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竹节人》教案

资源简介

《竹节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阅读,感受竹节人这一传统玩具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心灵慰藉。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玩具和文化,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竹节人带来的乐趣,体会传统玩具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竹节人玩具(如有可能)、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开启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竹节人》,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不是有些好奇呢?竹节人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给作者和他的伙伴们带来无尽的欢乐的呢?别着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同学们,小时候我们都玩过各种各样的玩具,比如小汽车、变形金刚、飞机模型等等。那么,你们有没有玩过用竹子制作的玩具呢?这种玩具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竹节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这个传统玩具的故事。那么,这个竹节人到底给作者和他的伙伴们带来了哪些乐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借助拼音认真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顺每一个句子。如果有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开展一些认读活动,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老师会随机点名朗读,大家要认真听,等一下对他(她)的朗读进行评价。开始逐一开展认读活动。指名同学依次进行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认读方式。
3.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分段朗读一下课文呢?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是否读得通顺、流利。
4.我们再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竹节人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
好,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指名学生交流,老师板书: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乐趣无穷
现在,请大家拿出笔,将老师板书的三个关键词连起来看看,是不是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经过今天的课文学习,我们不仅对竹节人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对制作竹节人和斗竹节人的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些乐趣无穷的时光,也成为了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现在,大家应该都对竹节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竹节人,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吧!
(三)深入研读,感受乐趣
1.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1)指名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竹节人是如何制作的?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制作竹节人的简单与有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制作竹节人的乐趣。
示例:通过交流,学生们发现竹节人的制作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些普通的材料,如毛笔、小刀、竹子等,通过简单的切割和组合,就可以制作出一个有趣的竹节人。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竹节人造型,这也为后续的斗竹节人环节增添了许多乐趣。
2. 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感受斗竹节人的场景与乐趣。
(1)过渡:竹节人制作好了,接下来最精彩的就是斗竹节人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斗竹节人的场景的。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斗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等语句,体会斗竹节人的紧张与刺激。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通过交流,学生们发现作者在描写斗竹节人的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如“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等,生动地描绘了竹节人斗智斗勇的激烈场面。同时,作者还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为斗竹节人环节增添了许多有趣的情节和对话,如“你输了!”“再来一局!”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斗竹节人的紧张与刺激,体会其中的乐趣。
通过以上学习过程,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竹节人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玩具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有关传统玩具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这个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玩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深入理解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心灵慰藉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来展现竹节人的魅力和斗竹节人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传承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竹节人的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乐趣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斗竹节人的乐趣。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如毛笔杆、线、小刀等,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个个有趣的竹节人。然后,我们可以在课间或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斗竹节人,看着他们腾挪跌宕、左躲右闪,仿佛真的在战斗。每当这时,教室里都会充满欢声笑语,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竹节人带来的乐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竹节人的魅力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充满童真和欢乐的时光,继续探索这个简单而有趣的玩具所蕴含的魅力。
(二)深入探究,感受魅力
学习课文第8—19自然段,体会竹节人的魅力与文化传承。
(1)指名朗读课文第8—19自然段,思考:竹节人除了给作者带来乐趣外,还有哪些魅力?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体会。例如:“下课后,同学们才掏出各自的竹节人。有的还在上面刻上个名字,当作自己的‘竹节人’。”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竹节人的喜爱与珍视。再如:“说它是‘角斗士’,还真有点神。只见它腾挪跌宕,左躲右闪,忽闪忽闪地叱咤风云,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这句话,通过描写竹节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展现了它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继续思考:为什么作者如此珍视这个简单的竹节人玩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心灵慰藉?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归纳。竹节人作为传统玩具,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还承载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读出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读出作者的情感,还要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等方面的处理,让朗读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作者描写竹节人和斗竹节人的精彩语句。例如:“我们自制的地道战中,双方人马摆开架势,挥舞着手中的竹节人,呐喊助威。”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再如:“斗到激烈时,那几个同学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对手,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和欢笑声。”这句话通过描写斗竹节人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欢乐。
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通过分析作者的描写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
教师总结: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注重细节描写,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形象生动。这样的描写方式不仅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激发创作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不仅了解了竹节人这个传统玩具,还了解了许多其他的传统玩具。这些玩具不仅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那么,除了竹节人,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玩具呢?它们又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和回忆呢?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感受传统玩具的魅力。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引导大家关注身边的传统玩具和文化。
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玩具设计师,你会设计一款怎样的传统玩具呢?请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文字描述你的设计理念和玩具特点。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现在,让我们开始创作吧!老师会巡视指导,鼓励大家大胆想象、创新表达。
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传统玩具的魅力,还学到了许多写作技巧和方法。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有趣的课堂吧!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竹节人》,了解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乐过程,感受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和魅力。同时,我们也激发了创作欲望,设计了许多有趣的传统玩具。
再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学习内容,竹节人的魅力、传统玩具的传承意义以及学习作者描写方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的创作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交流;同时阅读一些传统文化资料,了解更多传统玩具和文化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竹节人的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同时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读、多思、多交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