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韩城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 空气 B. 金刚石 C. 铅笔芯 D. 铜锌合金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点燃酒精灯 D. 测溶液pH
4. 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原理关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 明矾能杀菌消毒
C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发生中和反应
D 用铅锑合金制作电路保险丝 铅锑合金的熔点比纯铅低
A. A B. B C. C D. D
5. 下图是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中b玻璃管内产生气体具有助燃性
B. 实验1中,相同时间内a、b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 实验2中水受热沸腾的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实验1、2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6.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D. 该反应不利于环境保护
7. 20℃和6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如图所示为用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固体 B.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 证明NaOH能与CO2反应 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观察塑料瓶是否变瘪
C 鉴别NH4Cl溶液和KCl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AgNO3溶液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A. A B. B C. C D. D
9. 向盛有FeCl3和HCl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代表沉淀质量 B. 原溶液中FeCl3和HCl质量相等
C. P点之前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 Q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步骤有制模、挑字、排版、涂墨、上纸印刷。
(1)活字印刷过程中要用到胶泥(含有CaO)制字,胶泥加水后会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排版时,需用小火烘烤模板上的石蜡,使其熔化,烘烤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
(3)用墨印刷的字画能够长久保存而不褪色,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11. 《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广锡参和为响铜”,是说平时所用到的各式各样的铜制品,都是红铜和其他物质加工而成的。
(1)“响铜”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合金”)。
(2)古代制取黄铜的原理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12. 央视科教频道《时尚科技秀》栏目向观众展示科技新创意、新产品、新发明,让大家感受科技的魅力。
(1)粮食与气膜仓:为使粮食保鲜和减少虫霉危害,可通入氮气作保护气。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2)发电玻璃:即在玻璃表面覆盖一层碲化镉薄膜,在弱光照射下能持续发电。碲化镉可由H2Te溶液和CdSO4(硫酸镉)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推测碲化镉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稀土永磁:钕铁硼磁铁磁场稳定,可用于改善血压。如图是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_____。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3. 金属与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物理方法可以把黄金压成厚度只有的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金属防锈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利用下图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的液面_______(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
(3)铝比铁活泼,但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要验证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下列实验中的组合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4. 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为了躲避敌人的盘查,把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NaCl是由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为取出食盐,潘冬子将吸有食盐的棉衣放进水里,揉一揉,搓一搓,然后把得到的“水”倒进锅里煮干,这种获得食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NaCl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①假设冬子有358gNaCl。10℃时最少需用___________水溶解。
②50℃时,将一定质量的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第一份:
第二份:
据此分析,x=__________。
15. 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CuO)可用于制备Zn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1)“浸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一个)。
(2)X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检验“除铜”步骤中“铜”是否除尽,可采用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
(4)装置G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
【学习交流】
(1)甲实验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B、D试管内的溶液全部倒入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讨论交流】
(2)同学们一致认为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有NaOH;
小亮认为可能有Na2CO3;
小红认为可能有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3)【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测定pH pH___________(填“>”、“<”或“=”)7 溶液呈碱性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___________ 小红的猜想成立
【结论分析】
(4)小刚认为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继续实验】
(5)小刚取实验操作②得到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证明小红的猜想成立。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 为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小组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反应中消耗稀盐酸质量为___________。
(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韩城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C、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 空气 B. 金刚石 C. 铅笔芯 D. 铜锌合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和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各成分中均不含金属元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构成的物质,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黏土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可能含有少量金属元素,所以铅笔芯中既含有非金属元素,又含有金属元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铜锌合金是由铜和锌构成的合金,铜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锌元素也属于金属元素,所以铜锌合金中只含有金属元素,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择D。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点燃酒精灯 D. 测溶液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要与试管口紧挨,且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试管稍微倾斜,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称量纸称量,应用玻璃器皿,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该选项操作正确;
D、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4. 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原理关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 明矾能杀菌消毒
C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发生中和反应
D 用铅锑合金制作电路保险丝 铅锑合金的熔点比纯铅低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洗洁精清洗餐具油,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除去,故选项说法正确;
B、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较大颗粒而加速沉降,不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呈碱性,可以和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成分的熔点低,用铅锑合金制作电路保险丝,是因为铅锑合金的熔点比纯铅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 下图是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中b玻璃管内产生气体具有助燃性
B. 实验1中,相同时间内a、b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 实验2中水受热沸腾的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实验1、2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1中,b玻璃管连接的是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该说法正确;
B、实验1中,a玻璃管连接的是负极,产生的是氢气,b玻璃管连接的是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相同时间内a、b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该说法错误;
C、实验2中水受热沸腾的过程中,水分子大小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间隔,该说法错误;
D、实验2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的组成,说法错误;
故选A。
6.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D. 该反应不利于环境保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A正确。
B、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从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1个甲分子由1个汞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是HgS,化合物,1个乙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是O2,单质,丙由汞原子构成,是Hg,单质,1个丁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是SO2,化合物,所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
C、由2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该反应中只有丁(SO2)是氧化物,C错误;
D、该反应生成了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所以该反应不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
故选C。
7. 20℃和6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如图所示为用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固体 B.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A、20°C 时 KCl 的溶解度分别为 3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0gKCl达到饱和,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KCl达到饱和,加入5.0gKCl不能完全溶解,因此,①中溶液为 KCl 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除KCl以外能溶于水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是在①的基础上又加入10.0g水,使未溶解的KCl固体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0.0g+5.0g+10.0g=25.0g,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到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没加KCl固体,所以溶质质量②和③相等,①中有未溶解的KCl固体,溶质质量小于②,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该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②升温的过程中没有加入溶质,没有加入溶剂,但升温可能导致水分的蒸发,使③中溶剂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减少,最终使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 证明NaOH能与CO2反应 向充满CO2软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观察塑料瓶是否变瘪
C 鉴别NH4Cl溶液和KCl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AgNO3溶液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与Cu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除去CO,故该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
B、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塑料瓶会变瘪,但是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还有水,因此需要再用相同的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后,加入等体积的水,比较两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若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塑料瓶变瘪程度大,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该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氯离子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中都存在氯离子,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都会有沉淀生成;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可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是氯化铵,因为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氨气,故该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能溶于水;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可得到碳酸钙固体,滤液进行加热蒸发,可得氯化钙固体;该实验是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固体,而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是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钙固体,故该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择A。
9. 向盛有FeCl3和HCl混合溶液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代表沉淀质量 B. 原溶液中FeCl3和HCl质量相等
C. P点之前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 Q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向FeCl3和HCl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先与HCl发生中和反应,再与FeCl3发生反应;①: ②:
A、第一个反应无明显现象,第二个反应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所以甲代表沉淀质量;故A错误;
B、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6.5份质量的氯化氢与每40份质量的氧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每162.5份质量的氯化铁和每12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由图可知二者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相同,所以原溶液中二者质量不同;故B错误;
C、P点之前是第一个反应,即溶液中的盐酸未反应完,此时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C错误;
D、两个反应发生后,溶液中的溶质均为NaCl,而Q点是两个反应恰好结束,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故D正确;
故选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步骤有制模、挑字、排版、涂墨、上纸印刷。
(1)活字印刷过程中要用到胶泥(含有CaO)制字,胶泥加水后会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排版时,需用小火烘烤模板上的石蜡,使其熔化,烘烤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
(3)用墨印刷的字画能够长久保存而不褪色,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答案】(1)放出 (2)温度过高可能达到石蜡的着火点而发生燃烧 (3)稳定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热,所以胶泥加水后会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小问2详解】
石蜡是能燃烧的物质,在烘烤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防止温度到达石蜡着火点后,石蜡会燃烧,故填:温度过高可能达到石蜡的着火点而发生燃烧;
【小问3详解】
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可以用来印刷字画能长久保存而不褪色,故填:稳定。
11. 《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广锡参和为响铜”,是说平时所用到的各式各样的铜制品,都是红铜和其他物质加工而成的。
(1)“响铜”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合金”)。
(2)古代制取黄铜的原理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答案】(1)合金 (2) ①. CO2 ②. +1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响铜是由红铜和气体物质加工而成的,故“响铜”不属于单质,属于合金;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古代制取黄铜反应中:反应物中含有2个C原子、1个锌原子、2个铜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1个锌原子、2个铜原子、2个X分子,则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铜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x=+1。
12. 央视科教频道《时尚科技秀》栏目向观众展示科技新创意、新产品、新发明,让大家感受科技的魅力。
(1)粮食与气膜仓:为使粮食保鲜和减少虫霉危害,可通入氮气作保护气。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2)发电玻璃:即在玻璃表面覆盖一层碲化镉薄膜,在弱光照射下能持续发电。碲化镉可由H2Te溶液和CdSO4(硫酸镉)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推测碲化镉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稀土永磁:钕铁硼磁铁磁场稳定,可用于改善血压。如图是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_____。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1)78 (2)CdTe
(3) ①. 8 ②. 失去
【解析】
【小问1详解】
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小问2详解】
H2Te中H元素显+1价,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其中Te元素化合价为-2,,CdSO4中硫酸根化合价为-2,故Cd元素显+2价,碲化镉可由H2Te溶液和CdSO4(硫酸镉)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故碲化镉的化学式为CdTe;
【小问3详解】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x=26-2-14-2=8,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
13. 金属与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物理方法可以把黄金压成厚度只有的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金属防锈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利用下图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的液面_______(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
(3)铝比铁活泼,但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要验证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下列实验中的组合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延展 (2)左高右低
(3)
(4)①②④或③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黄金可以压成厚度只有1/10000mm的薄片,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问2详解】
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只与空气接触,不会生锈,左边试管中的氧气会被消耗,气体减小,压强也会减小,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
【小问3详解】
铝比铁活泼,但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进一步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小问4详解】
①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②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④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所以实验①②④可验证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铝>铜>银;
③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④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所以实验③④可验证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铝>铜>银。
14. 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为了躲避敌人的盘查,把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NaCl是由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为取出食盐,潘冬子将吸有食盐的棉衣放进水里,揉一揉,搓一搓,然后把得到的“水”倒进锅里煮干,这种获得食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NaCl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①假设冬子有358gNaCl。10℃时最少需用___________水溶解。
②50℃时,将一定质量的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第一份:
第二份:
据此分析,x=__________。
【答案】(1)离子 (2)蒸发结晶
(3) ①. 1000 ②. 9.4g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小问2详解】
潘冬子将吸有食盐的棉衣放进水里,揉一揉,搓一搓,其目的是使棉衣上的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把得到的“水”倒进锅里煮干,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小问3详解】
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8g氯化钠,假设冬子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水溶解质量为:=1000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0g氯化钠,将一定质量的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说明已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每蒸发10g水析出晶体为3.7g,故对第二份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30g水析出固体质量为,故x=9.4g。
15. 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CuO)可用于制备Zn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1)“浸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一个)。
(2)X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检验“除铜”步骤中“铜”是否除尽,可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
(2)锌 (3)过滤
(4)观察颜色,若溶液为无色,则“铜”已除尽,若溶液为蓝色,则未除尽
【解析】
【小问1详解】
浸取的过程是利用稀硫酸与废液中的ZnO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CuO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除铜步骤是向浸取后的液体中加入过量X得到铜和硫酸锌,故X为金属锌;
【小问3详解】
滤渣为Cu、Zn混合物,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Cu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操作①的目的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该操作名称为过滤;
【小问4详解】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锌溶液为无色,故可通过观察溶液颜色来判断硫酸铜是否除尽,若溶液为无色,则已除尽,若为蓝色,则未除尽。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
(4)装置G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2)
(3)CD (4) ①.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②.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使集气瓶炸裂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小问2详解】
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故该装置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的反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装置C中的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注入的速率,故可控制反应速率,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用D装置,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CD;
【小问4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使集气瓶炸裂。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
【学习交流】
(1)甲实验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B、D试管内的溶液全部倒入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讨论交流】
(2)同学们一致认为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有NaOH;
小亮认为可能有Na2CO3;
小红认为可能有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3)【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测定pH pH___________(填“>”、“<”或“=”)7 溶液呈碱性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___________ 小红的猜想成立
【结论分析】
(4)小刚认为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继续实验】
(5)小刚取实验操作②得到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证明小红的猜想成立。
【答案】(1)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2)NaCl、Na2SO4
(3) ①. > ②. 由无色变为红色
(4)因为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钠;
(5)气泡出现
【解析】
【分析】甲实验中得到无色溶液,则不可能含有硫酸铜,含有生成的硫酸钠,可能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乙实验中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可能有氯化钡过量或碳酸钠过量。因混合后无沉淀生成,甲实验中一定有硫酸钠在试管中,所以乙实验中不会有氯化钡剩余。所以混合后可能有氢氧化钠剩余,可能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剩余也可能只有碳酸钠剩余。
【小问1详解】
甲实验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小问2详解】
实验乙有氯化钠生成,氯化钠不与实验甲中的氢氧化钠、硫酸钠反应,所以一定有氯化钠、硫酸钠,其对应化学式为NaCl、Na2SO4;
【小问3详解】
①溶液呈碱性,故pH>7;②Na2CO3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氯化钠与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小红的猜想成立,故原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该溶液呈碱性,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小问4详解】
因为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钠;
【小问5详解】
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出现,如有气泡则存在碳酸钠。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 为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小组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反应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73 (2)解: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20%=8g,
设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0%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反应中消耗稀盐酸质量为:113g-40g=73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