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下2《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蚂”等 14 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 10 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创设情境师:(播放背景音乐《童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谁来给大家说说,祖父的园子中都有什么?生:有各种昆虫/有倭瓜、黄瓜/有玉米。师:给你什么感觉?生:园子中的东西各种各样/园子中的东西很自由。师:如果大家成为园子中的昆虫和植物,你开心吗?生:开心。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在园中都做了些什么。二、体会作者在园中之乐。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15段,划出作者在园子中都做了些什么。师:谁来说说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都做了什么?生: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师:假如你就是作者,此情此景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生:快乐。师:假如我是文中的祖父,看到这样一个你,内心也会感到快乐。师:我来扮演祖父,你来扮演作者,通过带动作朗读,咱们一起把快乐读出来。(师弯腰、皱眉、咳嗽做老人状)师:天好热,我得赶快戴上一顶大草帽(做劳动累了,直腰,戴草帽动作)。生:我也带一顶小草帽。(同样做戴草帽动作)师:(做回头看,惊讶)“咦?”道旁的地空着不好看,我得去栽花。生:我也去栽花。师:(做回头看,发现状)菜地长草了,我得去拔草。(快跑)生:我也去拔草。师:谁再来说说作者在园子中做了什么?生2: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师:老师请一位同学与你一起来朗读这句话。师:读完这句话,如果你是作者,内心有什么感受?生2 :快乐。师:如果我是祖父,看到一个这样的你也会感到快乐。师:下面我来扮演祖父,大家来扮演作者。咱们一起来继续体会作者的快乐。师:我铲地。生:我也铲地师:我摘黄瓜。生:我也摘黄瓜。师:我摘倭瓜。生:我也摘倭瓜。师:我摘杏儿。生:我也摘杏儿。师:这次我继续扮演祖父,大家干什么事随意。师:我铲地。指名生3。师:我铲地。指名生4师:我铲地。指名生5。(逐渐将气氛推向高潮。)师:大家快乐吗?生:快乐。三、命运转折,体会作者的凄婉师:祖父浇菜,我也浇菜。我拿着水瓢,拼尽全力,往空中一扬(做泼水状),大声喊——生:“下雨啰,下雨啰”师:童年的生活真是美好!作者冰心说过: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时间总会流逝,人也总会长大,童年的日子终归一去再也不复返了……(配乐,主题童年、悲伤,师讲述作者经历)师:这部《呼兰河传》写在作者弥留之际,长期的漂泊在外,又身患疾病,作者对童年、对祖父、对故乡充满了回忆和眷恋。时代的动荡,甚至让作者的人生没有了一点儿挽回余地。(滚动出示阅读链接)师:(配乐,主题时代、激昂,接续读阅读链接)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生:不见了师: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生:完全荒凉了。师: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生:根本没有了。师:忘却不了,难以望去,就记在这里了。师:作家矛盾评价《呼兰河传》说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和“一串凄婉的歌谣。”请大家课下将这本书找来,完整的读读她。四、课堂总结这就是萧红的童年,有苦有甜,又笑有泪,有感伤也有思念。正如冰心所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萧红将她所有童年的记忆写成一本书《呼兰河传》。茅盾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萧红,走进《呼兰河传》,走进她“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深深的回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