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台风安全培训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防范台风安全培训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汇报人:
0000-00-00
防范台风安全培训
台风基本知识概述
台风来临前准备工作
台风期间安全防范措施
台风过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校园防范台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目录
01
台风基本知识概述
台风定义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具有强大而深厚的天气系统,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天气现象。
形成原因
台风的形成与热带洋面的高温高湿环境、合适的流场以及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等因素有关。当这些条件满足时,热带洋面上的空气会上升并形成低气压中心,进而发展成热带气旋,最终可能演变为台风。
台风定义及形成原因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标准,台风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大小划分为六个等级,分别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世界气象组织也制定了热带气旋的等级划分标准,其中中心风力达到十二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32.7米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中国标准
国际标准
台风等级划分标准
台风路径是指台风形成后所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一般来说,台风路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副热带高压、西风带槽、赤道反气旋等。因此,台风路径往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台风路径
台风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袭击的地区外,还会对周边地区产生风雨影响。同时,台风还可能引发海啸、风暴潮等次生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影响范围
台风路径与影响范围
案例一
2018年山竹台风。山竹是近年来影响我国最严重的台风之一,其路径复杂多变,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山竹台风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风雨影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
2019年利奇马台风。利奇马台风是当年西北太平洋上的最强台风之一,其路径同样复杂多变。利奇马台风先后影响了我国多个省份,尤其是浙江和山东等地受灾严重。此次台风还引发了多起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近年典型台风案例分析
02
台风来临前准备工作
03
气象预警信号
熟悉并掌握各种气象预警信号的含义,以便在台风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
01
官方气象网站和APP
及时关注官方气象网站和APP,获取最新的台风路径、强度、影响范围等信息。
02
社交媒体和新闻
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渠道,了解台风的实时动态和应对措施。
关注气象预报信息渠道
储备足够的干粮、罐头、方便面等食品,以及饮用水和饮料,确保在台风期间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供应。
食品和水
准备手电筒、蜡烛、火柴等照明工具,以及手机、充电器、备用电池等通讯工具,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照明和通讯工具
备齐常用的急救用品,如创可贴、纱布、消毒液等,以及常用的药品,如感冒药、止痛药、止泻药等。
急救用品和药品
根据个人需求,准备一些其他重要物品,如现金、银行卡、身份证、钥匙等。
其他重要物品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
加固房屋及准备急救包
加固房屋
检查房屋结构,及时修缮漏雨、裂缝等问题,加固门窗,准备好沙袋、挡板等防洪用品。
急救包
整理好家庭急救包,包括常用的急救用品、药品、消毒用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制定疏散预案
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包括疏散的时间、方式、目的地等。
熟悉疏散路线
熟悉并掌握家庭附近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以便在台风来临时迅速撤离。
保持冷静和镇定
在台风来临时,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惊慌失措,按照预案有序撤离。
制定家庭疏散预案和路线
03
台风期间安全防范措施
检查并及时修缮房屋,准备急救包等等,确保在台风来临时能够应对自如。
加固房屋
包括常用药品、创可贴、消毒液、绷带等,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急救包
提前储备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以防台风期间断水断电。
储备食物和水
台风期间易发生火灾和触电事故,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和电器。
避免使用明火和电器
居家安全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关注天气预报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台风路径,避免在台风来临时外出。
穿着合适
外出时应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受伤。
避开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海边、河边、山区等危险区域,以防发生意外。
结伴同行
外出时应尽量结伴同行,互相照应,确保安全。
外出时如何避免危险
检查车辆
提前检查车辆状况,确保刹车、转向、轮胎等部件正常。
避开积水
行驶中应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以防车辆熄火或被困。
保持车距
行驶中应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避免追尾事故。
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驾车出行安全提示
保持镇静
寻求帮助
自救措施
互救原则
遇险自救与互救方法
01
02
03
04
遇险时应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以便更好地应对危险。
及时向当地政府、警方或救援机构求助,报告自己的位置和险情。
根据所处环境和险情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如寻找高地躲避洪水、利用漂浮物逃生等。
在互救过程中应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04
台风过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仔细检查房屋结构
包括墙体、屋顶、门窗等部分,确认是否有裂缝、破损或漏水现象。
检查室内设施
查看水电设施、家具家电等是否损坏,特别注意检查电路是否安全。
及时报修
如发现损坏情况,应尽快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检查房屋损坏情况并报修
及时清理台风过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弃物,避免堆积引发卫生问题。
清理垃圾
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特别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等。
消毒杀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菌滋生。
保持通风
清理环境,防止疫情发生
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信息,了解恢复重建政策和措施。
逐步恢复日常生活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日常生活秩序,如购物、交通出行等。
保持心态稳定
面对灾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和社会能够共同度过难关。
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建议
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清理活动,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卫生。
参与社区清理
互助互爱
支持重建工作
与邻居、朋友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区的重建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
03
02
01
参与社区重建和支持工作
05
校园防范台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讲解台风的形成、危害及防范措施,增强师生对台风的认识。
分享历史上重大台风案例,让师生了解台风的严重性和防范的重要性。
开展互动讨论,鼓励师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历,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和安全意识。
开展主题班会,提高师生意识
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包括疏散路线、避险场所、救援物资等。
模拟台风来袭场景,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和避险演练。
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03
鼓励师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科普资源,扩大宣传范围。
01
制作防范台风的科普视频、动画或PPT,生动形象地展示台风知识和防范技巧。
02
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媒介定期播放相关科普内容,提高师生的关注度。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科普宣传
向家长发放防范台风的安全手册或指南,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防范措施。
在台风来临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家长和孩子做好防范准备。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安全。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孩子安全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1
2
3
本次台风防范过程中,预警发布较为及时,但在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高,部分地区的预警级别与实际影响程度存在偏差。
预警发布及时性与准确性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台风来临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但在一些地区,应急响应速度和力度仍需加强。
应急响应速度与力度
人员转移与安置是防范台风的重要环节,本次过程中,部分地区的人员转移和安置工作存在疏漏,需要进一步完善。
人员转移与安置工作
总结本次台风防范经验教训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本次台风防范经验,应进一步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完善应急预案
针对本次台风防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强化人员培训与演练
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评估改进措施效果并持续改进
引入先进的气象监测技术
01
利用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先进技术,提高气象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02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台风路径、强度等进行预测和模拟,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推广无人机和机器人救援技术
03
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救援,可以在危险环境下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关注新技术在预警和救援中应用
通过媒体宣传、科普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对自然灾害防范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让公众了解应急避险知识和逃生技能,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自然灾害防范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良好氛围。
鼓励社会参与
提升全社会对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