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题2 氨气和铵盐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学 习 目 标1. 了解氨气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2. 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和与碱反应等性质。3. 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理解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4. 能用化学方程式列举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活 动 方 案1. 进行下列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氨气的有关性质。活动一:通过实验认识氨的性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 如右图所示,观察氨的颜色,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观察现象(2) 取烧瓶中的红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并用镊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于试管口烧杯中的溶液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溶液红色变浅,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3)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靠近(不接触),观察现象在两根玻璃棒的周围空间产生白色的烟氨水、盐酸均有挥发性,且能相互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1. 铵盐性质的探究。活动二:铵盐性质的探究与铵根离子的检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1) 在试管中加热NH4Cl固体(2) 加热(NH4)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固体减少,在试管口附近又凝结成固体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2. 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鉴别硫酸钠与硫酸铵固体。【答案】 方案一:取少量两种固体样品溶于水,用铂丝蘸取试样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对应的试样为硫酸钠固体。方案二:用试管取试样与浓NaOH溶液共热,并在试管口放置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成蓝色,说明试样为硫酸铵固体。实验用品:浓氨水、生石灰、Ca(OH)2固体、(NH4)2SO4固体、烧瓶、试管、分液漏斗、石棉网和酒精灯等。1. 设计两套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案(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活动三:应用有关性质探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案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图 (任填两个即可)2. 实验室如何收集所制取的氨气?【答案】 向下排空气法1. 从NH3的组成分析,工业合成氨采用的两种气体原料是什么?写出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活动四:认识工业上氨的制取和用途2. 工业上氨气的重要用途是制取硝酸,其原理如图所示。(1)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气体B中的NO进一步被氧化。【答案】 2NO+O2===2NO2③用水吸收气体C中的NO2。【答案】 3NO2+H2O===2HNO3+NO(2) 转化器中的化学反应常被称为“氨的催化氧化”。①实验室模拟氨的催化氧化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将加热的铂丝插入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铂丝保持红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进入转化器的气体A的成分仍为氨气和空气,气体A与经过热交换器前有什么不同?【答案】 进入转化器的氨气和空气比进入热交换器前的温度高。3. 氨气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制取氮肥。(1) 写出CO2通入氨气的水溶液中制取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CO2+NH3+H2O===NH4HCO3(2) 工业上用液氨和CO2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CO(NH2)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 堂 反 馈2451361. 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业上用氮气与氢气合成氨B.NH3和HCl反应制取NH4ClC. 氯化铵与烧碱的复分解反应D.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酸雨A2451362. 限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出Na2CO3、(NH4)2SO4、NH4Cl、KNO3溶液,应选用的是( )A.AgNO3溶液 B. NaOH溶液C.Ba(OH)2溶液 D.盐酸C245363.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 向氨水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红C.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吸收NH3可防止倒吸1D245364. 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 )A.NH3 B. COC.CH4 D. HCl1A245365. 实验室采用下列装置制取氨气,正确的是( )1D245361C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