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科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座号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为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这位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波尔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2.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青铜纵目面具 B.金箔虎形饰 C.陶鸟头勺把 D.云雷纹牙雕
A. A B. B C. C D. D
3. “玉兔”号月球车用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互为同位素
B.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与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与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
4.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 B. 、、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
C. S原子结构示意图: D. 35Cl2和37Cl2互为同位素
5.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的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该元素的符号是
A. Li B. Si C. Al D. K
6. 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
B. Y的氢化物只有一种
C. 4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D. 4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7. 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2CO3>H2SiO3 >Al(OH)3 B. 稳定性:HF>H2O>H2S
C. 碱性:KOH>NaOH>Mg(OH)2 D. 熔沸点:Rb>K>Na>Li
8. 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催化剂材料
B. 对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
C. 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制造半导体的元素
D. 可在第I、IIA族元素中寻找制造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9.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Na与冷水反应剧烈,K与冷水反应更剧烈 Li与冷水反应缓慢
B. 20Ca(OH)2碱性强于12Mg(OH)2 38Sr(OH)2碱性强于 20Ca(OH)2
C. Si是半导体材料,同主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D. F2与H2在暗处剧烈化合,Cl2与H2光照或点燃时反应 Br2与H2反应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
A. A B. B C. C D. D
10. 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Am+<bB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 = a+m-n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④⑤⑥ D. ②⑤⑥
11.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是制备全氮类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 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
C 每个中含有35个电子
D. 是N2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12. 镓(31Ga)与砷(33As)形成的化合物砷化镓(GaAs)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5G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商用价值进入了“快车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G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B. Ga为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
C. 砷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 D. 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13.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B. 原子半径比较:甲>乙
C. 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弱
D. 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21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多序数依次增大、Y是地壳中含最最高的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ⅠA族
B.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 原子半径:
15. 化学上,将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量素。某核聚变方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NaOH溶液中X的金属性比Y的强
B. 和互为同量素
C. 与互为同位素
D. X、Y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Ⅱ卷填空题(4题,共55分)
16.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研究和应用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①~⑨代表前四周期的九种主族元素。请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⑨对应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是______;元素①有H、D、T三种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互称为______,物质DT属于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
(2)元素①与元素②可形成10电子分子和18电子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元素②的简单氢化物与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③、④、⑤、⑦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作答)。
(5)④、⑤、⑧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化学式作答)。
(6)元素⑨的氢化物可与H2O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单质,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7)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VIIA族元素非金属性:Cl>Br>I
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KBr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向A中通入少量Cl2充分反应后,静置A中液体为橙黄色,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试管中的CCl4层变为紫红色。
①上述______(选填“甲同学”、“乙同学”或“两位同学”)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I。
②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下列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有______。
A.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 B.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17.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跟强酸溶液反应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X与Z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
(1)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
(2)W、X、Y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X、Z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事实不能证明该结论的是_______(填序号)。
a.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 b.Z的气态氢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c.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d.相同条件下Z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X的强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Y与同周期相邻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为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8. 海水资源非常丰富。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和海水提溴,进行以下实验:
Ⅰ.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实验流程图如下:
已知:步骤⑥是用反萃取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步骤①之前,称取mg干海带,甲同学提出将海带先剪碎,然后用水浸泡、洗净、晾干放入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至海带完全成灰烬。
(2)步骤④中,甲同学向溶液A中先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未发现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后颜色变蓝,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乙同学认为使用酸化的H2O2溶液能更有利于提取碘,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
(3)步骤⑤中用分液漏斗得到碘的四氮化碳溶液,其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
(4)将得到的单质碘,干燥、称量,其质量为ng,则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为_____。
Ⅱ.模拟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将海水浓缩的方法是_____。
(6)步骤②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_____性质。
(7)步骤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能代替SO2吸收溴的是_____(填字母)。
A.NaOH B.Na2SO3 C.H2O D.FeCl2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同的钠(Na)、镁(Mg)、铝(Al)金属块,观察现象。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
(2)烧杯中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填字母)。
A.钠 B.镁 C.铝
(3)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___(填字母)。
A. 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等量的同浓度的盐酸
D.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同浓度的AlCl3溶液
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4)实验装置:
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5)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加药品,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6)问题探究:(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依据试管D中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__(填“能”或“否”)。说明理由_____。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科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座号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为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这位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波尔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验证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选项A错误;
B.波尔是量子力学创始人,选项B错误;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先编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选项C正确;
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青铜纵目面具 B.金箔虎形饰 C.陶鸟头勺把 D.云雷纹牙雕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青铜纵目面具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则青铜纵目面具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故A不符合题意;
B.金箔虎形饰的主要成分是金,则金箔虎形饰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故B不符合题意;
C.陶鸟头勺把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则陶鸟头勺把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故C符合题意;
D.云雷纹牙雕的主要成分是象牙,象牙主要由羟基磷灰石组成,则云雷纹牙雕不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玉兔”号月球车用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互为同位素
B.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与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与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据此定义解题:
A.与的质子数不同,故不互为同位素,A错误;
B.与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而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B错误;
C.与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一元素,故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C错误;
D.与质子数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D正确;
故答案为:D。
4.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 B. 、、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
C. S原子结构示意图: D. 35Cl2和37Cl2互为同位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质量数为23,则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为,故A错误;
B.、、互为同位素,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故B正确;
C.S是16号元素,S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35Cl2和37Cl2都是单质,不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B。
5.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的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该元素的符号是
A Li B. Si C. Al D. K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K层排满2个电子后再排L层,L层需排满8个电子后再排M层,M层的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即M层电子数为4,则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是2+8+4=14,即原子序数为14,该元素是Si元素,故选B。
6. 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
B. Y的氢化物只有一种
C. 4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D. 4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为O元素,X为N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
【详解】A.X的氢化物为NH3,液氨可作制冷剂,A正确;
B.Y为O元素,其氢化物可以为水或过氧化氢,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4中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原子,C错误;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高氯酸的酸性最强,D错误;
答案选A。
7. 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2CO3>H2SiO3 >Al(OH)3 B. 稳定性:HF>H2O>H2S
C. 碱性:KOH>NaOH>Mg(OH)2 D. 熔沸点:Rb>K>Na>Li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Si>Al,所以酸性:H2CO3>H2SiO3>Al(OH)3,选项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F>O>S,所以热稳定性:HF>H2O> H2S,选项B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K>Na>Mg,所以碱性:KOH>NaOH>Mg(OH)2,选项C正确;
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则熔点、沸点:Li>Na>K>Rb,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熟悉碱金属结构及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是选项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8. 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催化剂材料
B. 对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
C. 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制造半导体的元素
D. 可在第I、IIA族元素中寻找制造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A错误;
B.对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B正确;
C.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制造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C错误;
D.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D错误;
故答案为:B。
9.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Na与冷水反应剧烈,K与冷水反应更剧烈 Li与冷水反应缓慢
B. 20Ca(OH)2碱性强于12Mg(OH)2 38Sr(OH)2碱性强于 20Ca(OH)2
C. Si是半导体材料,同主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D. F2与H2在暗处剧烈化合,Cl2与H2光照或点燃时反应 Br2与H2反应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K>Na>Li,Na与冷水反应剧烈,K与冷水反应更剧烈,则Li与冷水反应缓慢,故A正确;
B.金属性Sr>Ca>Mg,20Ca(OH)2碱性强于12Mg(OH)2,则38Sr(OH)2碱性强于20Ca(OH)2,故B正确;
C.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Si是半导体材料,同主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第ⅣA元素形成的单质C、其余金属等不能作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非金属性F>Cl>Br,F2与H2在暗处剧烈化合,Cl2与H2光照或点燃时反应,则Br2与H2反应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故D正确;
故选C。
10. 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Am+<bB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 = a+m-n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④⑤⑥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较大,即原子序数A>B,①正确;②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较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B离子半径较大,即离子半径A<B,②正确;③A元素形成阳离子与B元素形成阴离子,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A>B,③错误;④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则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④正确;⑤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则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相等,若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为8,则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不相等,⑤错误;⑥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A元素处于B元素相邻的下一周期,且a-m=b+n,⑥错误;答案选B。
11.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是制备全氮类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 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
C. 每个中含有35个电子
D. 是N2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全氮类物质具有超高能量,产物无污染,所以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
B.N原子序数为7,质子数=原子序数,每个中含质子数为35,故B正确;
C.N原子序数为7,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每个中含有36个电子,故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是由N元素组成的单质,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答案选C。
12. 镓(31Ga)与砷(33As)形成的化合物砷化镓(GaAs)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5G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商用价值进入了“快车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G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B. Ga为门捷列夫预言“类铝”
C. 砷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 D. 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Ga为3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ⅢA族,故A正确;
B.Ga与Al同主族,且相邻,为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单质磷固体,根据元素周期律知,砷是固体,故C正确;
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N>As,所以氢化物稳定性AsH3<NH3,故D错误;
故选D。
13.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B. 原子半径比较:甲>乙
C. 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弱
D. 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21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中信息可知,同一列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同一行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则甲位于第四周期第ⅢA族,为Ga;乙位于第四周期第ⅣA族,为Ge;
A.Ge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A正确,不选:
B.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大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Ga>Ge>Si,B正确,不选;
C.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差;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CH4>GeH4,C正确,不选;
D.甲位于第四周期第ⅢA族,为Ga,其原子序数为31,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多序数依次增大、Y是地壳中含最最高的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ⅠA族
B.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 原子半径: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为O;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其原子序数小于O,则X为C;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为Na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位于同主族,则W为Si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X为C,Y为O,Z为Na,W为Si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A.由分析可知,Z为Na,Na的原子序数为11,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ⅠA族,A错误;
B.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O的非金属性强于C,即非金属性O>C即X<Y,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Si<C,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C错误;
D.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Y)<r(X)<r(W)<r(Z),D正确;
故答案为:D。
15. 化学上,将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量素。某核聚变方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NaOH溶液中X的金属性比Y的强
B. 和互为同量素
C. 与互为同位素
D. X、Y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Y的质子数为13,为Al元素,,,所以X为Na元素,,。
【详解】A.X为Na元素,Y为Al元素,在NaOH溶液中Na的金属性比Al的强,A正确;
B.为,为,和质量数相同,为同量素,B正确;
C.为,与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
D.X为Na元素,Y为Al元素,X、Y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D正确;
故选C。
Ⅱ卷填空题(4题,共55分)
16.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研究和应用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①~⑨代表前四周期的九种主族元素。请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⑨对应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是______;元素①有H、D、T三种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互称为______,物质DT属于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
(2)元素①与元素②可形成10电子分子和18电子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元素②的简单氢化物与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③、④、⑤、⑦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作答)。
(5)④、⑤、⑧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化学式作答)。
(6)元素⑨的氢化物可与H2O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单质,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7)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
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KBr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向A中通入少量Cl2充分反应后,静置A中液体为橙黄色,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试管中的CCl4层变为紫红色。
①上述______(选填“甲同学”、“乙同学”或“两位同学”)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I。
②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下列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有______。
A.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 B.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答案】(1) ①. 氟 ②. 同位素 ③. 单质
(2)2H2O2=2H2O+O2↑
(3)2H2O+2K=2K++2OH-+H2↑
(4)Cl->O2->Na+>Al3+
(5)KOH>NaOH>Al(OH)3
(6)H2 (7) ① 乙 ②. BD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H元素、②是O元素、③是F元素、④是Na元素、⑤是Al元素、⑥是S元素、⑦是Cl元素、⑧是K元素、⑨是Ca元素。
【小问1详解】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①~⑨对应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是氟;元素①有H、D、T三种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它们互称为同位素,物质DT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小问2详解】
H与元素O可形成10电子分子H2O和18电子分子H2O2,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小问3详解】
元素②的简单氢化物是H2O,H2O与K反应生成KOH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K=2K++2OH-+H2↑;
【小问4详解】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③、④、⑤、⑦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O2->Na+>Al3+。
【小问5详解】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A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OH>NaOH>Al(OH)3。
【小问6详解】
CaH2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氢气,该单质的化学式为H2。
【小问7详解】
①甲中氯气能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所以不能证明非金属性Br>I,上述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I。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说明非金属性Cl>Br>I;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说明非金属性Cl>Br>I;故选BD。
17.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跟强酸溶液反应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X与Z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
(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W、X、Y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X、Z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事实不能证明该结论的是_______(填序号)。
a.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 b.Z的气态氢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c.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d.相同条件下Z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X的强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Y与同周期相邻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为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 ①. 第二周期ⅥA族 ②. Al ③. N ④. O ⑤. O ⑥. bc ⑦. Al(OH)3+OH-=+2H2O ⑧. ⑨.
【解析】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跟强酸溶液反应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则Y为Al;W与Y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Al的最高价为+3,W的最高价为+5,则W为N元素:X与Z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则X为O,Z为S元素。
【详解】(1)O的原子序数为8,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ⅥA族。
(2)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Al>N>O。
(3)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非金属性较强的为O;
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能够证明非金属性O>S,a与题意不符;
b.气态氢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无关,Z的气态氢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无法判断O、S的非金属性,b符合题意;
c.氢化物沸点与非金属性无关,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无法比较二者非金属性,c符合题意;
d.相同条件下Z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X的强,即S的阴离子还原性比O的阴离子还原性强,可证明非金属性O>S,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bc。
(4)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Al(OH)3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2H2O。
(5)与Al同周期相邻金属元素为Mg,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Mg>Al。
18. 海水资源非常丰富。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和海水提溴,进行以下实验:
Ⅰ.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实验流程图如下:
已知:步骤⑥是用反萃取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步骤①之前,称取mg干海带,甲同学提出将海带先剪碎,然后用水浸泡、洗净、晾干放入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至海带完全成灰烬。
(2)步骤④中,甲同学向溶液A中先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未发现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后颜色变蓝,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乙同学认为使用酸化的H2O2溶液能更有利于提取碘,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
(3)步骤⑤中用分液漏斗得到碘的四氮化碳溶液,其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
(4)将得到的单质碘,干燥、称量,其质量为ng,则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为_____。
Ⅱ.模拟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5)将海水浓缩的方法是_____。
(6)步骤②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_____性质。
(7)步骤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能代替SO2吸收溴的是_____(填字母)。
A.NaOH B.Na2SO3 C.H2O D.FeCl2
【答案】(1)坩埚 (2) ①. Cl2+2I-═2Cl-+I2 ②. 2H++H2O2+2I-=2H2O+I2
(3)acbd (4)×100%
(5)蒸发 (6)易挥发
(7) ①. O2+Br2+2H2O=4H+++2Br- ②. ABD
【解析】
【分析】Ⅰ.在坩埚中灼烧干海带,再用蒸馏水浸泡海带灰,过滤得含I-的溶液A,再加入氧化剂,把I-氧化成I2,得到含碘溶液B,再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得到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C,最后用反萃取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得到碘的悬浊液,过滤得到单质碘;Ⅱ.海水蒸发浓缩酸化得到浓缩海水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得到含溴单质的混合溶液,利用热空气吹出Br2,被二氧化硫吸收得到含HBr的混合溶液,通入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富集溴元素得到含Br2的混合溶液Ⅱ,蒸馏得到溴单质,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可知,将海带先剪碎,然后用水浸泡、洗净、晾干放入坩埚中灼烧,故答案为:坩埚;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步骤④为加入氧化剂,把I-氧化成I2,淀粉遇I2变蓝,甲同学向溶液A中先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发现未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蓝,说明氯水中氯气把I-氧化成I2,还原产物为Cl-,故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乙同学认为使用稀硫酸和H2O2溶液能更有利于提取碘,其理由是:在酸性条件下,H2O2能氧化I-生成I2,且萃取时H2SO4和H2O2溶于水中,易与I2分离,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2+2I-=2H2O+I2,故答案为:Cl2+2I-═2Cl-+I2;2H++H2O2+2I-=2H2O+I2;
【小问3详解】
用分液漏斗得到碘的四氯化碳,先将混合物置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将分液漏斗下口朝上振荡,振荡时要把分液漏斗下口的旋塞打开排气,充分萃取之后,静置分层,然后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所以顺序操作是acbd, 故答案为:acbd;
【小问4详解】
根据题意,单质碘的质量为ng,即碘元素的质量为ng,干海带的质量为mg,故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为×100%,故答案为:×100%;
【小问5详解】
海水通过蒸发浓缩得到浓缩海水,将海水浓缩的方法是蒸发,故答案为:蒸发;
【小问6详解】
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挥发性,故答案为:易挥发;
【小问7详解】
由分析可知,步骤③反应为SO2水溶液和Br2反应生成H2SO4和HBr,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2Br-,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酸性,从理论上考虑,NaOH溶液、FeCl2溶液、Na2SO3溶液也能充分吸收Br2,反应原理分别为:2NaOH+SO2=Na2SO3+H2O、2Fe2++Br2=2Fe3++2Br-、Br2+Na2SO3+H2O=Na2SO4+2HBr,故答案为:O2+Br2+2H2O=4H+++2Br-;ABD。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同的钠(Na)、镁(Mg)、铝(Al)金属块,观察现象。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
(2)烧杯中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填字母)。
A.钠 B.镁 C.铝
(3)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___(填字母)。
A. 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等量的同浓度的盐酸
D. 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同浓度的AlCl3溶液
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4)实验装置:
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5)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加药品,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6)问题探究:(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__(填“能”或“否”)。说明理由_____。
【答案】(1)减弱 (2)A (3)ABC
(4)圆底烧瓶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 ①. 除去SO2气体 ②. 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 CO2+H2O+=H2SiO3↓+或 2CO2+2H2O+=H2SiO3↓+2 ④. 否 ⑤.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解析】
【分析】Ⅰ.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实验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强弱,Ⅱ.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一致来探究C、Si的非金属强弱,根据实验装置可知,先利用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来制备SO2,将所得的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来制备CO2,这时CO2中可能还混有SO2,故先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SO2,最后将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根据溶液变浑浊可知,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即可说明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故答案为:减弱;
【小问2详解】
金属性:Na>Mg>Al,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A,故答案为:A;
【小问3详解】
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反应速率小,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速率,所以把冷水换为热水,把水换为盐酸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可以加快速率,Mg虽然可以置换出Al,但无明显现象,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
【小问4详解】
由题干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小问5详解】
反应生成气体,在加入药品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导致气体泄漏,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小问6详解】
①多余的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防止干扰后面的试验,故答案为:除去SO2气体;
②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得出: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证明了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此时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2SiO3↓+或 2CO2+2H2O+=H2SiO3↓+2,故答案为: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CO2+H2O+=H2SiO3↓+或 2CO2+2H2O+=H2SiO3↓+2;
③依据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答案为:否;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是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