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人教版初三化学一轮复习:3、物质的提纯(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人教版初三化学一轮复习:3、物质的提纯(含答案)

资源简介

03. 物质的提纯
————————————————————————————————————————————————
目录
【课堂笔记1】纯净物和混合物………………………………………………………………………………………01
【课堂笔记2】物质的提纯……………………………………………………………………………………………02
————————————————————————————————————————————————
【课堂笔记1】纯净物和混合物
1.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食醋、矿泉水。
【重点解析】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所含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否则是混合物。注意判断物质种类时不能被物质的字面描述误导,“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种类的依据。例如,纯净的海水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因为海水含水和食盐等多种物质;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因为冰和水是同种物质。
②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I、混合物:空气(或洁净的空气)、溶液(盐酸、生理盐水)、合金、石油、天然气等。
II、纯净物:冰水共存物、液氧、液氢、干冰、铁等。
③物质的纯度:混合物中主要组分的质量分数。例如,纯度为98%的食盐表示每100g食盐中含氯化钠98g。
④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仅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且杂质对其性质不会产生很大影响,通常把其当作纯净物。
【对点分析1】
1. 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餐饮用到的汽水 B.工业中的液氧
C.医疗上用的碘酒 D.厨房中的食醋
2.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分类的方法。例如,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利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有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水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石油没有固定熔、沸点,将石油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故石油一定是混合物
C.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D.洁净、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3. 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实验室中的蒸馏水 B.工业上的石油
C.家庭中的不锈钢 D.清新的空气
4. 物质按照其组成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冰混合后为混合物 B.食盐水是纯净物
C.氮气和液氮混合后为纯净物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生理盐水 B. 雪碧饮料 C. 二氧化碳 D. 洁净的空气
6. 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不锈钢 B. 干冰 C. 碘酒 D. 石灰石
7. 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医疗用的碘酒 B. 餐饮用的饮料 C. 调味用的食醋 D.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对点训练1】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 生理盐水 C. 蒸馏水 D. 蔗糖水
2.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 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 受污染的空气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空气 C.石油 D.氮气
7.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8. 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医疗用的碘酒 B. 餐饮用的饮料
C. 调味用的食醋 D.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9.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10. 请将下列物质分类:①氮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稀有气体;④汽水;⑤二氧化碳;⑥清新的空气;⑦雨水;⑧澄清石灰水;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
【课堂笔记2】二.物质的提纯
1. 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 提纯方法
①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②化学方法:加热分解法、杂质转为沉淀法、杂质转为气体法、气体吸收法等。
重点讲述几种重要提纯的物理方法
(1)过滤
过滤装置 滤纸折法
①适用范围:难溶固体与液体之间分离。
②实验仪器:铁架台、铁圈、漏斗、烧杯(2个)、玻璃棒、滤纸。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③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I.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原因:保证滤纸和漏斗内壁间无气泡,有利于加快过滤速度。
II. 二低
a. 滤纸上缘低于漏斗边缘。原因:保证液体不溢出;
b.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原因:保证液体不从滤纸和漏斗内壁狭缝中流下,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III. 三靠
a. 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原因:引流,既可防止过程中液体飞溅,又可防止结束时液体流到烧杯外壁,减少液体损失;
b.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原因:保证滤纸不破损;
c. 漏斗下端尖端部位紧靠烧杯内壁。原因:防止液滴溅出;加快过滤速度。
【重点解析】
①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③过滤速度较慢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漏斗下端的尖端部位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结晶
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态溶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本次内容重点讲述:蒸发结晶。
①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②所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③依据原理: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
④注意事项
I、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原因: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II、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液体蒸干。原因:防止固体飞溅。
III、用坩埚钳取下热的蒸发皿放到石棉网上冷却。
(3)蒸馏
①适用范围: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或把液态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或把溶剂和可溶性的固体分离。
②注意事项
I、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当蒸出不同物质时,温度计示数会发生变化。
II、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使蒸馏平稳进行,以防加热时暴沸。
III、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
3. 粗盐提纯
步骤:称盐(粗盐)、量水 → 溶解 → 过滤 → 蒸发 → 冷却后再称量(精盐)
【重点解析】
①产率误差分析:
I、偏高: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未蒸干,精盐中还有水分。
II、偏低:食盐未完全溶解就开始过滤;蒸发过程中有液体飞溅;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至称量纸上。
②经这些操作后,海盐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盐(如镁盐、钙盐和硫酸盐),由于这些盐均可溶于水,用过滤方法不能除去,可通过化学方法将这些盐转化为难溶的物质,再过滤,进一步提纯。
③本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实验 玻璃棒的作用 目的
固体溶解 搅拌 加速溶解
过滤 引流 防止液体外溅、冲破滤纸
蒸发 搅拌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
计算产率 转移固体 转移固体
【对点分析2】
1. 过滤操作中,除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A.酒精灯      B.蒸发皿      C.漏斗      D.托盘天平
2.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 (不定项选)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A.滤纸不够厚    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D.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4.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 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6. 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蒸馏烧瓶出现移动
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
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D.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且垫上石棉网
7.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8. 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水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对点训练2】
1. 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 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 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2.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电子天平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4. 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6. 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7. (不定项选)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溶解过程中适量水的目的是( )
A. 保证氯化钠全部溶解 B. 提高实验效率
C. 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 使滤液澄清
8.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
(1)指出图中的错误:① ;② ;③ 。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原因是 。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该同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 。
(4)该学生改正了错误操作后进行过滤,他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回答两种):① ;② 。
9.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需要经过下列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 研钵 B. 量筒 C. 烧杯 D. 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应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3) 操作⑤中除用到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晶体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需要采取 等措施。
(4)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 )
A. 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过滤
B. 蒸发时食盐飞溅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至称量纸上
【课后作业】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空气 C.石油 D.氮气
2. 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应用物质。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 B.医用酒精 C.水泥砂浆 D.冰水混合物
3.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 B.空气 C.黄铜 D.干冰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石灰水、牛奶 B. 蒸馏水、冰水混合物
C. 雪碧、加碘食盐 D. 液氧、矿泉水
5. 下列过滤操作,正确的是( )
A. 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漏斗、烧杯
B.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C. 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D. 滤纸必须高于漏斗的边缘
6. 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B.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 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
D. 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7.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D.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8.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不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
B.蒸发皿不可以直接加热
C.蒸发时发现有固体开始析出,即停止加热
D.涉及的分离操作有溶解、过滤和蒸发
9.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g/100g水。现称取3.6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10. 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11. 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
(1)氯化镁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该描述是告知氯化镁的__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用天平称取2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量筒的局部示意图如下,量取水时应沿__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3)按下图流程进行实验。
操作1、2、3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__。若要计算经验的产率,还需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对上述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粗盐和精盐都是混合物
B. 粗盐变成精盐属于化学变化
C. 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蒸发的时间
D. 为得到全部晶体,应把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03. 物质的提纯 — 参考答案
【对点分析1】
1. B 2. D 3. A 4. C 5. C 6. B 7. D
【对点训练1】
1. C 2. B 3. A 4. B 5. A 6. D 7. C 8. D 9. D
10. ①⑤、 ②③④⑥⑦⑧⑨
【对点分析2】
1. C 2. C 3. CD 4. C 5. B 6. B 7. A 8. D
【对点训练2】
1. C 2. B 3. C 4. D 5.A 6. A 7. AB
8.
(1)①滤纸高于漏斗边缘 ②直接倾倒 ③漏斗末端悬空于烧杯内
(2)防止过滤太慢
(3)滤纸破损
(4)①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②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9.
(1) A
(2) D
(3) 蒸发皿;停止加热,利用预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干
(4) C
【课后作业】
1. D 2. D 3. D 4. D 5. C 6. B 7. A 8. D 9.B
10. (1)ACB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11. 物理性质 b 玻璃棒 过滤 称精盐的质量 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