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每课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每课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苏教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每课教学反思
15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和非生物》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课。本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是否有生命的视角来认识自然事物,发现自然事物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初步感受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结合综合组教研,我多了些许思考,表述如下: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重点是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在引导学生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和植物的共同特点时,除了纠正学生的科学性错误外,要重点引导学生寻找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引出“生物”。
2.整合练习,迁移运用
本课难点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判断物体是否是生物,并说明理由。再引入学生陌生的事物,可以采用文字资料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证据,作出判断。
3.微小细节,成就高效
本课在导入和学生活动环节要进行优化、整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集体说出物体的名称,实现全员参与,便于学生高效分类。在学生活动环节,做好引导、示范,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16 动物的庇护所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动物的家入手,知道动物安家需要大自然提供各种材料,能列举动物依赖非生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从而体会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由动画入手,让学生进入到动物世界,体会庇护所对动物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由植物、动物图片入手,学生说出他们的生存需要大自然提供哪些外界条件。第三部分,知道不同动物对庇护所的要求不同。
通过对动物庇护所的观察,认识不同的动物的家;寻访小动物的家,对某种动物的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在交流中进行比较,得出不同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最后总结动物庇护所的特点,尝试运用所学设计一个鸟儿的家。在学习,深入思考后,提出方案并实施。
17 环境变化以后
《环境变化以后》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没有实验,因此要在实验设计时下更多功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以最近的天气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怎样应对季节更替,在引申到动植物应对季节变化的方法。当出现自然灾害时,生物还能适应吗?再到人类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提出解决办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完课后,我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在小组讨论自然灾害对动物造成的影响时,我让学生讨论完将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学生写的时候将每个字都写上,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应该在之前和学生说明只需要记录关键词,这样能有效提高讨论的效率。2.在最后一个板块建设鱼道方面,应该把相关资料打印下来,让学生从中发现各鱼道的特点,再进行小组讨论。3.时间方面把控不到位,导致结尾的时候比较仓促。4.布置的课外探究记录单的设计不够详细,要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效探究,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专项学习》的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本课需要2课时,第1课时旨在让学生在了解沈括“山顶、山底桃花开花受温度影响”的案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探究中“学会质疑”的品质十分重要。最后布置任务,为下节课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并且能够给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收集资料,找到证据。第2课时,学生在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分享交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为其他学生提出质疑提供基础。教师通过引导,能够将课堂转换为有趣生动的“辩论”的课堂。
通过3个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一改过去知识点教授的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思考、质疑等能力。
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参与每个环节,但要注意课堂和学生的管理,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这是我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科学阅读 科技发展历程4
本课《学科技发展历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大活动,一是阅读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二是阅读指南针的发展历程,三是阅读自己身边人的衣食住行的科技产品的变化。通过观察、描述书写材料、指南针等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孩子们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并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预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