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

资源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计45分。
1-5 BCBCA 6-10 CDDBA 11-15 DCB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5分。
16.(14分)(1)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
资产阶级思想传入中国。(6分)》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画报创办于1884一1998年间,该画报从政治、科技、社会习俗等多
个角度描绘了晚清社会场景,是了解晚清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书中主要涉及中外纪
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四个方面。中外纪闻主要记载了晚清时期中外战事,
反映了民族危机的加深;官场现形主要反映了晚清政府的政治黑暗、吏治腐朽;格致汇编
主要反映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海上繁华主要体现在西方思想和习俗的
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通过画报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画报也融入
了作者的主观意图,作为史料研究,还需要结合其他史料相互验证,才能使用。(8分)
17.(14分)特点:能从明清山东书院教育发展的整体概况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明清山东书院
教育发展较快;
能从明清山东书院教育的分布特点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明清山东书院教育分布不平衡
济南府/兖州府分布较多,登州府分布较少:
能从明清山东书院教育的主导者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能从山东书院教育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如关注人的道德规范/注重社会教化等(从任
意三个角度作答,即可得6分)
阐释:能从明清书院教育的政策的角度、经济发展的角度、文化氛围及登州地区在明清之
际教育文化发展状况等角度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即政府鼓励书院教育,尤其注
重省会城市教育的发展;运河疏通、商业贸易繁盛人口的流动、文化交流、文教环境优越;
历史文化(传统的孔孟之乡)登州地区文化氛围及文化基础的落后)(从任意两个角度作
答,即可得4分)
能从书院教育发展的影响的角度进行阐释;
即从书院教育培养人才、促进山东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社会秩序
的稳定等角度进行分析。
总之,明清山东书院教育是明清之际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同时推动
了山东地区的发展.(从任意两个角度作答,即可得4分)
18.(13分)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普通话推广和普及
的原因的角度作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方言中国、交流不畅的现状;文化认同、巩固政
权的需要等角度;改革开放后,人员流动性增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
使用普通话的需求增加等角度)》
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措施的角度作答;如国家通过须布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滕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2024.04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卡、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 )
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 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
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 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
2.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贸易高度发达 B.华夷观念不断改变
C.贸易体系逐步转换 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
3.现存的绝大多数祠堂类建筑都是明清两代建成的,其分布特征被人戏称为“南方祠堂遍地,北方所剩无几”。乾隆时,有大臣上奏称,造祠之风“闽中、江西、湖南”尤盛。明清时期的祠堂建设( )
A.证明了宗法制度的存续 B.可研究农村的经济形态
C.深刻改变基层治理模式 D.受到了建筑材料的束缚
4.1843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泰勒给清朝的道光皇帝写了一封信,落款是:“您的好朋友约翰·泰勒”。道光皇帝读到的是经过大臣翻译的文本,并没见着“您的好朋友”,而是一篇“伏愿太平永固,山河带砺”的国书。这说明当时( )
A.清政府大臣的英文翻译水平非常落后 B.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的和平友好外交
C.清王朝固守传统的“天朝上国”理念 D.清朝官员极力支持中美之间友好往来
5.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过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 B.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6.阅读表,据此可以推断出( )

期刊名称 创刊日期 创刊地点 备注
《新青年》 《每周评论》 《国民》 《新教育》 《建设》 《解放与改造》 《少年世界》 1915年 1918年 1919年 1919年 1919年 1919年 1920年 上海 北京 北京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陈独秀主办 李大钊等主办 北大学生主办 中华新教育社刊物 国民党机关刊物 进步党机关刊物 少年中国学会主办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B.政党政治深入发展
C.报刊关注国民思想的改造 D.国人办报遍及各地
7.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到:“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体现了该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
A.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B.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要求
C.具有鲜明的新民主主义色彩 D.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8.图1、图2分别为1949—1966年、1977—1991年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版本图书馆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数据占比统计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图1 图2
A.社会价值观念的统一 B.文化娱乐市场的需求
C.教育改革与科技发展 D.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9.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约1.4亿人,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些成果( )
A.满足了现代化建设需要 B.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现
C.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活力 D.得益于教育体系的成熟
10.如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 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 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1.希罗多德等希腊史家的记述、托勒密王朝碑铭文字(今埃及境内)均表明,古代波斯帝国通过残暴镇压行省,保持稳固统治。而现代对波斯波利斯(位于今伊朗境内)等城市考古发现,当时帝国是以怀柔政策为主统治境内其他族群。由此说明( )
A.文字史料比实物史料更为可信 B.相互矛盾的历史史料不可采用
C.考古是辨识古代文明最终依据 D.立场态度影响历史记载真实性
12.4世纪中期—10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的钱币一直保持着汇率稳定的良好状态,且通行于欧洲市场。然而至14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意大利共和国的金币最终取代了拜占庭金币成为地中海贸易货币流通的新标准。这一变化( )
A.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B.得益于文艺复兴的开展
C.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3.如图为19世纪初的漫画,图中人物为法国的拿破仑和英国的代表人物约翰·布尔。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
A.拿破仑帝国征服欧洲盛极一时 B.英国力阻拿破仑的扩张与称霸
C.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展开对决 D.英法两国联合用武力瓜分世界
14.如图为“近200年美国移民数量与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近200年间北欧和西欧移民始终是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B.世界大战和经济“滞胀”危机使美国移民数量跌至波谷
C.二战后美国移民结构伴随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改变
D.世界各地移民的到来使美国形成了趋于一体的移民文化
15.下表为不同历史时期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分布情况。它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时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人)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亚洲 澳洲
1901—1920年 19 1
1921—1940年 15 3
1941—1960年 14 2 1
1961—1980年 14 4 1 2 1
1981—2000年 11 4 1 3 1
2001—2015年 10 1 1 1 2
A.欧洲文学水平领先世界 B.世界文化多样性得到了更多认可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国家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文学水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3分,19题14分,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自称“天下容有不能读日报之人,天下无有不喜阅画报之人”。画报存在的十五年间,正是晚清中华帝国的多事之秋,大到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以及前因后果,小到租借里某次西兵会操都在画家笔下得到呈现。百年后的今日,《点石斋画报》成为我们了解晚清社会生活乃至“时事”与“新知”的重要史料。
材料二 下表节选自《点石斋画报》目录
中外纪闻 力攻北宁、吴淞形势、基隆再捷、甬江战事、中法换约、顽固党放火戕官、牙山大胜、赞成和局、万寿盛典、西使觐光、轮船又火、大闹教堂
官场现形 恭应考差、糊涂知县、疯官可笑、假官作贼、道士捐官、购枪舞弊、德政何在、厘卡积弊、催科滋扰
格致汇编 新样气球、妙制飞车、兴办铁路、水底行船、铁甲巨工、边防巨炮、演放水雷、西医治病、以表验人
海上繁华 游园肇祸、法国节期、英皇子观灯记、西童赛马、赛脚踏车、奇园读画、女塾宏开、大闹洋场
(1)“画报存在的十五年间”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6分)
(2)谈谈《点石斋画报》对研究晚清社会的史料价值。(8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明清山东书院六府分布统计表
府名 明代 清代 明清合计
书院数量 所占比例 书院数量 所占比例 书院数量 所占比例
济南府 23 25% 74 34.26% 97 31.5%
兖州府 21 22.83% 59 27.31% 80 26.2%
东昌府 15 16.30% 26 12.04% 41 13.3%
青州府 18 19.57% 27 12.50% 45 14.6%
莱州府 10 10.87% 13 6.02% 23 7.5%
登州府 5 5.43% 17 7.87% 22 7.1%
总计 92 100% 216 100% 308 100%
——《明清山东书院的时空分布及其近代演变》
材料二 济宁(兖州府)“当河槽要害之冲,江淮百货走集,多贾贩……当南北咽喉……我国家四百万石滑艘皆经其地,士绅之舆舟如织,闵广吴越之商持贸易鳞萃而蝟集。
——康熙《济宁州志》卷二风俗/卷八艺文
泺源书院(济南府),雍正十一年下省会之地仍各建书院以作育人才,岁发帮金膏火。巡抚乃倡捐修葺……
——乾隆《历城县志》卷十二《建制建置考·学校》
材料三 泺源书院规定:书院学生“一、为学莫先于立志;一、为学莫要于寡欲;一、为学当敦实行;一、为学当秉虚衷;一、为学当勤讲读;一、为学当慎交”
——道光《济南府志》卷十七《学校》
指出明清山东书院教育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
18.(13分)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信息工具和认知工具,也是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政治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大田县有闽南话、大田话、龙溪话等十余种方言、土语,出门三、五十里方言就互相听不懂。当时来大田县农村工作的南下干部用普通话作报告,群众都听不懂……所以,在当时的群众中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不懂听普通话,好像鸭子听雷轰”,“社会主义无限好,张耳聋子听不了”。
我们国家正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全国人民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进入了日益广泛的集体生活和共同劳动,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一个规范明确的统一的民族共同语。
——摘编自崔明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历史动因及其政治意蕴》
材料二
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7年,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突破1亿人大关。
2000年,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21世纪初,语音技术在手机社交和生活服务平台普及。
2001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也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2014年,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摘编自李忠杰《共和国之路》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的认识。(13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9.(14分)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也都会举办一系列临时展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博物馆的雏形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这就是珍奇屋(珍奇柜)。瑞普斯的珍奇柜里摆放着大量玻璃材料的科学仪器、罗马女神的瓶画和肖像画,鹿角、蜘蛛标本杂乱地堆着,最上方还有一个美洲人的头盖骨。
珍奇屋反映了当时西方贵族的隐秘心态。一个橱柜里往往摆放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东西:非洲原住民的木雕、中国的青花瓷、太平洋深处的鱼、美洲山谷中的矿石。拥有了它们,仿佛就囊括了整个世界。对这些带有异国情调物品的喜好刺激了西方人去征服其他国家,满足自己的欲望。珍奇屋还是推广自然知识的场所。各种简单的实验设备仪器被置于展览的中心,有力地推动了科学观念的普及,甚至推动了原始实验室的成立。
——(法)克里斯蒂娜·达韦纳:《珍奇屋》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建于1753年,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对外扩张中得来。
1820年,法国建立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展示机器和制造技术为主,免费向公众开放。1909年,英国成立伦敦科学博物馆,动力机械厅陈列有古老的风车、水轮机及蒸汽机等。钢铁厅陈列有用模型展现的14~19世纪英国冶炼工业的发展过程和1865年英国巴罗公司第一台贝氏炉模型。纺织厅陈列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最早的纺织机。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在各大博物馆参观,各博物馆之间的展品巡回展览也逐渐增多。
——摘编自《博物馆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珍奇屋建立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博物馆在欧洲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