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科素养测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科素养测试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科素养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4九下·萧山月考)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黄河文化密不可分,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读图完成问题。
1.西安位于太原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理事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之一
B.②山脉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C.③灌溉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
D.④灌溉区引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
【答案】1.B
2.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1.根据图中信息,采用一般定向法,以太原建立方向坐标,西安位于太原的西南方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山脉是太行山脉,它是第三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之一。②山脉是秦岭,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③灌溉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黄河水。④灌溉区引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4九下·萧山月考)陕西和山西两省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下列两省治理水土流失措施正确的有(  )
①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
②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
③实行大量退耕还林、还草
④大力开发黄土高原缓解人口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陕西和山西两省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下列两省治理水土流失措施正确的有:①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②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③实行大量退耕还林、还草。 ①②③ ,正确。④大力开发黄土高原缓解人口压力,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4.(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2年3-7月,苏州市考古所对位于吴中区的塘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遗址的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 4000年)遗存十分丰富,出土有多座房屋基址,发现多座墓葬等。我们可以推测这一遗址中有(  )
A.半地穴式房屋 B.大面积古粟田地遗迹
C.干栏式建筑 D.铁制器皿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材料“苏州市吴中区塘北遗址”“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 4000年)”,结合所学可知,塘北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河姆渡人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所以塘北遗址也应该是干栏式建筑,故选C项。
半地穴式房屋是北方的建筑模式,比如半坡居民的房屋,不适于长江流域,排除A项。
南方长江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北方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排除B项。
西周晚期,我国出现了铁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出现并推广,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农耕生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历史知识。
5.(2024九下·萧山月考)《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 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水利兴修 B.诸侯征战 C.儒学兴起 D.私学发展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材料“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可知,材料表明地图地形对战争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说明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诸侯征战的需要,故选B项。
材料突出了战争与地理知识的关系,没有涉及水利兴修的信息,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兵家思想,与儒学思想兴起没有关联,排除C项。
私学的兴起发展与地理知识无关联,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争与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6.(2024九下·萧山月考)陈旭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实业救国”.
③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结合所学可知,“师夷长技以自强”是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思想觉悟,故①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后,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想,反映了先进的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面临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思想家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新中国,这些都是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的表现,所以②③④正确,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7.(2024九下·萧山月考)如图为1850- 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掠夺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D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据材料“1850- 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可知,1870年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大飞跃,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故选D项。
材料强调了“1870年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所以“殖民掠夺”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
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与材料“870年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不符,排除B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典线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2024九下·萧山月考)1931年末,一位环球旅行的欧洲人可能会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开始抗日战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经济危机一片萧条
B.中国开始全面抗战,苏联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欧洲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红军正在长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欧洲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31年末”,结合所学分析:
A: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抗日战争;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而美国正陷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一片萧条,故选A项。
B: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排除B项。
C: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排除C项。
D:1918-1920,苏俄三年内战,粉碎了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9.(2024九下·萧山月考)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分析:
A:①叙述的是开国大典,属于历史事实,不是历史结论,排除A项。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①理解不正确,排除B项。
C:②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历史结论,不是历史史实,排除C项。
D: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性意义,所以②理解正确,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的成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10.(2024九下·萧山月考)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 B.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C.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题干年代尺,结合所学可知:
A:1914-1918年,1939-1945年是两次世界大战,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A项。
B: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向多极格局演变,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B项。
C:年代尺既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亦有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C项。
D:一战后形成凡-华体系,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体现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史实。
11.(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4年1月31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关键是(  )
A.科技创新 B.改革开放
C.依法治国 D.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答案】A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关键是科技创新,故A正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故B错误;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故C错误;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关键是科技创新,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12.(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__》 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规定。(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个人信息保护法
C.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D.网络安全法
【答案】C
【知识点】2024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规定,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以及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13.(2024九下·萧山月考)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凯制作的“我的初中生活”Vlog (视频网络日志)的部分内容。你认为他对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最近偶有咳嗽,虽然戴口罩不是那么舒服,但是在公共场合我都自觉佩戴口罩。——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和珍爱生命的表现
②学校歌咏比赛中,为了我们班的现场效果更好,别的班比赛时我故意不给掌声。——这是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
③学校规定电子产品及贵重物品不得带进校园。——这是规则限制自由的表现
④最近学习比较紧张,周末我找好朋友倾诉了我的烦恼,没想到我的心情好多了。——这是通过合理宣泄法来调节情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最近偶有咳嗽,虽然戴口罩不是那么舒服,但是在公共场合我都自觉佩戴口罩。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和珍爱生命的表现,故①正确;
最近学习比较紧张,周末我找好朋友倾诉了我的烦恼,没想到我的心情好多了。这是通过合理宣泄法来调节情绪,故④正确。
学校歌咏比赛中,为了我们班的现场效果更好,别的班比赛时我故意不给掌声。这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体现,不是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故②错误;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而非限制,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珍爱生命、合理宣泄情绪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14.(2024九下·萧山月考)截止2023年,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32亿人。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在生态保护的战场,在社会治理的末梢,神州大地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身披霞光而来,脚踏星辉而去,赢得了社会的称誉和赞可。这些志愿者(  )
①关心社会,积极奉献社会
②履行法定义务,承担应尽责任
③在践行中展示了美德的力量
④弘扬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绽放生命精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在生态保护的战场,在社会治理的末梢,神州大地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身披霞光而来,脚踏星辉而去,赢得了社会的称誉和赞可。这些志愿者关心社会,积极奉献社会,在践行中展示了美德的力量,故①③正确。
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履行法定义务,而是履行道德义务,故②错误;
自强不息属于民族精神,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奉献社会、塑造美好道德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5.(2024九下·萧山月考)图示法有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关系与右图所示一-致的是(  )
A.①法律的作用
②保护作用
③惩治作用
B.①违法行为
②犯罪
③刑事违法行为
C.①我国人民民主形式
②民主选举
③民主协商
D.①我国所有制形式
②公有制经济
③非公有制经济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解析】【分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即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故D正确。
法律的作用包括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故A错误;
犯罪就是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故B错误;
我国人民民主形式包括选民民主和协商民主,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我国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6.(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0个国家宪法日。为在社区宣传宪法知识,某校志愿者小组制作了以下宣传横幅。你认为合适的有(  )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宪法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宪法 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适合进行宪法宣传,故①②正确。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而非所有问题,故③错误;
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7.(2024九下·萧山月考)时代在变,我国货物贸易的结构也在变。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畅销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新三样”展现新优势的背后彰显的是(  )
①我国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科技创新可以为产业深度赋能,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④全球科技革命兴起,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新三样”展现新优势的背后彰显了我国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可以为产业深度赋能,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故①③正确。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故②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18.(2024九下·萧山月考)今年两会上,浙江人民代表团提出当前浙江正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希望国家相关部委能指导支持和帮助浙江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民营经济注入创新动能。这说明(  )
A.浙江人民代表在行使建议权
B.国家政府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我们要以发展教育为中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D.这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希望国家相关部委能指导支持和帮助浙江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民营经济注入创新动能。这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故D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浙江人民代表在行使建议权,故A不符合题意;
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19.(2024九下·萧山月考)今年8月,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同学们从会议内容中了解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并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中正确的有(  )
  内容 分析
① 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要加快速度发展
② 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③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④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表明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故②正确;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明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故③正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说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④正确。
新时代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非发展速度,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十四个坚持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20.(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自此,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  )
A.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成果
B.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C.主导世界潮流,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D.展现大国担当,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故B正确。
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成果,故A错误;
中国并不主导世界潮流,且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C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21.(2024九下·萧山月考)吉林省有形态最美的雪花,大美吉林欢迎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吉林省持续扩大冰雪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擦亮“长白天下雪”金字招牌并持续提质升级,目前吉林有75座滑雪场319条雪道。此外,总投资14 亿元的延边仙峰滑雪度假区、每年可接待300万人次的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项目正加速推进建设。今年雪季以来,吉林冰雪全面开花,各类冰雪主题活动在各市(州)次第绽放,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1)吉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其地势特点为   。
(2)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吉林省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的原因。
(3)吉林省是我国冰雪运动强省,其发展冰雪产业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1)北方地区;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2)气温:吉林省冬季气温介于﹣10℃~﹣20℃之间;水汽:距海近,降水量大,有充足的水汽补给,所以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
(3)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存雪期长;有山地,利于坡降的滑雪运动开展;冰雪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大力投资;交通发达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吉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其地势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2)、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吉林省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的原因,结合气温,水汽回答即可。故答案为:气温:吉林省冬季气温介于﹣10℃~﹣20℃之间;水汽:距海近,降水量大,有充足的水汽补给,所以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
(3)、吉林省是我国冰雪运动强省,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存雪期长;有山地,利于坡降的滑雪运动开展;冰雪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大力投资;交通发达等
【点评】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2.(2024九下·萧山月考)祖国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
材料一:台海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三国 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 1949年 国民党退往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71年 第 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不存在“两个中’“一中一台”的问题
1683年 清军统一台湾 1984年 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
1684年 清朝设台湾府 1992年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1993年 汪辜会谈
1895年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胡景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
1943年 《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属中国 2008年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945年 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0月,台湾光复 2015年 习近平、马英九新加坡历史性会面
材料二: 2024年2 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回应台湾问题时说:“统一必将实现,这是14亿中国人民非常坚定的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回归到中国的怀抱,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也是个国际共识。所以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就应该支持中国的和平统.....”
(1)从大事年表中,找出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的事件
(2)根据两个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事实和国际共识角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翔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日战争的胜利
(2)观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
论述:
历史事实: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建立台湾省。自元朝以来,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台湾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国际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占据了台湾。1943年和1945年,中、美、英三国分别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台湾及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肯定了台湾的主权归属。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再次回归祖国。1971年,第26届联大,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结论:综上所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尽管大陆与台湾目前还处于分治状态,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分裂势力都不可阻挡。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事件:据材料一“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并结合所学可知,1661年,郑成功进攻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收回了台湾,被荷兰38年殖民统治的台湾回归祖国。据材料一“1945年10,台湾光复”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2)本题是观点论述题,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一二的相关信息,突出强调了台湾问题与台湾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观点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据题干要求,分别从历史事实和国际共识两个视角进行论述说明。历史事实方面,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建立台湾省等史实展开说明。国际共识方面,中、美、英三国分别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台湾及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肯定了台湾的主权归属。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再次回归祖国。所以,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外国无权干涉,台湾必将回到祖国怀抱。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3.(2024九下·萧山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目前,沙特的能源消费保持着较高的年增长率。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沙特计划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沙特平均光照时间达8.9小时/天、平均日照量达2200千瓦时/平方米。在其“2030愿景”发展战略中宣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50%。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三: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四: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材料五:我们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23年8月22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1)读图可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甲   (海域) 沿岸,主要通过   (海峡) 对外运输出口。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除四大发明的传播之外,再举一例史实说明中阿文明交流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5)综合材料三、四、五,说一说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2)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热量丰富;降水少,云量小,气候干燥;地处沙漠地带,太阳光照强
(3)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4)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或者伊斯兰教文化、音乐、建筑、文学、科技、医药的影响等等。
(5)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发展。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甲波斯湾 沿岸,主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对外运输出口。、
(2)、依据材料一、二可知,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热量丰富;降水少,云量小,气候干燥;地处沙漠地带,太阳光照强
(3)、根据材料三,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4)、根据题意,除四大发明的传播之外,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或者伊斯兰教文化、音乐、建筑、文学、科技、医药的影响等等,说明中阿文明交流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5)、综合材料三、四、五,说一说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发展。
【点评】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24.(2024九下·萧山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字化之忧 “净网” 材料二:数字化之暖
顺应数字化改革浪潮,浙江推出了系列暖心之举。利用5G网络,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搭建浙里办平台,汇聚医疗挂号等。650项便民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艺术,文物,非遗等传承保护和利用。打造全国数字文化和旅游重要窗口。
(1)材料一漫画中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的暖心之举的现实意义。
(3)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不同的社会主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数字之忧”(至少三个主体)
【答案】(1)网络保护
(2)有利于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
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参考答案
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出台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网络保护法;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强对不良信息传播的监管与查处力度;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捍卫公平正义;
社会各界要共同守法,不断增强网络自我的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学生要正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材料一漫画中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完整把握漫画内容,围绕文字信息,可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的暖心之举的现实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围绕“利用5G网络,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搭建渐里办平台,汇聚医疗挂号等。”等,说明有利于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围绕“650 项便民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艺术,文物,非遗等传承保护和利用。打造全国数字文化和旅游重要窗口。”等,说明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说明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不同的社会主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数字之忧”,联系所学知识,从立法机关角度,说明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出台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网络保护法;从行政机关角度,说明要严格执法,加强对不良信息传播的监管与查处力度;从司法机关角度,说明要公正司法。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捍卫公平正义;从社会角度,说明社会各界要共同守法,不断增强网络自我的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从学生角度,说明学生要正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等,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未成年人保护、厉行法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漫画内容,说明网络保护即可。(2)围绕材料内容,结合创新的重要性说明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主体角度提出建议,言之成理即可。
25.(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4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某校九年级开展了“走进两会筑梦现代化”的探究活动。根据各小组收集的资料,完成任务。
小组收集的资料 小组学习感受
第一组:2023的成绩单
全国GDP总量126万亿元,GDP增速5.2%;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244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扩大社会救助保障对象范围,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5G用户普及率超50%,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 学习感受一:
在2023年国际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取得可喜的成绩,实在不容易。
第二组:2024的任务清单
1、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民生短板问题,关注就业等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 学习感受二:
这两个措施很重要,要坚持贯彻!
第三组:2024的民之所愿
中国政府网开展“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建言献策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从中精选出115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起草组,做了初步梳理。有网民还提出了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出台时机等,想得非常周全。在留言的网民中,最大的82岁、最小的留言网民12 岁。 学习感受三:
(3)
(1)根据“2023的成绩单”,请概述我国2023年取得的成就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024 的任务清单”中的两项措施“给力”的依据。
(3)围绕第三组给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学习感受三”补充完整。
(4)根据第三组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助力国家现代化
【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势头良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成就,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等。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4)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2023的成绩单”,请概述我国2023年取得的成就。根据“全国GDP总量126万亿元,GDP增速5.2%”等,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势头良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244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等,说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成就,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围绕“5G用户普及率超50%,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等,说明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024 的任务清单”中的两项措施“给力”的依据。此题为依据类问题,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民生短板问题,关注就业等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分析,可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围绕“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等分析,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等。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此题要求围绕第三组给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学习感受三”补充完整。围绕“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等,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根据第三组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助力国家现代化。联系实际,结合教材知识,从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新的重要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一数据,从经济社会、科技创新等角度加以概括即可。(2)此题为依据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新的重要性说明即可。(3)概括第三组材料内容,联系人民民主的知识说明。(4)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角度提出建议,言之成理即可。
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科素养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4九下·萧山月考)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黄河文化密不可分,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读图完成问题。
1.西安位于太原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理事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之一
B.②山脉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C.③灌溉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
D.④灌溉区引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
3.(2024九下·萧山月考)陕西和山西两省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下列两省治理水土流失措施正确的有(  )
①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
②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
③实行大量退耕还林、还草
④大力开发黄土高原缓解人口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2年3-7月,苏州市考古所对位于吴中区的塘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遗址的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 4000年)遗存十分丰富,出土有多座房屋基址,发现多座墓葬等。我们可以推测这一遗址中有(  )
A.半地穴式房屋 B.大面积古粟田地遗迹
C.干栏式建筑 D.铁制器皿
5.(2024九下·萧山月考)《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 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水利兴修 B.诸侯征战 C.儒学兴起 D.私学发展
6.(2024九下·萧山月考)陈旭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实业救国”.
③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7.(2024九下·萧山月考)如图为1850- 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掠夺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8.(2024九下·萧山月考)1931年末,一位环球旅行的欧洲人可能会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开始抗日战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经济危机一片萧条
B.中国开始全面抗战,苏联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欧洲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红军正在长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欧洲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
9.(2024九下·萧山月考)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10.(2024九下·萧山月考)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 B.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C.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1.(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4年1月31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关键是(  )
A.科技创新 B.改革开放
C.依法治国 D.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12.(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__》 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规定。(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个人信息保护法
C.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D.网络安全法
13.(2024九下·萧山月考)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凯制作的“我的初中生活”Vlog (视频网络日志)的部分内容。你认为他对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最近偶有咳嗽,虽然戴口罩不是那么舒服,但是在公共场合我都自觉佩戴口罩。——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和珍爱生命的表现
②学校歌咏比赛中,为了我们班的现场效果更好,别的班比赛时我故意不给掌声。——这是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
③学校规定电子产品及贵重物品不得带进校园。——这是规则限制自由的表现
④最近学习比较紧张,周末我找好朋友倾诉了我的烦恼,没想到我的心情好多了。——这是通过合理宣泄法来调节情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2024九下·萧山月考)截止2023年,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32亿人。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在生态保护的战场,在社会治理的末梢,神州大地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身披霞光而来,脚踏星辉而去,赢得了社会的称誉和赞可。这些志愿者(  )
①关心社会,积极奉献社会
②履行法定义务,承担应尽责任
③在践行中展示了美德的力量
④弘扬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绽放生命精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九下·萧山月考)图示法有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关系与右图所示一-致的是(  )
A.①法律的作用
②保护作用
③惩治作用
B.①违法行为
②犯罪
③刑事违法行为
C.①我国人民民主形式
②民主选举
③民主协商
D.①我国所有制形式
②公有制经济
③非公有制经济
16.(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0个国家宪法日。为在社区宣传宪法知识,某校志愿者小组制作了以下宣传横幅。你认为合适的有(  )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宪法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宪法 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24九下·萧山月考)时代在变,我国货物贸易的结构也在变。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畅销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新三样”展现新优势的背后彰显的是(  )
①我国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科技创新可以为产业深度赋能,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④全球科技革命兴起,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2024九下·萧山月考)今年两会上,浙江人民代表团提出当前浙江正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希望国家相关部委能指导支持和帮助浙江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民营经济注入创新动能。这说明(  )
A.浙江人民代表在行使建议权
B.国家政府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我们要以发展教育为中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D.这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19.(2024九下·萧山月考)今年8月,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同学们从会议内容中了解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并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中正确的有(  )
  内容 分析
① 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要加快速度发展
② 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③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④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自此,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  )
A.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成果
B.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C.主导世界潮流,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D.展现大国担当,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21.(2024九下·萧山月考)吉林省有形态最美的雪花,大美吉林欢迎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吉林省持续扩大冰雪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擦亮“长白天下雪”金字招牌并持续提质升级,目前吉林有75座滑雪场319条雪道。此外,总投资14 亿元的延边仙峰滑雪度假区、每年可接待300万人次的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项目正加速推进建设。今年雪季以来,吉林冰雪全面开花,各类冰雪主题活动在各市(州)次第绽放,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1)吉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其地势特点为   。
(2)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吉林省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的原因。
(3)吉林省是我国冰雪运动强省,其发展冰雪产业的优势有哪些
22.(2024九下·萧山月考)祖国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
材料一:台海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三国 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 1949年 国民党退往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971年 第 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不存在“两个中’“一中一台”的问题
1683年 清军统一台湾 1984年 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
1684年 清朝设台湾府 1992年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1993年 汪辜会谈
1895年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胡景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
1943年 《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属中国 2008年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945年 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0月,台湾光复 2015年 习近平、马英九新加坡历史性会面
材料二: 2024年2 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回应台湾问题时说:“统一必将实现,这是14亿中国人民非常坚定的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回归到中国的怀抱,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也是个国际共识。所以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就应该支持中国的和平统.....”
(1)从大事年表中,找出历史上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的事件
(2)根据两个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事实和国际共识角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翔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3.(2024九下·萧山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目前,沙特的能源消费保持着较高的年增长率。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沙特计划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沙特平均光照时间达8.9小时/天、平均日照量达2200千瓦时/平方米。在其“2030愿景”发展战略中宣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50%。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三: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四: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材料五:我们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23年8月22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1)读图可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甲   (海域) 沿岸,主要通过   (海峡) 对外运输出口。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除四大发明的传播之外,再举一例史实说明中阿文明交流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5)综合材料三、四、五,说一说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4.(2024九下·萧山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字化之忧 “净网” 材料二:数字化之暖
顺应数字化改革浪潮,浙江推出了系列暖心之举。利用5G网络,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搭建浙里办平台,汇聚医疗挂号等。650项便民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艺术,文物,非遗等传承保护和利用。打造全国数字文化和旅游重要窗口。
(1)材料一漫画中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的暖心之举的现实意义。
(3)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不同的社会主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数字之忧”(至少三个主体)
25.(2024九下·萧山月考)2024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某校九年级开展了“走进两会筑梦现代化”的探究活动。根据各小组收集的资料,完成任务。
小组收集的资料 小组学习感受
第一组:2023的成绩单
全国GDP总量126万亿元,GDP增速5.2%;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244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扩大社会救助保障对象范围,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5G用户普及率超50%,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 学习感受一:
在2023年国际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取得可喜的成绩,实在不容易。
第二组:2024的任务清单
1、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民生短板问题,关注就业等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 学习感受二:
这两个措施很重要,要坚持贯彻!
第三组:2024的民之所愿
中国政府网开展“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建言献策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从中精选出115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起草组,做了初步梳理。有网民还提出了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出台时机等,想得非常周全。在留言的网民中,最大的82岁、最小的留言网民12 岁。 学习感受三:
(3)
(1)根据“2023的成绩单”,请概述我国2023年取得的成就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024 的任务清单”中的两项措施“给力”的依据。
(3)围绕第三组给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学习感受三”补充完整。
(4)根据第三组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助力国家现代化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1.根据图中信息,采用一般定向法,以太原建立方向坐标,西安位于太原的西南方向。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山脉是太行山脉,它是第三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之一。②山脉是秦岭,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③灌溉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黄河水。④灌溉区引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陕西和山西两省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下列两省治理水土流失措施正确的有:①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②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③实行大量退耕还林、还草。 ①②③ ,正确。④大力开发黄土高原缓解人口压力,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4.【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材料“苏州市吴中区塘北遗址”“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 4000年)”,结合所学可知,塘北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河姆渡人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所以塘北遗址也应该是干栏式建筑,故选C项。
半地穴式房屋是北方的建筑模式,比如半坡居民的房屋,不适于长江流域,排除A项。
南方长江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北方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排除B项。
西周晚期,我国出现了铁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出现并推广,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原始农耕生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历史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据材料“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可知,材料表明地图地形对战争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说明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诸侯征战的需要,故选B项。
材料突出了战争与地理知识的关系,没有涉及水利兴修的信息,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兵家思想,与儒学思想兴起没有关联,排除C项。
私学的兴起发展与地理知识无关联,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战争与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6.【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结合所学可知,“师夷长技以自强”是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思想觉悟,故①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后,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想,反映了先进的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面临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思想家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新中国,这些都是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的表现,所以②③④正确,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7.【答案】D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据材料“1850- 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可知,1870年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大飞跃,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故选D项。
材料强调了“1870年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所以“殖民掠夺”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
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与材料“870年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不符,排除B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典线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31年末”,结合所学分析:
A: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抗日战争;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而美国正陷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一片萧条,故选A项。
B: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排除B项。
C: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排除C项。
D:1918-1920,苏俄三年内战,粉碎了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分析:
A:①叙述的是开国大典,属于历史事实,不是历史结论,排除A项。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①理解不正确,排除B项。
C:②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历史结论,不是历史史实,排除C项。
D: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性意义,所以②理解正确,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的成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题干年代尺,结合所学可知:
A:1914-1918年,1939-1945年是两次世界大战,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A项。
B: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向多极格局演变,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B项。
C:年代尺既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亦有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C项。
D:一战后形成凡-华体系,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体现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关键是科技创新,故A正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故B错误;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故C错误;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关键是科技创新,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12.【答案】C
【知识点】2024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规定,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以及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13.【答案】D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最近偶有咳嗽,虽然戴口罩不是那么舒服,但是在公共场合我都自觉佩戴口罩。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和珍爱生命的表现,故①正确;
最近学习比较紧张,周末我找好朋友倾诉了我的烦恼,没想到我的心情好多了。这是通过合理宣泄法来调节情绪,故④正确。
学校歌咏比赛中,为了我们班的现场效果更好,别的班比赛时我故意不给掌声。这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体现,不是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故②错误;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而非限制,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珍爱生命、合理宣泄情绪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14.【答案】B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在生态保护的战场,在社会治理的末梢,神州大地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身披霞光而来,脚踏星辉而去,赢得了社会的称誉和赞可。这些志愿者关心社会,积极奉献社会,在践行中展示了美德的力量,故①③正确。
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履行法定义务,而是履行道德义务,故②错误;
自强不息属于民族精神,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奉献社会、塑造美好道德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5.【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解析】【分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即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故D正确。
法律的作用包括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故A错误;
犯罪就是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故B错误;
我国人民民主形式包括选民民主和协商民主,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我国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6.【答案】A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适合进行宪法宣传,故①②正确。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而非所有问题,故③错误;
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7.【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新三样”展现新优势的背后彰显了我国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可以为产业深度赋能,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故①③正确。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故②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18.【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希望国家相关部委能指导支持和帮助浙江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民营经济注入创新动能。这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故D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浙江人民代表在行使建议权,故A不符合题意;
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19.【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表明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故②正确;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明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故③正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说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④正确。
新时代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非发展速度,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十四个坚持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20.【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这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故B正确。
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成果,故A错误;
中国并不主导世界潮流,且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C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1.【答案】(1)北方地区;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2)气温:吉林省冬季气温介于﹣10℃~﹣20℃之间;水汽:距海近,降水量大,有充足的水汽补给,所以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
(3)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存雪期长;有山地,利于坡降的滑雪运动开展;冰雪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大力投资;交通发达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吉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其地势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2)、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吉林省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的原因,结合气温,水汽回答即可。故答案为:气温:吉林省冬季气温介于﹣10℃~﹣20℃之间;水汽:距海近,降水量大,有充足的水汽补给,所以利于形成树枝状雪花。
(3)、吉林省是我国冰雪运动强省,吉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存雪期长;有山地,利于坡降的滑雪运动开展;冰雪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大力投资;交通发达等
【点评】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2.【答案】(1)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日战争的胜利
(2)观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
论述:
历史事实: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建立台湾省。自元朝以来,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台湾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国际共识:1895年,日本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占据了台湾。1943年和1945年,中、美、英三国分别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台湾及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肯定了台湾的主权归属。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再次回归祖国。1971年,第26届联大,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结论:综上所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尽管大陆与台湾目前还处于分治状态,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分裂势力都不可阻挡。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事件:据材料一“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并结合所学可知,1661年,郑成功进攻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收回了台湾,被荷兰38年殖民统治的台湾回归祖国。据材料一“1945年10,台湾光复”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2)本题是观点论述题,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一二的相关信息,突出强调了台湾问题与台湾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观点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据题干要求,分别从历史事实和国际共识两个视角进行论述说明。历史事实方面,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建立台湾省等史实展开说明。国际共识方面,中、美、英三国分别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台湾及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肯定了台湾的主权归属。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再次回归祖国。所以,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外国无权干涉,台湾必将回到祖国怀抱。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3.【答案】(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2)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热量丰富;降水少,云量小,气候干燥;地处沙漠地带,太阳光照强
(3)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4)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或者伊斯兰教文化、音乐、建筑、文学、科技、医药的影响等等。
(5)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发展。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甲波斯湾 沿岸,主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对外运输出口。、
(2)、依据材料一、二可知,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热量丰富;降水少,云量小,气候干燥;地处沙漠地带,太阳光照强
(3)、根据材料三,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4)、根据题意,除四大发明的传播之外,阿拉伯数字的传播或者伊斯兰教文化、音乐、建筑、文学、科技、医药的影响等等,说明中阿文明交流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5)、综合材料三、四、五,说一说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发展。
【点评】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24.【答案】(1)网络保护
(2)有利于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
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参考答案
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出台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网络保护法;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强对不良信息传播的监管与查处力度;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捍卫公平正义;
社会各界要共同守法,不断增强网络自我的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学生要正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材料一漫画中的行为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完整把握漫画内容,围绕文字信息,可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的暖心之举的现实意义。此题为意义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围绕“利用5G网络,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搭建渐里办平台,汇聚医疗挂号等。”等,说明有利于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围绕“650 项便民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艺术,文物,非遗等传承保护和利用。打造全国数字文化和旅游重要窗口。”等,说明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说明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不同的社会主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数字之忧”,联系所学知识,从立法机关角度,说明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出台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网络保护法;从行政机关角度,说明要严格执法,加强对不良信息传播的监管与查处力度;从司法机关角度,说明要公正司法。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捍卫公平正义;从社会角度,说明社会各界要共同守法,不断增强网络自我的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从学生角度,说明学生要正确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等,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未成年人保护、厉行法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把握漫画内容,说明网络保护即可。(2)围绕材料内容,结合创新的重要性说明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主体角度提出建议,言之成理即可。
25.【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势头良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成就,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等。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4)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2023的成绩单”,请概述我国2023年取得的成就。根据“全国GDP总量126万亿元,GDP增速5.2%”等,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势头良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244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等,说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成就,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围绕“5G用户普及率超50%,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等,说明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024 的任务清单”中的两项措施“给力”的依据。此题为依据类问题,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民生短板问题,关注就业等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分析,可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围绕“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等分析,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等。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此题要求围绕第三组给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学习感受三”补充完整。围绕“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等,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根据第三组材料,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助力国家现代化。联系实际,结合教材知识,从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等方面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新的重要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一数据,从经济社会、科技创新等角度加以概括即可。(2)此题为依据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新的重要性说明即可。(3)概括第三组材料内容,联系人民民主的知识说明。(4)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角度提出建议,言之成理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