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修中册 第2单元统整学习和阅读积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修中册 第2单元统整学习和阅读积累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一 探究革命精神的内涵
活动1 了解“革命”的本义及含义变化
1.查找资料,了解“革命”的含义的变化。
答:
2.应如何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革命现象?
答:
活动2 理解文本中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
3.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前赴后继,形成了无比丰富而宝贵的中国革命精神。请结合文本梳理本单元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及革命精神,填出下表。
文本 革命志士 身份 生活年代(背景) 主要革命事迹 革命精神内涵
《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等 ① ② ③ ④
《为了忘却的纪念》 白莽、柔石等 左联五烈士 ⑤ ⑥ ⑦ ⑧
《荷花淀》 水生嫂等 ⑨ ⑩
《小二黑结婚(节选)》 小二黑、小芹
《党费》 黄新
活动3 思考青年人应如何传承革命精神
4.当代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青年应如何传承革命精神?
答:
学习任务二 分析不同作品不同的表达特点及其原因
活动 文学作品不同的表达特点及其原因
1.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记》)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以下简称《为》)两篇文章都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但又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加以具体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思想立场等探究其深层原因。
答:
2.比较分析《荷花淀》(以下简称《荷》)与《小二黑结婚(节选)》(以下简称《小》,注意对小说其他章节的阅读)两部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并探究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答:
学习任务三 写一篇与革命者(或抗争者)有关的作文
写作文题
本单元作品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反映了革命者(或抗争者)意志坚定、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请选一位你熟悉的革命者(或抗争者)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学习任务四 单元主题阅读和积累
一、单元主题+拓展阅读
文一:
革命头
嘉 男
黄昏时,她潜进了一个村子。
她在村边一户人家的柴草垛与院墙之间的空隙中蹲伏下来。其实她已筋疲力尽,肚子咕咕响着,胳臂上的伤口灼灼地痛着。但她深吸了一口气,用以支撑自己,眼睛警惕地盯着四周。
这户人家的院门吱呀一响,一个大闺女迈出门槛,向柴草垛走来。这闺女,一根乌黑的大辫子垂到脸下,留着长长的辫梢,红头绳系了有三指宽。她屏住呼吸,看着这根长辫子。她也曾有这样一根长辫子,绸缎一样亮光光油滑滑的,村里的姐妹们羡慕,她自己也暗自得意。两年前,两支共产党的队伍来到她的家乡,她一下子羡慕起那些女兵来了,她们个个都梳着齐耳短发,又新潮又神气,村里人把那叫革命头。女兵们把村里的女子组织起来唱歌:“人人来宣传,妇女听一番,宣传的话儿好好听,放足闹革命,打败鬼子兵,保家保和平!”于是,会唱民歌的她瞒着娘,跳下火炕,冲出家门,去了区政府,也成了一名“女宣传”,辫子咔嚓一声落了地,她也有一个革命头了。没想到,只一年,日本鬼子被打跑了,又开始打国民党。最近的一仗打得不顺,她和战友们被打散了。
怕吓着这闺女,她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闺女抱了一抱柴,扭身离去,辫子晃悠着。她刚想叫住闺女,一个缩着发髻的中年妇女,挎着篮子从柴垛边的小路经过,她只得又缩了回去。看着妇女的发髻,她想起了母亲,两年没见,不知母亲怎么样了。她发现这个村子和她的家乡一样,女人们的发型就两种,没出嫁的就是一根大辫子,出嫁的,上了年纪的,就是一个发髻。
正犹豫着要不要去敲这户人家的大门,那闺女又出来了,又朝柴垛走过来。她四周瞅了一圈儿,没有人,便轻咳一声,站了起来。闺女吃了一惊,一看她的发型和衣服,认得是共产党的女兵,脸上的表情松下来,眼睛倏地放出光芒。闺女也四周看了看,朝她招招手,扭身往家走,她跟了进去。
闺女的娘正在做饭,平静地看了她一眼,和蔼地说:“你不用怕,我儿子也在外面打国民党呢。”闺女把她领进自己的屋,让她洗了脸,替她包好胳臂上的伤口,又找出自己的一套衣服让她换上。这时饭也差不多好了,闺女把一碗菜汤和两个红薯摆在她面前,让她趁热快吃,自己又出去了。
一会儿工夫,闺女带回一个也是缩着发髻的女人,对她说,这是村里妇救会的会长。妇救会会长上来拉着她的手,问明一些情况,说,让你受苦了,你放心,俺一定要保护好你。她像见到组织和亲人一样,心里踏实了许多,虽然吃了点儿东西,有了点儿力气,但是沉重的困倦又黏上来了。她摇晃了一下,会长和闺女连忙扶她躺下,让她放心好好休息。
她躺在闺女的炕上,迷迷糊糊听到会长和闺女去了外屋,加上大娘,几个人在商量事呢。会长说,怕是国民党的人又要来搜查了。大娘说,家里是没地方藏,要不到山洞里躲躲?会长说,天冷了,洞里更冷,谁受得了?再说你知道山上有洞藏,那些人就不知道到洞里去找?闺女说,要不还是老办法,再找个假发髻给她戴上?就说她是俺姐,回娘家来了。会长说,哄不住那些人,你忘了去年,有两个共产党的女兵藏在咱村,我给弄了两个假发髻戴着,还不是叫那些人一把揪下来,露了馅儿,把人给抓走了?闺女说,兴许来的不是那伙人呢?会长坚定地说,不行,还得想别的招儿……
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听到的话越来越遥远,慢慢就睡过去了。天亮后,她醒来,见那闺女正站在炕下对着镜子梳头,辫子没了,是齐耳短发,和她一模一样。闺女对她笑笑,她愣了一下,也笑笑。
果然,那些人来了,挨家挨户搜,把村里四十岁以下的女人赶到破庙里集合。她也随着闺女去了。她愣在那里,一夜之间,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发髻和辫子都变成了清一色的齐耳短发。那些人更是愣了,眨巴着眼睛,不知从何处下手。
革命胜利后,她在文艺单位任职,有机会梳长发,也有机会烫头发,但她一直留着齐耳短发,直到老,病故。
赏析 革命不只是革命者的事,革命也未必一定表现得轰轰烈烈。一群农村妇女,以自己的智慧诠释了她们对革命与革命者的爱,她们的爱是对革命的认可,对正义的认可,对美好追求的认可。她们的爱本身也就是革命。
文二:
松树的风格
陶 铸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还是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啊!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有删改)
赏析 松树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给予人的多;松树还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在夏天,它的枝叶可以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绿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文章通过介绍松树生命力强和自我牺牲的特点,赞美了那些无私奉献的具有革命精神的人。
文三:
漫话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在讨论作为历史事件的改革之前,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改革”的含义。此词首见于《后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皆指对已有成规的改动变易。自此以后,“改革”遂成习见之词,而且其词义越来越宽泛,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均可称之为改革。不过,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不过,今人所言历史上的改革,所用显然并非上述宽泛的词义,而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特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比较重大的除旧布新。对于这种形式的历史事件,今天概以“改革”称之。具体到某次事件,则或称之为“变法”,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或称之为“新政”,如王莽新政、庆历新政等;或称之为“改革”,如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等。这些称谓,有的当时就有,更多的则是后人所加。如同改革本是中性词一样,说某人“变法”,也未必就是正面评价。古代典籍中甚至常将“变法”与“坏纪”连用,意为变乱成法、败坏纲纪。
正因为“改革”含义宽泛,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其范围相差悬殊。有人将改革的范围划得很大,几乎是“江山代有改革家”;也有人将改革的范围划得很窄,认为真正称得上改革的事件没有几次。具体到某人某事,看法更加纷纭。比如,引发“国人暴动”的周厉王,在历史上向来形象不佳,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历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改革家。再如王莽新政,有人说是“托古改革”,有人说是“复古改制”。又如张居正,多数人认可他是改革家,但也有人说他的政策并无新意,算不上改革。即便当事人自己的说法,也不一定可以为据。如管仲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今人称之为“改革”或“革新”,他自己却说是“修旧法”。事实上,要给改革下一个严谨、周延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更不可能提出一套量化指标。
改革之事,古今中外皆有。从改革的原初推动力看,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前者占绝大多数。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上,君主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没有君主的发动或支持,就不可能出现改革。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全部都是自上而下,即由统治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发起和推行的。平民大众没有推动改革的途径和机会,当他们忍无可忍时,只能揭竿而起,发动以改朝换代为目标的暴力革命。
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用人是否得当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积极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虽然认识到“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但却不善于识人用人,所倚任者多为反复无常的奸佞小人,给改革造成很大的伤害。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能像管仲那样一帆风顺,或像孝文帝那样基本成功者,并不多见。大多数改革都遭遇了挫折或失败,如商鞅变法是政存身败,张居正改革是人亡政息,王安石变法是半途而废,戊戌变法是昙花一现。若观察君主之外的改革者的命运,能够善始善终者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身败名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如吴起乱箭穿身,商鞅惨遭车裂,王安石忧愤而死,张居正死后抄家,戊戌六君子喋血刑场。改革之难,于此可见。篡用明太祖的一句话说:“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
赏析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纵观中国历史上君主之外的改革者的命运,能够善始善终者非常少,绝大多数都身败名裂,甚至有的还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党中央领导、推动改革,全民支持改革的昌明时期,所以改革者的命运定不会是历史的重复。但改革毕竟在走向深水区,要动许多人的蛋糕。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拥护改革,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二、单元主题+素材积累
1.有关革命的名人名言
(1)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2)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毛泽东
(3)年轻人必须注意。要在革命斗争中选择革命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也常常表现出一个人的政治品质。不要把它摆在不适当的地位,必须严肃对待它。 ——王若飞
(4)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可放弃我的信仰。——张志新
(7)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8)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要创造就要克服困难,不能贪图好环境,好条件。 ——徐特立
2.革命者的英雄事迹
(1)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继续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社会的决心和活力,有力地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我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很多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继续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2)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3)赵一曼
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押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害,年仅31岁。
(4)赵尚志
赵尚志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继续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继续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
赵尚志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做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1.答案 “革命”一词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本义指变革天命,用于君主制朝代之变革。因古代认为天子受天命,故更替朝代,谓之革命。日本人将之略微扩大语义,亦用于共和制变革君主制,如率先称呼孙中山等人为“革命党”。清末,“革命”词义更加扩大,泛指重大革新。
2.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已经告别了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但在当代中国,革命仍然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代中国的革命既有生产力领域的革命,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等,也有精神层面的革命,如解放思想等。目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本身也是革命。
3.答案 ①女大学生 ②旧中国20年代 ③订进步刊物——《莽原》;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为国请愿,英勇牺牲 ④追求真理,忠心爱国,不畏强权 ⑤青年作家 ⑥旧中国30
年代 ⑦创办社团,翻译作品,宣传革命真理 ⑧追求真理、光明,勇于斗争 ⑨农村妇女 ⑩抗日战争时期  支持丈夫参军抗日,拿起枪战场杀敌  坚决支持中国革命,保家卫国  农村青年  解放战争时期  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迷信,同恶势力做斗争  破除迷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地下党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送丈夫参加红军;组织党员活动,在极度贫困下集咸菜缴党费;为掩护同志英勇牺牲 
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牺牲
4.答案 革命精神本质上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传承革命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它是踏实肯干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是独立自主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我们要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断奋斗。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爱国,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肩负起历史使命,用青春谱写历史新篇。
1.答案 一、两篇文章抒情不同特点分析
(一)《记》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犀利激烈。
(1)措词激烈,锋芒毕露。文章一开头就显示出这一特色。我们只要看一看作者在交代写作心境和写作动机时说的这些话语:“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接着,在第二节又呼喊人们不要像庸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那些牺牲的烈士,而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矛头直指反动统治者和黑暗的现实。诸如此类激烈犀利的语言从头到尾,俯拾皆是。它像匕首,像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直抒胸中的悲愤。
(2)重叠反复,千回百转。文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要说的话”和“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类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烈士惨死的悲痛,使作者没有言语,无法执笔;愤怒又使作者不能不在悲痛未平定的时候拿起笔来,进行战斗。作者极度悲愤的心情,通过这样重叠反复的咏叹,在回旋往复中,抒发得更加强烈。
(3)运用一连串转折连词和对偶句等,掀起感情高峰。如第四节,记叙自己得知烈士的噩耗时,连用了五个转折连词(三个“但”,两个“然而”),把敌人的凶残和自己的感情结合起来写。从“怀疑——不容怀疑——无比愤怒”,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就是连用转折连词,使文句迂回曲折,感情层层推进,犀利地揭露了敌人的凶残卑劣。接着又用这样的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抒发了无比的悲痛和愤怒。
最末喊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以警告反动派和呼唤、激励“后死”,表现了作者高昂激越的反抗精神。
除此之外,文章还用了反语、对比、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和由此而形成的参差错落的句式,使语言显得更加犀利激烈,抑扬顿挫,大起大落。一会儿痛心忆念,沉静思索,一会儿拍案而起,大声控诉,愤激呼号,把胸中千回百转无限哀痛愤激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为》的语言则含蓄深沉,隐晦曲折。
(1)朴实记叙,情现乎辞。
作者对烈士的回忆中用的是朴素的记叙语言,很少有形容、渲染的笔墨。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藏着深沉压抑的感情。如回忆五个青年作家遇害时,这样写道:“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这里的“不敢”“不愿”和“不屑”三个词就概括了当时上海所有报纸对这一事件的三种不同态度和立场,暴露了白色恐怖的严重,社会的黑暗。作者的愤慨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这样的语言是何等的含蓄,何等的洗练!
又如柔石他们被捕之后,鲁迅逃住在旅社里,心却记挂着他们。“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些朴实无华的叙述语言,蕴含着对柔石等五位烈士的无限关怀和惦念之情。
(2)引用典故,含意深沉。文中用了三个典故。如回忆起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时,用方孝孺作比,使人想到方孝孺为了争哪一个姓朱的坐天下,自己丢掉性命不算,还连累了亲友宗族数百人丧命,那种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既突出了柔石对革命的坚定性,又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无辜青年的罪行。
作者还借《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故事的议论和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的感觉,借古喻今,隐晦曲折地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使人读了产生种种感触,余味无穷。
(3)排比反复,述不尽胸中悲愤。文章第五节第一段用了“前年的今日,……去年的今日,……今年的今日,……”三个排比句,把自己的处境与烈士的遭遇作了鲜明的对比,十分深沉而强烈地表达了对烈士的悼念之情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
接着又用了两句:“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重复前文的语句,进一步表达了难以抑制的悲愤感情,并呼应前文,使感情回旋激荡,使读者产生共鸣。
(4)巧用标点,耐人寻味。文章第四节第六段写作者从“毫无确信”等到一个柔石他们被秘密、残酷杀害的“可靠”消息。焦急的盼望,落得了这样一个冷酷的回答,作者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愤,因而深沉地喊出了“原来如此!……”这一行只有四个字,却用了两个标点。叹号表明了强烈的震动和愤怒,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作者把许多难以述说的千言万语,千仇万恨都浓缩在这省略号里,让读者自己去深思,去领悟。又如,在第五节第三段中,作者从柔石等流血牺牲联想到“三十年中”“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的事实,于是充满仇恨地喊出:“这是怎样的世界呢。”这里没有用问号,也没有用叹号,而是用句号。这是因为当时究竟是怎详的世界,人们早已心照不宣,无须再设疑问;而且对这样的黑暗世界,人们连感叹都感到多余,只等待将这现实的黑暗早日埋葬,因此也无须用叹号。表现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社会的无比愤恨和渴望摧毁它的迫切心情。
这样巧妙地运用标点,大大增加了文章语言的内涵和韵味,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外,还用了一首七律诗,用了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用了烈士的译诗,来抒发深沉的难以抑制的悲愤感情。这样,文章的语言就更为隐晦曲折,含蓄深沉。
总之,《记》的语言特点主要是犀利激烈,语调抑扬顿挫,节奏快,使人感触到作者那种不可自制的感情就像高山的山洪那样喧腾,而《为》的语言特点主要是朴实含蓄,语调沉缓,节奏慢,使人感受到作者那种沉静的感情犹如冰川底下的激流那样汹涌。
二、两文抒情风格不同的原因
两文抒情风格迥然,与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发展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一)时代背景不同
(1)《记》写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两星期。当时全国正处于革命高潮到来前夕,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政府已处于风雨飘摇中。段祺瑞政府为了推卸罪责,诬蔑被害的爱国青年是“暴徒”,并通缉所谓“暴徒首领”。反动文人为了掩盖其主子的血腥罪行,也诬蔑广大群众是“受人利用”,是“自蹈死地”等等。因此,粉碎敌人的诬陷,揭露敌人的罪行,以加速他们的灭亡,这是形势的需要。
(2)《为》写于烈士被秘密杀害两周年之后的1933年2月。当时白色恐怖一直很严重,烈士遇难两年来,实情还未为人所知。在“禁锢得比罐头还要严密”的白色恐怖下,作者不可能十分明白晓畅地直抒胸臆,某些内容,某些感情只能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去领悟。
(二)作者的思想立场不同
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鲁迅还是个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主义者。1933年,鲁迅写《为》时,已是一个成熟的共产主义战士了。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他对反动派的认识更深刻了,对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因此他比过去更能够冷静地面对黑暗的现实。因而《为》比《记》就显得更深沉,更能体现鲁迅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为》末尾的两句话:“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正表现了鲁迅对反动统治者,对黑暗现实和对革命的深刻认识。
2.答案 一、两部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区别
(一)人物角色分化不同
(1)《小》出现了正面人物,也出现了反面人物,矛盾呈现非常清晰,通俗易懂;《荷》基本只写了正面人物,叙事诗意。
(2)《小》塑造了三类人物:进步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小芹;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恶势力的典型——金旺、兴旺、金旺他爹,这三类人物都出现在了台前。
(3)《荷》则只塑造了以水生为代表的游击队员和这些游击队员的妻子——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写的是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故事,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的反面人物日本人只是出现在幕后,没有正面描写。
(二)人物变化不同
(1)《荷》中的人物从开始出现就一直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是美与善的化身,从普通的支持丈夫抗日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的英勇女战士,从好走向更好。
(2)《小》中人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二诸葛和三仙姑身上,二诸葛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到“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从“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作者让他们二人都有很大进步。当然,这与作品本身的政治性也相关联。
(三)人物丰富度不同
《荷》中的人物尤其是这些农村妇女性格丰富,是圆形人物,她们关心丈夫的安危,依恋丈夫,在见不到丈夫时又表现出不满,给人感觉非常真实。而《小》却直接把人物分为了三类符号:进步,可进步,恶势力。所以最后只有二诸葛和三仙姑有所变化。
总之,《小》与《荷》在塑造人物方面各有千秋,一个真实接地气,一个浪漫显虚幻;一个为政治,一个赞人性;一个叙述,一个抒情……都塑造出了典型的人物。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不同
两篇小说都善于借助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但又有所不同。
(1)《小》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了人物的外貌描写。如对三仙姑的外貌描写“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运用山西风味的地方语言,形象通俗,且幽默风趣,但不排除作者有故意丑化的嫌疑。
《小》中的侧面描写的运用恰到好处。“刚才跑出去那个小闺女,跑到外边一宣传,说有个打官司的老婆,四十五了,擦着粉,穿着花鞋。邻近的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鞋!’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这会儿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一个不合时宜、追求老来俏的农村妇女如在眼前。合适的方法是本文人物塑造成功的关键。
(2)《荷》与《小》相比,突出地体现在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感情、精神面貌,或是交代人物身份。如小说的开头,作者对月下小院的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水生嫂的美丽外表、纯洁心灵就在这澄清明丽的神话般的意境中烘托出来。又如她的勤快利落,仅通过小院“干净得很”及“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衬托出来。同时还交代了水生嫂的身份:善良勤劳的劳动妇女。
二、作家笔下人物形象塑造差异的探究
(1)赵树理和孙犁同为解放区作家,为何笔下塑造的人物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的身份定位和创作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2)赵树理更多地把自己定义为一个革命者。他说:“参加了革命,我就像维护宗教一样维护革命。”所以他写小说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他的小说注重描写反面人物,揭露农民存在的问题。为了能让老百姓及时看懂,及时起到宣传作用。他深入群众,对其口语进行提炼加工,并把它很好地融入到作品的语言中,特别是人物形象的语言中。
(3)孙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作家,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他说:“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东西。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同样是鼓舞群众,孙犁的小说则是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他对人民的爱以及他的文学追求。他主张文学语言应该“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蔓枝。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写作点拨
(1)首先要理解“革命者”和“抗争者”的精神内涵。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追求进步思想,都表现出对当时所面对的恶势力的强烈不满与坚决抗争。但又有所不同,“革命者”对斗争的认识比较深入,斗争经验更丰富,表现得往往较成熟、老练,革命更具前瞻性、自觉性、主动性、目的性、纪律性、坚决性等,取得的斗争效果也更好一些。一般“抗争者”对斗争的认识往往比较单纯、幼稚、模糊,大都是一种受压迫后比较被动的抗争,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效果往往也差一些。
(2)要熟悉、了解一些革命者(或抗争者)的人生经历、个性品质、精神风貌等,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至于张冠李戴,或写得模糊不清。
审题点拨
(1)选取写作对象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学,如我们高中教材中就涉及不少这样的革命者(或抗争者)。
革命者如毛泽东、马克思、恩格斯、林觉民、鲁迅、刘和珍、柔石、白莽、聂荣臻、杨成武等。抗争者如林冲、祥林嫂等。
当然,课外的更多,此处不再赘述。
(2)文体方面,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如写记叙文,应重在运用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借助这些手法去刻画人物,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允许写小小说,还可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虚构。如写议论性文章,所写人物可以更丰富些,以他们的行为事迹、精神品格作为事实论据对他们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