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暴雨生存指南》主题班会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夏日暴雨生存指南》主题班会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夏日暴雨生存指南
CATALOGUE
目录
暴雨来临前准备
暴雨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暴雨后的自救与互救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方法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能力
01
暴雨来临前准备
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了解暴雨的时间、地点和可能的影响。
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加固房屋、准备急救包等等。
在暴雨来临前,检查家中的排水系统是否畅通,避免因为排水不畅导致室内积水。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03
如果家中有宠物,还需要为宠物准备一些必要的食物和用品。
01
准备一个急救包,包括常用的药品、消毒液、绷带等,以备不时之需。
02
准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如手电筒、备用电池、便携式充电器、纸巾等。
准备急救包等等必要物品
准备一些急救设备,如沙袋、塑料布、抽水机等,以便在暴雨来临时及时应对。
在家中安装一些安全设施,如避雷针、漏电保护器等,确保家庭用电安全。
对房屋进行加固,尤其是门窗和屋顶,确保能够抵御暴雨的袭击。
加固房屋,准备急救设备
提前准备一些干粮、罐头等易保存的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储存足够的饮用水,确保在暴雨期间有足够的清洁水源。
如果家中有婴儿或需要特殊饮食的人,还需要准备相应的食品。
准备食物和水
02
暴雨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暴雨期间,室外环境非常危险,应尽量留在室内,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如果必须外出,应穿着合适的防水鞋和雨衣,避免淋湿和受伤。
在室内时,应远离窗户、玻璃门等易破裂区域,以免受到风雨侵袭和意外伤害。
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
暴雨期间,风力可能非常大,窗户、玻璃门等易破裂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应尽量避免靠近这些区域,以免受到风雨侵袭和意外伤害。
如果窗户或玻璃门出现破裂或损坏,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用胶带粘贴等,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远离窗户、玻璃门等易破裂区域
01
02
03
暴雨可能导致洪水和污水泛滥,这些水体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和病菌。
应尽量避免接触洪水和污水,以免受到污染和感染疾病。
如果必须接触这些水体,应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和橡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及时清洗消毒。
避免接触洪水和污水
暴雨期间,室外电力设施可能受到损坏,存在漏电和触电风险。
如果发现室内有漏电或电器故障等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在室内使用电器时,应注意用电安全,不要用手触摸电器开关和插座等带电部分。
在室外时,应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区域,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注意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
03
暴雨后的自救与互救
暴雨过后,应尽快离开低洼、易涝、山洪暴发等危险区域,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如果身处危险区域,应保持冷静,寻找高处、坚固的建筑物等相对安全的地方躲避,并及时拨打求救电话。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电筒、哨子、鲜艳衣物等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提高被发现的几率。
如何脱离危险区域寻求帮助
1
2
3
在暴雨灾害中,如果有人受伤,应先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等处理,防止伤情恶化。
对于重伤员,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伤员交流、鼓励等方式稳定其情绪,增强其信心。
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处理并等待救援
报告险情,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发现暴雨灾害中的险情,如道路塌方、桥梁损坏、房屋倒塌等,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在报告险情时,应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如险情地点、规模、影响范围等,以便有关部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救援工作中,可以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暴雨灾害过后,应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可以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为受灾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安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04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03
呼吸道疾病
暴雨后空气湿度大,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1
皮肤疾病
暴雨后环境潮湿,易滋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02
胃肠道疾病
饮用干净卫生的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熟食物要分开,防止病从口入。
暴雨后易发疾病及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食用新鲜食物
尽量选择新鲜、无异味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煮熟煮透
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海鲜等易感染寄生虫的食品。
分开存放
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餐具消毒
餐具使用前要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饮食卫生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心态平和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关注身体状况
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用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避免传染
如有传染性疾病,要做好隔离和防护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
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05
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方法
储备足够的非易腐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如罐头、干粮等;储备足够的饮用水,以及水净化设备或水净化剂。
食品和水
包括创可贴、纱布、消毒液、止痛药、抗过敏药等基本医疗用品。
急救用品
手电筒、备用电池、多功能刀具、防火毯、塑料布、绳子等。
应急工具
备用手机、手摇发电收音机、信号哨、荧光棒等。
通讯设备
应急物资种类及储备建议
食品和水
急救用品
应急工具
通讯设备
应急物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和更换储备食品和水,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时注意节约,避免浪费。
了解基本急救知识,正确使用急救用品,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熟悉各种应急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保养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了解各种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在食物和饮用水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满足生存需求,再考虑其他需求。
优先保障生命安全
在困境中应团结互助,共同面对困难,提高生存机会。
互帮互助
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
合理分配资源
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如雨水收集、太阳能利用等。
利用环境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进行自救互救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尽量节约使用现有物资,延长其使用时间。
节约使用物资
积极寻找可替代的资源或物品,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寻找替代资源
物资储备不足时的应对策略
在物资储备不足时,应尽快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寻求外部援助。
寻求外部援助
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保持冷静和乐观
06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能力
01
02
04
回顾本次暴雨过程中的得失
成功疏散和安置了大量受灾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的扩大。
暴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得到了有效检验,提高了应对效率。
暴露出一些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性和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部分救援物资和人员调配存在不足,影响了救援效果。
03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
完善暴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增加救援物资和人员的储备,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01
02
03
04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暴雨灾害的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让公众了解应急预案和救援流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
谢谢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