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相关史料探究,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
(2)内容: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
3.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知识点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1.背景: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经济上千疮百孔,财政困难,物价飞涨。
2.措施
(1)土地改革(1950年夏至1952年底)
①背景:全国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②过程: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③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
①目的: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
②措施: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③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
①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组成“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经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意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知识点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成就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
①主要议题: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②特点: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③意义: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过程: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
①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成果: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③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知识点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建设领域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建设领域
(1)颁布宪法: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思想引领: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习题巩固
1.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回忆:“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村里所有人都说:你去了只管选毛主席!当时最大的任务是实现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一定要把毛主席选上!”申纪兰的这段经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A.政治协商制度具有优越性 B.人大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
C.人大制度的社会主义原则 D.女性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
2.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是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中的创造。它推动了全国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条战线的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掀起人人为抗美援朝做贡献、人人为生产建设做贡献的热潮。这场运动彰显了( )
A.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拥护 B.社会主义制度呈现伟大优越性
C.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D.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3.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一边倒”方针,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这主要是为了( )
A.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D.建立合作共谋发展
4.1953年9月,彭德怀在报告中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报告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万隆会议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5.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6.针对与会国家代表的疑虑,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
A.会议各方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形成共识
B.国际社会由此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与会各国支持“另起炉灶”方针,以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统治
D.宣传了新中国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
7.毛泽东就某一事件曾如此评价,它“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之后的第二场决战”。此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追歼残匪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