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导学案

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选择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掌握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2、知道根据药品状态和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
3、能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懂得优化实验装置。
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课前活动:
写出能产生CO2的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是否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原因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操作的简单易行;(优先选择能在常温制取的,要考虑生成物是否容易收集)
(2)、反应速率要适中;(3)、原理便宜易得;(4)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环节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1、含碳酸根(CO32-)的化合物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常见的含碳酸根(CO32-)的化合物有Na2CO3、CaCO3等。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就是CaCO3
3、盐酸中含有HCl和H2O,稀硫酸中含有H2SO4和H2O。
【探究活动1】 哪种酸最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项目 实验现象 是否适宜制取二氧化碳 及不适宜的原因
粉末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
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
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硫酸
【结论】最适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 和
原理(化学方程式)为:
环节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
(1)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状态为 混合型,药品有液体,容器口不能向 倾斜;反应条件为常温 ,所以不需要 等热源,可选择下图中的 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A B C
(2)收集装置:CO2可溶于水,故不可以选 作为收集装置,CO2密度比空气 大 ,可选用 作为收集装置。
E F G
2、优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小组讨论】(1)若要制取较多的CO2可把试管换成 (填仪器序号,下同),
若要在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补充酸液,应增添的仪器是 ;
(2)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仪器组合有 :
; ; ; ;
; ;
课堂练习
邝中2018年5月初三化学实验考查题目有:①氧气的制取;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配制50g5%的NaCl溶液…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查.
(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氧气的制取 B.二氧化碳的制取
②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③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觉得甲同学组装的仪器无法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他将单孔塞改成双孔塞,并增加 (填仪器名称)。
①如图A,他进行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请你描述一下他检查气密性的过程:
(填步骤),当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制取气体过程中,新增仪器下端管口要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②他从稀硫酸、稀盐酸中选取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他不选另一种酸的理由是反应生成的 微溶于水, 覆盖在 或 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反应停止。
③小明同学 (填“可以”或“不可以”)图B装置来制取CO2, 原因是
④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课后练习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
A.导气管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2.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
A.一定比空气的大 B.一定比空气的小
C.可能比空气的大也可能比空气的小 D.应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知识。(已知: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氧气 选( ) 选( )
选( )
选( )
二氧化碳 选( )
氯气 MnO2+4HCl(浓盐酸)MnCl2+Cl2↑+2H2O 选( )
A B C D E F
5、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_____ 。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___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_______ ____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____ 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___ _______。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 __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