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高一 历史 学科教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2024年 月 日
课 题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目标 导学 通达时空观念掌握960年北宋建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金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宋朝强化专制集权,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宋偏安的局面维持较长时间。
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两宋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官僚体制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
重点 难点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
教 学 案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3.措施 (1)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 (3)崇文抑武(______________)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4.影响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疆压力 (1)宋辽关系 ①北宋建立前,____________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 “______________”, 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____________。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__________”。 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①北宋与西北___________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 “__________”,内容: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_________”。 2.财政危机 (1)原因 ①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军费直线上升。②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②结果: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失败。 2.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3.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措施 (1)富国: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_____。 5.评价 (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不足 ①强兵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③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四、南宋的偏安 1.宋金和战 (1)背景 ①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②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赵构就是宋高宗。 (2)表现 ①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___________”战绩卓著。 ②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后来,将岳飞杀害。 ③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___。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2.偏安局面形成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课堂小练 1.宋太祖开宝六年六月壬寅(20日),“诏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庚戌(28日)“复诏吕余庆、薛居正与普(宰相赵普)……以分其权”。这表明宋太祖( ) A.授权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执政权力 B.分割相权,使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C.提高参知政事的职权完善行政制度 D.扩大了参知政事权力,削弱相权 2.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制兼并的外貌。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宣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 ) A.节流增收 B.打击富豪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抑制兼并 3.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该措施影响不包括( ) A.农民人身绝对自由 B.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 4.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该现象有关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免役法 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6.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 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对西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入不敷出 7.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筹集用于议和的“岁币” 8.“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反思与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