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写作专项复习:主题分类作文预测之反思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语文写作专项复习:主题分类作文预测之反思类

资源简介

2024届中考语文写作专项复习:主题分类作文预测之反思类
写作技巧
一、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
反思反省类作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思想、情感等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因此,在写作时,要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明确自己希望通过反思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同时,也要考虑到读者对象。这类作文往往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读者主要是老师。在写作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老师能够理解你的观点和思考。
二、选择合适的反思对象
反思反省类作文的对象可以是自己的行为、思想、情感等。在写作时,要选择自己熟悉、有感触的对象进行反思。例如,可以反思自己在某次考试中的表现,或者反思自己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三、使用恰当的反思方法
反思反省类作文需要使用恰当的反思方法。常用的反思方法包括:
1. 列举事实:将过去的事情客观地描述出来,不加主观评价。
2. 分析原因:分析事实背后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
3. 总结教训:根据原因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
4. 提出建议:根据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
四、注意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
反思反省类作文的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不要使用过于口语化或生僻的词汇。同时,也要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安排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让整篇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五、多修改、多反思
反思反省类作文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要多进行修改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表达方式,让文章更加完善。同时,也要在修改过程中再次反思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反思能力。
预测作文(范文)
1.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观察如图这幅漫画,综合其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本幅漫画,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脱离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拒绝安逸
雄鹰在狂风暴雨中磨炼自己的翅膀,渺远的天空是它永恒的追求;骏马在坎坷险阻中强健自己的四蹄,远方的世界是它不懈的追求。是啊,平静的水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拒绝安逸,才能创造辉煌。
拒绝安逸便拒绝了平凡与衰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古人留下的忠言。“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曾经的勾践以胆汁的苦涩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没有了为王的安逸,他变得更坚强,身虽为奴,心却从未为奴。是苦涩与亡国之痛让他再度赢回了大片江山,再现王者的雄风。他拒绝了安逸,取得了成功。
商有妲已才破败,吴有西施终灭亡。女子美貌其实并无过错,只是帝王太过享乐,骄奢淫逸才上演了一场场“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惨剧。正是因为太贪图安逸,纣王用酒池肉林活活的把大好的江山淹没;正是因为太过沉湎,吴王才将整个拱手相送。这时,他们才想到,把他们推向破败与死亡的正是他们最迷恋的财物和日夜留连藏于金屋的佳人。他们没有能够抵御安逸的诱惑,他们只能品尝失败的苦酒。
曾经显赫的六国为得一夕安寝而为秦所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至今为天下笑;穷奢极侈的秦又把自己扼杀在日日笙歌燕舞的阿房宫,为什么就不能吸取惨痛的教训?是安逸、奢靡这种无形的剑、温柔的刀,把一个个大好的王朝推进了地狱。
古人的教训为我们敲响警钟,而今的我们更要拒绝安逸,舍不得那蜜罐般的生活,我们怎么能看到更广阔的苍穹?离不开温室,又怎能知道外面还有明媚的阳光?挣不脱怀抱,又怎么拥抱似锦的前程?谷爱凌,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但是,她没有安于那间温室,而是带着激情去挑战,提前高中毕业,拿到超高“美国高考”(SAT)分数,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业余时间还学会了弹琴、跳芭蕾舞、骑马、攀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们更是欣赏到她精彩的表演,两金一银,是对她付出最好的回报。拒绝安逸,才能放飞我们的梦想;走进风雨,才能历练我们的翅膀。
我们的地球是圆的,时间也是如此。在转动了无数个周长后,或许此刻就是商的忌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踪迹踏进心里,拒绝安逸,在追求中腾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
画中一只青蛙躺在一口锅里,锅下面架着柴,正在燃烧,青蛙说“真舒服”。这幅漫画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水煮青蛙”。水加热,不断升温,青蛙感觉到很舒服,但是它不知道,当它逐渐适应了这个温度,当它享受这种安逸的时候,危险正悄悄降临。一旦水温不断升高,它再想跳出去就不太可能了。由此可知,这个漫画中寓含的道理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物喻人,青蛙的故事就是我们人类的现实。在社会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人一旦在安逸里享乐,可能就会忘记身边潜在的危险,一旦危险降临,就会失去招架之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李煜、李自成没有忧患意识,身处温柔富贵乡则一味贪图安逸,最终身败。而忧患有时恰恰能激发人的斗志。有些人一旦处于逆境之中,就会奋发图强。比如勾践被俘,成为夫差的马前卒,但亡国之辱的忧患时时提醒他,他卑身事吴,最终报仇复国。
写作时,我们可以联系当今社会,父母一味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孩子只会享受,没有忧患意识,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如果再提升的话,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写,一个国家和个人是一个道理,如果不懂居安思危,不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民族也不会发展长久。因此说,要戒安逸。
从写作的文体来看,要求写成议论文。从结构安排来看,并列式或对比式也比较适合这个作文题目。
立意:
1.常怀居安思危之念。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有时逆境更利于成长。
4.防患于未然。
5.和平环境更要有危机意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所有治愈都靠自愈
看到漫画中的病人在竭尽全力地疗愈自己,让我们不禁感慨所有的治愈都要靠自愈。
鲁豫在《偶遇》一书中曾说:“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面对至暗时刻,拥有自愈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对治人生的痛苦。“自愈”,是一种内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负面情绪。通过自我疗愈,才能自我救赎,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平衡,拥有自适的人生。
探寻古圣先贤的人生历程,我们会学到疗愈自己的人生智慧。宋代文豪苏轼一生漂泊无际,他用旷达淡泊治愈了自己,消解了人生的磨难痛苦,活得自如、豁达;晋朝陶渊明不愿做羁鸟池鱼,困于樊笼,甘愿做东篱采菊的田园归客,用宁静自然疗愈了自我。他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医生,才拥有了自我治愈的一生。
人生宝贵,必须停止内耗,学会自我治愈,这是生活的必修课。如何治愈自己呢?
首先要认知自我,深入探索自我,分析自身情绪产生的原因,知其根源才能找到疗愈的焦点,找准治愈的方向,这是治愈的基础。倾听自己的身心,感知一朝一夕的感觉,审知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找到疗愈的突破口。正确认识自己,思考如何面对,与自己和解。
自我治愈还要有自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人生的境遇,都是心态的折射,在心间播洒爱意,生活就会充满温馨;在心田播种快乐的种子,生活就开出幸福的花朵。因此,心若向阳,岁月安暖,从自身汲取治愈的力量,就会有强大的自我。
自我治愈还要有耐心和毅力,分解目标,循序渐进,慢慢实现,不要抱有一蹴而就的思想,失意时,没有沮丧;委屈时,没有牢骚。拥有一颗从容的心,把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不断磨练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走出自己的治愈之路。通过步步推进,才能逐渐取得治愈的效果。
奥黛丽·赫本说过:“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恢复,自我复活,自我解救,自我救赎;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旁人只是一种助力,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最终让自己获得救赎。壁虎能断尾重生,植物能自我修复,人类所有的伤,都需自愈。学会自我疗愈,你才能从根本上征服苦难,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审读材料时,先要看懂漫画的内容和寓意。漫画有图有文,图只是文字和背景的形象展示,理解的关键在文字上——“所有治愈都靠自愈”,这是这篇文章立意的核心语句,而核心语句中的核心词语又是“治愈”与“自愈”。“治愈”是他力疗愈,是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采取各种治疗方式以实现恢复健康状态的过程,它科学而又专业;“自愈”是利用人体稳定和平衡的自我恢复调节功能,将某些疾病赶出体外,不需要借助治疗手段的自我修复过程。所以,可以说“治愈”,是外力,是借助他人或他物让自己抚平伤痛。“自愈”,是内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痛苦与困难。疫情当下,“治愈”与“自愈”成为热词,本题紧扣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感悟人生哲理,思考当遭遇人生困境、遍体鳞伤时,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自身。
因此,本文可以把“治愈与自愈”当作写作的话题,写成二元关系型作文,可从治愈和自愈的概念澄清入手,谈治愈与自愈的逻辑关系,但由于漫画的寓意和任务要求中“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的限制,“治愈与自愈”的关系重点要落到“所有治愈都靠自愈”这一维度,表达不畏困难、主动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对此,可以说患者可以借助他力实现自我疗愈,但前提是患者愿意配合治疗,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由此及彼,可以说,遭遇困境而能被治愈的,是愿意自愈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只是外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最终让自己获得救赎。当然,在强调“自愈”的同时,也可反其道而行,先以“治愈”作为思辨基础,可从要相信现代医术,敬重科学的基础上引申说明充分吸取他人建设性的意见和真诚的关怀,我们的“自愈”才能吸取到最大的力量。
立意:
1.所有的治愈,都源于自愈的信念和自己的力量。
2.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3.敬重科学,治愈才能自愈。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凛冬已至,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走过了高中生涯的二分之一,而伴随日渐变冷的天气,同学们在学习上也逐渐失去了最初砥砺奋发的志气,变得懒惰、散漫。“听课不积极,作业出问题”、“难题不去问,学渣堆里混”、“作业完不成,游戏是大神”、“逢考就想睡,管他错与对”、“干啥啥不行,瞌睡第一名”……这些听来荒诞的顺口溜,却已成为部分同学在校状态的真实写照。
为鼓舞同学们的学习士气,革除学习上的不良风气,培养勤学好问、见贤思齐的优良学风,学校现拟广泛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针对以上现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总提部分表明高中生涯过半,天气渐冷,学生学习开始懒散、懈怠。其中高中生涯已经走过了一半,日复一日漫长而单调的学习生活,是学生产生学习懈怠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冷的天气下,怕冷、不想动弹的懒惰情绪的滋长是学习产生懈怠的又一原因。
材料后半部分,列举了一组顺口溜,从听课状态、作业情况、探究态度、迷恋游戏、厌学厌考等多方面说明学生懒散、懈怠的各种表现。这些表现存在内在的联系:上课听课不认真,作业就无法优质完成,因为知识学习不够透彻,就更谈不上探究钻研。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新知识不懂的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和兴趣转移,陷入游戏而无法自拔,厌考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引导语部分给出了具体的写作任务,要求针对材料部分中的现象写一篇倡议书,倡议的目的是鼓舞士气,革除不良风气,培养勤学好问、见贤思齐的优良学风。需要注意的是倡议书中要提出希望和合理建议。
写作行文先确定立意勤学才能成就未来,开头部分可描写学生厌学懈怠的现象,由此分析推导出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然后深入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最后给出合理的建议并提出希望。
写作中要注意倡议书的正确格式。
立意:
1.逸豫荒废人生,勤学成就未来。
2.半途懈怠学业荒,老大伤悲悔已晚。
3.玩物终丧志,精专业有成。
4.路遥应奋发,志坚志必达。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 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或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珍惜精力,为梦拼搏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我们来讲,时间则显得更为宝贵。然而,部分同学依然难以抵御抖音等网络小视频的诱惑,在网络上耗费大量时间。时光不容虚度,生命岂可空耗?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梦想而拼搏。
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如果我们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2018年度“感动中国”栏目中所介绍的程开甲院士,在生命历程中不放过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经常挑灯夜读,后来投身大漠,为祖国的崛起提供战略保障。即便已年过六旬,他依然坚持钻研,努力提升自己。“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同学们,身负国家未来与希望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向程老前辈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吗?我们一定要拒绝手机网络的诱惑,珍惜现在的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静下心来,积蓄成长力量。
尼尔 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无数的事例证明,唯有耐下心来负重前行,才能有所成就,不负韶华。同学们,对于尚未真正成熟的我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神秘,我们的心中也充满着好奇。但了解外界的前提是拥有辨别能力,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裹挟。同学们,现在的我们正应该沉下心来,为成长积蓄力量。“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曾有人卧薪尝胆,终功成名遂;曾有人凿壁借光,终金榜题名;曾有人忍辱胯下,终名震一方。
为梦而搏,规划学习时间。
孟子论治国时曾说:“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信息化、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娱乐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我们若无节制、无目的地耗费生命,浏览这些信息,则无异于慢性自杀。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娱乐方式,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在人生的关键点上打出漂亮的一仗,不要让日后的自己心怀懊悔。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梦而搏,为自己而奋斗吧!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同学们,我倡议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摒弃无节制的娱乐。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胸中有丘壑,勒马震山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道作文题是时评类作文题的变体。阐述当前一个热点现象,从而引发考生的思考。题中材料描述了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正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在不断地刷小视频,刷抖音、刷拼多多、刷头条、微信养生……命题人由果溯因,说明这是猎奇心理在作怪。接着命题人指出刷多了小视频的危害: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材料又引用尼尔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理论,进一步指出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的危害。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信息大潮翻涌、娱乐至上,人们被浮躁冲淡,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这等于说,命题人已经对材料所述刷小视频的怪象设定好了立意方向,要求考生在这个方向上深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否定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考生不可偏离题旨。
题目要求写自己关于材料的认识和感想,如果考生能够由个人的成长发展、个人的精神物质需求,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等,文章就有了高度和深度。
立意:
1.抵制诱惑,提升自己;
2.沉迷小视频,谈何风华;
3.在娱乐洪流中坚守本我(重拾少年意气);
4.抛浮躁娱乐之风,扬静以修身之气。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名女子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登上地铁7号线,她先是狠狠地捏孩子的脸,后又打掉孩子的帽子,夺去孩子的手机。换一节车厢后,她把孩子的书包往地上一扔,让孩子当众跪下……孩子不敢反抗,只是下意识伸手去挡。女子的一连串举动,震惊了身边乘客,车厢里有人劝这位女子,她却霸气回怼:“我说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明确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1)给材料一中的这名女子写一封信;
(2)写一篇短评,向某晚报《家教纵横谈》栏目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符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拒绝“家暴”,让孩子快乐成长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抚养教育子女是为人父母者作为法定监护人的份内职责。一句“养不教、父之过”老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须。但怎样的家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一部国家干预和规范家庭教育方式的专门性法律。草案规定“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当属依法制止和矫正不当家教的应有之义。
  家庭原本应该是孩子成长的最幸福摇篮,父母也是孩子心目中最亲密和最可信赖的人。地铁中女子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拒绝“家暴”式教育,要矫正父母的错误认知。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挨打受骂,不是缘于孩子错误的不可饶恕,而是其父母受传统观念误导的惯性所为。比如,“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这显然是把“动辄打骂”当作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以为只有让孩子皮肉受苦,才能让其长记性、改过错。这显然是认知误区。拟定“家庭教育法”之后,这种“打骂”教育,就不只是错误,更涉嫌违法,严重的是要受到司法的干预和惩戒的。
地铁中女子的行为暴露出她在教育孩子中没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拒绝“家暴”式教育,父母要管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学中有一个描绘坏情绪传染的“踢猫效应”。家庭教育中,由于孩子处于被抚养和管束的被动地位,当父母缘于家庭不和、竞争压力、生活烦恼或外界刺激而引发不良情绪时,无辜孩子就成为其坏情绪的“出气筒”。比如这位母亲,因孩子玩手机大发雷霆,在公共场合随意发火体罚惩戒孩子,这会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使孩子产生敌对、自卑等不良心理效应,甚至有样学样,影响孩子日后的待人处世。
  该女子对孩子玩手机的惩戒行为没有顾及到孩子的人格尊严,在众人面前“狠狠地捏孩子的脸,后又打掉孩子的帽子”“把孩子的书包往地上一扔,让孩子当众跪下”,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拒绝“家暴”式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实施家教必须将其置于对孩子人格尊重、推心置腹、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切忌“孩子是我生、一切听我的”及“都是为你好、别当白眼狼”的一言堂做派。要赋予孩子表达意愿、辨明是非和自证清白的话语权。不能把说理、反驳误认为是“顶嘴”“不听话”。
家庭教育决非个人私事,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防止家教中的家暴行为,就当提升家长的法治观念,做到家教有方、惩戒有度,“家法”服从国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类型是记叙性材料和引语式材料组合的复合型材料。
材料一叙述的是家长粗暴教育孩子的现象。材料二引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相关条文规定。两个材料均关涉“家庭教育”这一话题,构成“现象——法理”的内在联系,评判材料一现象的是非善恶,须参照材料二所述的法律规定。材料一所述的是一个值得反思与探讨的社会现象,这位女子教育孩子的言行举止既不得体,也违背教育科学,更有悖《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教”变为“家暴”,这类现象并不鲜见。何以如此?如何消除这类不文明的家教行为?这是作文立意的切入点。《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实施,现在又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我的孩子,想打就打”之类的粗暴做法已彻底行不通了,一旦实施便是违法犯罪。孩子并非家长的私人物品,他(她)有独立人格,应得到尊重。家长教育子女,既要合乎教育科学,也要遵纪守法。
从写作任务角度分析,“给材料一中的这名女子写一封信”就要求写作文体是实用类文体“书信”,注意书信的格式;因为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给当事人写的信件,因此要注意说话得体,让当事人能耐心的读完,既要指出“母亲”的错误,又不能说话过激,多从“暴力”教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角度论述,这样应该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本心里,家长还是爱自己孩子的。写“短评”重在就事论事,不能脱离开对材料中“母亲”的做法的评论来行文。
写作时,可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可列举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的事例,也可列举武汉妈妈扇儿子耳光、儿子跳楼身亡的血淋淋的事例,以论述家庭教育中“家暴”的坏处;也可列举如和风细雨般尊重孩子尊严的家庭教育的正面事例,在对比中清楚说理。
立意:
1.警惕“家教”变“家暴”,教育子女须遵守法律。
2.“家教”要提质增效,家长教育指导亟待加强。
3.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人格,讲究教育的场合与时机。
4.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其家庭及家教有着密切关联。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
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海明威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挫折让我们成长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挫折当然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不过,只要我们能够正确面对,挫折也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
挫折能够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时候,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令我们深刻,认真地汲取教训,可以让我们以后少走弯路。比如,考试考砸了是一种挫折,但通过考砸发现了自己的知识盲点,把做错的题目都搞懂、搞会,可以让我们的成绩提高得更快。当我们遭遇挫折,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审视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并努力解决问题,改正缺点,补足短板,就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挫折可以培养我们的韧性。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到外面就会迅速枯萎,开在田野里的花朵经历过风雨,才会开得更久更艳。一个人只有从小经历挫折,才能不断增加抗压能力,无惧漫漫人生中的惊涛骇浪,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如果没有吃过一点苦,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可能面对一次小小的人生失利就想不开,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极端。以书生身份带兵的曾国藩,初期无实权,无地盘,无粮饷,屡战屡败,处处艰难。但他始终咬牙坚持,最终在充满艰险的环境之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挫折能够让我们更加强大。海明威说得好:“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从未经历过挫折,成功的背后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正如马云所言,“阿里巴巴是家幸运的公司,但我们犯过的错误、经历的挫折和付出的努力肯定超过大家想象,所有成功企业背后都是一大堆眼泪。”“无数次失败才可能带来一次成功,因此必须要有忍受失败的能力。”正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当中越挫越勇,马云和他的团队才造就了互联网公司的巨无霸。
巴尔扎克说得好:“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没有石头,是摔得鼻青脸肿之后失去斗志,还是踩在脚下继续前行,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考入北大的王心仪同学,一篇《感谢贫穷》感动了众多网友。她真正在感谢的,其实不是贫穷,而是那个战胜贫穷的自己。“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是成长的必须。
有人一遇到挫折就会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其实,最倒霉的那个人永远不是你,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更重要的是,抱怨没用。面对挫折,要么俯首称臣,要么勇敢面对,而只有坚持,才可能赢得机会。“虽然心碎,但依然满腔热情;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自若;虽然崩溃,但依然信心十足。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林肯的这段话,可以做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意思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怪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穷途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强调人要认清自己,不能怨天尤人,怨天尤人会让人失去志气,一事无成。其中蕴含的道理启人深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材料二,指出“挫折”和“结实(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挫折”可以让折断的地方最“结实”,说明“挫折”并非总是坏事,关键看如何面对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许多人能从挫折中成长。两则材料有内在联系,材料一说的是面对挫折该有的态度,材料二展示了正确对待挫折的结果。
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学生可选事例比较丰富,可放眼古今中外,找到那些能够认清自己,不埋怨,努力求索而有所成的事例;也可让眼光回到现实,关注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发展;还可以将视角扩展到国家与民族层面,从民族精神层面展开写作。
比如写议论文,可以先提出问题,如何面对困难或者挫折,要认清自己,遇到挫折拒绝怨天尤人,积极找寻解决办法,才能提升自我,否则会一事无成;然后用霍金、史铁生、屠呦呦、航天团队等例子论述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做法;也可以联系现实从反面选择某些人,尤其是某些年轻人面对挫折的错误态度和做法,与之对比;进而论述挫折的价值,它能让我们认清自我,找到自己能力的边界,挫折对于个人呢、企业、国家的发展都很重要,进而论述认清自我,正确面对挫折之后的结果,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企业取得进步,国家得到发展。
立意:
1.勇敢面对挫折,做自知者。
2.挫折让我们成长。
3.无挫折,不进步。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在学习上,有时我们选择“扬长”以“避短”,有时因各种因素影响无法“避短”。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扬长与避短齐飞 华夏与少年同辉
翻开历史厚重书页,晕染一点浓酽的墨,细听历史的跫音,先贤的话语仍回响耳畔。前辈们以“扬长避短”一词告诫我们发挥自身优势,遮避自身短板。立身处世之业,新时代青年惟有让扬长与避短齐飞,方能让华夏与少年同辉。
扬长不是为了木秀于林,而是对自身优势的正确把握;避短不是因为对己自卑,而是度长絜大后的内敛锋芒。听听当今时代之音,青年学子进行文理分科时,各自选择优势科目,让文科生得以在文学浪漫中自由翱翔,让理科生能够在万千世界中探索宇宙奥秘。这一扬长之举,不仅推动了青年的成长,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助推剂。看看华夏时光长河,越王勾践在被击败后没有选择立即反击,而是在看到自身实力不如人后卧薪尝胆,这一避短之措,终让三千越甲吞吴。扬长让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展现,避短在比权量力后暂时退一步,静待绽放。
诚然,扬长避短是展现自我的最佳方势式,因各种因素而无法避短时又该如何?答:倘若避无可避,那就迎难而上,在挫折中前进。时针拨回百年之前,你可曾看到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那是陈独秀与李大钊先生,在看到封建落后文化阻挡历史前进的短板后,没有逃避,用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唤醒无数国人正视短处。时光穿梭百年之后,面临着外国的技术封锁,毛蔚在看到本国芯片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后,没有逃避,而是迎难而进,解决了华为的“芯片荒”。长久避短终让自己原地踏步,而适时避短,再加以蹈光养晦,则能为下一进的飞跃蓄力。
辩证看待方能择善而从,两者并缔亦可大放光彩。躬逢盛世,青年若想让扬长与避短齐飞,则需有不惧微茫,造炬成阳的刚毅果断,敢于扬长也敢于避短;需要有闻鸡起舞,目不窥园的勤奋专注,在避短时提升自我;需要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勇气魄力,在扬长时大胆展现。青年若能以扬长为桨,定能破开一层又一层的时代巨浪;青年若能以避短为笔,亦能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宏伟画卷;青年若能正确把握扬长与避短的关系,终将徜徉于五洋,又扶摇而上九天。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如古人道:“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借扬长与避短之力,让扬长与避短齐飞,让华夏与少年同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叙述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有时会选择“扬长”来“避短”,有时会事与愿违,会因各种因素影响无法“避短”。第二个句子提出任务,面对此种现象,你会有怎样的思考。“你”即指考生本人。“你”强化了写作者身份,启示考生要在写作中要以自己的生活为背景,体现身份意识与在场意识,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思考,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结合材料,“扬长”指发扬长处,“避短”指避开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可以避短、抑短、补短,突显个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更趋完美,更好服务国家和社会。但同时,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很好地避开短处。当无法“避短”时,该怎么办呢?这就是考生要通过写作回答的问题。如果长处足够“长”,则短处就不会特别致命,可以“扬长”以“避短”; 但如果长处无法让自己出众,短处又很多,那就需要下足功夫“补短”。如果说“扬长”能发挥一个人的核心优势,能增加人生的高度,那“补短”则能弥补自己的缺陷,避开致命的失败。因而,“扬长”并非“避短”的唯一方法,还可以通过“补短”来“避短”。更进一步来说,扬长避短和突破短板是不冲突的,是一个人不同场合、不同阶段选择的不同策略,写作时注意辩证思考。
写作时,在文章开头提出在“扬长”无法“避短”的情况下,我们要有补短行远的决心,才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中更进一步。主体部分先阐述“扬长”以“避短”的方法有助于我们认清实际情况,取得最优成效。然后指出世界复杂变化,总有无法“避短”之时。接着论述如何“补短”,如面对短处,要敢于直面,不避讳,不逃脱;面对短处,要迎难而上,让短处不再“短”等。最后总结,当代青年要掌握“扬长”以“避短”的方法,更要怀抱着“补短”以“克难”的精神,才能行稳至远。
立意:
1.补足短板,让人生更趋美好。
2.尽展人生长处,消减短处影响。
3.突“长”补“短”,方可行稳致远。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提出的,是看似对立的两个观点,分别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给出了应对世界之“变”的办法。但这两句话在对立中也有统一,即都是在围绕“变”与“不变”的关系展开。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之中的,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所以应对它的最好的办法是“以变应变”,接受这个规律,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同样处在运动变化中以适应外界人事物的变化。第二句话“万变不离其宗”出自《荀子·儒效》,意思是事物的变化多端其实只是在形式上的变化,其“宗”是不变的。“宗”指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不要被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所迷惑,而应该拨开迷雾把握其本质与规律,这样才能真正应对外界的变化。
在写作时,应由作文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得出观点。在文章主体段落论证过程中,可采用并列式,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结合具体论据谈“变”与“不变”。也可采用正反对照式,将“变”与“不变”进行对比,论证观点。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写出“变”与“不变”的关系,同时与新时代结合,写出时代感。在行文过程中应从“国家未来主人”的视角,用长远的眼光与辩证的思维写出自己的思考,比如可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谈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立意:
1.跟上时代剧变的步伐,以变应变。
2.寻本究源,以不变应万变,方是正道。
3.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
4.适时而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