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新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用F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1:1的表型比例,这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
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放置不同颜色的彩球,且甲、乙中的小球总数相同
C.孟德尔用山柳菊进行杂交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
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2.生命科学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方法,适宜的研究方法对科学发现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分离定律
B.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C.赫尔希和蔡斯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I 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3.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的叶形有三角形和椭圆形,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现取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多株三角形叶植株自交获得F1,F1表型及比例均为三角形:椭圆形=1: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自然状态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有三种
B.亲本三角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
C.亲本产生的含A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D.F1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纯合致死
4.某研究小组用荧光分子对某果蝇(基因型为AaXBXb)的卵原细胞中的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分析得到不同时期的4个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核DNA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同源染色体对数 4 8 0 0
核DNA数 16 16 8 4
A.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在发生联会,形成4个四分体
B.丁细胞是卵细胞或者极体,且染色体数:核DNA数=1:1
C.丙细胞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且可以看到8个荧光标记
D.乙细胞中,在纺锤丝的牵拉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5.果蝇的灰身基因(A)和黑身基因(a)、长翅基因(B)和残翅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D)和白眼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图示基因型的果蝇与一只黑身长翅红眼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黑身残翅白眼。只考虑题干所给基因及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正常情况下,图示果蝇可产生4种精子
C.据题可知,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DXd
D.F1中出现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的概率为1/4
6.金丝雀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毛中红羽(D)对灰羽(d)为显性,黑眼(A)对红眼(a)为显性,其中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1只红羽黑眼个体与1只灰羽黑眼个体杂交,F1雌鸟中部分个体为灰羽红眼,雄鸟全为黑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DdZAZa×ddZAW
B.母本产生的配子中,含dZA的配子占1/4
C.F1雄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
D.F1雌性个体中红羽红眼个体的概率是1/8
7.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发现离不开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研究DNA复制时,大肠杆菌、噬菌体等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时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B.大肠杆菌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将得到6种物质
C.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分子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D.大肠杆菌繁殖周期短且易培养,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理想材料
8.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S型肺炎链球菌进行破碎处理,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过滤得到无菌提取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格里菲思的实验设计思路一样
B.本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控制自变量运用了减法原理
C.①~⑤组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到S型菌的组别为①②③④
D.艾弗里等人得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9.已知一个DNA分子共有200个碱基对,其中A+T占54%,其甲链(互补链为乙链)中G占该链的28%,复制2次。下列有关该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补链乙链中含有G的数目为36个
B.该DNA分子复制2次共需要消耗腺嘌呤162个
C.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
D.DNA指纹技术利用的原理有DNA分子的特异性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0.某噬菌体的DNA可采用滚环方式复制,该复制过程中,双链DNA环状分子先在一条单链的复制起点上产生一个切口,然后以另一条单链为模板不断地合成新的单链,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复制形成子链时,脱氧核苷酸从5'端按照顺时针不断添加
B.图示复制依次完成后可获得1个单链(+)DNA和1个双链DNA
C.c复制时所消耗的能量由宿主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提供
D.a、d过程都需要利用相关的酶切割磷酸二酯键
11.下图基因A、B和C表示人体正常神经细胞内的某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m、n为基因的间隔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A和基因B属于非等位基因
B.基因A和基因B往往同时进行转录和翻译
C.人体各种细胞中的基因A会表达相同的蛋白质
D.神经细胞中m、n不具有遗传效应,但可以进行复制
12.低温胁迫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素。乙烯在植物的各种发育过程和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合成的关键步骤是SAM→ACC,催化该反应的是ACC合酶,该酶的活性受生长时期、环境和激素的影响。低温条件下葡萄果实中ACC合酶的mRNA量增加。受乙烯正向调控的基因在溶质转运、蛋白质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作用、抗氧化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方面富集,调节耐寒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植物受到盐碱胁迫时,ACC合酶的活性可能会增强
B.受胁迫的植物可能是通过高表达ACC合酶基因来抵抗胁迫
C.当ACC合酶受抑制时,施加一定量的外源乙烯可抵抗胁迫
D.低温胁迫下,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减小以抵抗低温胁迫
13.柑橘精油具有芳香味、药用价值和抗虫功效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精油之一。调控油胞的形成及精油的形成是获取精油的关键因素。D蛋白(基因D控制合成)和M蛋白(基因M控制合成)是促进油胞起始与分化的两种重要蛋白。D蛋白可促进M基因的表达,D蛋白/M蛋白调控模块激活基因Y合成Y蛋白,Y蛋白可促进油胞鞘细胞分化、分泌腔形成以及精油合成。现用均不能产生精油的柑橘植株(纯合子)杂交,F1的植株均可产生精油,F1自交产生F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1植株均含有D、M、Y基因
B.F1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C.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F2中不产精油占37/64
D.D蛋白和M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豌豆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D、d的控制,现让红花高茎植株甲和白花矮茎植株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3:1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株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DD、aadd
B.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2的白花高茎自交后代中白花高茎:白花矮茎=5:1
D.F2中纯合子占5/8,杂合子占3/8
15.图1表示果蝇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的CD段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8
B.图2的细胞中,只有丙细胞对应的图1中的CD段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D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
D.此果蝇形成的正常次级精母细胞中最多含有2条X染色体
16.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链缠绕组蛋白而成)表观遗传标记的血液检测方法,对于直肠癌诊断可达到92%的精确度。其组蛋白在患者直肠上皮细胞中发生修饰,修饰的组蛋白参与抑癌基因沉默而诱发肿瘤,p53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之一,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DNA修复、控制细胞增殖和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诱发直肠癌的因素可能是环境、饮食等
B.健康人体内p53基因表达量低于直肠癌患者
C.人体内的每个细胞核中都存在p53基因
D.修饰的组蛋白抑制了p53基因的表达
17.下列有关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魏斯曼预测减数分裂过程的存在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
C.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利用了物质提纯技术、细菌培养技术
D.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导出DNA呈螺旋结构
18.被昆虫伤害后,植物释放的系统素(一种多肽类蛋白)从伤害处传遍未受伤害的部分,促进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活化和转录,从而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防御昆虫的伤害。下图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过程①所需的酶为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图中过程②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5'→3'
C.植物细胞核糖体合成的系统素作为调节蛋白抑制昆虫体内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
D.若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一条链中(A+G)/(T+C)=0.8,则经过程①形成的mRNA中(A+G)/(U+C)=1.25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4分)剑白猪(2N=38)是世界上著名的微型猪,国家二级稀有保护动物,主食为野生植物,以其猪肉特有香味、嫩度、纯天然、无污染而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图1为某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部分过程,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该细胞称为_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______________类型的细胞。
(2)图1中乙存在等位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可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图2中a类型细胞处于___________(填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
(4)科学研究发现,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SGO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水解黏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各着丝粒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分裂,据图3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若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程会_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推后”)进行。
图3
20.(11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玉米籽粒的甜和不甜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有一玉米植株甲,选取纯合甜玉米品系乙进行杂交实验得F1,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F1表型
杂交一:甲(♀)×乙(♂) 1/2甜、1/2不甜
杂交二:甲(♂)×乙(♀) 2/3不甜、1/3甜
(1)玉米杂交育种时的操作流程是____________(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据表可知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出现两个组合F1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若遵循上述规律,将杂交一F1中的不甜玉米在自然状态下单独种植,则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上述杂交实验___________(填“一”或“二”)可以更好地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请在方框中用遗传图解画出得到F1的过程。
21.(10分)孔雀的羽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见下表),其中A/a、B/b均位于Z染色体上,H/h位于常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取纯合绿羽雄孔雀和纯合蓝羽雌孔雀进行杂交实验,F1表型均为不完全绿羽,F1随机交配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成 A、B同时存在,且H基因纯合 A、B、H、h同时存在 A、B同时存在,且h基因纯合 b基因纯合
表型 栗羽 不完全绿羽 绿羽 蓝羽
(1)上述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
(2)亲代绿羽、蓝羽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
(3)F2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不考虑性别)。
(4)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绿羽雄孔雀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所得子代中不完全绿羽孔雀均为雄性,且雄性只有不完全绿羽。
22.(12分)图1为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部分实验。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15N-DNA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繁殖代数分别用I、Ⅱ、Ⅲ……表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经离心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其中锥形瓶①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的。搅拌后离心,32P标记的一组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该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短,则会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
(2)DNA作为遗传物质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预计图2中第Ⅲ代细菌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已知试管中条带宽窄只与DNA数量有关,随着复制代数的增加,经离心后的试管中的条带宽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
23.(12分)已知果蝇的基因组大小为1.8×108bp(bp表示碱基对),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图1为果蝇核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箭头所示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是DNA复制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指出:由_____________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按____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现有两条等长的DNA分子甲和乙,经测定发现甲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据图1推测,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完成DNA复制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引物在前导链与后随链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4)结合图示分析,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
新乡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生物学·答案
选择题:共18小题,共4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4~1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实验过程、材料选择、假说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孟德尔用F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1:1的表型比例,这是真实操作,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验证,A项错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容器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雌雄生殖器官产生D、d配子的比例都是1:1,由于雄配子的数量一般比雌配子的数量多,因此甲、乙两容器中均放有两种颜色且比例为1:1的彩球,且甲、乙中的小球总数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山柳菊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二是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三是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C项正确。孟德尔在揭示遗传学定律时,并没有基因的概念,D项错误。
2.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不同实验过程为情境,考查科学方法的应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孟德尔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发现了分离定律,A项正确;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B项正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他们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这是一组对比实验,C项正确;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同位素15N标记大肠杆菌的亲代DNA,在培养基中复制后,再用离心技术分离DNA分子,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但15N属于稳定同位素,没有放射性,D项错误。
3.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某植物的叶形遗传实验为情境,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配子致死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取多株三角形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椭圆形,说明三角形为显性性状,而多株三角形叶植株自交,后代表型比例均为1:1,由此可以说明亲本中三角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而后代Aa:aa=1:1,说明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存在致死现象,可能为含有显性基因A的雄配子致死或含有显性基因A的雌配子致死,因此自然状态下,该植物的基因型只有2种,即Aa、aa,A、B、D三项不合理,C项合理。
4.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果蝇细胞的分裂为情境,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条,含4对同源染色体,由表格信息可知,甲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是4对,核DNA数为16,则甲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I或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因此甲细胞不一定会发生染色体的联会,A项错误;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核DNA只有4个,因此丁细胞为卵细胞或者极体,此时其染色体数:核DNA数=1:1,B项正确;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Ⅱ的细胞,若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则丙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且丙细胞中可以看到4个荧光标记,C项错误;乙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是体细胞的2倍,说明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着丝粒的分裂是自发的,纺锤丝不会使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项错误。
5.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果蝇杂交为情境,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图中A和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时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图示果蝇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B项正确;由题意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dY,其中基因AB、ab连锁,产生ab雄配子的概率为1/2,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B_XDX-,F1产生的雄果蝇中出现1/8的黑身残翅白眼(aabbXdY),母本产生ab雌配子的概率为1/2,F1出现黑身残翅的概率为1/4,那么F1雄性中出现白眼的概率为1/2,因此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DXd,C项正确;由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后代会形成AaBB、AaBb、aaBb、aabb4种关于体色及翅型的基因型,其中灰身长翅占1/2,后代将形成XDXd、XDY、XdXd、XdY4种关于眼色的基因型,其中红眼雌性占1/4,故F1出现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的概率为1/8,D项错误。
6.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金丝雀鸟的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减数分裂、遗传定律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F1中的雌鸟出现了红眼,而雄鸟全为黑眼,且亲本均为黑眼,说明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组合为ZAZ×ZAW,由于后代雌鸟出现灰身,说明亲本关于体色的基因型为Dd×dd,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以为DdZAZa×ddZAW或DdZAW×ddZAZa,A项错误;母本的基因型是DdZAW或ddZAW,产生含dZA配子的概率为1/4或1/2,B项错误;亲本可以为DdZAZa×ddZAW或DdZAW×ddZAZa,因此F1雄性群体中纯合子(ddZAZA)的概率为1/4,C项正确;F1雌性个体中出现红羽的概率为1/2,出现红眼的概率也为1/2,因此F1雌性个体中出现红羽红眼的概率为1/4,D项错误。
7.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常用的实验材料为情境,考查核酸的组成、DNA复制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证明DNA复制时,有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性复制),后来用同位素标记法、离心技术等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项正确;大肠杆菌有细胞结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有5种碱基(A、T、C、G、U)、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共8种物质,B项错误;大肠杆菌中的DNA是环状DNA分子,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项正确;大肠杆菌繁殖周期短且易培养,是研究DNA复制方式的理想材料,D项正确。
8.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艾弗里的实验为情境,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艾弗里等人利用减法原理探究某物质的作用,而格里菲思并未进行单独分析研究,因此二者的实验思路不同,A项错误;①组作对照组,②~⑤组加入酶进行研究,利用酶的专一性将相应的物质分解,控制自变量运用了减法原理,B项正确;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因而①~⑤组混合培养后,只有第⑤组不会出现S型菌,其他组均会出现S型菌,C项正确;艾弗里等人进行实验,后续又对细胞提取物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的极为相似,于是得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项正确。
9.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DNA复制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DNA分子中A+T=54%,该DNA分子任意一条链上A+T的比值均为54%,甲链上G占28%,则甲链上的C占18%,乙链上的G占18%,乙链上G的数目为18%×200=36(个),A项正确;DNA分子中A有200×2×27%=108(个),复制2次合成的DNA有4个,共需要消耗A的数目为(4-1)×108=324(个),B项错误;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C项正确;DNA指纹技术可用于刑侦犯罪、亲子鉴定等方面,利用DNA分子的特异性,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D项正确。
10.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DNA滚环复制过程为情境,考查DNA复制过程、条件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延伸,所以添加脱氧核苷酸时连接在子链的3'端,据图可知,子链的合成是顺时针进行的,A项错误;据图可知,复制结束后可获得1个单链(+)DNA和1个双链DNA,B项正确;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噬菌体增殖由宿主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供能,C项正确;a表示切割DNA的过程,d是切割与连接DNA的过程,都需要利用相关的酶切割磷酸二酯键,D项正确。
11.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神经细胞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为情境,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表达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图示呈现的是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A、B在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属于非等位基因,A项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A和B不一定同时转录和翻译,B项错误;人体各细胞均含有A基因,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决定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A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且基因A转录的RNA经过不同剪切、加工后可能会控制不同蛋白质的合成,C项错误;m、n属于非基因片段,在体内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但题干中的细胞为神经细胞,丧失了分裂的能力,因此不能进行复制,D项错误。
12.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低温胁迫下乙烯的含量变化受基因的调控为情境,考查基因的表达、渗透压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乙烯在植物的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植物遭受盐碱胁迫时,植物体内乙烯的含量会升高,故ACC合酶活性可能会增强,A项正确;乙烯的合成受到ACC合酶的影响,低温条件下,ACC合酶的mRNA量增加,说明受胁迫的植物可能通过高表达ACC合酶基因来抵抗胁迫,B项正确;据题可知,ACC合酶的活性下降,乙烯的合成减少,植物耐寒性下降,可通过施加外源乙烯来抵抗胁迫,C项正确;由题意可知,受乙烯正向调控的基因在溶质转运、蛋白质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作用、抗氧化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方面富集,说明低温胁迫下,细胞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增大,D项错误。
13.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柑橘精油的形成过程为情境,考查遗传定律、基因的表达、物质运输方式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题意分析可知,产生精油需要三种基因的协助,缺一不可,F1的植株均能产生精油,则F1均含有D、M、Y基因,A项正确;据题意,亲本为纯合子且不能产生精油,杂交产生的F1植株均能产生精油,则亲本的杂交组合可能为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ddMMYY,因此F1的基因型可能为DdMmYy或DdMMYy或DDMmYy或DdMmYY,B项正确;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当F1的基因型为DDMmYy、DdMMYy、DdMmYY时,则F2中出现不产精油的概率为7/16,并不一定为37/64,C项错误;D蛋白和M蛋白是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项正确。
14.答案AB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植株的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F2知红花:白花=3:5,高茎:矮茎=3:1,推知高茎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_D_、aadd,F2是F1自交产生的,因此关于茎高,亲本的基因型应为DD×dd,关于花色,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aa,F1为1/2Aa、1/2aa,则F1自交所得F2会出现红花:白花=3:5,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aadd,A项正确。据题意,F2的表型比9:3:15:5可拆分为9:3:3:1与12:4,9:3:3:1是F1中AaDd的自交后代表型比,说明A/a、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F2白花高茎的基因型为1/3aaDD、2/3aaDd,因此自交后代为白花高茎:白花矮茎=5:1,C项正确。F1的基因型为1/2AaDd、1/2aaDd,AaD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1/4)=1/8,aaD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4,因此纯合子占1/8+1/4=3/8,杂合子占5/8,D项错误。
15.答案C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果蝇细胞分裂图像为情境,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CD段对应的是DNA复制后的阶段,且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因此CD对应的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分裂I或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因此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只能为4或0,A项错误;图1的CD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存在染色单体,图2中的丙细胞和丁细胞均对应图1中的CD段,B项错误;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DE段的形成原因都相同,都是着丝粒分裂,C项正确;由图2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果蝇是雄性,则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X和Y彼此分离,因此形成的正常次级精母细胞含有的X染色体数可能为0、1或2,即次级精母细胞最多含有2条X染色体,D项正确。
16.答案AC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核小体表观遗传为情境,考查表观遗传、基因的表达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癌症的诱发因素有很多,诱发直肠癌的因素可能是环境、饮食等,A项正确;据题意,组蛋白使抑癌基因沉默,p53基因是抑癌基因,因此,在患者体内p53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健康人,B项错误;人体内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细胞分化所形成的每个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相同,都存在p53基因,C项正确;p53基因和组蛋白结合,修饰的组蛋白参与抑癌基因沉默,即抑制抑癌基因表达,D项正确。
17.答案A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遗传科学史及实验方法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摩尔根及其学生利用果蝇眼色遗传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A项正确;魏斯曼预测减数分裂过程的存在,这个预测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B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细菌培养技术,没有涉及物质提纯技术,C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导出DNA呈螺旋结构,D项正确。
18.答案AC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植物受伤害后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为情境,考查基因表达、DNA分子结构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过程①代表的是转录,转录用到的RNA聚合酶具有解旋作用,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A项错误;过程②为翻译,此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5'→3',B项正确;由题意可知,植物体内合成的系统素可促进自身体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得植物表达出蛋白酶抑制剂,而不是抑制昆虫体内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C项错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一条链中(A+G)/(T+C)=0.8,若以此链为模板链,则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A+G)/(U+C)=1.25,若以其互补链为模板链,则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A+G)/(U+C)=0.8,D项错误。
1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减数分裂Ⅱ后期(1分) 次级卵母细胞(1分) c
(2)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染色体互换 aBXD
(3)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
(4)保护着丝粒位置的黏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 提前
命题透析 本题以细胞分裂图像为情境,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分析图2,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因此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b细胞中的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且染色体数为2N,b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减数分裂I,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相同且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或末期,d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核DNA数的一半,说明此时存在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d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前期或中期,e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均为体细胞的一半,则e细胞应为配子。
(1)由图1的乙可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粒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结合上述分析,乙对应c类型的细胞,该细胞称之为次级卵母细胞。
(2)图1中乙细胞,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是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染色体互换导致的;由图1甲可知,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由于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Ⅱ时,细胞质多的子细胞将形成卵细胞,少的将形成第二极体,因此观察图1的甲、乙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颜色可知,乙细胞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D。
(3)对图2进行分析,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因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
(4)根据题意分析,水解酶将黏连蛋白分解,但这种酶在有丝分裂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各着丝粒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分裂,说明分布在着丝粒位置的SGO蛋白可以保护黏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当SGO蛋白被酶彻底水解后,着丝粒分裂;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黏连蛋白将被水解酶破坏,会导致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提前。
20.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
(1)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 不甜(1分)
(2)甲植株产生的含隐性基因(a)的雄配子中1/2不育 不甜:甜=5:1
(3)一 如图所示
命题透析 本题以玉米植株的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自由组合定律、配子致死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1)玉米为单性花,杂交育种时的操作流程是套袋→授粉→套袋;乙为纯合子且为甜玉米,假设甜为显性性状,则乙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且为A,后代应全为甜,与事实不符,假设不成立,因此不甜为显性性状。
(2)根据组合一、组合二F1结果的不同,分析可知,甲是杂合子即Aa,甲作为母本时得到的子代符合测交结果,甲作父本时,存在隐性基因致死的情况,分析F1可知,甲作父本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2:1,故含有a的雄配子有1/2致死。杂交一F1中的不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产生的雌配子A:a=1:1,产生的雄配子A:a=2:1,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不甜:甜=5:1。
(3)上述组合一、二均为测交实验,孟德尔在揭示分离定律时,所作出的假说之一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每种配子的成活率相同,实验一可以更好地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组合一的遗传图解见答案。
21.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A/a和H/h、B/b和H/h
(2)hhZABZAB×HHZAbW或hhZABZAB×HHZabW
(3)栗羽:不完全绿羽:绿羽:蓝羽=3:6:3:4
(4)hhZAbZaB HHZABW
命题透析 本题以孔雀的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1)结合题干所给信息,A/a与B/b两对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和H/h、B/b和H/h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科研人员取纯合绿羽雄孔雀和纯合蓝羽雌孔雀进行杂交实验,F1表型均为不完全绿羽,结合表格可知,亲代绿羽、蓝羽基因型依次为hhZABZAB×HHZAbW或hhZABZAB×HHZabW。
(3)F1为HhZABZAb、HhZABW时,F1随机交配得到F2,分开处理:Hh×Hh→1/4HH、2/4Hh、1/4hh,ZABZAb×ZABW→ZABZAB、ZABZAb、ZAbW、ZABW,采用乘法原理可得,F2中栗羽(A、B同时存在,且H基因纯合):不完全绿羽(A、B、H、h同时存在):绿羽(A、B同时存在,且h基因纯合):蓝羽(b基因纯合)=[(1/4)×(3/4)]:[(2/4)×(3/4)]:[(1/4)×(3/4)]:(1/4)=3:6:3:4;F1为HhZABZab、HhZABW时,F1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栗羽:不完全绿羽:绿羽:蓝羽=3:6:3:4。
(4)绿羽雄孔雀的基因型为hhZ-Z-,且存在A、B基因,由后代出现不完全绿羽,故亲本雌孔雀的基因型是H_Z-W,而后代中的不完全绿羽只在雄性中出现,若绿羽雄性亲本中A、B基因连锁,则后代雌性孔雀会出现不完全绿羽,不符合题意,因此A、B基因不能连锁,所以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hhZAbZaB,亲本雌性的基因型为HHZABW。
22.答案(每空2分,共12分)
(1)大肠杆菌 沉淀物 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
(2)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代谢(任答两点即可)
(3)(7a+b)/8 轻带越来越宽,中带不再改变
命题透析 本题以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DNA分子离心结果图为情境,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1)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含有32P。32P标记的是DNA分子,在T2噬菌体入侵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大肠杆菌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若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侵入大肠杆菌,则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
(2)DNA作为遗传物质应具有的特点: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代谢。
(3)1个DNA分子复制3代后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14N-15N的DNA分子,有6个14N-DNA,因此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将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时,2次复制后,中带宽度不再改变,随着复制的增加,轻带的宽度逐渐增加。
23.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1分) 反向平行(1分) 甲分子中C—G比例高,氢键数多
(2)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的复制,由此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
(3)解旋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前导链的合成需要一个引物,而后随链需要多个引物参与(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4)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多起点复制
命题透析 本题以DNA分子的复制图为情境,考查DNA的复制、DNA分子的结构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1)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NA分子甲和乙等长,说明二者含有的碱基数目相同,但甲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推测原因可能是甲分子中C—G比例高,氢键数多。
(2)据题可知,果蝇的基因组大小为1.8×108bp,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分析
图1,可观察到多个DNA复制泡,DNA复制泡代表的是DNA正在复制,因此有多个复制起点,这说明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是为了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的复制,从而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
(3)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由图可知,后随链在形成DNA时,由于形成的DNA是不连续的,因此还需要DNA连接酶的连接。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只需要一个引物,之后可连续合成,而后随链是分开合成的,需要多个引物。
(4)结合题意可知,DNA的复制特点为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多起点复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