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目 录01 挑战中考题·查知识漏洞命题点一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命题点二 原子结构命题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命题点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命题点五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命题点六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命题点七 元素的分布命题点八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命题点九 元素周期表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03 知识通关演练命题点一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1.(2023 广州)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答案】A【解析】A、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解释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不会由运动变为静置,故选项解释错误。D、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2.(2023 河北)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答案】A【解析】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间隔增大,分子的质量、种类、数目均不变。故选:A。命题点二 原子结构3.(2023 恩施州)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e﹣3是一种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答案】D【解析】A、He﹣3属于氦元素,不属于新元素,故A错误;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2个电子,故B错误;C、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中子为3﹣2=1,故C错误;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4.(2022 湖州)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例如:(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 分子之间有引力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质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析】(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是:质子之间存在引力。故答案为:(1)分子之间有引力;(2)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质子之间存在引力。命题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5.(2023 成都)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1.096×10﹣25kg,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B.64C.66 D.1.096×10﹣25kg【答案】C【解析】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1.096×10﹣25kg,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6.(2023 金坛区二模)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152的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答案】C【解析】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设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152的铕(Eu)原子的质量为x,则,x=。故选:C。命题点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7.(2023 株洲)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B.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答案】B【解析】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1﹣2﹣8=1,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该元素形成的单质为钠,容易与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2022 金昌)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写出B粒子的符号 Mg2+ ,它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3)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6 。【答案】(1)失去;(2)Mg2+;MgCl2;(3)6。【解析】(1)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2)B粒子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2+8+18+x,x=6。故答案为:(1)失去;(2)Mg2+;MgCl2;(3)6。命题点五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9.(2023 云南)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2 B.NaCl C.Fe D.He【答案】B【解析】A、H2O2是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错误。B、NaCl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正确。C、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He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B。10.(2023 青岛)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氢气【答案】C【解析】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命题点六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11.(2023秋 杜尔伯特县期末)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 )A. B.Cl﹣ C. D.Cl+【答案】C【解答】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所以表示为:。故选:C。12.(2023 泰州)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答案】C【解析】这里的“磷”是强调物质的宏观组成,指的是组成元素,与具体形态(单质、分子、原子等)无关。故选:C。13.(2023 青岛)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答案】C【解析】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命题点七 元素的分布14.(2023 北京)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铁 B.铝 C.硅 D.氧【答案】D【解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D。15.(2023 大连)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元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 B.钙 C.硒 D.锌【答案】A【解析】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B、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C、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故选:A。命题点八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16.(2023 上海)月壤中含硅元素,硅的元素符号是( )A.Hg B.He C.Si D.S【答案】C【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硅的元素符号是Si。故选:C。17.(2023 城中区一模)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铜 cu B.锌 Zn C.氯 cl D.贡 Hg【答案】B【解析】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锌元素的元素符号为Zn,故选项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Hg的元素名称为汞,故选项元素名称书写错误。故选:B。命题点九 元素周期表18.(2023 武威)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答案】D【解析】A.磷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电电子数,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故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单位应为“1”,不是“g”,故错误;D.磷元素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故正确;故选:D。19.(2023 哈尔滨)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Al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D.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答案】D【解析】A、根据氢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表示原子序数为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核外有只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1个电子,则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B、第13号元素为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锂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0.(2023 岳阳)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 (填字母)。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O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1)A;(2)19.00;(3)O2﹣;(4)Al2O3;(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1)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A;(2)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差2,表示氧离子,符号为:O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O,两种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5)元素的性质是由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因此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金属单质,例如:金、铁。(2)非金属固体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3)稀有气体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二、原子1、原子结构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1)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4、电子的排布(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2个电子;(2)第2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金属原子 1-3(H、He除外) 易失去电子 阳离子非金属原子 4-7 易得到电子 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 8(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稳定,不得失电子(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3、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四、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数不论个数)。2、分类(1)金属元素:“钅”(金和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1-3。非金属元素:“气”“氵”“石””;最外层电子数4-7。(3)稀有气体元素:He、Ne、Ar;最外层电子数8(He、2个)。3、元素符号:(1)书写:拉丁字母。(2)书写原则:“一大二小”一个字母的大写,二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3)意义:宏观:一种元素。微观:一个原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④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4、元素分布: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是O;Si;Al;Fe;C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Al;海水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Ca;最原始的元素H,即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5、元素周期表(1)结构:每个横行叫周期,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 每个纵行叫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成为1个族)。(2)信息:A是原子序数 B是元素符号 C是元素名称 D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规律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1.(2024 农安县一模)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一杯水由很多水滴构成,水滴又是由很多水分子构成,通过水分子的模型可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图中右侧“O”表示氢原子。故选:B。2.(2024 江阴市模拟)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铁元素 B.硅元素 C.氧元素 D.铝元素【答案】C【解析】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3.(2024 普陀区二模)汞的元素符号是( )A.Hg B.Ag C.Au D.Ga【答案】A【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故选:A。4.(2024 汝阳县一模)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1层的2倍C.X、Z均能与Y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D.Y与W原子化学性质都不稳定,都容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而Z是碳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W即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而第1层的电子数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Z、Y分别是氢、碳、氧三种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能够形成水和过氧化氢,碳元素和氧元素能够形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D、W即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5.(2024 中方县一模)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氧气含量不同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硫和磷两种元素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同,故A说法正确;B、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B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C说法正确;D、硫和磷两种元素的种类不同是因为核内质子数不同,故D说法正确;故选:B。6.(2024 南昌县一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粒子一定带正电的是( )A.分子 B.阳离子 C.原子 D.中子【答案】B【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则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显电性,不合题意;B、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因此阳离子带正电荷,符合题意;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此原子不显电性,不合题意;D、中子呈电中性,不合题意。故选:B。7.(2023 凉山州模拟)某元素R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n B.m=n+x C.m=n﹣x D.m=x﹣n【答案】D【解析】A、R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不一定等于n,故错误;B、R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而不是m═x+n,故错误;C、R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而不是m═n﹣x,故错误;D、R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故正确。故选:D。8.(2024 方城县一模)钇是最早被发现的稀土元素,它在发光材料、激光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B.钇离子符号是Y2+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D.钇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答案】B【解析】A、钇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钇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钇离子符号是Y2+,故B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9,表示原子序数,钇的原子序数是39,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C错误;D、元素所处的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钇原子有5层电子,所以钇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故D错误;故选:B。9.(2024 莱芜区校级模拟)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X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图中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解析】A、根据氩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X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6、17、18,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2024 市中区一模)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B.a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2价C.c易形成阳离子D.b和d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质子数的种类有3种,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a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C、c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b和d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1.(2024 汝南县一模)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Al3+③④A.①表示2个氢分子B.由④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答案】B【解析】A、H表示氢原子,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B、图示中左上角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故B正确;C、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图上所示表示的是镁离子,故C错误;D、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Al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故选:B。12.(2024 广西模拟)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等字样。这里所标的各成分表示的是( )A.物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答案】B【解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等字样。这里所标的各成分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镁、铜、锌、锰”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13.(2023 平顶山模拟)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X”代表的物质是 氧气(或O2) ;“Y”中含有稀有气体氦,其元素符号为 He 。【答案】氧气(或O2);He。【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所以“X”代表的物质是氧气;;“Y”中含有稀有气体氦,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它的化学式,故氦气化学式为He,故答案为:氧气(或O2);He。14.(2024 洛阳模拟)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呼吸着空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氧气(或O2) ;“探月”发现月壤中含有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其中的 氧、硅 (填元素名称)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答案】氧气(或 O2);氧、硅。【解析】氧气具有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氧气(或 O2);地壳中前五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Mg2SiO4中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是:氧、硅。故答案为:氧气(或 O2);氧、硅。15.(2024 嘉祥县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1)①②形成的阳离子为 ,其中②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2)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三 周期;(3)画出③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1);﹣3价;(2)三;(3)。【解析】(1)①为氢元素,②氮元素,①②形成的阳离子为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3)③为硫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1);﹣3价;(2)三;(3)。16.(2024 怀化一模)“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D中X= 8 。(2)C粒子属于 阴离子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3)B和C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答案】(1)8;(2)阴离子;(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D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则说明D为原子,X为8。(2)C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属于阴离子。(3)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则B和C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17.(2024 福州模拟)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迅猛发展,钒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在新能源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钒、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0.94 ;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23 。(2)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为 11 ,化学反应中钒原子容易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变成钒离子。(3)钠元素和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金属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的碱,该碱的化学式是 NaOH 。(5)研究表明,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电池容量相同的两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较短的是 钠 (选填“锂”或“钠”)。【答案】(1)50.94;23;(2)11;失去;(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NaOH;(5)钠。【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3。(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3=2+8+x+2,x=11;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钠元素和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的碱,该碱是氢氧化钠,其化学式是NaOH。(5)研究表明,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钠原子的电子层数比锂原子的多,则电池容量相同的两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较短的是钠。18.(2023 南岗区校级一模)如图中A﹣D是某些原子结构示意图,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1)A原子核外能量最低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 2 。(2)A﹣D的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AC (填字母)。(3)若E中X=12,则该粒子的符号 Mg2+ 。(4)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其中X、Y属于同一 族 (填“周期”或“族”),Z的原子序数是 17 。(5)Y、Z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 数。【答案】(1)2。(2)AC。(3)Mg2+。(4)族;17。(5)电子层。【解析】(1)A原子核外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是第一层,电子数为2。故答案为:2。(2)A﹣D的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C,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故答案为:AC。(3)若E中X=12,则该粒子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可以表示为Mg2+。故答案为:Mg2+。(4)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其中X、Y在同一列,属于同一族,Z元素是氯元素,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7。故答案为:族;17。(5)Y、Z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答案为:电子层。19.(2024 伊川县一模)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弄花香满衣”的原因。(2)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析】(1)“弄花香满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2)虽然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目 录01 挑战中考题·查知识漏洞命题点一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命题点二 原子结构命题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命题点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命题点五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命题点六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命题点七 元素的分布命题点八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命题点九 元素周期表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03 知识通关演练命题点一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1.(2023 广州)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2.(2023 河北)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命题点二 原子结构3.(2023 恩施州)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e﹣3是一种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4.(2022 湖州)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例如:(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 。(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命题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5.(2023 成都)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1.096×10﹣25kg,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B.64C.66 D.1.096×10﹣25kg6.(2023 金坛区二模)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152的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命题点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7.(2023 株洲)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B.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8.(2022 金昌)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写出B粒子的符号 ,它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命题点五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9.(2023 云南)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2 B.NaCl C.Fe D.He10.(2023 青岛)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氢气命题点六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11.(2023秋 杜尔伯特县期末)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 )A. B.Cl﹣ C. D.Cl+12.(2023 泰州)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13.(2023 青岛)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命题点七 元素的分布14.(2023 北京)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铁 B.铝 C.硅 D.氧15.(2023 大连)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元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 B.钙 C.硒 D.锌命题点八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16.(2023 上海)月壤中含硅元素,硅的元素符号是( )A.Hg B.He C.Si D.S17.(2023 城中区一模)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铜 cu B.锌 Zn C.氯 cl D.贡 Hg命题点九 元素周期表18.(2023 武威)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19.(2023 哈尔滨)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Al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20.(2023 岳阳)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填字母)。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一、构成物质微粒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1)金属单质,例如:金、铁。(2)非金属固体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3)稀有气体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二、原子1、原子结构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1)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4、电子的排布(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2个电子;(2)第2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金属原子 1-3(H、He除外) 易失去电子 阳离子非金属原子 4-7 易得到电子 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 8(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稳定,不得失电子(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3、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四、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数不论个数)。2、分类(1)金属元素:“钅”(金和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1-3。非金属元素:“气”“氵”“石””;最外层电子数4-7。(3)稀有气体元素:He、Ne、Ar;最外层电子数8(He、2个)。3、元素符号:(1)书写:拉丁字母。(2)书写原则:“一大二小”一个字母的大写,二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3)意义:宏观:一种元素。微观:一个原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④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4、元素分布: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是O;Si;Al;Fe;C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Al;海水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Ca;最原始的元素H,即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5、元素周期表(1)结构:每个横行叫周期,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 每个纵行叫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成为1个族)。(2)信息:A是原子序数 B是元素符号 C是元素名称 D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规律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1.(2024 农安县一模)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2.(2024 江阴市模拟)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铁元素 B.硅元素 C.氧元素 D.铝元素3.(2024 普陀区二模)汞的元素符号是( )A.Hg B.Ag C.Au D.Ga4.(2024 汝阳县一模)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1层的2倍C.X、Z均能与Y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D.Y与W原子化学性质都不稳定,都容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5.(2024 中方县一模)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氧气含量不同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硫和磷两种元素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6.(2024 南昌县一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粒子一定带正电的是( )A.分子 B.阳离子 C.原子 D.中子7.(2023 凉山州模拟)某元素R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n B.m=n+x C.m=n﹣x D.m=x﹣n8.(2024 方城县一模)钇是最早被发现的稀土元素,它在发光材料、激光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钇离子符号是Y2+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 D.钇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9.(2024 莱芜区校级模拟)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X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图中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0.(2024 市中区一模)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 B.a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2价C.c易形成阳离子 D.b和d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11.(2024 汝南县一模)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Al3+③④A.①表示2个氢分子B.由④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2.(2024 广西模拟)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等字样。这里所标的各成分表示的是( )A.物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13.(2023 平顶山模拟)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X”代表的物质是 ;“Y”中含有稀有气体氦,其元素符号为 。14.(2024 洛阳模拟)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呼吸着空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探月”发现月壤中含有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其中的 (填元素名称)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15.(2024 嘉祥县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1)①②形成的阳离子为 ,其中②元素的化合价为 ;(2)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3)画出③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6.(2024 怀化一模)“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D中X=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3)B和C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17.(2024 福州模拟)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迅猛发展,钒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在新能源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钒、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2)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为 ,化学反应中钒原子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变成钒离子。(3)钠元素和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4)金属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常见的碱,该碱的化学式是 。(5)研究表明,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电池容量相同的两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较短的是 (选填“锂”或“钠”)。18.(2023 南岗区校级一模)如图中A﹣D是某些原子结构示意图,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1)A原子核外能量最低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 。(2)A﹣D的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3)若E中X=12,则该粒子的符号 。(4)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其中X、Y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Z的原子序数是 。(5)Y、Z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19.(2024 伊川县一模)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弄花香满衣”的原因。(2)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原卷版).docx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