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教育主题班会:劳动为犁,深耕韶华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劳动节教育主题班会:劳动为犁,深耕韶华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劳动节教育主题班会:
劳动为犁,深耕韶华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4-23
CONTENTS
劳动节的历史与意义
劳动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
校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实践
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感悟分享
劳模故事及其启示意义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劳动元素融入
劳动节的历史与意义
01
劳动节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为纪念劳动者的贡献和斗争精神而设立。
国际劳动节的确立与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如今已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的重要节日。
在中国,劳动节经历了从民国时期的引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泛庆祝,成为法定节假日之一。
起源
发展
中国劳动节
劳动节的起源和发展
03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劳动节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创新创造,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01
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节是弘扬劳动精神、赞美劳动者的重要时刻,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
02
促进社会和谐
劳动节强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平等与和谐,增进人们对彼此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劳动节的意义和价值
国内庆祝方式
01
中国劳动节期间,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表彰劳动模范、举办文艺演出、组织旅游等,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国外庆祝方式
02
不同国家劳动节的庆祝方式各具特色,如美国的游行示威、法国的工人集会、德国的鲜花售卖等,都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庆祝。
共同点与差异
03
国内外劳动节庆祝方式虽有所不同,但都旨在弘扬劳动精神、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谢。同时,各国根据自身文化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
国内外庆祝方式对比
劳动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
02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精神的核心要素。
勇敢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是劳动精神的内在品质。
自强不息是不断追求进步、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是劳动精神的动力源泉。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石,是劳动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敬业是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是劳动精神的具体体现。
乐业是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是劳动精神的理想境界。
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
创新创造是时代发展的驱动力,是劳动精神的时代特征。
追求卓越是对高品质、高效率、高标准的追求,是劳动精神的重要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精神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创新创造、追求卓越的时代要求
校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实践
03
划分卫生责任区
将班级所在区域划分为若干卫生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明确负责人和具体职责。
制定卫生标准
制定各项卫生标准和要求,包括地面、墙面、桌椅、门窗等方面的清洁和维护。
建立检查制度
定期对卫生责任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卫生状况持续保持良好。
班级卫生责任区划分与管理制度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包括植树、种草、花卉养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校园内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共同建设节约型校园。
参与绿化活动
环保实践体验
倡导绿色生活
校园绿化环保活动参与体验
1
2
3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勤工俭学岗位,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设置勤工俭学岗位
对每个勤工俭学岗位明确具体的职责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胜任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明确岗位职责
制定简洁明了的申请流程,方便学生了解并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同时加强宣传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简化申请流程
勤工俭学岗位设置及申请流程
社会实践中的劳动感悟分享
04
03
公益助学行动
参与支教、捐书等公益助学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关爱。
01
校园环保志愿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清洁和垃圾分类等工作,培养环保意识。
02
社区敬老服务
定期前往社区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陪伴、照料和文艺表演等服务,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经历回顾
企业实习经历
在实习期间,参与公司的日常工作,了解职场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兼职工作体验
通过兼职工作,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勤劳节俭的品质。
实习与兼职的收获
分享在实习和兼职过程中的所学所感,如职业技能的掌握、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启示。
企业实习或兼职工作体验分享
通过对家乡农耕文化的调查和了解,认识到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家乡农耕文化的了解
组织农耕体验活动,如种植、收割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农耕体验活动
探讨如何将家乡农耕文化传承下去,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提出创新性的发扬农耕文化的建议。
传承与发扬农耕文化
家乡农耕文化传承与发扬
劳模故事及其启示意义
05
铁人王进喜
作为新中国石油钻井工人,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他的“铁人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石油工人的强大动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使中国水稻产量大幅提高,还惠及全球。
国内外著名劳模事迹介绍
身边优秀人物故事挖掘与传播
挖掘身边优秀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那些默默奉献、勤奋努力的优秀人物,如老师、医生、环卫工人等,了解他们的故事和事迹。
传播优秀人物故事
通过班会、演讲、宣传栏等形式,将身边优秀人物的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和激励。
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劳模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增强社会责任感
劳模们不仅关注个人成长和发展,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
树立榜样意识
通过学习劳模事迹,树立榜样意识,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内在动力。
从劳模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劳动元素融入
06
以"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为核心,鼓励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勤劳精神。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劳动最光荣,懒惰最可耻"、"勤劳是美德,懒惰是恶习"等标语,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
设置"劳动之星"、"劳动瞬间"等专栏,展示学生劳动成果和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班级口号
标语设计
墙报内容
班级口号、标语和墙报设计思路
1
2
3
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劳动技能比赛,如叠衣服、扫地、擦窗户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劳动技能。
"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
组织学生定期打扫教室卫生,布置班级环境,让学生在美化班级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班级美化行动"
利用学校或社区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种植、养殖等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班级特色活动策划及组织实施
03
设立"劳动小助手"岗位
设置一些班级劳动小助手岗位,让学生轮流担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01
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02
开展"结对子"活动
让劳动技能较强的学生与较弱的学生结对子,进行互帮互助,提升学生的整体劳动水平。
同学间互帮互助良好氛围营造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