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中国古代政治史——(2019—2023)五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一:中国古代政治史——(2019—2023)五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考点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2019—2023)五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老高考版】
1.(2019·全国·高考真题)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2019·全国·高考真题)“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3.(2023·全国·高考真题)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4.(2021·全国·高考真题)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5.(2020·全国·高考真题)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6.(2019·全国·高考真题)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7.(2019·全国·高考真题)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8.(2023·全国·高考真题)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9.(2021·全国·高考真题)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10.(2022·全国·高考真题)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11.(2023·全国·高考真题)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12.(2022·全国·高考真题)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13.(2020·全国·高考真题)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14.(2019·全国·高考真题)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15.(2023·全国·高考真题)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16.(2021·全国·高考真题)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7.(2020·全国·高考真题)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18.(2022·全国·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
19.(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020·全国·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
21.(2019·全国·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2.(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是礼治社会,礼仪是一个国家或者个人最高的行为准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当然,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礼仪”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肯定。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明确等级制度上下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达到社会和谐,如果孔子承认了楚国国君为王的实事,那么也就代表孔子自己先违背了自己遵从的“礼”。所以在孔子改《春秋》时一直称楚国国王为楚子、楚人,综上可知孔子此举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孔子此举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诸侯国大夫的采邑不断增多,实力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力,排除C项。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故选D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8.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法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力,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
10.答案:C
解析:根据“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唐中后期文人流行诗歌唱和,江南是重要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歌唱和主要体现的是文人之间作诗与别人相酬和,而诗人之间这种诗歌唱和基本以江南为主题,主要是因为唐中后期,南方相对北方,社会秩序更加安定,A项正确;唐朝时期坊市制度没有崩溃,排除B项;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时期,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因为安史之乱,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C
解析: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及所学知识可知,百姓对邻里的情况相互知晓,有利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进而加强对民间的控制,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且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不能体现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不能反映农商皆本,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的限制,但并不禁止人口流动,C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是为了加强对民间的控制,与经济均衡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且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不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
17.答案:A
解析: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
18.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荀子的儒家立场。
(2)评价: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可知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根据材料“隆势诈,尚功利”可知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根据材料“无礼义教化”可知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
(2)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要辩证看待,主要可从军事、政治、经济、后世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
19.答案:(1)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2)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解析:(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得出: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由材料信息“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得出: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由材料信息“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由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由材料信息“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由材料信息“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得出: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由材料信息“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得出: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20.答案:(1)冗兵众多,老弱士兵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
(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将兵法旨在改变当时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的情况,因此他实行将兵法的背景是冗兵众多,老弱士兵多;根据“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还可知当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
(2)根据“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的改革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从而缓解了财政压力。但王安石的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21.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1)根据“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得出其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根据“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 照《周礼》,设公、侯、伯,”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内容,强调“德治”。
(2)对象:根据“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对象是军人。根据“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得出对象是官员。
作用: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从打破世卿世 、提高军队斗志、有利于统一等角度概括。结合三国时期的内容可从对西晋的建立的影响角度考虑。
22.答案:论点: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辩证的看待。
阐释: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我们对待历史事件应该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既要看见其积极的一面,又要看见其消极的一面。如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在建立初期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到封建社会后期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因此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辩证的看待。
解析: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具体的史实论证可以结合比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