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溜索》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溜索》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7.溜 索
素养目标 1.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细读小说,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法指引 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1.外貌(肖像)描写: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2.动作描写:对人物的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3.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4.神态描写: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描写。 5.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锺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重庆市江津区,中国当代作家,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著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散文《威尼斯日记》等。
2.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遍地风流》,略有改动。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因为小船在惊涛骇浪的江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
3.完成自学结构图
基础夯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pán huán(盘桓)。
(2)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tàn shì(探视)。
(3)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fǔ shēn(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4)这索由十几股竹皮niǔ jiǎo(扭绞)而成,磨得赛刀。
(5)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qǐnɡ kè(顷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6)手掌向上托着,xún si(寻思)几时才能有水洗一洗血肉。
(7)汉子们全不说话,纷纷翻下马来,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quán dǎ jiǎo tī (拳打脚踢)。
(8)那索似有qiān jūn zhī lì(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zī zhū(锱铢) 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9)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黄河,那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就如同在探寻长河起点处的juān juān( )细流。
(10)吕成龙坦言,为保证文物安全,自己始终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如履薄冰,正是这种神圣感,让他从业37年来从未出现任何文物安全差错。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群特殊的“演员”——二十多只生活在星湖湿地公园的丹顶鹤——在省运现场飞舞盘桓,不仅诠释了绿色省运的主题,更彰显了新发展理念在广东已落地生根。
B.吹糖师傅一边指导顾客吹气吸气,一边手指翻飞挤按提拉,顷刻间就制作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
C.在一系列基于科学认知的拯救地球群体行为中,影片凸显了“责任”二字的千钧之力。
D.老师傅严肃地对他说,即使是常规的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也应该一丝不苟、战战兢兢地做好。
【解析】“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兢兢业业”。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东门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的,它不仅是中国国家公祭日主办地,更是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中国国家公祭日主办地”与“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互换位置)
B.音乐诗剧《大河》将诗歌、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意味绵长、舞美绚丽。(把“朗诵”调到“诗歌”前)
C.走进广州花都区赤坭镇的草莓园,鲜红饱满的草莓果实,牵着碧绿的藤蔓从槽中垂下来,仿佛如在半空的绿幔上,挂起一道道红艳的“珠帘”。(删掉“仿佛”)
D.近年来,我校围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这一主题,让师生通过阅读扩大文化底蕴,让孩子通过经典诵读学会做人,让书香伴随师生成长。(把“扩大”改为“增加”)
【解析】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乐章”。
新题链接
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某校开展“走进图书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图书借阅的相关环节,请整理出科学合理的借阅流程。
A.选书    B.登记扫码    C.取书    D.凭借书证进入图书馆
D→A→C→B(只填字母)
2.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图书馆的对联。
史证  万卷  馆藏  清吾心  益君智  千年
上联:馆藏万卷益君智 下联:史证千年清吾心
3.某同学本学期借阅了《儒林外史》,下表是其为《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制作的名片,请根据名著内容补充完整。
姓名 相关内容 人物性格
胡屠户 范进中举前辱骂其为“现世宝穷鬼”,中举后称其为“贤婿老爷” 势利、前倨后恭
①严贡生 抢占别人的猪,强要别人的钱财 霸道无赖、虚伪贪婪
匡超人 ②和潘三一起假刻公章,帮别人考试。潘三有难后,怕自己被牵连,坚决不去狱里看望 自私冷漠、忘恩负义
庄绍光 去应征时,因拒绝太保公的拉拢而被赐还乡;与妻子归隐玄武湖 ③不追求名利,不攀附权贵
课文精读
1.小说以《溜索》为题目,有何作用?
①文章以《溜索》为标题,它是行文线索,将故事情节贯穿起来,连缀成篇;②交代了从前两岸居民过江的渡河工具和渡河方法。
2.小说中多次写到牛的情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写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从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鲜明对比。
3.“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首领形象?
神态描写。写首领仔细观察怒江大峡谷的地势,表现了他作为首领对地形与众不同的勘察与审慎。“眼睛细成一条缝”用语凝练新颖,将首领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拓展阅读
鼓 王
梁有劳
  ①谁也没料到,年仅十岁的李锤儿,竟在青阳镇组织的新年农村艺术节大赛上夺魁,获“鼓王”称号。
  ②李锤儿的名字是姥爷起的。
  ③农村有农村人的乐子,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庆典祭祀,生产队都要把那一套锣鼓钹钗抬出来舞弄一番。锣鼓一响,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地去围观,过节一般。
  ④乡村有乡村的说道。这敲锣打鼓也不是没有哈数。鼓有鼓谱,钹有钹节,锣有锣点儿,钗有钗时,急处似暴风骤雨,缓处如潺潺流水,不能乱了章法。老人们说,鼓谱起源于商周,始用于战,后欢于民,相传几千年。鼓谱有九套,每套四曲,分别对应年节、红事白事、庆典祭祀等,套套有名儿,曲曲有谱。锣鼓队的管事人叫掌锤,掌锤决定什么事儿用什么鼓谱。
  ⑤村上原来有几个喜欢敲打锣鼓的后生,会几曲鼓谱,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就把生产队库房里的锣鼓家伙抬将出来,咚咚呛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呛,呛呛呛呛咚咚呛地舞弄一番。看锣鼓表演时,一帮小孩儿趁热闹在人群里追打嬉戏,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站在鼓边儿,看着鼓锤起起落落,脑袋一点一点,脚尖一翘一翘地晃动。这小孩,就是李锤儿。
  ⑥一转眼,李锤儿十岁了。他平时不善言语,见人咧嘴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⑦生产队长的儿子结婚,想红红火火地大办一场。婚礼场地仪程酒宴都已安排妥当,可最好的鼓手生病住院了,谁来领这个锣鼓队为婚礼助兴呢?这可急坏了生产队长。队长指着指头数,数一个摇摇头,再数一个又摇摇头。正在叹气的光景,人堆里站出一个小孩来喊:“我来!”队长抬头一看,李锤儿。便把手一挥:“去去去,一边儿待着去。”李锤儿说:“让我试试。”“去去去,人还没有鼓架高。”队长把李锤儿直朝门外推。李锤儿说:“叔,您可别后悔!”“啥?”队长愣了一下,没想到李锤儿人不大口气却不小,随口喊道:“回来,是骡子是马儿遛遛!”“遛遛就遛遛!”李锤儿说。
  ⑧李锤儿快步走到大鼓旁,喊了声会锣会钹会钗的操家伙,便左右手分别抓起绑着红绸布的一对儿鼓锤,高喊了一声:“喜鹊登枝!”双手抡起鼓锤在头顶舞了个花儿,那鼓锤就在众人面前划出一朵红牡丹来。咣,咣,随着两声鼓锤在鼓牙上的敲响,一个起势,锣钹钗齐响: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咚呛,呛七七呛七七咚咚咚咚咚呛七七……鼓锤飞舞,鼓声震天。李锤儿挥着双臂:单锤指天,双锤点地。李锤儿舞动着身子:踢腿飞锤,鹞子翻身。李锤儿翻着花儿:鱼跃龙门,云翔鸟飞。龙凤呈祥,牡丹花开,百鸟朝凤,一套四曲,鼓声如雷,舞姿优雅,众人惊得掉了下巴。队长更是喜得忘了队长和喜公的身份,跟着鼓点儿手舞足蹈,逗得众人捂着肚子笑弯了腰。
  ⑨次年春节,青阳镇组织农村艺术节会演比赛,全镇四十七个生产队各拿出绝活儿参赛,扭秧歌的,跑旱船的,打腰鼓的,唱小戏儿的,玩杂耍的,队队都拿出看家本事,想争先夺冠。生产队派锣鼓队参赛,李锤儿的一套丰收锣鼓震撼了大赛评委和观众,夺冠而归!
  ⑩后来,镇上来人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去采访李锤儿,可李锤儿已去县城上中学了。只在李锤儿住过的屋子里,发现有一个手抄本,上面画满○○××△△++√√的符号;还有一个支架,支架上有一个面盆大小的草编蒲团儿,蒲团儿上有两只鼓锤似的木棒儿,地上还有两三个一拃厚的草蒲团儿,中间都深深地凹下去一个坑。
   采访组问李锤儿的妈妈,她是怎样把李锤儿培养成鼓王的,妈妈说:“他算啥,俺爹才是真鼓王呢!”
(选自《金麻雀文选》,2022年11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倒叙,交代李锤儿在农村艺术节大赛上夺魁的事实,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这敲锣打鼓也不是没有哈数”一句中,“哈数”一词有“分寸”“规矩”等含义,语言富有地方特色。
C.生产队长前嫌后喜、村里众人感到惊讶、大赛评委和观众被震撼等内容,从侧面衬托了李锤儿的形象。
D.采访时李锤儿的缺席这一安排,不如李锤儿在场亲口叙述有力量,不能更好地凸显李锤儿的“鼓王”形象。
【解析】采访时李锤儿的缺席这一安排,远比李锤儿在场亲口叙述更有力量,通过记者发现李锤儿自学打鼓技艺的手抄本等物品和李锤儿妈妈回答记者的话,更深刻地揭示了李锤儿成为“鼓王”的原因。
2.阅读第⑤~⑨段,补全下列故事情节。
①看锣鼓表演时,李锤儿主动模仿学习→鼓手生病住院,李锤儿自荐打鼓→②生产队长儿子结婚,李锤儿技惊四座→艺术节会演比赛,李锤儿打鼓夺冠
3.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李锤儿挥着双臂:单锤指天,双锤点地。李锤儿舞动着身子:踢腿飞锤,鹞子翻身。李锤儿翻着花儿:鱼跃龙门,云翔鸟飞。
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李锤儿打鼓时的动作熟练和优雅,突出了李锤儿打鼓技艺的出神入化,为下文大赛夺魁做铺垫。
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李锤儿能夺冠的原因。
主动模仿学习;长时间地刻苦练习;有家学渊源,先天素质高。
素养提升
学校策划开展“走近汉字 传承文化”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补充完善下图中“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甲骨文中的“夏”,就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双手摆开呈现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式。
  ②中国自古就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所以“夏”也可引申为“大”之意。
探究结果:我国古称“华夏”,意思就是伟大的中华(或强大的中华)。
课前预习参考答案
①山陡谷深,索连两壁 ②哀叫,发抖 ③畏缩,恐惧 ④身手矫捷,无所畏惧 ⑤马帮首领 ⑥顺利溜索 ⑦乐观向上,阳刚之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