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阶》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台阶》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台阶》“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因此应紧扣小说的人物描写来设计教学,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同时,重点放在探究人物形象上面,引导学生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为下节课的主题探究做准备。
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的学生,思想稚嫩,认识感性浅显,生活体验单纯,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缺乏理性。加上与作者生活的年代距离远差别大,对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人物的精神境界,体会作者的价值趋向等,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倘若在班级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引导得当,学生定会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知识转为能力,从感性走向理性,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教学目标:
学习细节描写,欣赏父亲形象,并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写作。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学习概括情节的方法。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把握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节描写,并尝试写作。
评价任务:
1、如果你是这位父亲的子女,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父亲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原因以及他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吗?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针对目标一)
2、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找到描写父亲的细节,品味其作用。(针对目标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一篇写父亲的小说。(板书文题)
大家读作者简介:李森祥,当代作家,浙江人。著有《天下粮仓》 《小学老师》等。(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不用过多音频,图片,简洁导入,力求直奔教学内容,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
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
[过渡语]学习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让我们齐读一遍。
学习目标:(学生齐读)(课件展示)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概括父亲形象。
2、学习细节描写,把握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并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写作。
三 整体感知、读懂情节。
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去感受父亲台阶。父亲生活的目标是建台阶,那么我们阅读也要有几层台阶。(教师传授阅读之台阶:读懂情节、读懂人物、读出自己。)下面我们就登上第一台阶整体感知、读懂情节。
1、整体感知 读懂情节
如果你是这位父亲的子女,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父亲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原因以及他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吗?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学生圈点勾画)
交流明确:
为建高台阶父亲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等等。这么辛苦都是为了搏得尊重,但建好以后父亲也老了。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方法: (一般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除了有人物,还应该有原因、经过、结果。)
本文讲了一位父亲 ——人物
觉得自家的台阶低,羡慕人家的高台阶,立志造一栋高台阶新屋。——起因
通过大半辈子的准备了,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经过
新屋造成了,父亲老了,身体也累垮了的故事。 ——结果(课件展示)
(评价标准:情节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到位。)
父亲的形象概括
用一句话概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提醒:用你们手中的笔,随时把你的思考所得变成文字。 学生读书、思考)
预设:生1:父亲是一个执着追求、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人。
生2: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
生3:父亲是一个不辞辛劳、不甘落后的人。
生4: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热爱劳动的人。
生5:父亲过得非常困苦艰难,即使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父亲仍是一个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人。
生6:我觉得父亲是一个有理想、有自尊,为生活勤奋刻苦的人。
生7:我认为父亲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勤俭持家的人。
(评价标准:要抓住核心关键词,如吃苦耐劳,为他的新屋准备了大半辈子。 因为不甘落后,因为想自己家的台阶高一点,因为要自尊,所以不辞辛劳。)
师:好,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眼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屏显:)
一位体壮如牛、吃苦耐劳、要迈进受人尊重行列的父亲。
一位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亲。
一位俭朴谦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万苦的父亲。
一位在漫长的准备之中积铢累寸,终于如愿以偿的父亲。
一位不甘低人一等、在坚忍不拔的奋斗中老去的父亲。(学生齐读)
师:小说就写了这样一位让我们很尊敬、又很让人心疼的父亲。好,对父亲的形象概括就到这里。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教学板块——概括父亲形象。
四、研讨细节描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小说中心人物,深入文本,细致阅读。用小问题分解深入,并从人物的言行等方面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用任务推动教学过程,具体指导细节阅读方法。最后通过一个问题归纳对父亲的认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人物,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过渡:我已经看到了许多同学们心目当中的父亲的形象,是这样一位有着许多优秀品质的父亲。这样感人的人物,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的呢?一定是因为这两个字:细节。(讲解细节描写相关内容)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例如:
第19段细节描写: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 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浮”“飘” “挑” “起” “伏” “滚”一组动词,十分贴切、生动。写出了父亲秋夜踏黄泥的用力、专注,为父亲塑造了一幅充满动感的雕像。
(课件展示)
1、仔细阅读5——16段,父亲的职业是——农民。
你能不能根据这几段课文,找到具体内容说明父亲是农民?
预设:生:第5段,父亲洗脚,洗出了一盆泥浆,可见他的勤劳。
生:第15段,“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生:第11段,“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
生:第12段,“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只有农民才会挑谷子。
生:父亲穿的是草鞋。
师:而且穿破了很多草鞋。我们抓住了不少细节,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中读出了一个勤劳、辛苦的父亲的形象。 看出一个人的外在特征是很容易的,有同学能看出父亲作为一个农民的内在特征吗?
生: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从这里,可看出父亲的老实、厚道。
评价标准:学生能抓住关键词,同时能概括出人物特征,给予充分评价;只找到课文关键词,没有道出妙处,需要其他同学补充,鼓励学生多学习分析方法。
2、这几段是写父亲在建新屋前的表现,下面大家读一读21、28段,师:在这里,大家从细节中可看出父亲有什么特点?
(1)21段(课件出示):父亲为什么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首先我们找到描写父亲尴尬的段落,在文章第二十一小节。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课件出示):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生齐读)
启发学生思考:1、尴尬的笑。什么叫尴尬?(尴尬就是不自然、十分窘迫、难堪。)
2、文章中哪些句子、怎么表现出父亲的尴尬?(找出细节描写,读出,简要分析父亲心理)
如: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父亲不是因为胆小不敢放,是因为父亲太激动了,他花了大半辈子的准备才造好新房子,是很不容易的,他一方面很激动,一方面又放不了鞭炮,所以就显得尴尬了。
他一生都是一个平民,他现在住上了台阶高的房子,刚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变成现在地位稍高的一个人,他觉得不适应,所以感觉有些尴尬。
父亲也是突然从一个平民变成了一个稍有地位的人,所以有些尴尬了。
他只是在别人眼里有地位,自己依旧认为是农民,一下子到了这么高的地位,感觉有点虚。
3、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我想问:仿佛是什么意思?好像。他是主角啊,怎么会没人看他,为什么拿不准呢?他看乡亲了吗?(学生体会发言)
教师总结:父亲真的是尴尬,他这时眼睛不知该看哪里了,他甚至不敢跟人家的眼睛对视。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话。他尽力想把胸挺高些,无奈他的胸是驼惯了的,却胸无法挺高……这里给人感觉很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体会,发言。参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他当农民当惯了,农民都是弯腰工作大半辈子,背是驼惯了,还有一层,农民是比较下层的阶级,他一直很谦卑,所以背一直直不起来。
教师简评:由于长期劳作,以及他的谦卑,让他无法挺起胸,到这里我们理解父亲尴尬的原因了。我们发现父亲的内心其实很复杂。他的外在行动与他的内心心理是有矛盾的。这才是真实的父亲,只有复杂才真实,只有立体才丰满。
因此(课件出示):
骨子里的质朴、谦卑使身为农民的父亲永远都不会、也学不会张扬。
(3)就是这么一个不张扬、不善表达的非常善良的父亲,但他的内心又是如此丰富,他的言行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课件出示):
父亲挑水闪了腰,为什么“我”想去帮忙,父亲却很粗暴地推开“我”?在哪里呢?
生:28小节。(课件出示):
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
(请一生朗读这一段)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父亲他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当时父亲有哪些言行让我们感到疑惑?
(学生发言,评价要体现三点:无奈中生自己的气;痛苦中却不放弃;看似帮助的行为,实则是不理解的伤害)
师:为什么要在“不”字后面加破折号?
生:父亲就是非常的疼痛,说话的时候气接不上来,不由自主的把“不”延长了。
生:我觉得父亲是因为有点生气,才会加强生气的语气来。十分粗暴地一把推开我,应该是生气的语气,破折号是用来强调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现在请同学综合前面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尝试读出或痛苦或生气的语气,注意重音放到哪个词上。其余同学评论,以能听出父亲情绪为评判标准)
总结: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执着,踏踏实实,不辞劳苦,他为家人可以奉献他所有的一切,他教会了我们永不放弃。通过分析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小说塑造了一位让人觉得凄楚辛酸又让人感到豪迈壮烈的父亲。
六、下面我们就登上第三台阶:拓展延伸,读出自己。
你身边也有一些难忘的人,难忘的瞬间,你无意中看到的让你为之一怔的画面或场景,同学们拿起你的笔,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你心中的这些“难忘”记下来吧!
学生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几位同学作品,其余同学课下继续完成并修改,同学互评,下节课再交流。
板书设计
台 阶
李森祥
父亲老了
要强
执着
勤劳
愿望 受人尊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