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测试卷(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测试卷(含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测试卷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1.它是“一个以经济融合为基础,意识形态上高度同一化(基督教文明为基础,西方式代议制民主政治为核心)并逐渐延伸到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这里评述的是
A.欧共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下图源自《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该图中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出( )
A.非洲和拉美国家开始进入世界体系 B.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D.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3.在经济全球化压力下,泰国过早的开放金融市场,撤掉了所有自我保护的屏障,结果导致1997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发展成亚洲金融危机。有人惊叹:索罗斯使40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毁于一旦据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弊大于利
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C.经济全球化便于发达国家对外输出文化意志
D.发展中国家无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4.全球国际贸易总额从1947年的570亿美元增加到90年代的6万亿美元;90年代末,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达到1.5万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了8倍。这说明( )
A.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5.下表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他的著作《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统计的 1820—1985 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美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 D.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
6.IBM前副总裁拉尔夫·戈莫里说:“在这个全球化的崭新时代,公司利益和国家利益早已分道扬镳。与过去相比,对美国全球性企业有利的事情,对于美国人民而言,已经未见得是什么好事了。”拉尔夫·戈莫里指出经济全球化
A.使美国国家职能面临新挑战 B.受到原主要推动者的阻力
C.违背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D.不利于美国经济长远发展
7.冷战结束以来,开展多边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纷纷展开。如2001年,中国在上海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0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巴西召开领导人会议,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这表明( )
A.西方国家间的合作加强 B.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升 D.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8.如图所示为1970~2015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移民以及1960~2010年全球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单位:%)情况。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B.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
C.冷战时期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D.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9.观察两幅图片,这两幅图片反映了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是( )
A.战争瘟疫与环境污染 B.局部战争与恐怖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霸权主义和恐怖政治
10.某荷兰人曾说:“我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里面有各种欧洲不同国家的钱币,每晚都要整理一下,因为一天就可能要用好几种,这是当时的习惯。”此“习惯”改变于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联盟最终成立
C.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D.荷兰正式加入欧盟
11.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截至2021年10月,亚投行的成员数量由开业时的57个增至104个,已批准了158个项日,累计投贸总额超319.7亿美元。亚投行的发展,表明
A.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改变
C.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了发展 D.亚洲经济抗风险能力提高
12.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③相关各国经济交流将进一步加强 ④有利于欧盟各国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全球化,而世界政治结构还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全球化的经济管理者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全球化的政治进程,而政治进程的管理者不愿意冒失去国内支持的风险对经济或金融问题未雨绸缪。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际逆全球化现象普遍存在
B.世界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不同步
C.政治管理者违背了历史潮流
D.世界的秩序结构存在着重大缺陷
14.2017 年,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发表声明,敦促欧洲减少对其跨大西洋盟友的依赖,“我们完全依赖他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并呼吁“欧洲需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默克尔的这一讲话
A.反映了美国已经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B.说明了欧盟成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
C.反映了欧洲彻底摆脱了美国的影响 D.体现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5.联邦德前总理阿登纳说:“统一欧洲的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达到欧洲的统一。”其中“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是
A.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B.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C.成立欧盟 D.发行欧元
16.1991年至2011年20年间,西方七国集团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从66.7%下降到48.1%,而金砖五国则从7%上升到20%左右。这说明金砖国家的合作( )
A.掌握了全球化的主动权 B.导致多极化格局形成
C.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变革 D.终结了旧的经济体系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缅甸、印度等有关国家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1957年11月6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向全世界提出了这样一个时代之问,并明确给出了中国的方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创造性发展。
——摘编自黄葱康《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世界意义和中国方案。
18.1500年前后,分散、孤立的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描绘了16-18世纪300年间的国际贸易
材料二 儒商文化诞生于农业.社……商人们基本上在本地做生意,在生产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人际关系导致的暗箱操作影响不大,不容易损害当事人太多的利益,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就不同,中国企业不仅不要把儒商文化带向世界,而且要接受并习惯于法律的商业运作,多用专业化的律师。
——摘编自2010年《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导300年间国际贸易的是哪个地区?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分析这种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19.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希腊人。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领域取得成就。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兴起,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各城邦政治制度都不尽相同,斯巴达在政治制度上倾向于贵族寡头制,雅典是民主政体的模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借土地拥有权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的力量呈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是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苏联的瓦解消除了西方唯一最强劲的挑战者,西方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控制着高科技武器工业。第二幅图画却与这第一幅画面大不相同。那是一个衰落的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力量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列举古希腊从哲学“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代表人物,指出古代希腊文明在欧洲文明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二中关于二战后西方发展态势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亦可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论述题
20.中美竞争
材料 在今天美国关于“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大讨论中,华盛顿决策圈对历史隐喻与类比的运用非常普遍,其中有三种中美关系的类比最为流行:修昔底德陷阱、1914年“梦游者”们与冷战。尽管在这三种过时的大国阵营争夺实力范围的认知路径下,美国将中国视为“唯一有能力挑战现行国际体系”的国家,而且对中国已经表现出极为明显的采取“预防性”行动的强烈冲动和敌意的情况下,也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审慎”,着力反复强调“管控”中美关系的必要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022年5月、副国务卿舍曼于2023年2月也分别在阐述美国对华方针的活动中表示,希望与中国在诸如气候、健康、禁毒等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必要的接触。
——沈逸:《构建数字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围绕“中美竞争”,提取上述材料的一则或多则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一个以经济融合为基础,意识形态上高度同一化(基督教文明为基础,西方式代议制民主政治为核心)并逐渐延伸到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并结合所学可知题意描述的是欧盟,故选C;欧共体尚未向”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延伸,排除A;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与”政治一体化的超国家政治实体“的描述不符,排除BD。故选C。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80年代。依据图片信息可知,20世纪6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先后成立了一些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说明世界区域集团化取得一定成果,C项正确;非洲和拉美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融入世界体系,排除A项;二战后世界总体格局是美苏冷战,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说法不符,排除B项;图中有美国参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说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全球化压力迫使泰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撤掉保护屏障,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的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是被动和弱势的,B项正确; 材料中分析发展中国家受全球化冲击,自保能力较弱,不能说明整个全球化都是弊大于利,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发达国家对外进行文化渗透,C项错误; 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D项说法绝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全球国际贸易总额从1947年的570亿美元增加到90年代的6万亿美元;90年代末,全球外汇交易量每天达到1.5万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了8倍”可知,二战后全球贸易及外汇交易量显著增加,体现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领域上的变化,非国际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 1820—1985 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不断下降,特别是在二战后下降的更为明显,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由于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跨度,排除A;材料强调国际贸易税率的下降,而不是强调贸易发展,排除B;美国经济实力远高于英国,排除C。
6.A
【详解】题干主旨是经济全球化使公司、国家、民众关系及相互之间利益分配发生新的变化。这就对国家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挑战了国家职能,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原主要推动者的阻力,故B项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仍是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故排除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根据“开展多边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纷纷展开”可知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加强,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中国不是西方国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加强,不能说明中国影响力的上升,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0—2015年的世界。根据1970—2015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移民以及1960—2010年全球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可知,1970—2015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移民增长迅速,全球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率大大增加,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较为明显,A项正确;材料未直接体现发达国家主导,排除B项;2015年冷战已经结束,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伊拉克战争发生的根源是霸权主义,“9·11”事件是一场典型的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两幅图片反映了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是霸权主义和恐怖政治,D项正确;两幅图片与战争瘟疫与环境污染无关,排除A项;伊拉克战争是局部战争,但战争的根源是霸权主义,排除B项;“9·11”事件是一场典型的恐怖袭击事件,不属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分析】材料“我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里面有各种欧洲不同国家的钱币,每晚都要整理一下,因为一天就可能要用好几种,这是当时的习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习惯”改变于欧元进入流通领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点。
【详解】
11.A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57个增至104个”可得出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发生改变,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亚投行不是区域经济组织,排除C项;D项材料内容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冷战结束后的欧洲。欧盟是重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欧元使用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①正确;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②正确;欧元成为欧盟国家的共同货币,便利了商品贸易和跨国投资,相关各国经济交流将进一步加强,③正确;欧元启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依据材料“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全球化,而世界政治结构还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全球化的经济管理者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全球化的政治进程,而政治进程的管理者不愿意冒失去国内支持的风险对经济或金融问题未雨绸缪”可以看出国际秩序存在严重缺陷,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的秩序结构存在着重大缺陷,不是“国际逆全球化现象普遍存在”,排除A项;B项是材料的表象,排除;“政治管理者违背了历史潮流”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默克尔呼吁“欧洲需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主张体现了欧洲进一步摆脱美国的束缚,强调欧洲的独立性,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通过题干无法判定欧盟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排除B;C中的“彻底”表述绝对,与题干中“呼吁”不符,排除C。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是1952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A正确;BCD均不符合材料限定,排除。故选A。
16.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91年至2011年20年间的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91年至2011年20年间,金砖国家的发展速度较快,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和七国集团国内生产总值占比的差距逐渐缩小,这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变革,C项正确;当前全球的主动权依然在发达国家手中,排除A项;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排除B项;当前旧的不合理的经济体系依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7.(1)背景:朝鲜战争结束;新中国财政困难;美国加强军事部署;新中国外交困境。
(2)世界意义:成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据材料“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得出朝鲜战争结束;据材料“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得出新中国财政困难;据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得出美国加强军事部署;从当时的外交困境分析,得出新中国外交困境。
(2)本题是影响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中国)。据材料“中国与缅甸、印度等有关国家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得出成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中国方案:据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18.(1)主导:欧洲影响:人口:改变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数量增长;物种: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等物种种植结构;经济:欧洲社会出现通货膨胀,白银成为中国普遍流通的货币等;生活方式:各大洲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文化观念:殖民文化出现、欧洲关注人的尘世生活等。
(2)观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要接受并习惯于法律的商业运作(规则意识)。评价:这一观点是合理的。背景:世界: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成为普遍共识,其本质是法治经济;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中国:一直以来,中国的商业文化重人情、轻规则;9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影响: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和融人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中国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详解】【小问1】主导:根据材料时间以及贸易路线可知,主导300年间国际贸易的是欧洲。影响:从人口角度看,改变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数量增长;物种:割据材料中农作物种类,尤其是高产作物可知,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等物种种植结构;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大量贵金属的流通,欧洲社会出现通货膨胀,白银成为中国普遍流通的货币等;生活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贸易使得各大洲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文化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文化出现、欧洲关注人的尘世生活等。
【小问2】观点:根据材料“中国企业不仅不要把儒商文化带向世界,而且要接受并习惯于法律的商业运作,多用专业化的律师”可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要接受并习惯于法律的商业运作(规则意识)。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合理的。背景: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成为普遍共识,其本质是法治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角度看,一直以来,中国的商业文化重人情、轻规则;9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和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中国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19.(1)特点: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城邦政治制度千差万别,包含有一定的民主因素。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地位: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2)观点一:二战后西方仍处于支配状态。
论证要点:在政治上,西方通过构建战后国际政治体系,一度操纵了联合国:经济上,西方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建起货币、金融和贸易的主导优势;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高新科技领先世界;军事上,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冲突,影响稳定;冷战结束后,苏联和东欧社会性质的剧变,消除西方战后最强劲的对手。
结论:二战后的西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仍旧保持支配地位。
观点二:二战后,西方不断走向衰落。
论证要点:在政治上,殖民体系瓦解、社会主义阵营壮大、第三世界兴起,不断冲击着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在经济上,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矛盾未能解决,经济危机时有发生;社会主义国家深入探索现代化新模式,新兴民族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冲击西方的经济优势地位;失业、贫富分化加剧、毒品泛滥等社会问题突出: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力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结论:二战后,西方在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的挑战下不断走向衰竭。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许多城邦,人民凭借土地拥有权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可得出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根据材料“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各城邦政治制度都不尽相同,斯巴达在政治制度上倾向于贵族寡头制,雅典是民主政体的模范。”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城邦政治制度千差万别,包含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2)根据材料“第一幅是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可得出观点一:二战后西方仍处于支配状态。根据材料信息“苏联的瓦解消除了西方唯一最强劲的挑战者,西方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控制着高科技武器工业。”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国际格局等角度论证西方处于支配地位,例如在政治上,西方通过构建战后国际政治体系,一度操纵了联合国:经济上,西方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建起货币、金融和贸易的主导优势;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高新科技领先世界;军事上,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冲突,影响稳定;冷战结束后,苏联和东欧社会性质的剧变,消除西方战后最强劲的对手。最后总结升华:二战后的西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仍旧保持支配地位;根据材料“那是一个衰落的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力量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可得出观点二:二战后,西方不断走向衰落。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能够证明西方力量下降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国际格局等角度加以论证,例如政治上殖民体系瓦解、社会主义阵营壮大、第三世界兴起,不断冲击着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在经济上,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矛盾未能解决,经济危机时有发生;社会主义国家深入探索现代化新模式,新兴民族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冲击西方的经济优势地位;失业、贫富分化加剧、毒品泛滥等社会问题突出: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力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最后总结升华:二战后,西方在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的挑战下不断走向衰竭。该题也可以综合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二战后,西方虽然保持了优势地位,但优势地位被不断削弱。
20.示例:论题:推动中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论述: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双方应该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推进全球治理的改善,推进国际和平。回首历史,中美双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以合作代替对抗,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结论: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详解】这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是现代世界。
论题:据材料问题“围绕‘中美竞争’,提取上述材料的一则或多则信息,自拟论题”,据材料“尽管在这三种过时的大国阵营争夺实力范围的认知路径下......着力反复强调‘管控’中美关系的必要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希望与中国在诸如气候、健康、禁毒等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必要的接触”可知,中美虽有竞争关系,但不代表双方只能对抗,也可以合作,即中美竞争需转变固有观念,通过推动中美合作,实现共赢,促进世界和平,据此得出论题是推动中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论述:首先论述清楚中美竞争的由来,即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然后论述清楚对抗为什么可避免,即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恰恰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美关系是否健康和谐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和全球和平稳定发展考虑,中美双方也应该加强合作。接下来论述如何加强合作,即面对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双方应该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推进全球治理的改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和平。还可以以史为鉴,通过对二战、冷战等的教训,得出中美双方应本着求同存异精神,以合作代替对抗,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最后归纳总结,回扣主题,即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