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人教版初三化学一轮复习:34、 化学肥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人教版初三化学一轮复习:34、 化学肥料(含答案)

资源简介

29. 化学肥料
————————————————————————————————————————————————
目录
【课堂笔记1】化学肥料………………………………………………………………………………………………01
【课堂笔记2】化学肥料简易鉴别……………………………………………………………………………………03
【课堂笔记3】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07
————————————————————————————————————————————————
【课堂笔记1】化学肥料
1. 化肥
(1)概念:以化学和物理办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2)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索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求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 化肥种类及作用
(1)氮肥
①功能: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②分类:
I、铵态氮肥:NH4Cl【氯铵】、NH4NO3【硝铵】、(NH4)2SO4【硫铵、肥田粉】、NH4HCO3【碳铵,气肥】。
II、有机氮肥:CO(NH2)2(尿素),M = 60 g / mol。
III、氨水【NH3·H2O】
【重点解析】
①NH4HCO3NH3↑+H2O+CO2↑,使用时要深埋,最好晚上施肥。
②NH4NO3易受潮结块,撞击会发生爆炸
③NH4Cl受热易分解,损失肥效
④NH4+ + OH-NH3↑ + H2O。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NH4Cl、NH4NO3、(NH4)2SO4、NH4HCO3不要与熟石灰、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氨气损失肥效。
⑤尿素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含氮量高,肥效持久,对土壤的破坏作用较小。
(2)磷肥
①功能: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肥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还可以促进作物提前成熟,穗粒增多,谷粒饱满。
②常见的磷肥: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
(3)钾肥
①功能: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坑病虫害和坑倒伏能力等功能。
②常见的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4)复合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叫做复合肥。
①功能:复合肥能均匀地给农作物提供多种养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有效成分。
②常见的复合肥: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磷酸二氢钾【KH2PO4】
【对点分析1】
1. 尿素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O(NH2)2,它属于(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2.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
A. 碳酸钾K2CO3 B. 氯化钾KCl C. 硫酸钾K2SO4 D. 硝酸铵NH4NO3
3.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K2SO4 B. NH4HCO3 C. Ca3(PO4)2 D. KNO3
4. 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 Ca3(PO4)2 B. K2SO4 C. KNO3 D. CO(NH2)2
5. 钾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下列肥料属于钾肥的是( )
A. KCl B. NH4Cl C. CO(NH2)2 D. Ca(H2PO4)2
6. 小东同学发现自家的一片农田中的秧苗矮小、叶色萎黄不绿。现农村供销社有下列常用化肥:氯化钾、磷矿粉、碳酸氢铵。他应该买的一种化肥是 ,请你告诉他该化肥使用时的一点注意事项 。
7. 在种植蔬菜的大棚里,燃烧秸杆是为了利用生成的CO2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请回答:
(1)CO2能促进植物的 作用,从而提高蔬菜产量。
(2)草木灰用作肥料时,它的作用与 (选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相当。
(3)根据燃烧产物,可以推断秸杆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和 元素碳。
8. 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对点训练1】
1.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K2SO4 B. CO(NH2)2
C. (NH4)2HPO4 D. Ca3(PO4)2
叶子发黄的水稻易倒伏,专家建议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
A. NH4NO3 B. KNO3
C. NH4H2PO4 D. K2SO4
3. 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
A. K2CO3 B. NH4NO3
C. Ca(H2PO4)2 D. K3PO4
4.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
A.KCl B.K2CO3 C.NH4Cl D. Ca3(PO4)2
5.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需施加的化肥是(  )
A.KCl B.CO(NH2)2 C.KNO3 D.NH4H2PO4
6. 某农民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较低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使用的是( )
A.尿素[CO(NH2)2]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氯化钾(KCl)
7. 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回家发现自家田里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就向父母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明年应在小麦生长期增施抗倒伏的化肥。你认为增施的化肥应是( )
A.KCl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8. 春季某地区遭受干旱,导致该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了死亡,对此,专家提出在给小麦施肥时适当使用一些化肥以增加小麦的抗旱能力。下列化肥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硫酸钾 B. 氯化铵 C. 硝酸钠 D. 过磷酸钙
9.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B. 不能将氯化铵等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 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 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一种磷肥
10.(不定项选)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的化学肥料是 。
A.尿素 B.钙镁磷肥 C.硫酸钾 D.碳酸氢铵(或硫酸铵)
11. 实验室中用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
(1)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氯酸钾制氧气"或"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查阅资料得知,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收可用 (填”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3)氯化铵是一种氮肥,农田里施用氯化铵时 (填"能"或"不能")跟熟石灰粉末混,合施用,其原因是 。
12. 白色固体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请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加热分解碳酸氢铵,应选用 (填编号)实验装置。
(2) 分解产物之一是水,为验证它,应选用 (填编号)实验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分解产物之二是二氧化碳,如果要吸收它,最好选用 (填编号)实验装置;如果要验证它,应选用 (填编号)实验装置。
(4) 分解产物之三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气体,则该产物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5) 写出碳酸氢铵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课堂笔记2】二. 化学肥料简易鉴别
1. 根据化肥的性质进行鉴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观察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闻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味 无味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全部溶于水
加熟石灰研磨 铵态氮肥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气体 无气体
2. 氮肥的鉴别
(1)氮肥中的氨水呈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将它们和其他氮肥鉴别。
(2)其他氮肥的鉴别
(3)NH4+的检验
鉴别方法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取样品少许与熟石灰混合、 放与研钵中研磨,闻气味。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取样品溶液少许于试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并观察现象。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对点分析2】
1. 下列化肥:尿素、磷矿粉、氯化铵,按下列方法,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
A.看颜色,与碱混合
B.溶解性,闻气味
C.看状态,溶解性
D.闻气味,与碱混合
2.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B.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
C.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
D. 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 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 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 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 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4. 为鉴别四种化肥:磷矿粉、硝酸铵、硝酸钾和氯化铵,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四种化肥样品带到化学实验室,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1)首先观察外观,灰白色固体的是 ;(2)将其余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 ;为进一步鉴别这两种化肥,取样溶于水后分别滴加 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将两种化肥鉴别开。
5. 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入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这种化肥是 。
6.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NH4HCO3、NH4Cl、K2SO4、KC1都是常见的化肥。
(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
(2)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 如下实验:
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b.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c.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e.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a~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③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已知:NH4ClNH3↑+HCl↑)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 
【对点训练2】
1. 检验、鉴别、除杂与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铵态氮肥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鉴别CuO和C 观察颜色
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铜网
D 分离MnO2和KCl 用水溶解、过滤、蒸发、烘干
2. 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有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NH4Cl与 KCl:观察外观
B. NH4HCO3与KCl:加水
C. K2SO4与 Ca3(PO4)2:闻气味
D. (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3. 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业方面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 pH;④可促进土壤中的钙、镁元素被植物吸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4. (不定项选)鉴别碳酸氢铵、氯化铵、氯化钾三种化肥,过程如图,其中试剂甲和乙可能是( )
A. 甲:水; 乙:氢氧化钠
B. 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C. 甲:氯化钠溶液;乙∶稀盐酸
D. 甲:氢氧化钠;乙:稀硫酸
5. 小明同学想利用已学的知识探究家中化肥的成分,他看到袋中化肥是一种白色晶体,取少量肥料跟熟石灰一起研磨后,闻到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初步判断是一种氮肥。为进一步研究肥料的性质和成分,小明将少量肥料样品带到学校作进一步探究。
探究内容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一定量的肥料样品放入水中,振荡 样品完全溶解 样品
实验 2∶取实验1中的部分溶液,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呈红色 样品溶液呈
实验3∶另取实验1中的部分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化肥为
6. 这学期,小亮和班级的另两名同学主动承担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花的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________(填“氮”、“磷”或“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________)对花坛中的________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使用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和气温的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pH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________气味。
结论:
由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得出肥效流失与________ 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________。
(2)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请你对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7. 尿素【CO(NH2)2】、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都是常见的氮肥。各种氮肥的简易鉴别方法如图所示:
(1)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判断,上述四种氮肥_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2)已知铵盐易与碱反应放出氨气(NH3),上述四种氮肥中不属于铵盐的是___________。
(3)第③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碳酸氢铵(NH4HCO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安全的氮肥,但易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和一种液体,有较浓的氨味,试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课堂笔记3】三. 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1)“利”
①化肥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相比农家肥)。
②化肥大多数能溶于水,很容易被植物所吸收。
③农药是防治杂草、病虫害的有力武器。
(2)“弊”
①污染土壤、水源、大气;
②造成某些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③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重点解析】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①水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②赤潮: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2. 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
(1)农家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研究高效低毒农药;按照病虫害的规律,对症下药、适时用药,以最小的危害获得最高的防治效果。
(3)研究生物固氮,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新途径。
【对点分析3】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建设美丽家乡”理念的是( )
A. 大力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燃烧为土壤提供草木灰 B. 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D. 废旧电池应深埋处理
2. 在2021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B. 积极执行兰州市升级版“限塑令”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 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 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对点训练3】
1. 在2021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B. 积极执行兰州市升级版“限塑令”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 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C. 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D. 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C. 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
4. 下列关于化肥与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可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提高肥效
B.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和尿素依次属于复合肥料、钾肥、氮肥
C.农药本身有毒性,应该禁止使用
D.硝酸铵受潮结块后,要用锤子砸碎后使用
【课后作业】
1.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① 实验②
A 观察固体颜色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观察固体颜色 加入Ba(NO3)2溶液中
C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AgNO3溶液中
D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Ba(OH)2溶液中
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过滤
C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鉴别尿素和硫酸铵两种氮肥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3. 只用水这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KNO3和NH4NO3 B.CaCO3和Ca(NO3)2
C.NaOH和NaCl D.K2SO4和NaNO3
4. 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使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NH4)2SO4属于酸
B.(NH4)2SO4是一种复合肥
C.(NH4)2SO4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为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熟石灰
5. 下列有关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硝酸钙[Ca(NO3)2]属于复合肥
C.草木灰、熟石灰与硫酸铵混合施用,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并提高肥效
D.化肥养分含量高,见效快,所以要尽量多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6. NH4HCO3是一种化学肥料,下列关于 NH4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H4HCO3属于盐 B.NH4HC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NH4HCO3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D.农作物叶色发黄时可施用 NH4HCO3
7. 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农作物高产,应大量施用化肥
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8. 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再显中国饭碗自信,其中化肥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尿素[CO(NH2)2]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
C.含氮量为31.5%的硝酸铵(NH4NO3)化肥样品为纯净物
D.化肥虽好不能滥用,过度施肥会造成土壤退化和水体污染
9.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施用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0. 2020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农民讲解化学方面的知识是教育扶贫的内容。下列对化学肥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KNO3是一种常见的复合肥料
B.植物出现倒伏的状况应适量施用磷肥
C.硝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NH4HCO3和KCl
11.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某贫困村引进无土栽培高新技术,实现产业脱贫。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8%的KNO3。
(1)KNO3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2)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价。
(3)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kg。
12. 小华的爷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KNO3、NH4H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华为帮助爷爷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
(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
(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3)小华为了确认化肥成分中的阴离子,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先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③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_,简述不合理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NH4)2SO4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13. 暑假雨后的一天,一大早小王就与爸爸和爷爷一起给农田里的玉米施肥爸爸划沟,小王施肥,爷爷盖土。在施肥过程中,小王闻到化肥产生了一种刺激性气味,而且发现越到中午这种气味越强烈,在阳光照射下,他不小心撒在干燥土壤表面的肥料一会儿竞消失了。小王很好奇,记住了化肥的名称是碳酸氢铵,回到学校后,他和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白色粉末状晶体,有氨味,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遇氨气变红色,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
【提出问题】碳铵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进行实验】
①在试管内加入少量的碳铵固体,用酒精灯加热。
②闻产生气体的气味。
③将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一会后试纸变红,证明生成 。
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 。
【获得结论】碳铵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
【反思与评价】
(1)农民在保存碳铵化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
(2)碳铵化肥在施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
【总结提升】某固体加热后消失,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化学变化 B. 一定是物理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9. 化学肥料-参考答案
【对点分析1】
1. C 2. D 3. D 4. A 5. A
6. 碳酸氢铵 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施用
7. (1)光合 (2)钾肥 (3)碳
8. H2O 碱
【对点训练1】
1. C 2. B 3. B 4. C 5.C 6. B 7. A 8. D 9. B 10.AD
11.
(1)氯酸钾制氧气 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 + 2H2O
(2)向下排空气法
(3)不能 氯化铵和碱性肥料混用能反应放出 NH3,会降低肥效
12. (1) B (2) C 白色粉末变蓝色晶体 (3) E D (4) 碱性
【对点分析2】
1. C 2. C 3. C
4. 磷矿粉 硝酸铵和氯化铵 硝酸银
5. 氯化钾
6.
(1)N、K/氮、钾
(2)①一定含有NH4Cl,可能含有KCl ②c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加热至无刺激性气味产生为止,待冷却后,往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加入少量AgNO3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有白色沉淀 NH4Cl和KCl 无白色沉淀 NH4Cl
【对点训练2】
1. B 2. D 3. A 4. BD
5. 易溶于水 酸性 硫酸铵
6.
【收集资料】(1)氮 (2)Ca(OH)2 酸
【设计并进行实验】(2)氨(或刺激性)
【结论】土壤中残留的熟石灰
【反思与应用】(1)pH试纸是干燥的(或干燥的氨气不能使于燥的pH试纸变色等) (2)防晒(或防潮等)
7. (1). 易 (2). 尿素 (3). AgNO3+NH4Cl=NH4NO3+AgCl↓ (4). NH4HCO3NH3↑+CO2↑+H2O
【对点分析3】
1. B 2. C 3. D 4. B
【对点训练3】
1. C 2. D 3. D 4. B
【课后作业】
1. C 2. D 3. D 4. C 5. A 6. B 7. C 8. C 9. B 10. B
11. (1)复合肥料 (2)+5 (3)12
12.
(1)KNO3
(2)硫酸铵
(3)③ 银离子也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引入了硫酸根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
(4)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5)量筒
13. 【进行实验】氨气 二氧化碳
【获得结论】化学
【反思与评价】(1)低温密封保存 (2)避免高温,施肥后土埋、浇水等
【总结提升】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