台湾40余座妈祖宫庙赴福建进香,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推进了中国妈祖文化的交流。
4.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对相关词语解说的逻辑顺序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文化重要作用 →→ 文化自信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
B. 民族精神:杰出创造活动→→ 产生不朽作品→→ 感受自信自豪
C. 历史传承:树立正确史观→→ 依托艺术规律→→ 经受历史检验
D 中华文艺:扎根民族土地→→ 屹立世界之林→→ 转化学习超越
5. 如何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颂
张炜
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
冬日将尽,春天就要到了。入夜之后,屋里有些冷。“我是一个老家伙了,身上没有火力,所以更需要火炉。”他这样说时,橘颂跳到了膝上,“你就是我的火炉。”
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得墙上光光的,应该贴点什么。“我要写一张大字了。”他说着,起身弓腰,下巴压在橘颂额上,去一个角落翻找笔墨和宣纸。蘸了饱墨,想想要写的字。最后写了八个字:“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署上名字,盖了印章。贴在墙上,退远些看。意犹未尽,再写一张:“青黄杂,文章烂兮。”橘颂站在刚贴好的大字下面,仰脸看着。老文公念了两遍,对它说:“这是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诗啊,他在赞美一棵橘树。”
入睡前大洋那边来了电话。因为诸多原因,一家人的归期又要拖延。
一夜睡睡醒醒。总是响着孙子纯稚的声音。①梦中有一双小手搂住颈部,睁眼一看是橘颂。
上午九时,太阳好极了。老文公站在门前,看对岸那片石屋。它在阳光下变幻,从山腰到岸边,高高低低呈现不同色泽,向阳的一面金色闪烁。“我如果是个画家,会一遍遍画这个村子。”
他一想起幢幢石屋都是空置的,就一阵沮丧。他不会原谅那些离去的人。
身上晒暖了,他要回屋了。
每天十至十二时,是老文公最好的工作时间。他在日历上标出醒目的周末,这一天如果无风无雨,就要去河岸游走。这是橘颂最愉快的时刻。
他一想到这条河、这片山地属于自己的祖居地,就有一种异样的亲近感。这是一代接一代开垦出来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老辈人选中了这里。为什么筑起这么大一片石屋。屋子从河的南岸盖起,一直爬向高坡,幢幢相挨,全由一块块石头垒成。那需要多少血汗劳苦,还有耐心。他从来没有进入十字街口那些高大的石屋内部。那是自己的家族老宅,是太爷爷亲手设计修建的。
老文公背着橘颂,在一条条石板路上走着。穿行宽街,迈进窄巷。不知踏向多少石阶,钻过多少胡同,它们曲折回环,让人迷路是很容易的。“我如果在小时候,会多么迷恋这种地方。”他对橘颂感叹。
现在也不算晚。他觉得只要胸和腰没有发出抗议,还能在这里钻进钻出。这些拱门、石柱、门上的雕刻,真是美极了。这全是用凿子一下下琢出来的。
一只壁虎在石缝间蹿动,橘颂跳过去。石墙上垂下一棵小蓟,它的刺叶掩护了壁虎。再过一段时间,小蓟粉茸茸的丝瓣就绽放了。
高高的梧桐,桐花正含苞待放,它们垂直向上,每一束都像待燃的灯烛。榆树生出了密密的榆钱,可惜太高,无法采摘。“那是真正的美味。”他仰脸看着树冠说。
橘颂跟在身后,并不跑远。老文公早就迷路了,只好不时抬头看看太阳。街巷多得数不清,因为全是石头垒成,所以极陈旧极结实,面目相似。②石块被一代代抚摸和踩踏,许多地方泛着瓷亮。
身上出汗了。转出一个巷口,老文公一眼看到了那个瘦高的老人,他依旧站在台阶上,身边挨紧了那个小男孩。他呼唤一声:“棘拐老哥!”
瘦高的老人转过脸来,拐杖捣捣石阶,算是应答。
橘颂一看到水根,就爬到了老文公的背上。
他和橘颂跟上爷孙俩,一起往前走着。老文公不再担心迷路了。
走了一会儿,一连下了几个台阶,看到了前边的十字街口。“我答应过,要领你看你太爷爷盖起的大屋,这就去吧。”老棘拐往前指指,从腰上摸出一串钥匙。
随着挨近那儿,老文公的脚步也在变快。他一直盯着老棘拐手中那串长长短短的钥匙。
门打开了。门板很厚,门槛很高。院内是石板地,磨得很亮。一进院就是长长的厢房,有雕花小窗,窗前有一棵正在变绿的苍老石榴树。从小窗往里望,什么都看不清。
正屋高敞。屋内梁木很粗,颜色有些深。老文公想在屋里待一会儿,吸着淡淡的松脂气味。老棘拐先一步走出,站在阳光里等他。院里是彩色卵石铺成的图案,那是大丽花瓣,还有一只凤凰。院子左右各有一个月亮门,通向分开的两个小院。这里栽了海棠和丁香,还有不认识的树。太静,花香太浓。
“这两个小院,再加前边的大屋,以前做过学校。”老棘拐声音沉沉的,看着水根。
老文公明白,水根该上学了。
老棘拐一连打开几间屋子,里面都是堆积的桌凳。墙上有黑板。③老文公走到跟前,看着上面残留的几个大字:天、地、山、水。
老文公揪紧橘颂的两只胖爪,转身对老棘拐说:“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每周抽出两个下午,教水根识字。还有,简单的算术。”
老棘拐的眼睛变得尖亮:“真是这样?”
老文公点头。
老棘拐把水根揪紧,让他站到老文公对面,说:“鞠躬!”
出了小院是长长的有顶盖的回廊,曲曲折折通向不同的石屋。“我走糊涂了,这又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老文公惊奇于这座建筑,也惊奇于一直走在前面的老棘拐:这人比自己大,腿脚还这么灵便。
从院里出来,老棘拐告诉老文公:村头儿是自己的远亲,所以才将大石屋的钥匙留给他。“人都去了镇子和城里。我不走。村子有几百年了,这里才是家。”
老文公点头:“村里还有李转莲。”
老棘拐的目光转向西南方。那边的高坡上,一幢幢石屋在阳光下闪亮。他点点头:“一个好人。”
“一直是她自己?”
“她十八岁,男人去支边,一走再没音信。后来有个弹棉花的男人,一走又没音信。”
“她的命真苦。”
老棘拐的目光从石屋那儿收回,看着他:“④是那两个男人命苦。他们走了,再也喝不到这儿的好水了。”
老文公低下头。他在想李转莲,想那个田垄整齐的小院、海棠树、鸡和鹅。“那两个男人再也看不到这些了。”他在心里说。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文公在石头村书写大字,穿街走巷,入访祖屋,与留守村民李转莲、老棘拐及其重孙水根多次交流。
B. 石头村幢幢空置的冷清石屋、欣欣向荣的早春风光和那些已经背井离乡的村民,这使老文公感到沮丧。
C. 老文公祖居地的这一大片石屋是老辈人的杰作,他在这里探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村子的古老与新生。
D. 文章通过老文公的见闻折射石头村的变迁,平缓的叙述中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哲思。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梦境与现实结合,老文公梦见了孙子,醒来却只有橘颂,突出他生活的孤单和对亲人的想念。
B. 句子②中石块“泛着瓷亮”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村民留下的生活痕迹,使村庄有浓厚的历史感。
C. 句子③中黑板上的大字象征着村民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老辈人对子孙远离城市、回归田园的期望。
D. 句子④表达的语气坚定,与前文老文公的感叹形成对比,反映了老棘拐对待去留问题的价值取向。
8. 屈原在《九章·橘颂》中赞美了橘树“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精神,请结合文本解读小说标题“橘颂”的内涵。
9. 作者认为“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诗性,这极有可能是当代所有好小说所必备的品格”,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的“诗性”是如何体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行兵之法,斥候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一甲,人持一白旗,远则军行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兵,以次转近,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遗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预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街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羌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为其诱兵也。击羌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遣骑候望四望峡中,无羌。夜半兵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戎不能为矣。使彼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先零、罕、开皆西羌种,各有豪,数相攻击,成仇。匈奴连合诸羌,使解仇作约。充国料其到秋变必起,宜遣使行边预为备。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将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赵充国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所捕妻子财物与之。”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者万余人。
(节选自《智囊全集》)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豪靡忘来A自归B充国C赐饮食D遣还E谕种人F时G羌H降者万余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文中指“认为……年纪大”,与《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老”用法不同。
B. 金城,文中指前线,与《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金城”意思不同。
C. 出入,文中指出没,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意思相同。
D. 质,文中指人质,是古代被一方派到另一方或者被一方扣留的人,用以保证或迫使履行某项条件。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法强调要根据地形安排相应的侦察兵,彼此互相配合,把信息传递给主将,让军队预先做好准备。
B. 宣帝询问平息先零诸羌叛乱的人选时,赵充国推荐了自己,表现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与伦比的自信。
C. 四望峡易守难攻,羌人却没派兵把守,让汉军得以由此进入落都谷,赵充国由此认为羌人不善用兵。
D. 先零、罕开等羌族内部纷争不断,后来匈奴人解除他们与羌人之间的仇恨,并订立盟约,对抗汉朝。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忧。
(2)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
14. 请结合材料,概括赵充国成功平定先零作乱的主要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①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②,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①闽国:指今福建一带。②渭水:发源于甘肃,横贯陕西,流经长安郊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诗人望月怀远,“闽国”点明与友人分别之地,“亏复圆”强调了分别时间之长。
B. 五、六句转入虚写,诗人回顾长安聚会的情形,“寒”字兼写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感受。
C. 结尾“未返”与开头“去”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因友人音讯全无只能遥望海云的无奈。
D. 全诗围绕标题中的“忆”字反复勾勒,内容高度集中,笔墨厚重饱满,语言生动自然。
16. 《唐诗成法》称赞本诗的三、四句为“盛唐佳句”,试作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对唐太宗提出了要善于用人和纳谏的策略“_______,_______”,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四处奔波之后容颜的苍老。
(3)舞龙表演是当涂县大陇孙村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古诗中也有很多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描写,如:“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舞台上,明星演绎“汉之庄严”“唐之绮丽”“宋之风雅”“明之端庄”,吸睛无数。越来越多时尚博主、穿搭达人一袭华服亮相各大旅游景点,成为网友们 ① 的话题。新国潮崛起下的“东方美穿搭”,俨然成为新一轮流量密码,相关话题发布数量与搜索热度同步上涨,“龙年战袍”格局被迅速打开。
(甲)这股穿搭热潮彰显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乙)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复兴衣文化是中华民族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的时代呼唤。(丙)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和 ② 的传统文化,是中式时尚厚植的土壤。(丁)挖掘传统服饰内涵,塑造中式品牌,对本土设计师提出了高维挑战——对中国服饰演变及传统文化精华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让“新中式”风潮行稳致远。中式美学逐渐蔓延开来,比如文化博主爆改剪纸打造“最美披风”,传统皮影“飞”上年轻人戴的3D艺术头饰里……新中式热潮甚至从服饰穿搭“卷”到了美妆、餐饮、养生、家居等领域,日渐形成了整体风格和气质表达,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人们去触摸文明脉搏,履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当然,眼下这股热湖,只是带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新起点,“新中式”的发展仍然 ③ 。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选项中的“热度”和文中加点的“热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习知识需要持之以恒,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肯定是不够的。
B. 冰敷以后,病人身上的热度已经减退不少,很快就能康复了。
C. 如果建筑物存在热度过高的风险,就要考虑使用热反射产品。
D. 一夜成名很容易,但是想要一直保持热度不减却是相当困难。
2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期,一段由人工智能秒写的“土味情话”,在网上迅速流传:“当我看着你的笑容时,我的心就像阳光般明亮;当我听着你的声音时,我的心就像鸟儿般自由。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彩虹,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这段文字辞藻华丽,花团锦簇, ① 。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指出,“爱”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一声亲人的呼唤,一次临别的握手,一滴雨中的眼泪…… ② ,才是“爱”存在的证明,而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想象和表达的。
作为“人”本身,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情的,有灵魂的。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角力,说到底是人类自己的角力——不做“假人”,要做“真人”。 ③ ,都只是一种冷冰冰的工具。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简述人工智能撰写“土味情话”的特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3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一些村民离开惯常的生活,奔赴未知;老棘拐等几人选择留守石屋,一生不变。文学世界的“变与不变”引人遐想,现实世界的“变与不变”也无处不在。有的时候,人们渴望稳定的状态;有的时候,人们又希望寻求变数。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选自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
在我看来,要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时,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是指什么?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的中国的价值观念又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这显然是很成问题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形成了一幅众多流别争芳斗艳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即使是其中最主要的流派即儒释道诸家的价值观念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其中还杂着许许多多的封建糟粕、甚至奴隶制的思想残余,因而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是不堪其用的。再次,如果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解为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那么,即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表示理解和尊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实现了价值论意义上的“走出去”,因为这种文化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不是当代中国人所真正秉持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推动其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当代中国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也只有对这种文化我们才有理由寄寓充分自信。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根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并因而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在今天已不堪其用,但其中有很多珍品,特别是其在漫长演进中沉淀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认识理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集中地体现着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正是在利用这些宝贵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当代中国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也使自身的民族特色不断增强。
(摘编自汪信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以强大的创造力铸就了悠久灿烂的文艺历史,诗经、楚辞、唐诗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B.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以滋养和想象空间,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上每个民族。
C. 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于有天然缺陷的传统农业土壤,杂着许许多多封建的糟粕和奴隶制思想残余。
D. 当代中国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珍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特色。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坚定文化自信,既关乎国运,也是作家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作品的重要前提
B. 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既需要我们以史为鉴,也需要我们与之交流,汲取智慧
C. 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流别争芳斗艳、色彩斑斓,作为其主要流派的价值观念也难以统一
D. 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就不能够成为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先进文化。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现代化之路——共和国的七十年”展览,向全世界展现新中国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B. 玄幻电视剧《长相思》故事取材于古籍《山海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虚构世界”。
C. 三星堆遗址祭区考古发掘的文物“跪坐石虎”造型奇特,超出常人想象,具有三星堆文化的“新、奇、特”特点。
D. 台湾40余座妈祖宫庙赴福建进香,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推进了中国妈祖文化的交流。
4.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对相关词语解说的逻辑顺序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信:文化重要作用 →→ 文化自信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
B. 民族精神:杰出创造活动→→ 产生不朽作品→→ 感受自信自豪
C. 历史传承:树立正确史观→→ 依托艺术规律→→ 经受历史检验
D. 中华文艺:扎根民族土地→→ 屹立世界之林→→ 转化学习超越
5. 如何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 C 2. D
3. A 4. D
5. ①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珍品,重视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于有天然缺陷的传统农业土壤”曲解文意,原文“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意思是中国传统文化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封建的糟粕和奴隶制思想残余”,不能就此理解为传统农业社会“有天然缺陷”。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没有……就不能够成为”说法绝对,原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并因而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不能反推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就不能够成为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先进文化,原文没有条件关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观点是:我们要推动其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当代中国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属于中国当代文化,可以作论据;
BCD都属于传统文化,不适合作论据。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D.根据原文“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可见“屹立世界之林”与“转化学习超越”应该调换顺序。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由“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可知,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②由“当代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根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并因而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可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由“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有很多珍品,特别是其在漫长演进中沉淀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集中地体现着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可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珍品,重视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颂
张炜
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
冬日将尽,春天就要到了。入夜之后,屋里有些冷。“我是一个老家伙了,身上没有火力,所以更需要火炉。”他这样说时,橘颂跳到了膝上,“你就是我的火炉。”
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得墙上光光的,应该贴点什么。“我要写一张大字了。”他说着,起身弓腰,下巴压在橘颂额上,去一个角落翻找笔墨和宣纸。蘸了饱墨,想想要写的字。最后写了八个字:“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署上名字,盖了印章。贴在墙上,退远些看。意犹未尽,再写一张:“青黄杂,文章烂兮。”橘颂站在刚贴好的大字下面,仰脸看着。老文公念了两遍,对它说:“这是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诗啊,他在赞美一棵橘树。”
入睡前大洋那边来了电话。因为诸多原因,一家人的归期又要拖延。
一夜睡睡醒醒。总是响着孙子纯稚的声音。①梦中有一双小手搂住颈部,睁眼一看是橘颂。
上午九时,太阳好极了。老文公站在门前,看对岸那片石屋。它在阳光下变幻,从山腰到岸边,高高低低呈现不同色泽,向阳的一面金色闪烁。“我如果是个画家,会一遍遍画这个村子。”
他一想起幢幢石屋都是空置的,就一阵沮丧。他不会原谅那些离去的人。
身上晒暖了,他要回屋了。
每天十至十二时,是老文公最好的工作时间。他在日历上标出醒目的周末,这一天如果无风无雨,就要去河岸游走。这是橘颂最愉快的时刻。
他一想到这条河、这片山地属于自己的祖居地,就有一种异样的亲近感。这是一代接一代开垦出来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老辈人选中了这里。为什么筑起这么大一片石屋。屋子从河的南岸盖起,一直爬向高坡,幢幢相挨,全由一块块石头垒成。那需要多少血汗劳苦,还有耐心。他从来没有进入十字街口那些高大的石屋内部。那是自己的家族老宅,是太爷爷亲手设计修建的。
老文公背着橘颂,在一条条石板路上走着。穿行宽街,迈进窄巷。不知踏向多少石阶,钻过多少胡同,它们曲折回环,让人迷路是很容易的。“我如果在小时候,会多么迷恋这种地方。”他对橘颂感叹。
现在也不算晚。他觉得只要胸和腰没有发出抗议,还能在这里钻进钻出。这些拱门、石柱、门上的雕刻,真是美极了。这全是用凿子一下下琢出来的。
一只壁虎在石缝间蹿动,橘颂跳过去。石墙上垂下一棵小蓟,它的刺叶掩护了壁虎。再过一段时间,小蓟粉茸茸的丝瓣就绽放了。
高高的梧桐,桐花正含苞待放,它们垂直向上,每一束都像待燃的灯烛。榆树生出了密密的榆钱,可惜太高,无法采摘。“那是真正的美味。”他仰脸看着树冠说。
橘颂跟在身后,并不跑远。老文公早就迷路了,只好不时抬头看看太阳。街巷多得数不清,因为全是石头垒成,所以极陈旧极结实,面目相似。②石块被一代代抚摸和踩踏,许多地方泛着瓷亮。
身上出汗了。转出一个巷口,老文公一眼看到了那个瘦高的老人,他依旧站在台阶上,身边挨紧了那个小男孩。他呼唤一声:“棘拐老哥!”
瘦高的老人转过脸来,拐杖捣捣石阶,算是应答。
橘颂一看到水根,就爬到了老文公的背上。
他和橘颂跟上爷孙俩,一起往前走着。老文公不再担心迷路了。
走了一会儿,一连下了几个台阶,看到了前边的十字街口。“我答应过,要领你看你太爷爷盖起的大屋,这就去吧。”老棘拐往前指指,从腰上摸出一串钥匙。
随着挨近那儿,老文公的脚步也在变快。他一直盯着老棘拐手中那串长长短短的钥匙。
门打开了。门板很厚,门槛很高。院内是石板地,磨得很亮。一进院就是长长的厢房,有雕花小窗,窗前有一棵正在变绿的苍老石榴树。从小窗往里望,什么都看不清。
正屋高敞。屋内梁木很粗,颜色有些深。老文公想在屋里待一会儿,吸着淡淡的松脂气味。老棘拐先一步走出,站在阳光里等他。院里是彩色卵石铺成的图案,那是大丽花瓣,还有一只凤凰。院子左右各有一个月亮门,通向分开的两个小院。这里栽了海棠和丁香,还有不认识的树。太静,花香太浓。
“这两个小院,再加前边的大屋,以前做过学校。”老棘拐声音沉沉的,看着水根。
老文公明白,水根该上学了。
老棘拐一连打开几间屋子,里面都是堆积的桌凳。墙上有黑板。③老文公走到跟前,看着上面残留的几个大字:天、地、山、水。
老文公揪紧橘颂的两只胖爪,转身对老棘拐说:“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每周抽出两个下午,教水根识字。还有,简单的算术。”
老棘拐的眼睛变得尖亮:“真是这样?”
老文公点头。
老棘拐把水根揪紧,让他站到老文公对面,说:“鞠躬!”
出了小院是长长的有顶盖的回廊,曲曲折折通向不同的石屋。“我走糊涂了,这又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老文公惊奇于这座建筑,也惊奇于一直走在前面的老棘拐:这人比自己大,腿脚还这么灵便。
从院里出来,老棘拐告诉老文公:村头儿是自己的远亲,所以才将大石屋的钥匙留给他。“人都去了镇子和城里。我不走。村子有几百年了,这里才是家。”
老文公点头:“村里还有李转莲。”
老棘拐的目光转向西南方。那边的高坡上,一幢幢石屋在阳光下闪亮。他点点头:“一个好人。”
“一直是她自己?”
“她十八岁,男人去支边,一走再没音信。后来有个弹棉花的男人,一走又没音信。”
“她的命真苦。”
老棘拐的目光从石屋那儿收回,看着他:“④是那两个男人命苦。他们走了,再也喝不到这儿的好水了。”
老文公低下头。他在想李转莲,想那个田垄整齐的小院、海棠树、鸡和鹅。“那两个男人再也看不到这些了。”他在心里说。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文公在石头村书写大字,穿街走巷,入访祖屋,与留守村民李转莲、老棘拐及其重孙水根多次交流。
B. 石头村幢幢空置的冷清石屋、欣欣向荣的早春风光和那些已经背井离乡的村民,这使老文公感到沮丧。
C. 老文公祖居地的这一大片石屋是老辈人的杰作,他在这里探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村子的古老与新生。
D. 文章通过老文公见闻折射石头村的变迁,平缓的叙述中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哲思。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梦境与现实结合,老文公梦见了孙子,醒来却只有橘颂,突出他生活的孤单和对亲人的想念。
B. 句子②中石块“泛着瓷亮”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村民留下的生活痕迹,使村庄有浓厚的历史感。
C. 句子③中黑板上的大字象征着村民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老辈人对子孙远离城市、回归田园的期望。
D. 句子④表达的语气坚定,与前文老文公的感叹形成对比,反映了老棘拐对待去留问题的价值取向。
8. 屈原在《九章·橘颂》中赞美了橘树“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精神,请结合文本解读小说标题“橘颂”的内涵。
9. 作者认为“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诗性,这极有可能是当代所有好小说所必备的品格”,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的“诗性”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6. D 7. C
8. ①小猫橘颂每日与老文公相伴相守、形影不离,它是老文公重要的心灵伙伴。
②老文公的老辈人一代接一代地开垦建设石头村,他们是坚忍不拔的开拓者。
③老文公展开对家族精神的追寻,以老棘拐为代表的村民留守故土,他们是家园守护者。
9. ①多处描绘了石头村古朴又富有生趣的典型风物,充满诗情画意。
②文中引用了屈原的诗句,语言雅致,简约淡然,具有诗性韵味。
③展现时代变迁下石头村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情感,真挚美好。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与留守村民李转莲、老棘拐及其重孙水根多次交流”错,文中老文公与留守村民李转莲没有交流。
B.“这使老文公感到沮丧”错,文中说“他一想起幢幢石屋都是空置的,就一阵沮丧。他不会原谅那些离去的人”,可见,老文公是对石头村幢空置的冷清石屋和那些已经背井离乡的村民感到沮丧,对欣欣向荣的早春风光是欣赏和热爱的。
C.“感受到了村子的古老与新生”错,老文公是在探访祖居地石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村子的结实和古老。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表达了老辈人对子孙远离城市、回归田园的期望”错,墙上黑板上是“天、地、山、水”四个大字,象征村民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老辈人对自然、家园的热爱。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橘颂”。文中开篇就说“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在老文公独自居住时,只有这只叫做“橘颂”的猫日夜守着他、陪伴他,与老文公形影不离,并且给老文公温暖,它是老文公重要的心灵伙伴。
屈原《九章·橘颂》中“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意思是橘树的根长得非常深厚和坚固,难以移植,这是因为它的意志坚定而专一。这句话反映了橘子树根深蒂固的特性,赞美了橘树“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精神,象征着对理想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深情。屈原通过赞美橘树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高洁的志向。所以,标题“橘颂”,赞颂了老文公的老辈对家园的深情,他们一代接一代开垦建设石头村,把石头村建设的高大、敞亮、结实,历经风雨仍然屹立不倒,他们是坚忍不拔的开拓者。
文中提到了老棘拐带着老文公参观了老辈们建造的那一大片石屋,“老文公惊奇于这座建筑,也惊奇于一直走在前面的老棘拐”,老棘拐告诉老文公说“人都去了镇子和城里。我不走。村子有几百年了,这里才是家”,老文公点头说村里还有留守的李转莲。老文公展开对家族精神的追寻,以老棘拐为代表的村民留守故土,他们是家园永远的守护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1)内容诗意化。
文中多处描绘了石头村古朴又富有生趣的典型风物,如“一只壁虎在石缝间蹿动,橘颂跳过去。石墙上垂下一棵小蓟,它的刺叶掩护了壁虎。再过一段时间,小蓟粉茸茸的丝瓣就绽放了。”“高高的梧桐,桐花正含苞待放,它们垂直向上,每一束都像待燃的灯烛。”“一进院就是长长的厢房,有雕花小窗,窗前有一棵正在变绿的苍老石榴树。”“院里是彩色卵石铺成的图案,那是大丽花瓣,还有一只凤凰。院子左右各有一个月亮门,通向分开的两个小院。这里栽了海棠和丁香,还有不认识的树。太静,花香太浓。”这些描写都充满诗情画意;还有,老文公给自己的宠物猫取了“橘颂”这么儒雅而有诗意的名字;
(2)语言诗意化。
屈原的重要作品《九章》中,有名篇曰《橘颂》,写的是对橘树的赞美。橘树固守南国土地的形象,是诗人矢志不移的情怀的写照。小说中,老文公书写的两句诗——“深固难徙,更壹志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均出自《橘颂》。屈原诗句的引用,语言雅致,简约淡然,让全文弥漫着一种诗的意境。
(3)主旨情感诗意化。
文中说老文公“一想到这条河、这片山地属于自己的祖居地,就有一种异样的亲近感”,文中老文公说榆钱是真正的美味,以及“上面残留的几个大字:天、地、山、水”,展现时代变迁下石头村人与自然间真挚美好的情感;文章写了老文公老棘拐带老文公参观了老辈们建造的石屋,村里还有留守老人的李转莲,以及老文公主动对老棘拐说的话——“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每周抽出两个下午,教水根识字。还有,简单的算术。”这些都展现时代变迁下石头村人与人间真挚美好的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行兵之法,斥候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一甲,人持一白旗,远则军行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兵,以次转近,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遗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预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街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羌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为其诱兵也。击羌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遣骑候望四望峡中,无羌。夜半兵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戎不能为矣。使彼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先零、罕、开皆西羌种,各有豪,数相攻击,成仇。匈奴连合诸羌,使解仇作约。充国料其到秋变必起,宜遣使行边预为备。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将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赵充国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所捕妻子财物与之。”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者万余人。
(节选自《智囊全集》)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豪靡忘来A自归B充国C赐饮食D遣还E谕种人F时G羌H降者万余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文中指“认为……年纪大”,与《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老”用法不同。
B. 金城,文中指前线,与《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金城”意思不同。
C. 出入,文中指出没,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意思相同。
D. 质,文中指人质,是古代被一方派到另一方或者被一方扣留的人,用以保证或迫使履行某项条件。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法强调要根据地形安排相应的侦察兵,彼此互相配合,把信息传递给主将,让军队预先做好准备。
B. 宣帝询问平息先零诸羌叛乱的人选时,赵充国推荐了自己,表现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与伦比的自信。
C. 四望峡易守难攻,羌人却没派兵把守,让汉军得以由此进入落都谷,赵充国由此认为羌人不善用兵。
D. 先零、罕开等羌族内部纷争不断,后来匈奴人解除他们与羌人之间的仇恨,并订立盟约,对抗汉朝。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
(2)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
14. 请结合材料,概括赵充国成功平定先零作乱的主要原因。
【答案】10. BDF
11. C 12. D
13. (1)但是先零羌是个小部族,它违背天意而发动叛乱,离灭亡之日不远了。希望陛下把平叛的任务交给我,不要再为此事担忧了。
(2)朝廷军队是来诛讨有罪之人的,并不是要将羌人都消灭,谁能够抓捕斩杀叛乱的人,就可以免除罪罚。
14. ①打探消息,知己知彼。
②步步持重,小心谨慎。
③善用谋略,分化瓦解。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羌酋靡忘于是自动前来归顺,赵充国赐给他食物以后,将他放回去劝说其他的族人。一时之间,有一万多名羌人请求投降。
“豪靡忘来自归”是主谓结构句子,句意完整;“充国为”下句主语,故中间要断开,故B处断开。
“充国赐饮食”为主谓结构句子,句意完整;“遣还谕种人”为连动结构句子,主语为承前的“充国”,句意完整,与上文之间有较大的停顿,故D处断开。
“种人”为上句的宾语。“时”,为下句的前置状语,中间有较大停顿,故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用法不同。老,认为……年纪大。/衰老。句意:宣帝认为赵充国年纪大了。/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B.正确。意思不同。金城,前线。/坚固的城池。句意:我愿意立即赶赴金城前线。/凭借坚固的城池,可以成为子孙后代称帝称王的基业。
C.错误。意思不同。出入,出没。/进入。句意:出现在汉军附近。/派遣将领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对抗汉朝”错误。根据文中“先零、罕、开皆西羌种,各有豪,数相攻击,成仇。匈奴连合诸羌,使解仇作约”,意思为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的种族,各有自己的酋长,因为多次互相攻击而成为仇家。后来匈奴联合羌人各部,使他们仇恨解除,互相订立了盟约。没有提到他们对抗汉朝。无中生有。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但是;“逆”违背;“属”,托付,委托;“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2)“诛”,讨伐;“毋”不是;“并”全,都;“除”,免除。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能力。
根据文中“遣骑候望四望峡中”“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可知,赵充国派遣骑兵到四望峡进行侦察,并且往往把派人员到远处侦察敌情作为重要任务,注重打探消息,做到知己知彼。
根据文中“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先计而后战”可知,赵充国行军时必定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必定构筑坚固营垒,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用兵谨慎持重,先制订作战计划,再投入战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根据文中“充国以为亡罪,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所捕妻子财物与之。’”“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者万余人”可知,赵充国将无罪之人放回,对有罪之人、抓捕斩杀叛乱的人给予处罚或者赏赐,对于主动归降的人,他赏赐给食物,将其放回去劝说其他的族人,特别善于使用谋略,善于使用分化瓦解的方法。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凡是行军作战的法则,以侦察敌情为先务。平坦开阔的地方使用骑兵侦察,险要狭隘的地方使用步兵侦察。每五个侦察人员编为一甲,每人手持一面白旗,远离大军而对前后左右方向实施连续侦察。如果发现了敌情,就由远及近地传递消息,将情况报告给主将,然后再下令部队预先做好应敌准备。诚如兵法所说:“有准备的军队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西汉宣帝时期,先零羌等部发动叛乱,进犯边塞,攻打城镇,杀害官吏。此时的后将军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了,宣帝认为赵充国年纪大了,便派使者问他:“谁可以率兵前往平息叛乱 ”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能超过我的人。”宣帝又派遣使者问:“将军估计一下羌兵现在的情况怎样,我们应当派多少兵去 ”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亲眼一见。战争的态势是很难在远离前线的地方预估的,我愿意立即赶赴金城前线,据实地以绘制军事地图,依敌情而拟定攻讨方略。但是先零羌是个小部族,它违背天意而发动叛乱,离灭亡之日不远了,希望陛下把平叛的任务交给我,不要再为此事担忧了。”宣帝听后笑着说:“好”。赵充国到了金城,等到集结了万名骑兵以后,便打算渡过黄河,但又怕被羌兵阻遏截击。因此就于夜间派遣三校部队先悄悄渡过黄河,渡河之后立即安营布阵。正巧天色已明,于是汉军按顺序全部渡过了黄河。几百名羌族骑兵出现在汉军附近。赵充国对将士说:“我们的人马刚到,因疲乏不能出击驱赶羌兵。这些羌兵都是一下难以战胜的骁勇骑兵,且又怕他们是引人上钩的诱兵。打击敌人以全歼有生力量为目的,小利是不值得贪图的。”于是,他下令汉军不得随意出击。其后,赵充国派遣骑兵到四望峡进行侦察,没有发现敌兵。于是乘夜率军进至落都谷,召集众属官,说:“现在我才知道羌人是不会用兵的。假使他们派出数千兵扼守四望峡,我们的部队还怎么能进得来呢!”赵充国往往把派人员到远处侦察敌情作为重要任务,行军时必定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必定构筑坚固营垒,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用兵谨慎持重,先制订作战计划,再投入战斗。所以平定先零人的叛乱。
材料二:
(汉朝时)先零、罕、开都是西羌的种族,各有自己的酋长,因为多次互相攻击而成为仇家。后来匈奴联合羌人各部,使他们仇恨解除,互相订立了盟约。赵充国预料他们等到秋天一定会有变故发生,应该先派遣使者去巡视边境的守卫部队,让他们预先做好防备。
开始,罕开的酋长靡当儿派遣他的弟弟雕库告诉都尉说:“先零人将要造反。”过了几天,先零人果然叛变了。但是有很多雕库的族人也在先零的部队中,都尉赵充国就将雕库留下来做人质。赵充国认为雕库没有罪,就将他放了,让他回去告诉各个酋长说:“汉朝大军是来诛讨有罪之人的,并不是要将羌人都消灭,谁能够抓捕斩杀叛乱的人,就可以免去罪罚:杀死大头目的人赏赐钱财四十万,中头目的人十五万,小头目的人三万,男人三千,女子以及老弱各赏给一千,同时俘虏所获的女子以及财物也都给那个人。” 汉军来到罕羌人居住之地后,赵充国下令:不准烧毁他们的部落,也不可在他们田里收割农作物或者放牧马匹。罕羌听说这件事,都非常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是来消灭我们的啊。”羌酋靡忘于是自动前来归顺,赵充国赐给他食物以后,将他放回去劝说其他的族人。一时之间,有一万多名羌人请求投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①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②,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①闽国:指今福建一带。②渭水:发源于甘肃,横贯陕西,流经长安郊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诗人望月怀远,“闽国”点明与友人分别之地,“亏复圆”强调了分别时间之长。
B. 五、六句转入虚写,诗人回顾长安聚会的情形,“寒”字兼写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感受。
C. 结尾“未返”与开头“去”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因友人音讯全无只能遥望海云的无奈。
D. 全诗围绕标题中的“忆”字反复勾勒,内容高度集中,笔墨厚重饱满,语言生动自然。
16. 《唐诗成法》称赞本诗的三、四句为“盛唐佳句”,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15. A 16. ①意象典型。诗人选取了秋风、落叶、渭水等意象,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
②动静结合。秋风吹拂渭水,落叶铺满长安,两相结合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
③情景交融。作者描摹秋天萧瑟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闽国’点明与友人分别之地”错,“闽国扬帆去”意思是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闽国”是目的地而不是分别地。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意象典型。“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如秋风、落叶和渭水,以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画卷,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这番典型的景致引起了诗人的回忆——“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他回忆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眩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这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
动静结合。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秋风吹拂渭水的动态与落叶铺满长安的静态相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艺术感。秋风的吹拂让渭水泛起涟漪,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而落叶的铺陈则让长安城显得更加萧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沉重的色彩。
情景交融。在这幅凄凉的画卷中,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至深。诗人通过对秋天萧瑟景象的描摹,抒发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每一个意象、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惦念,让人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对唐太宗提出了要善于用人和纳谏的策略“_______,_______”,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四处奔波之后容颜的苍老。
(3)舞龙表演是当涂县大陇孙村春节期间重要民俗活动,古诗中也有很多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描写,如:“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简能而任之 ②. 择善而从之 ③. 尘满面 ④. 鬓如霜 ⑤. 千门万户曈曈日 ⑥. 总把新桃换旧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简”“鬓”“曈”“茱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舞台上,明星演绎“汉之庄严”“唐之绮丽”“宋之风雅”“明之端庄”,吸睛无数。越来越多时尚博主、穿搭达人一袭华服亮相各大旅游景点,成为网友们 ① 的话题。新国潮崛起下的“东方美穿搭”,俨然成为新一轮流量密码,相关话题发布数量与搜索热度同步上涨,“龙年战袍”格局被迅速打开。
(甲)这股穿搭热潮彰显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乙)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复兴衣文化是中华民族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的时代呼唤。(丙)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和 ② 的传统文化,是中式时尚厚植的土壤。(丁)挖掘传统服饰内涵,塑造中式品牌,对本土设计师提出了高维挑战——对中国服饰演变及传统文化精华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让“新中式”风潮行稳致远。中式美学逐渐蔓延开来,比如文化博主爆改剪纸打造“最美披风”,传统皮影“飞”上年轻人戴的3D艺术头饰里……新中式热潮甚至从服饰穿搭“卷”到了美妆、餐饮、养生、家居等领域,日渐形成了整体风格和气质表达,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人们去触摸文明脉搏,履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当然,眼下这股热湖,只是带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新起点,“新中式”的发展仍然 ③ 。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选项中的“热度”和文中加点的“热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习知识需要持之以恒,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肯定是不够的。
B. 冰敷以后,病人身上的热度已经减退不少,很快就能康复了。
C. 如果建筑物存在热度过高的风险,就要考虑使用热反射产品。
D. 一夜成名很容易,但是想要一直保持热度不减却是相当困难。
2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现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答案】18. ①津津乐道
②博大精深
③任重道远 19. D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由“话题”可知,网友对时尚博主、穿搭达人的华服穿搭很有兴趣,不停谈论,可填“津津乐道”。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②此处修饰“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思想丰富内涵众多,可填“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③由“新起点”和“仍然”可知,此处是说“新中式”的发展很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挑,可填“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热度”指对事物热衷的程度。
A.指热情;
B.指温度;
C.指温度;
D.指对事物热衷的程度。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此句“仓廪实”“衣食足”与乙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照应;“知礼节”“知荣辱”与乙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照应。因此应放在乙处。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期,一段由人工智能秒写的“土味情话”,在网上迅速流传:“当我看着你的笑容时,我的心就像阳光般明亮;当我听着你的声音时,我的心就像鸟儿般自由。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彩虹,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这段文字辞藻华丽,花团锦簇, ① 。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指出,“爱”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一声亲人的呼唤,一次临别的握手,一滴雨中的眼泪…… ② ,才是“爱”存在的证明,而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想象和表达的。
作为“人”本身,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情的,有灵魂的。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角力,说到底是人类自己的角力——不做“假人”,要做“真人”。 ③ ,都只是一种冷冰冰的工具。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简述人工智能撰写“土味情话”的特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35个字。
【答案】21. ①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 ②只有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 ③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强大
22. 虽然生成快速、辞藻华丽,但是缺乏真挚的情感,难以真正打动人。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句“这段文字辞藻华丽,花团锦簇”和后面提到网友的问题,可知此处是说人工智能秒写的这段“土味情话”收到网友的喜欢,故补写内容是“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
第二空,根据前句“一声亲人的呼唤,一次临别的握手,一滴雨中的眼泪……”可知,此处是说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细小的事情,故补写内容是“只有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
第三空,由后句“都只是一种冷冰冰的工具”可知,此处补写的句子和后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内容上是说不论人工智能多强大,它都是“假人”,故补写内容应是“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强大”。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用规定句式概括语段要点的能力。
根据“一段由人工智能秒写的‘土味情话’,在网上迅速流传:‘当我看着你的笑容时,我的心就像阳光般明亮;当我听着你的声音时,我的心就像鸟儿般自由。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彩虹,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这段文字辞藻华丽,花团锦簇”,概括出“土味情话”的特点是:生成快速、辞藻华丽;
根据“‘爱’是人类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一声亲人的呼唤,一次临别的握手,一滴雨中的眼泪……只有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才是‘爱’存在的证明,而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想象和表达的”“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强大,都只是一种冷冰冰的工具”,概括出“土味情话”的特点是:缺乏真挚的情感,难以真正打动人。
最后,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简述人工智能撰写“土味情话”的特点:虽然生成快速、辞藻华丽,但是缺乏真挚的情感,难以真正打动人。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一些村民离开惯常的生活,奔赴未知;老棘拐等几人选择留守石屋,一生不变。文学世界的“变与不变”引人遐想,现实世界的“变与不变”也无处不在。有的时候,人们渴望稳定的状态;有的时候,人们又希望寻求变数。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适时而变 初心勿变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朝代更替,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人事无常,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但万物皆是由“道”所生。面对“变”,我们应该适应“变”,同时也要探究出其中的“不变”,如此方能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识得庐山真面目”,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回想2020,疫情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面对这样的“变”,医者毅然“逆行”,人们居家守望,老师和我们“云”上相约,共同打响防疫保卫战,用三年的时间,赢来了如今“不变”的安定生活。这其中,有“以变应变”,也有“以不变应万变”。“变”的是举措,是行动;“不变”的是规则,是初心。
当变则变,否则会被时代淘汰。《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遥想19世纪的中国,国力衰微,面对西方列强的崛起,不改变就将面临灭亡。“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工具,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看革命年代,红军因屡战失利,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果断求变,开始伟大的长征路,走“农村包围城市”这与众不同之路,最终赢得全面胜利。再看今朝,华为企业面对国外垄断芯片出口,不坐以待毙,而是以变应变,开发“麒麟”芯片,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
凡此种种,都是因“变”而破局,因“变”而发展。当下国际局势云谲波诡,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有违和平的思想日益抬头,经济形势动荡,文化倾轧之势日盛……对这样的剧变,不变就意味着被动挨打。谁能在危机中把握先机,谁就能于变局中率先打开新局。“变”是顺势而上,是积极作为,是顶风而上,是直面挑战。
但在“变”的同时,也应“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并非指故步自封、坐井观天,而是一种坚守。正如红军长征时心中装的是百姓,华为突破科技封锁时不忘的是国家,疫情期间国际互助为的是生命至上。“变”是为了更好地“不变”。华罗庚、黄大年等科学家毅然回国,奉献一生,是因为对祖国和故土的不变热爱;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山区民众36年不悔,终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是因为他坚守着为百姓造福的不变初心;无数基层工作者承上启下,才绘就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不变的深沉的爱。
“变”需要智慧与勇气,而“不变”需要信心与底气。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正青春的我们应深深扎根于时代的土壤,牢记使命,充实自我,追逐梦想。当我们能独当一面时,当乘风破浪,立向涛头,适时而动。但同时要切记,莫忘初心,如此方能“手把红旗旗不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结合现代文阅读中的情节来说,一些村民的离开,奔向未知的生活;老棘拐等人的留守,选择的是一生不变。接着材料从文学领域走向现实世界,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变与不变”的客观存在,人们有的时候“渴望稳定”,有的时候“寻求变数”。
本次作文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在“变与不变”中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方面,世间万物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也应该把握变数,与时俱进,正视变化,迎接变化,适应变化,拥抱变化,主动求变,开拓进取,开辟新局,在变化中抓机遇,在变化中强自我,追求新的发展进步,走向新的天地。另一方面,不变是相对,在变化之中,总有一些东西是相对不变的,比如品格、底色、根脉、初心等,或者说,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守住一些东西,才能够以此来应对万变。我们要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秉持既定的准则或规则,处变而不惊,历事而从容,以不变来应万变。
面对“变”与“不变”,我们要做出选择,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如同村民需要奔赴生活,祖居地亦需要守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守护一些未变,以不变应万变,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也要主动迎来变化,跟上社会的节奏,寻求人生价值,不变是为了求变,变化是为了有更坚定的不变,两者呈现着辩证的关系。
写作时,要将“变”与“不变”二者有机结合,辩证思考,论证才更全面深入。文章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面对“变”,我们应该适应“变”,同时也要探究出其中的“不变”。主体部分先论述在不变中求变,才能开始新路,寻得新机,谋得发展,可以列举商鞅变法、改革开放之变、科技发展之变等事例。再论述在变化中守不变,才能不忘初心,才能不迷方向,勇往直前,可以列举苏轼在变化人生中坚守、萧规曹随、张桂梅在环境变化中坚守等事例。最后总结以不变之心来应万变之事,在万变之中坚守不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更是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需要具备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从容,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才能勇敢地去探索浩瀚星空。
立意:
1.守“不变”之恒,应“求变”之需。
2.常中应变,变中守常。
3.“变”与“不变”,灵活把握。
4.不变守初心,求变天地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