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复习教案(表格式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复习教案(表格式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课题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复习思路 第一单元以“中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主线展开的,第一课和第二课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课回答了“怎样坚持党的领导?”并从中提炼出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的其它原因,用来完善前两节课回答的主要问题。
复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引导学生进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把握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和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彻底改变近代以后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 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立场和使命。
难点 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集体备课
构建知识体系 【重点归纳】 1、中国共产党的主干知识 ①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 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③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⑤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⑥指导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⑦四大法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与时俱进(时代性,创造性)、求真务实 ⑧作用:共产党要发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八方领导核心作用。 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⑩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 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性质“两个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利益要求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点落脚点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党的领导是什么?①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②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③党的领导涉及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特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走在时代前例,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3、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①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高原则) 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本遵循) ③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④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执政能力)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①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②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③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①打铁必须自身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②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要求:①使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 ②四个以....: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③“5+2”布局:“5”: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2”: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2)落实要点:向纵深发展。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党建目标:①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②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③成为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④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结合P34综合探究)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怎样执政) 含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2)民主执政(为谁执政) 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靠什么执政) 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 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具体内容: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归纳总结】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 6、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7、党的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10、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 11、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 13、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4、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四大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易错易混: 易错1:混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和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易错2:不能正确区分不同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往往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而在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易错3:混淆三大改造和改革开放的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 易错4:混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易错5:混淆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特殊利益与党员的个人利益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是共产党员作为个体,有自己合法的个人利益,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 易错6:误认为共产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不是党员的个人行为 易错7:误认为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确立了执政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易错8:混淆党的领导方式与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党的领导方式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易错9:混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 党内法规不属于国家法律范畴 易错10:不能正确区分党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强调执政的科学性,强调的是“按规律执政”。民主执政强调执政的为民性,强调的是“为人民执政”。依法执政强调执政的合法性,强调的是“靠法律执政” 小结:党为什么要做某事/做某事的依据/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宗旨 执政理念)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地位作用) 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其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确保党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领导方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方式) 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 ⑦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建) 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初心使命+奋斗目标+人民作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需要。(人民) ⑨做某事的意义。(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分角度分析,有利于……)式) 小结:党怎样做某事 ①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不断完善党执政方式;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或其它国家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 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⑧中国共产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课堂练习 1.2021年春,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C 【详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④符合题意。五四运动(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①③不符合题意。 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有多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美好生活需要和生产的矛盾 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A 【详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③符合题意。 3.“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某班同学以“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为题开展综合探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标志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建立 B.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C.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1978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强起来,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 3.C 【详解】党的领导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得以形成,A错误。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B错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C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D错误。 4.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②坚持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③努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C 【详解】社会建设职能属于政府的职能,①不选。习近平主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努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③正确。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不选。 【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作业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