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微专题2 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3 微专题2 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含解析)

资源简介

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
1、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及特点
类型比较项目 氧化型 加合型 吸附型
原理 漂白剂本身是氧化剂,利用其氧化性将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氧化破坏掉,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漂白剂与与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化合成无色物质,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 有些固体物质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有色物质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
实例 Cl2、Ca(ClO)2、ClO2、H2O2、O3 SO2 活性炭
特点 加热时不能恢复原有的颜色,不可逆、持久 加热时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可逆、不持久 部分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
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备注 无选择性 有选择性 吸附色素
2、二氧化硫与氯气的漂白性比较
【微点拨】
当Cl2与SO2(体积比为1∶1)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时,品红溶液不褪色,因为SO2+Cl2+2H2O===H2SO4+2HCl
【强化训练】
1、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使溶液褪色的粒子是(  )
A.Cl2   B.HClO C.H+    D.Cl-
2、为了提高氯水的漂白性,可以向氯水中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
A.SO2 B.CaCO3 C.FeCl2 D.Na2S
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4、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
B.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是因为溶液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D.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滴入3%过氧化氢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SO2使溴水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6、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B.能使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再褪色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能使溴水褪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
8、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
B.SO2、SO3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C.SO3可与碱反应,但不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D.SO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3
9、下列关于SO2变化和其相应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B.导致酸雨——酸性氧化物
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漂白性 D.通入H2S溶液中变浑浊——氧化性
10、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久置在空气中的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常温下二氧化硫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11、下列有关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为5.6,是因为其中溶解了SO2
B.SO2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C.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被氨水吸收
D.分别被SO2和HClO漂白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均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12、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  )
①活性炭 ②氯水 ③二氧化硫 ④臭氧 ⑤过氧化钠 ⑥双氧水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3、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1)提出问题: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2)收集资料: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3)提出假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水使红色布条褪色
(4)验证假设:
实验①:把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5)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漂白剂的归类分析】答案
1、B
2、B。解析:A项,SO2与Cl2、H2O反应生成HCl和H2SO4,减弱漂白性;C、D项,Fe2+、S2-与Cl2均反应,减弱漂白性。]
3、B。解析:新制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新制氯水性质上的多重性。新制氯水中主要含有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新制氯水含有H+和HClO,蓝色石蕊试纸遇H+变红,变红后的试纸被HClO氧化褪色;光照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HClO光照,2HCl+O2↑,逸出的是O2而不是Cl2;该反应进行后,弱酸HClO转化为强酸HCl,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不考虑HCl挥发,溶液的酸性增强。
4、C。解析: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光照冒出的气泡是氧气,故C错误。
5、A。解析:HCl的酸性强于H2SO3,因此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SO2具有还原性,H2O2具有强氧化性,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发生反应H2O2+SO2===H2SO4,BaCl2+H2SO4===2HCl+BaSO4↓,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故A正确。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用澄清石灰水无法鉴别SO2和CO2,故B错误。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会使溶液变红,但不会褪色,故C错误。SO2使溴水褪色,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故D错误。]
6、B。解析: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红色不再褪去;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7、B。解析: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褪色是因其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因为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选项错误,因为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相同,SO2漂白属于化合型,活性炭属吸附型,漂白粉、Na2O2属氧化型;D选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反应生成H2SO4和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8、A。解析:SO3不具有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两者均可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B错误;SO2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才能被氧化为SO3,故D错误;SO3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故C错误。
9、C。解析: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空气中氧化为硫酸,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处于+4价,具有弱氧化性,能氧化H2S:2H2S+SO2===3S↓+2H2O。故选C。
10、D。解析:可逆反应判断的关键是“两同”:同一条件,同时发生。选项A、B中的反应为不在同一条件进行的反应,选项C中的反应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它们都不是可逆反应。
11、C。解析:正常雨水中溶解了CO2,其pH=5.6,若溶解了SO2,使其pH<5.6,A错误;SO2能杀菌消毒,B错误;SO2是酸性氧化物,和氨水能反应,C正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次氯酸能使有色物质永久性漂白,所以加热条件下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D错误。
12、C。解析: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品红褪色;②④⑤⑥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氧化褪色,具有不可逆性;③二氧化硫可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则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②④⑤⑥,故选C。
13、(3)①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 ②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③盐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4)②把红色布条伸入次氯酸溶液中,红色布条褪色
③把红色布条伸入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
(5)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解析:提出假设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的。氯气有氧化性,那么假设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假设盐酸或次氯酸能使红色布条褪色,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到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氯水中的氯气、稀盐酸、水均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是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