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9明德弘道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传统文化-9明德弘道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年级)
第三单元 责任
9 明德弘道
天地
知识回顾
四时
阴阳
人情
凡礼之大体,体______,法______,则______,顺_______,故谓之礼。訾(zǐ)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___也,理者____也,节者___也,权者____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第三单元 责任
责任就是担当,坚守责任、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单元围绕责任这一主题,包括四课:《明德弘道》《恪尽职守》《人饥己饥》《修己安人》。
学习新课
《明德弘道》指出修身的必由之路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告诉我们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不断革新自我、达到最完善的境地。
《恪尽职守》通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表现其呕心沥血、恪尽职守的精神品质。
《人饥己饥》褒扬大禹、后稷等先贤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担当,告诉我们应弘扬先贤的传统,涵养民族精神。
《修己安人》通过修身立德而达到“安百姓”的治理目标,告诉我们应“以天下为己任”,增强社会责任感。
1.诵读《大学》中的经典选文,说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内涵。
2.学习“子游礼乐治武城”的故事和“余力学文”部分选文,感悟明德弘道的道理。
3.弘扬传统美德,加强道德修养,传承文明精神。
学习新课
学习目标
第9课 明德弘道
xīn
通“新”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世、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名著简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经典诵读
第9课 明德弘道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的德行,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上自国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经典诵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通“新”
一律,一概
弘扬光明的德性
第9课 明德弘道
课文的核心主张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
“明明德”是指人要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亲民”就是使民众弃旧图新,完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好的完美境界。
课文解读
大学的“三纲领”旨在加强道德修养,彰显人性中的美好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第9课 明德弘道
xīn
亲,通“新”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少年时代的你,如何放飞自己的梦想呢?
想一想

少年时代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好学,修养品德,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必须发扬自身光明的德性。知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坚持修身为本,提高道德修养,才能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点睛
阅读故事并回答:孔子对子游礼乐治理武城的态度怎样?
晓事明理
子游礼乐治武城
肯定和赞许。礼乐治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子游以礼乐教化百姓,使人们遵守礼仪,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
第9课 明德弘道
自读并说出“道”与“德”的内涵与区别。
广闻博识
“道”与“德”
内涵:“道”指人人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则,“德”指人本有的明德。
第9课 明德弘道
区别:“德”是内在品质,“道”是行为法则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余力学文
第9课 明德弘道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论语·子张》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子张说:“掌握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能说他没有?”
余力学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论语·子张》
通“无”
第9课 明德弘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试一试
人必须修养自身、提高自己,反过来,以道弘人,用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君子所为了。
大学之道提醒我们要做一个心性光明、目标远大的人。你对“大学之道”有何感悟?
学以致用
第9课 明德弘道
首先从修身开始,成为更好的自己,更新自我;其次要有伟大的目标,达到完美的境界。用正能量来激发人性向好的本能,使民众也弃旧图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