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节课标要求为“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里的行为动词是“分析”,行为条件是以某种农业类型为例(这里以茶叶为例),核心概念是“农业区位”。可以通过区别、组织、判断、归因等认知策略,让学生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并能利用上述知识对某一具体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分解、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四大要素出发,分析教材及学情,制定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较为详细地展示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继上一章学习城市区位因素后对区位的再一次分析,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打下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让学生掌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业活动理念。
四、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重点一中高一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核心素养基础。并且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城市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知道生活中某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但学生没有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没有从整体上归纳整理农业区位因素,没有形成正确的农业活动理念。
教学目标
因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综合素养存在差异,所以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处理:素养水平一为经过本课学习后,学生需达到的基本层次;素养水平二是在水平一的基础上,又有较为具体的提升要求。
教学目标 素养水平一 素养水平二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由于过度依靠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最终导致茶叶单产下降,初步明确农业活动应因地制宜,遵守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 通过学习由于过度依靠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最终导致茶叶单产下降,知道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能够评价不同地区的农业活动并提出发展对策
综合思维 通过分析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茶叶种植,知道当地的茶叶种植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能够综合分析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下,不同地区呈现出的不同农业特色
区域认知 初步了解我国的茶叶种植区域 通过分析我国茶叶种植区域,学会迁移应用,推测世界茶叶种植区域
地理实践力 自主调查留守营地区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提升地理调查能力 自主调查留守营地区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能够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并能做出具体分析
六、教学重难点
6.1教学重点
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6.2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七、教学与学法
学案导学法、情境式教学、问题式探究、比较法、归纳法、调查法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
导 入 依次播放“茶叶”图片和相关视频 观看图片并依据图片线索判断出“茶叶”这种农作物 利用“看图识作物”这个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播放茶叶相关视频,加深印象,为本节课创设主题情境。
本节课我们以茶叶这种农作物为代表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 点明本节课主题
课 堂 探 究 一 展示探究问题:1、根据材料,推测茶树生长的自然习性。 2、根据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小组合作在中国地形图中勾画出我国茶叶产区分布略图。 3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探究茶树的自然区位因素并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定位茶叶种植区域 呼应导入,以茶叶为代表全面展开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通过分析茶叶的自然区位因素,培养学生“一果多因”式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地图上定位茶叶种植区域,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
课 堂 探 究 二 展示探究问题:分析中国茶叶的产销量位居世界前列的社会经济条件。 2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探究,然后交流展示 中国茶叶产销量位居世界前列这一现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茶叶社会经济因素的学习,健全了农业区位因素知识体系,突破了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全面思维。
转 承 从同学们勾画的我国茶叶产区来看,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但其实茶叶在山东也有分布,比如青岛市海青镇的海青茶就颇具名气,海清镇纬度较高,为什么也能产茶呢? 引出课堂探究三题
课 堂 探 究 三 展示探究问题:通过海青茶的“南茶北引”,你得到哪些启示? 2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探究,得出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还能对某些农业区位因素进行改造的启示。 通过分析海青茶的“南茶北引”,发挥了问题在思维发展上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既有理解层面的深度认知,也有问题解决上的思想创造。
转 承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世界上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引出课堂探究四
课 堂 探 究 四 展示探究问题:结合茶树的区位因素,推测世界上还有那些地方适合茶树生长?并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大致范围。 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可能分布茶树的地方,学会农业区位的选择、评价。 本环节把教学难点有效地转化为对具体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培养学生利用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区域认知能力。
从大尺度范围和小尺度范围两方面来总结解答农业区位题型的思维模式。 学会针对不同尺度范围的农业区位题型的方法技巧 通过比较法学习不同尺度范围农业区位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地理问题。
针 对 性 训 练 展示农业区位选择、评价的相关题目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是对教学难点的再次突破和深化。
课 堂 探 究 五 展示探究问题:过度依靠扩大面积增加茶叶产量最终导致单产下降,这种现象给我们设么启示? 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本环节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思想和人地协调观。
课 堂 小 结 本节课我们以“茶叶”为线索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含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可以对某些区位因素进行改造,同时学会了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和评价,最后在农业生产中要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树立因地制宜思想和形成人地协调观。 总结升华,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形成。
风 险 抢 答 展示题目 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大比拼 满足学生竞赛、拼搏的心理需求,培养集体荣誉感,使课堂再起高潮。
课 后 作 业 留守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实践调查 自主调查留守营地区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板 书 设 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一境到底策略,将“茶”作为学习农业区位的一个切入点,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所选素材恰到好处,整节课将核心素养相互交融,协调发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了具体、明确的分层设计。创设的情境、设计的问题都能紧扣目标,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问题的递进性设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