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大中国》花城版九年级下册内容总览教学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教学目标1、聆听演唱歌曲《大中国》感知歌曲传达出的情感,感受音乐带来的自豪感。2、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编创舞蹈动作,或者加入秧歌表演演唱歌曲。3、能够以探究的方式交流歌曲的特点。4、理解歌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新知导入欣赏乐曲,说说给你的感觉?设计几个舞蹈动作。新知导入“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在欢庆佳节时,人民群众最广为参与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舞者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踩着秧歌音乐的锣鼓点翩翩起舞.新知导入秧歌舞曲常见的节奏型如:新知导入秧歌舞曲常用的曲调:秧歌舞曲多用音色高亢、嘹亮的民间乐器唢呐担当旋律的演奏。新知讲解欣赏聆听,说一说1、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地大物博、景色壮丽,多民族团结的大中国……2、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3、歌曲的调式和拍号?(c大调、4/4拍)意气风发的《大中国》新知讲解跟随音频,轻声哼唱新知讲解《大中国》(原名《中国》)是内地原创音乐人高枫唱作录制于1994年的一首爱国歌曲,收录于1995年6月23日发行的专辑《天那边的爱》中。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音乐电视改版,推出后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大中国》新知讲解创作背景:《大中国》是高枫26岁时创作的歌曲。说起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高枫说他也不知道是去什么地方办一件什么事,途经北京火车站,正好站上的大钟敲了一下,并播放出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当时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词儿——“大中国”。他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整理思绪,心开始乱跳,开始作词,前后不过两个小时,这首《大中国》就完成了。《大中国》新知讲解注意附点节奏。新知讲解《大中国》探讨:从这首歌曲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的特点?《大中国》的音乐创作以《东方红》、《红绸舞》以及东北民歌、朝鲜族音乐作为素材,在曲调方面,融合了许多地方民歌调子的歌曲,伴以铿锵喜庆的锣节奏,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气氛,使广大听众在听、唱这首歌时,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亲切熟悉的音乐与节奏。《大中国》新知讲解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新知讲解以小组形式集体演唱歌曲《大中国》《大中国》课堂展示你的展示舞台:加入“秧歌”或舞蹈演唱歌曲课堂总结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通过歌曲的欣赏、演唱,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中国娃的自豪感。作业布置课后作业:为歌曲进行歌舞的编创,把秧歌舞与歌曲联系起来。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花城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中国》教学设计课题 《大中国》 单元 四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通过歌曲的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中国娃的自豪感。学习运用多种手段欣赏体验作品,理解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并通过学生的创作,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国》的音乐创作以《东方红》、《红绸舞》以及东北民歌、朝鲜族音乐作为素材,在曲调方面,融合了许多地方民歌调子的歌曲,伴以铿锵喜庆的锣鼓节奏,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气氛,使广大听众在听、唱这首歌时,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亲切熟悉的音乐与节奏。这首歌曲旋律集中国南北音乐为一体,这样容易被全国各地的人传唱。曲调节奏感强,年轻人不会觉得没有时代感。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所以,在音乐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聆听演唱歌曲《大中国》感知歌曲传达出的情感,感受音乐带来的自豪感。艺术表现: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编创舞蹈动作,或者加入秧歌表演演唱歌曲创意实践:能够以探究的方式交流歌曲的特点。文化理解:理解歌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重点 聆听演唱歌曲《大中国》感知歌曲传达出的情感,感受音乐带来的自豪感。难点 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编创舞蹈动作,或者加入秧歌表演演唱歌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秧歌舞曲》视频片段,组织学生欣赏乐曲,说说给你的感觉?设计几个舞蹈动作。介绍秧歌、秧歌舞曲常见的节奏型、秧歌舞曲常用曲调。 1.欣赏乐曲,说说感受,涉及几个舞蹈动作2.了解学习内容 通过观看《秧歌舞曲》了解秧歌,也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讲授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组织学生听一听,想一想:(1)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2)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3)歌曲的调式和拍号?教师播放音频,出示歌曲谱子,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跟随音频,轻声哼唱教师介绍歌曲和创作背景教师进一步指导歌曲演唱,引导学生注意附点节奏。5.教师出示问题:组织活动:探讨:从这首歌曲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的特点?6.教师组织学生跟随伴奏,完整演唱7.以小组形式集体演唱歌曲教师组织活动:你的展示舞台:加入“秧歌”或舞蹈演唱歌曲9.课堂小结10.布置作业 聆听歌曲,思考回答问题:(1)地大物博、景色壮丽,多民族团结的大中国(2)意气风发的(3)(c大调、2/4拍)2.跟随音频,轻声哼唱3.了解歌曲:《大中国》(原名《中国》)是内地原创音乐人高枫唱作录制于1994年的一首爱国歌曲,收录于1995年6月23日发行的专辑《天那边的爱》中。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音乐电视改版,推出后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4.跟随教师的引导唱好歌曲5.探讨:从这首歌曲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的特点?6.全班跟随伴奏,完整演唱7.参与演唱活动8.歌曲创编展示。9.课堂小结10.完成作业 感知作品,通过思考具体问题,了解歌曲的内容、情绪和调式拍号。提供舞台,给予个性化的展示。课堂小结 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通过歌曲的欣赏、演唱,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中国娃的自豪感。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文化进行理解。板书 《大中国》秧歌舞曲 学唱歌曲 附点音符 动作编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秧歌舞曲》(1).mp4 《秧歌舞曲》.mp4 【核心素养目标】花城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中国》.doc 歌曲伴奏:《大中国》.mp3 歌曲范唱:《大中国》.mp3 花城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中国》.pptx 视频欣赏:大中国.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