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地球的运动》
《昼夜变化的时空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 动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及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地球运动 ”是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包括地球运动的形式、特征和地理意义。其
中,形式和特征是基础,地理意义是核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指由地球运动引起的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现 象,其行为动词“说明 ”,方法是“结合实例”,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要在实 例中分析这些现象及规律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
本课时通过模拟实验和自制学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地 理实践力。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昼夜长短变化对路灯开关 的影响,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习生活的地理。结合古诗词的描述,感受古 人智慧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习俗,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及教学落点】
学生已学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对地球生命的形成条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单元的 第一、二课时中,学生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第一课时中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将在本课时进行深入应用,分析其对昼夜长短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古代计时工具和授时文化的学
习,提升学科认知和民族自豪感,升华单元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说明昼夜交替的成因,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制作并运用学具,分析昼夜长短的成因及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实例说明昼夜长短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 响。(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联系古籍记载和古诗词里对地理现象的生动描述,分析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带来的影响,感受中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合作、绘图法、讲授法
【教 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自制教具
【课 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 入: 感悟授时 文化 日晷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确定当地的时间, 阴天或夜晚没有日影时古人怎么确定时间 呢? 思考后回答 联系上节课的“ 日 晷 ”,进入本节课 的学习
引入“漏刻 ”,播放视频,了解漏刻是如何 计时的 观看视频, 感受古人计 时里的中国智慧 增加学生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了解和民 族自豪感
展示《旧唐书》关于漏刻的记载:“昼夜共 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冬至之日,昼漏 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 漏四十刻。春分秋分之时, 昼夜各五十刻。 ”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 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有什么规律? 昼夜变化对地球孕育生命和我们的生产生活 有什么影响? 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 学习 用问题统领本课时 的主要内容
任务一: 认识昼夜 交替 说明实验环境、器材、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活动 1:静态演示,知昼夜和晨昏线 结合学生演示,提出难点问题: 1.晨昏线是什么形状?与太阳光线有什么关 系?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 照射地球仪表面, 观察 地球仪表面的明暗状 况和分界线。 先小组合作, 再上台演 示,注意观察操作是否 正确,思考如何改进, 再分析实验现象并回 答问题 将现实中的地球运 动转化为模拟的地 理教具动态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昼夜 现象和昼夜交替的 成因
活动 2: 动态模拟,析昼夜交替及其影响 结合学生演示,提出难点问题: 2. 地球自转时, 晨昏线相对地球表面是向东 还是向西移动? 进一步提出问题 3、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昼 夜交替的原因和影响 3. 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公转, 昼夜会交替吗? 周期呢?对地球表面的温度有什么影响? 4.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每 24 小时交替一次, 对地球生命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 照射地球仪表面的同 时转动地球仪, 模拟地 球的运动, 观察地球仪 表面的明暗状况和分 界线。 先小组合作, 再上台演 示,注意观察操作是否 正确,是否需要改进, 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回答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昼 夜交替带来的影响
过渡 开学以来, 每天下午放学后, 天越来越 (亮/黑)。学校附近中江大道上的路灯开启 时间也越来越 (早/晚)。 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 实际观察,回答问题 关注生活,发现生 活中的地理现象和 地理问题
提出问题:路灯开启时间与日落时间密切相 关,为什么呢?最近一个月芜湖的昼长有什 么变化? 为什么变化? 其他地区也是这样 吗? 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任务二: 分析昼夜 长短的变 化 活动 3:制作学具,知昼夜长短变化原因 思考问题 1: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晨 昏线会移动吗?被分割的各纬线圈的昼弧和 夜弧的长短有变化吗? 提供制作材料,要求学生制作学具 通过制作学具,说明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根据所给制作材料, 结 合太阳直射点移动和 晨昏线的相关知识, 动 手制作学具, 能直观且 方便的演示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 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地理实 践力,将抽象的地 理概念转化为形象 的地理学具,可以 更好地理解昼长长 短变化的原因
活动 4:借助学具,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展示表格,要求学生用演示北半球二分二 至日时的昼夜状况并完成表格内容 3. 横向看表格内容, 归纳同一时间不同纬度 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纬度(空间)变 化规律)。 4. 纵向看表格内容, 归纳同一地区不同时间 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时间(季节)变化规 律)。 先小组合作, 再分组上 台演示, 共同完成表格 内容。 结合表格内容, 按要求 归纳昼夜长短的时空 变化规律。 小组合作与竞争,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 与度
提高学生的归纳 能力
5.参照教材 P6“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 意图” ,在下右图中绘出一年中芜湖(31° N)和北京(40°N)的昼长变化曲线,并对 比今天两地的昼长,再对比两地的昼长变化 幅度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注:一年中芜湖(31°N)的最长昼长为 14 时 10 分,北京(40°N)的最大昼长为 14 时 51 分。 按要求在所给图中绘 制芜湖和北京的昼长 变化曲线,并找出昼 长变化幅度与纬度的 关系 提高学生的绘图能 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引导学生提炼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提炼昼夜长短的时空 变化规律
传承 东方智慧 活动 5:学以致用,探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结合生活常识和本节 知识分析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现象,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1.学校附近的中江大道路段的路灯开关时间 和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相近,推测影响路 灯开启和关闭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情境导入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运用规 律补充古籍《旧唐书》中的相关描述,并结 合生活思考春分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运用规律, 完成《旧唐 书》中对春分日和秋分 日之后昼长变化情况 的描述 带领学生感受中国 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升民族自豪感和 文化自信
3.展示古诗,要求学生判断诗名中的节气, 思考该节气后昼长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 了哪些影响? 解读古诗, 运用规律判 断古诗中的节气名称 并结合生活说说该节 气后昼长变化带来的 影响
课堂 小结 展示本课内容结构进行小结 在学习任务单中填写 本课内容结构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 力
课后 问题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春宵》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一刻 ”与中国古代计时工具“漏刻 ”有关, 那么“一寸光阴 ”又和哪种古代计时工具有 关呢? 带着问题, 预习下节课 内容 为下节课的学习铺 垫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除了导致昼夜长短的时 空变化,对太阳高度的变化又有什么影响 呢?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学生小组合作时间较短,教师引导、指导较少,讲述较多。
2.学具使用不够充分,没有发挥学具的动态演示功能。
3.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充分,鼓励方式单一。
地球的运动第 3 课时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
教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次: 2020 年 6 月第 1 版
单元 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
课题 昼夜变化的时空分析(第 3 课时)
学生基本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成因,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制作并运用学具,分析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结合实例说明昼夜长短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课前学习任务单
1.认识漏刻(见课前资料)
2.注意观察最近一个月左右下午放学后的天色变化
3.预习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中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认识昼夜交替 活动 1:静态模拟,知昼夜和晨昏线 1.晨昏线是什么形状?与太阳光线有什么关系? 活动 2:动态演示,析昼夜交替及其影响 2. 地球自转时,晨昏线向东还是向西移动? 3. 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公转,昼夜会交替吗?周期呢?对地球表面的温度有什么影响? 4.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每 24 小时交替一次,对地球生命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学习任务二】分析昼夜长短变化 活动 3:制作学具,知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1.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会移动吗?被分割的各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长短有变化吗?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晨昏线的相关知识,动手制作一个学具,能直观且方便的演示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活动 4:借助学具,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2. 用学具演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的昼夜状况,说出直射点位置,以北半球为例,对比北半球各地昼弧、 夜弧的长短,完成下面的表格。 日期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纬度升高昼长变化 北半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北半球昼夜长短的 纬度变化规律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昼长 12 小时3 月 21 日——6 月 22 日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昼长 12 小时6 月 22 日——9 月 23 日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昼长 12 小时9 月 23 日—12 月 22 日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昼长 12 小时12 月 22 日—3 月 21 日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昼长 12 小时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 季节变化规律
3. 横向看表格内容,归纳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纬度(空间)变化规律)。 4. 纵向看表格内容,归纳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时间(季节)变化规律)。 5.参照教材 P6“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在下右图中绘出一年中芜湖(31°N)和北京(40°N) 的昼长变化曲线,再对比两地的昼长变化幅度,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注: 一年中芜湖(31°N)的最长昼长为 14 时 10 分,北京(40°N)的最大昼长为 14 时 51 分。

小结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提炼:
活动 5:学以致用,探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1.路灯的开关时间和日出、日落时间密切相关,推测影响路灯开关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9 月 15 日9 月 22 日9 月 29 日10 月 6 日10 月 13 日10 月 20 日日落时间18:12:4718:03:4117:54:3817:45:4917:37:2417:29:32关闭时间18:1218:0317:5717:4717:3917:27
2.请尝试补充《旧唐书》中古人对春分日和秋分日之后昼长变化情况的描述。 昼夜共百刻。 冬夏之间, 有长短。冬至之日, 昼漏四十刻, 夜漏六十刻。夏至, 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 刻。春分秋分之时,昼夜各五十刻。 。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判断两位诗人分别描述了哪个节气的昼夜长短状况?说说这种变化给古人的生活带 来了哪些影响? 《 》 《 避暑北池》
唐·刘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第 3 课时 昼夜变化的时空分析》内容结构:
课后学习任务单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春宵》
7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一刻”与中国古代计时工具“漏刻”有关,那么“一寸光阴”又和哪种古代计时工具有关呢?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除了导致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对太阳高度的变化又有什么影响呢?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央视节目《我有传家宝——古人计时智慧多》 2.央视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游记——紫金山天文台下》 3.央视节目《探索发现》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