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课型
课题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的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设计思路
本节以某植物学研学考察队的研学活动为情景主线,通过他们沿途所见所闻的植被景观、民间访谈等为线索,首先宏观地探究了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因水热条件及搭配不同而形成的一系列不同植被类型,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原理分析其原因。 然后,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视角去观察一些区域的典型植被的特征,如其叶、根、花等外部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某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其成因,从而得出植被与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最后,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植被的生态功能,认识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活动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培养人地协调观,有效地落实“能够正确看待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课程要求。
教材分析
一、编排思路: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最后一节内容,与前面已经学习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植被作为生物,是自然环境中非常活跃的要素,一旦被破坏,就会引发形影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这就为下一章介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奠定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分析: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自然环境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繁殖和分布。气候是影响植被最重要的要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被所需的水分、热量及其搭配,进而影响植被的类型、分布等。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掌握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提供的热量不同以及距海远近不同,导致不同区域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强调不同自然环境下植被的差异性。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增加大气湿度等方式调节局地气候,以及通过残落体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变成土壤腐殖质等养分的方式影响土壤肥力。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掌握植被对气候、土壤、水文、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的生态功能,提倡保护植被,恢复植被,人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学情分析
优势: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要素,初中也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地理,已基本掌握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 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前面所学系统知识的遗忘,如气候类型和自然带之间的关系不能对应,“张冠李戴”,区域认知素养欠缺; 2.分析气候对新疆自然环境的影响时,对生物循环涉及的各个环节不全面,无法建立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容易忽视对植被环境效益的分析。 三、教学预判: 高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也善于思考,但对平淡无味的课堂没有兴趣。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区域地理为背景的地理课堂,应多引入反映当地地域特色的景观图、诗句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实现区域认知,也能更加系统、动态地认识和分析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中国主要植被类型景观图,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产生不同植被类型的原因,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2.通过通过读图和文字,描述骆驼刺等典型植物的植物特征,分析其与当地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 3.通过观看视频,认知植被的生态功能,结合区域实际,野外考察并提出保护和恢复植被的具体措施,提升地理实践力,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读中国主要植被类型景观图,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产生不同植被类型的原因; 2.通过读图,描述骆驼刺等典型植物的植物特征,分析其与当地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通过通过读图和文字,描述骆驼刺等典型植物的植物特征,分析其与当地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 2.通过观看视频,认知植被的生态功能,结合区域实际,野外考察并提出保护和恢复植被的具体措施,提升地理实践力,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方法
情境引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等
教学用具
一、学生用具 学习任务单、教材、地图册等。 二、教师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视频和黑板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堂导入】 (师)11月一天清晨,当我走进校园,看到很多树木的样子是这样的(幻灯片1左边图片),而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很多树木的样子却是这样的(幻灯片1右边图片)。同学们,你们能看出它们有什么差别吗? (生)校园里的树木不落叶,而华北地区树木的树叶却纷纷飘落。 (师)对,其实啊,它们之所以差别这么大,是与它们所处不同的自然环境有关。那么,植被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图片,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与北方一些地区的植物图片对比,引出植被差异是自然环境差异引起的。引发学生的联想和进一步的探知欲,自然引出主题。 【具体过程】 (主线情景)一支植物学研学考察队兵分两路,从海南到东北、从华北到新疆对我国典型地区的植被等进行研学考察…… 【设计意图】以一支植物学研学考察队的所见所闻为情景主线,营造一种研学旅行的浓厚氛围,让学生预感到不同区域植被的差异性,以及植被与当地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存在着内在联系,吸引学生的探究欲。 一.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一)不同纬度间自然环境下植被类型的差异 情景1:第一研学队从海南到东北地区,沿途看到了植被类型有明显的变化。 (教师提问)那么到底有什么变化呢?导致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起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完成以下内容。 情景1 研学过程中所见植被景观图 读图,对比分析 研学地点海南岛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东北地区纬度________(高/低) ________(高/低)太阳辐射量________(大/小) ________(大/小)热量_______(多/少) ________(多/少)温 度 带植被类型
原理 归纳纬度不同 太阳辐射量不同 温度带不同 热量条件不同 植被类型不同 由此可知:我们校园与华北地区处在不同的纬度位置,获得的太阳辐射所提供的热量条件不同,从而温度带不同,最终所形成的植被类型和特征也截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对比沿途不同研学地点的纬度和植被类型,从“热带”“亚热带常绿”、“温带落叶”、“寒温带针叶”等植被的热量带和植物特征,推理出其与热量有关。再结合它们的不同纬度,推理出太阳辐射量、温度带不同,植被获得的热量差异,导致植被类型的以上差异。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地理事物或现象间逻辑关系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同时,呼应解决导入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根据真实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二)距海远近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植被的差异 情景2:第二队从华北沿海到新疆地区,沿途看到了植被类型有明显的变化。 (教师提问)那么到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导致这样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结合教材和前面所学知识,用2分钟时间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完成以下内容。 情景1 研学过程中所见植被景观图 读图,对比分析 研学地点华北沿海地区内蒙古中部地区新疆地区降水量________(多/少) ________(多/少)水分________(多/少) ________(多/少)植被类型
原理 归纳 海陆位置不同 降水量不同 水分条件不同 植被类型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对比沿途不同研学地点的海陆位置和植被类型,结合它们距海远近不同,推理出降水量、植被获得的水分差异,导致植被类型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差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区域认知。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一幅示意图来总结陆地植被水平分布与热量、水分的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得出)从沿海到内陆,植被获得的水分条件在减少,所以植被类型在变化;从赤道到两极,植被获得的热量在减少,所以植被类型也在变化。可见,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之一是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得出)热带雨林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同时又位于沿海,因此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湿热环境,在这种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条件配合下形成了热带雨林。 由此可知,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该地区不仅仅只是水分和热量,还有它们的配合状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平面空间的视角去看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结论的能力。 (情景3)第二队在新疆发现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植物,叫做骆驼刺。 (师) 这些骆驼刺有什么样的植物特征,又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思考并完成下列内容。 情景成蔟敢锁狂沙舞,独株能将傲骨扬 研学过程中所见骆驼刺 读图,对比分析 骆驼刺植株高度 (高大/矮小) 叶片形态 (粗枝状/针刺状)根须 (发达/短小)植被特征作用
原理 归纳由于新疆气候的______(湿润/干旱),导致该区的植物的______(耐旱性/耐寒性)强,这说明气候特征影响植被的植物特征。 植被对气候特征有明显的_________(指示/决定)作用。
(师)其实啊,植被的类型和特征不同只是表象,其背后蕴含的是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区域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看事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原理和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骆驼刺的植物特征,发挥空间想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推理骆驼刺外观特点所反映的生长习性及其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地理思维和专业表达方式,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背后的原理和规律的意识,进一步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 二、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植被与土壤 (情景4) 第一队在研学途中发现北方一个村庄的道路旁花瓣大量凋落,他们觉得很可惜。可当地村民却告诉他们,这样土壤会更肥沃,明年春天花也会开得更好。 (师)这让我想到了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著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落红”、“春泥”、“更护花”,如果用我们所学知识来解释的话,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 请同学们用一分钟思考。 (学生思考,并接麦回答)“落红”就是凋落的花瓣,代表植物的凋落体;“春泥”就是富含腐殖质等的肥沃土壤,这些土壤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所以来年春天花会开得更好,所以“更护花”。 (师生共同归纳)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以植物为代表的生物为土壤提供了有机质等物质组成,而土壤又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可以说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我们推而广之,就可以学有所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区域内部植被与土壤的关系,并因此引出自然界物质循坏的自然规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原理,从而形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观。 (情景5)此时,队员们走累了,于是他们走入林间去歇歇脚。一进入林间,他们就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凉爽而湿润。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读图思考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 由此,可以归纳得出: 【设计意图】以林间空气清新、凉爽而湿润为引,激发学生同感,贴近学生生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物学常识的角度入手,进而探究植物对该地温度、湿度等局地气候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更加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 【情景6】第二队在新疆的一个村庄发现当地植被茂密、郁郁葱葱。当地人告诉他们:这里曾经植被稀疏、风沙肆虐,自从这些年人们恢复植被以后,风沙就越来越少了…… (师)那么,恢复的植被是如何遏制风沙的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结合示意图来分析一下。 (生)植被在风沙经过的时候,会阻挡风沙,使风力减小,沙尘沉积 (师)对,很好。我们就得到了植被一个重要的生态效益,那就是防风固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植被与风沙的图形,引导学生发挥空间立体想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观察、推理,从而形成一定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再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内部要素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形成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 (师)那么,植被除了可以调节气候和防风固沙以外,还有哪些生态效益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小视频,大家边看边记录植被的生态效益。(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记录植被的生态功能。 (师) (待视频播放完后)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植被的生态效益。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植被生态功能的小视频,并迅速记录,使学生眼、耳、手、脑四部联动,有效地加深了对植被生态功能的印象。 (提问过渡那么,植被有如此多的生态效益,我们应该分别采取哪些措施来恢复和保护植被呢? (此时,学生的回答较混乱,没有按照未破坏和已破坏分情况讨论,也没有分区域分析。)(师)在不同的地区,不管破没破坏,我们采取的措施都是一样吗? (生)不是。 (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 (学生分类例举出措施) 植被已经破坏的:城区、湿润的山区和丘陵等植树造林;过度开垦区退耕还林还草;破坏非常严重的地区封山育林。 未被破坏的地区:合理采伐林木、合理放牧等,还可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等。 【设计意图】面对学生不将未破坏和已破坏的分情况、分区域讨论的问题,针对性引导学生分类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的时空观,同时也培养“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的地理思维,提升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师)是啊,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建设好了“绿水青山”,才能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绿色、健康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同时,我们也知道: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植被,爱护生态环境,我们就可以为我们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甚至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 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设计意图】以植被的生态功能切入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述,让学生更深入地懂得植被保护和修复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更加深入地明白环境问题需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道理,最终领悟到人类活动应当“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树立人地协调观。 (师)最后,我们用一首打油诗来总结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大家一起齐读一下。 (生)齐读: 人人都说植被好,栖息生命品格高。形成若从因素论,自然环境不可少。 气候水热奠类型,土壤为其供养料。植被特征成标志,指示环境效果妙。 绿水青山效益好,提高覆盖很重要。植被环境互关联,学有所悟乐逍遥! 【设计意图】以押韵的原创打油诗来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巧妙地将植被的影响因素,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等内容融入其中,不仅形式新颖独特,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含深意,让学生在轻松地朗读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
当堂演练
读图,完成2~3题。 2.①、②、③三地水分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3.关于③处植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叶尖滴水,板状根 B.叶片宽阔,冬季落叶 C.四季常绿,叶坚硬革质 D.叶呈针刺状,根系发达
【设计意图】第一题让学生从解读诗词的方式去理解和分析植被的生态效益,将地理与语文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互通性,也让学生徜徉在语文和地理共同创造的美妙世界里,感受学习的快乐。 第二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特征差异,让学生学会应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从微观的视角去观察一些区域的典型植被的特征,如其叶、根等外部形态特征,分析植被与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课后作业
到学校周边的野外研学考察,采集植物标本,观察其叶、茎、根等植物特征,分析与万盛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研学考察身边真实的情景案例,切身观察、动手采集标本并研究植被特征与万盛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培养学生活动策划、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学习成果,即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地理实践力。
课后反思
1.课堂教学设计如果基于学生生活、学生愿意探究的(有趣的)、蕴含地理问题的情景,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运用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产生新的这里思想和视角,如哲学原理等,推动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逐渐形成; 2.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设置的情境最好是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知欲,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维迁移,探究身边及所熟悉区域的地理现象和地域文化,有利于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 3.涉及区域地理的课程可多通过诗词、旅游研学、生活案例探究等,引导学生探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 4.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思政教育,在每一个案例的讲解中自然融入“学习有用的地理”,“研究身边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乃至祖国的复兴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献计献策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