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适应金卷(二)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1-27 S-32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我国古代发明了燃松脂取炭黑造墨,使得字画长久保存。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还原性 B. 熔点高 C. 难溶于水 D. 常温下呈固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熔点、溶解性以及物质的状态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A
2. 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富硒黑花生富含黑色素,具有抗疲劳作用。其中的“硒”指的是
A. 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 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3. 昆明有许多著名的特产,下列富含维生素C的是
A. 宜良烤鸭 B. 富民樱桃 C. 官渡粑粑 D. 东川烧洋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宜良烤鸭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富民樱桃中富含雏生素C,符合题意;
C、官渡粑粑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D、东川烧洋芋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四轮核污染水于2024年2月28日开始排海。核污水中的氚、碳-14等是难以去除的放射性物质,通过物质循环进入食物链中,影响人类安全。已知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3 B. 2 C. 1 D. 0
【答案】C
【解析】
【详解】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故其核外电子数为1,故选C。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氖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约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故选A。
6. 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酒精 C. 大理石 D. 芝麻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B、酒精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形成溶液,正确;
C、大理石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D、芝麻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错误;
故选B。
7. 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加热液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B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C错误;
D、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D。
8. 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苹果 菠菜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5.1-5.7 6.3-6.6 7.6-8.0
A. 苹果 B. 菠菜 C. 牛奶 D. 鸡蛋清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于酸性,pH<7,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根据表格,苹果pH最小,苹果的酸性最强。
故选A。
9. 2024年1月9日,玉溪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玉溪市委书记参加澄江市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主动扛起历史之责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倡导垃圾分类,让垃圾资源化 B.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 废旧电池深埋,防治土壤污染 D.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湿地生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倡导垃圾分类,让垃圾资源化,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要求,故A错误;
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符合要求,故B错误;
C、废弃电池应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深埋,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不符合要求,故C正确;
D、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湿地生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10. 汽车中的下列部件和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橡胶轮胎 B. 钢板车门 C. 纯棉坐垫 D. 真皮方向盘套
【答案】A
【解析】
【详解】A、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故A正确;
B、钢板车门是用钢制成的,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纯棉坐垫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C错误;
D、真皮方向盘套是用真皮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1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一滴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警犬可以根据气味来追踪嫌犯,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C.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说明分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该选项正确;
B、警犬可以根据气味来追踪嫌犯,是因为不同气味的分子构成不同,性质就不同,该选项正确;
C、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错误;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该选项正确。
故选C。
12. 豆腐是我国传统美食,制作过程中常使用的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2 C. +4 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硫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解得x=+6。
故选D。
13. 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D. 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应节约用水,故A错误;
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不包括蒸馏,故B错误;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故C正确;
D、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故D错误;
故选:C。
14. 从化学观念的不同角度,对CO和CO2两种物质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分类观:都属于氧化物
C.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分子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均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 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扇子扇煤炉时,为煤提供了足够氧气,所以越扇越旺,该选项解释正确;
B、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周围的温度,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该选项解释正确;
D、实验室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降温同时隔绝氧气,该选项解释正确。
16. 电催化固氯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制备氨,理论上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以水和氨气作为原料,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工业合成氨的技术,氨气和水合成氨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C. 该反应中有两种单质 D. 该反应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B不正确;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反应中甲(氮)和丁(氧气)属于单质,故C正确;
D、该反应为电催化固氮,因此反应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
故选:B。
17.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差别
B. 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滴入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滴入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可以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差别,A正确;
B、对比实验应控制变量,题中酸的种类不同,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误;
C、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C错误;
D、实验时铜片上和水中分别使用了白磷和红磷,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因此不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D错误。
故选A。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50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
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CaCl2固体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为50g-3g=47g(合47mL),应向盛有3g 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7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B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水溶解得到Na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加入的碳酸钠(过量的)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aCl溶液和稀盐酸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9. 在学习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后,小晋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2是相关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中的b
B. ①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C. ②中溶液的温度如果升至t2℃,固体能全部溶解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A、t3℃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50ga恰好饱和,因此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中的a,该选项不正确;
B、t1℃时W的溶解度分别是20g,1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能够溶解的质量是30g,因此溶液①②③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正确;
C、t2℃时,W的溶解度是30g,1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能够溶解的质量是45g,该选项不正确;
D、溶液①②③中,溶液浓度的关系:①②都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③中是t3℃时的饱和溶液,因此质量分数大于①②,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C.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 向一定量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B、由于消耗的酸的质量相同,根据氢元素守恒,则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又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生成的化合物中,锌、铁均为+2价,则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锌的质量比铁多,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C、结合化学式可知,氢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氧化镁大,则等质量的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加入足量的酸,根据镁元素守恒,氧化镁生成的氯化镁较多,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D、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酸性减弱,pH不断增加,待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显中性,pH=7,然后继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pH不变,待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则pH又不断增加,该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碳酸钾属于___________肥。
(2)医药化学: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青蒿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食品化学:为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_。
(4)能源化学: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材料化学: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图乙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答案】(1)钾 (2) ①. 化学 ②. 90:11:16
(3)氧气##O2 (4)
(5)B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钾中只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小问2详解】
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2)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青蒿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5):(1×22):(16×2)=180:22:32=90:11:16。
【小问3详解】
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所以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发生氧化而变质。
【小问4详解】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能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与图乙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22. 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膏、阻燃剂等产品的生产中。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锌原子:___________。
②3个氧化锌分子:_____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氧化锌,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Zn(OH)2溶于强碱溶液形成可溶性盐。
①滤渣I中一定有___________。
②加酸溶解废弃物的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调节pH时,可用NaOH溶液,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Zn ②. 3ZnO ③. O
(2) ①. 铜##Cu ②. ③. Zn(OH)2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可溶性盐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锌原子表示为3Zn;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化锌分子表示为3ZnO。
③地壳中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前四种)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元素符号为O。
小问2详解】
①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氢)>铜,则锌、铁能和硫酸反应,但铜不能和硫酸反应,且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Ⅰ中一定含有铜。
②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流程中最终把锌元素都变成氢氧化锌,然后焙烧得到氧化锌,而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所以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Zn(OH)2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可溶性盐。
23. 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标号填空:
A.熟石灰 B.硫酸铜 C.纯碱
①中和酸性土壤常用的碱___________。
②蒸馒头时,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___________。
③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__。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不同的酸中都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探究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利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得图2和图3。
①由图3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取图2中d点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__(填“6”“12”或“16”)。
【答案】(1) ①. A ②. C ③. B
(2)H+ (3) ①. 放热 ②. 溶液变为红色 ③. 1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熟石灰(A)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和酸反应,则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故填A;
②纯碱(C)为碳酸钠的俗称,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有机酸反应,因此蒸馒头时,纯碱可用于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故填C;
③硫酸铜(B)是一种盐,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填B。
【小问2详解】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不同的酸中都存在H+。
【小问3详解】
①由图3可知,中和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是放热反应。
②由图可知,d点时,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
③图3中VmL时,放热最多,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pH=7,故V的数值最接近12。
24.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人类每年提取量较大的是铁、铝、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铜具有___________性。
(2)铁制品生锈是铁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锈蚀的方法:_____。
(3)工业上用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空气等原料在高炉中冶炼得到铁,写出高炉中用一氧化碳冶炼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为验证Fe、A1、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Al、FeSO4溶液、Cu B. Al(NO3)3溶液、Cu、Fe
C. Al(NO3)3溶液、Fe、Cu(NO3)2溶液 D. Fe(NO3)2溶液、A1(NO3)3溶液、Cu
(5)某汽修厂的废液中含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再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铝粉,同时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观察到天平左、右两只烧杯中的金属粉末均无剩余,最终天平指针指向___________(填“偏左”“中央”或“偏右”)。
【答案】(1)延展 (2) ①. 氧气和水 ②. 保持铁锅干燥洁净
(3) (4)AC
(5)银、铜(或Ag、Cu)
(6)偏右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可以拉成铜丝,说明铜有良好的延展性。
【小问2详解】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锅锈蚀需要隔绝氧气或水,可采用的方法是保持铁锅干燥洁净。
小问3详解】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A、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活动性铝>铁,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活动性铁>铜,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正确;
B、铜和铁均不能与硝酸铝反应,说明活动性铝>铁,铝>铜,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C、铁不能与硝酸铝反应,说明活动性铝>铁,铁能与硝酸铜反应,说明活动性铁>铜,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正确;
D、铜不能与硝酸亚铁和硝酸铝反应,说明活动性铁>铜、铝>铜,无法比较铁和铝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故选:AC。
【小问5详解】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Zn>Cu>Ag,向含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若锌有剩余,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无铜离子,所以锌一定将银、铜全部置换出来了,滤渣中一定有银、铜,无法判断锌是否有剩余,可能有锌。
【小问6详解】
金属粉末均无剩余,说明金属反应完全,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54份质量铝能置换出6份质量的氢气,即每18份质量的铝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相同质量的铝和铁,铝放出氢气的质量大,所以天平偏向铁的一侧,故偏右。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若连接A、E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某气体即可用D装置也可用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 c.密度比空气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某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除杂,得到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F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只需用NaOH固体便可以把杂质同时除去,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2KMnO4K2MnO4+MnO2+O2↑ ②.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3)ac (4) ①. B ②. 吸收氯化氢气体 ③. 不可行,因为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小问3详解】
某气体既可用D装置(向下排空气法)也可用E装置(排水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为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故选ac。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要除去混入的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的NaHCO3溶液,是因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且饱和NaHCO3溶液只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不能用NaOH固体,是因为NaOH固体不仅能吸收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同时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除去。
26. 中国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田施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草木灰的制备、作用、成分、使用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展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查阅资料】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灰烬,其中富含可溶性钾盐,溶于水呈碱性。
任务一:调查草木灰的制备方法
【分析交流】
(1)利用作物秸秆、枯枝等生产草木灰,其意义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草木灰的成分
【教师指导】硫酸钡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浸泡草木灰,过滤,得到滤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
(2)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因此需要改进实验。
【实验改进】
(3)同学们向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解释总结】
(4)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任务三:讨论使用草木灰的注意事项
【小组交流】
(5)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保存草木灰时应注意___________
【答案】(1)原料来源广、容易获得(或废物利用等)
(2)碳酸钾、硫酸钾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确定草木灰中含有的物质
(3)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4)
(5)草木灰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铵态氮肥反应,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
(6)保持干燥(或防止雨淋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灰烬,制备草木灰的原料来源广、容易获得;农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也可以将废弃物再利用;
【小问2详解】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说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为碳酸钾与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钾与氯化钡溶液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结合两次实验,能确定草木灰中有碳酸钾,无法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硫酸钾;
【小问3详解】
根据结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则步骤②中的白色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钡、硫酸钡,向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小问4详解】
步骤①中的反应是碳酸钾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2KCl+CaCO3↓;
【小问5详解】
草木灰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铵态氮肥反应,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所以草木灰不能那个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小问6详解】
草木灰中的碳酸钾会溶于水,因此在保存时要注意保持干燥(或防止雨淋等),防止草木灰中钾元素流失。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答案】(1)0.3;(2)10%
【解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看的,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3g+40g﹣42.7g=0.3g;
(2)设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0%。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适应金卷(二)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1-27 S-32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我国古代发明了燃松脂取炭黑造墨,使得字画长久保存。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还原性 B. 熔点高 C. 难溶于水 D. 常温下呈固态
2. 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富硒黑花生富含黑色素,具有抗疲劳作用。其中的“硒”指的是
A. 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 元素
3. 昆明有许多著名的特产,下列富含维生素C的是
A. 宜良烤鸭 B. 富民樱桃 C. 官渡粑粑 D. 东川烧洋芋
4. 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四轮核污染水于2024年2月28日开始排海。核污水中的氚、碳-14等是难以去除的放射性物质,通过物质循环进入食物链中,影响人类安全。已知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3 B. 2 C. 1 D. 0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氖气 D. 二氧化碳
6. 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酒精 C. 大理石 D. 芝麻油
7. 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加热液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8. 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苹果 菠菜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5.1-5.7 6.3-6.6 7.6-8.0
A. 苹果 B. 菠菜 C. 牛奶 D. 鸡蛋清
9. 2024年1月9日,玉溪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玉溪市委书记参加澄江市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主动扛起历史之责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是
A. 倡导垃圾分类,让垃圾资源化 B.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 废旧电池深埋,防治土壤污染 D.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湿地生态
10. 汽车中的下列部件和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橡胶轮胎 B. 钢板车门 C. 纯棉坐垫 D. 真皮方向盘套
1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一滴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警犬可以根据气味来追踪嫌犯,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C.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说明分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2. 豆腐是我国传统美食,制作过程中常使用的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2 C. +4 D. +6
13. 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D. 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14. 从化学观念的不同角度,对CO和CO2两种物质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分类观:都属于氧化物
C.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5.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 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16. 电催化固氯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制备氨,理论上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以水和氨气作为原料,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替代工业合成氨的技术,氨气和水合成氨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C. 该反应中有两种单质 D. 该反应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7.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含量的差别
B. 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50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
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CaCl2固体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A. A B. B C. C D. D
19. 在学习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后,小晋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2是相关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中的b
B. ①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C. ②中溶液的温度如果升至t2℃,固体能全部溶解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C.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 向一定量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碳酸钾属于___________肥。
(2)医药化学: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青蒿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食品化学:为防止食品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_。
(4)能源化学: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材料化学: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图乙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2. 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膏、阻燃剂等产品的生产中。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锌原子:___________。
②3个氧化锌分子:_____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氧化锌,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Zn(OH)2溶于强碱溶液形成可溶性盐。
①滤渣I中一定有___________。
②加酸溶解废弃物的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调节pH时,可用NaOH溶液,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3. 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标号填空:
A.熟石灰 B.硫酸铜 C.纯碱
①中和酸性土壤常用的碱___________。
②蒸馒头时,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___________。
③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__。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不同的酸中都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探究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利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得图2和图3。
①由图3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取图2中d点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__(填“6”“12”或“16”)。
24.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人类每年提取量较大的是铁、铝、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铜具有___________性。
(2)铁制品生锈是铁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锈蚀的方法:_____。
(3)工业上用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空气等原料在高炉中冶炼得到铁,写出高炉中用一氧化碳冶炼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为验证Fe、A1、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Al、FeSO4溶液、Cu B. Al(NO3)3溶液、Cu、Fe
C. Al(NO3)3溶液、Fe、Cu(NO3)2溶液 D. Fe(NO3)2溶液、A1(NO3)3溶液、Cu
(5)某汽修厂的废液中含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再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铝粉,同时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观察到天平左、右两只烧杯中的金属粉末均无剩余,最终天平指针指向___________(填“偏左”“中央”或“偏右”)。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若连接A、E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某气体即可用D装置也可用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 c.密度比空气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某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除杂,得到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F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只需用NaOH固体便可以把杂质同时除去,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6. 中国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田施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草木灰的制备、作用、成分、使用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展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查阅资料】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灰烬,其中富含可溶性钾盐,溶于水呈碱性。
任务一:调查草木灰的制备方法
【分析交流】
(1)利用作物秸秆、枯枝等生产草木灰,其意义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草木灰的成分
【教师指导】硫酸钡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浸泡草木灰,过滤,得到滤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
(2)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因此需要改进实验。
【实验改进】
(3)同学们向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解释总结】
(4)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任务三:讨论使用草木灰的注意事项
【小组交流】
(5)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保存草木灰时应注意___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