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LAW
9.1生活需要法律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1.政治认同: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知道治理国家需要法律。
2.法治观念: 熟悉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遵法、护法的好公民。
3.责任意识: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育学生处置、运用社会信息的技术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治的意义。
1.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的本质?
3.法治的含义、要求?
4.为什么实行法治?(法治的意义)
(阅读课本P84-P89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自学指导
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律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反家庭暴力法
婚姻法
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
义务教育法禁止体罚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侮辱学生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教育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那些保护着我们法律:
《义务教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是中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于2022年10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此前,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
制定和颁布
规范和调整
法律
生活
逛街时,轻信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
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
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
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
……
《义务教育法》
《产品质量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劳动法》
《广告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范围广)
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时间长)
教学目标
归纳整理
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P85①-86①
01
生活需要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 P85①
02
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P85②
03
法律与我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P86①
二、法治的脚步
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法律的起源
原始习俗,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步自发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诸如,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参加氏族公共事务的讨论、决定和管理,相互保护和进行血族复仇;共同继承氏族已故成员的个人财产;共同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等等。这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归根结底,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原始社会正是借助这种习俗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条有理的社会秩序,恩格斯指出:原始社会“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92-93页。)
《左传·昭公六年》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所谓乱政实际上是指奴隶暴动和反抗斗争,夏朝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而制定的。)
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古巴比伦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这三部法律都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制。
以上材料说明法律主要维护谁的利益?
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笔记区
法律体现谁的意志,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标尺。
3、法律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法律?)
笔记区

统治阶级的意志
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
体现
工具
标尺
探究与分享P87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会,一直是人们力图解答的一个问题。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为什么
没有。①在长期的专制社会里实行人治。②人类进入民主社会后,才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明智选择。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人治
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依法行政。
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公正司法。
学法守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
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探究与分享
1982年12月4日审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0年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18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1
5
4
2
3
宪法
6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7
2017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观:我国法治进程,悟:法治助推中国梦
8
9
10
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205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法治的含义、要求与意义是什么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
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
显著优势之一;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
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含义: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要求: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意义:
笔记区
必由之路
中国梦的实现
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治国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地位是什么?
二、法治的脚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生活需要法律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治的脚步
课堂小结
规范关系,调整生活
渗透生活:现在和未来
法律的产生、本质
法治的含义、要求、重要性
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权利、义务
习惯—法律(人治)—法治
1.刚出生时,我们便享有法律规定的人身权利;从儿童到少年,我们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达到法定年龄时,我们有服兵役的义务。这说明( )
①人只有活着时才需要法律
②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③我们一生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下列属于法治作用的有 ( )
①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③法治是仅在改革时需要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3.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法不可违”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为人们行为提供标准
②一个人如果法律观念不强就会走上犯罪道路
③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④守规矩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