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阅读有关西欧庄园制的材料,能基本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其本质。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关于中世纪时期的观点,能基本利用已学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有关西欧城市发展的材料,能较为准确地概括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课前预习】
西欧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是 制度、 制度。封建领主在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庄园经济基本 。
中古西欧的城市、王权与教会
(1)城市的兴起:10——11世纪,西欧各地 兴起并赢得自治权,支持 。
(2)王权的强化:15世纪以后, 的都铎王朝、 、 和 的王权加强,为西欧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基督教的发展:西欧的基都教会向信徒征收 税,形成 制度,以宗教戒律 。
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即 帝国)
的编订,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2)俄罗斯
发端基辅罗斯。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 ,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地跨 的大帝国。
【课堂探究】
探究一:“黑暗的”中世纪
阅读下列材料,说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材料 西欧的feudalism,本为一个契约形态的法律术语,含义包括强权者对弱者的“保护”和弱者为强权者“服役”这两个侧面,所有可称为“契约封建制”。与之相比照,中国西周的封建制,是作为军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将土地与人民封赐给子弟及功臣,臣属继续往下作“次分封”,领主与附庸之间没有契约可言,而是由宗法关系维系,通过血缘纽带及血亲伦理实现领主对附庸的控制(当然又以武力征服、军事镇慑为实现控制的基础),故可称之“宗法封建制”。
——摘编自冯天瑜《封建考论》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西欧庄园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西欧封建主往往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二者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统称为领主权。封建主作为领主对其领地(即封地)以内和附近的居民有许多行政司法权力,封建主利用这些权力控制和剥削农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章
探究二:黑暗下的光明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西欧城市兴起的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 新兴的市民阶级发展经济、关心政治,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城市的文化教育也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英法等国国王为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等支援作为报答。到15世纪,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出现了民族君主国,初步形成了今天的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版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罗马法的内涵并分析其意义。
材料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周枂《罗马法原论》
探究三:黑暗时代or充满变化的时代
有位学者在总结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黑暗时代/充满变化的时代”。
请你结合本节课的所学知识,举两个以上的历史史实,谈谈你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观点:
史实一:
史实二:
史实三:
总结:
【课后提升】
1.795年,查理大帝给予约翰一块领地,“以便这位约翰和他的后代可以自由自在不付租金而享用这块领地,只要他们效忠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这体现了西欧的( )
A.封君封臣制 B.贵族共和制 C.军事民主制 D.大地产制度
2.从10世纪起,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这反映了当时西欧( )
A.文化繁荣 B.政治统一 C.思想开放 D.经济发展
3.12世纪初,法国毛纺织中心琅城的市民通过花费巨资赎买、武装暴动等方式,从国王路易六世手中得到特许状,获得了一定的城市自主管理权。该材料可用于佐证西欧的
A.城市自治 B.文艺复兴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
4.下面所示为847年法兰克王国颁布的《莫尔森法令》的部分内容。这表明法兰克王国( )
我们希望你们了解,我们要授予我们忠诚的臣属以权利,我们不希望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样我们告诫你们和其他忠诚的臣属,你们也要授权你们的人,也不要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时,我们希望属于我们的人,不论他是哪个王国的人,都要跟随自己的领主进攻敌人,或满足领主其他方面的需要,除非他自己的王国遭到攻击,而全体人民都要进行抗击。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封君封臣制渗透契约理念
C.国王成为领主的最高统治者 D.有限王权思想被广泛接受
5.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七世(912~959年)利用古典文化遗产为现实服务,组织学者收集古典作品,编纂百科全书及抄写名著。当时编纂的有历史丛书、战术教令、农业丛书、医学及兽医丛书、国家管理规程、拜占庭宫中礼仪等。这些做法( )
A.促进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发展 B.使专制国家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C.重创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D.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奠定基础
6.1075年教皇发布《教皇敕令》,激化了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的矛盾。皇帝要废黜教皇,教皇则开除享利四世的教籍,所以封臣对皇帝的誓言都无效,德意志境内反对亨利四世的贵族联合起来准备推举新的国王。德皇被迫向教皇认错忏悔。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B.罗马教会教权至上
C.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D.王权教权长期并立
7.中世纪时,凡领主皆有地,凡地皆有领主,因此所有的城市都处于领地之上。欧洲各级教俗封建主集各种权利于一身,所以手工业者或者商人想要修筑城垣、开辟道路等必须要得到封建领主的事先允许。该材料可佐证的观点是( )
A.城市发展受封建领主干涉 B.西欧工商业的繁荣和复兴
C.区域间的交通道路得到改善 D.欧洲封建主的专制统治
8.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封建主常常既有自己的封君,又有自己的封臣,但封君只与自己的直接封臣有联系,对封臣的封臣则不能干涉。该学者旨在表明,该制度( )
A.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局面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实现了君民共治的结果 D.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
9.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10.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 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
A.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度的产生 B.符合国王权力加强的需要
C.得益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支持 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
11.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12.有学者指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既要遵循“祖宗之法”,又要受基督教“神意”的影响,因此国王没有“至高无上”的优越感。在法兰克王国,各种习惯与观念体现出的是一种“神意+公平+正义”的普遍法则,而这个普遍含义就是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的服从。这表明,法兰克王国( )
A.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B.在治理上蕴含法治色彩
C.王权受到封臣约束 D.君主与臣民存在契约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