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2课时) (教学设计+学案+题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致性)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2课时) (教学设计+学案+题案)

资源简介

课时备课卡
课题名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日期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教师
课标摘录及课标分解 课标摘录: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并提倡“低碳”生活。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知道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2.学到什么程度:了解实验室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能说出温室效应的原因。 3.学生怎么学: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自主学习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知道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评 价 任 务 评价任务体系
1.(对应目标1)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性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
评价任务
) (
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 (
进行二性质氧化碳实验,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
解释应用雄、总结
) (
归纳总结
) (
探究实验
)
2.(对应目标2)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解释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H2CO3 4、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原因
教后评价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评价任务 教学活动
激趣导入 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而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指出它的含量过高,会造成全球变暖。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
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性质 评价任务一(对应目标一): 1、仔细观察实验,观察想象并分析,小组展示成果。 2、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并熟记。 评价标准: 1、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能准确解释原因。 2、熟练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评价预设: 1、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原因解释不清楚。 2、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准确。 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探究一(P117实验6—3) 拿一瓶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按照课本图6—14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然后回答问题: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 (2)观察实验现象: 。 (3)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实验探究二(实验6—4) 按照课本图6—15,向一个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完成下列问题: ①现象: ②结论: 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实验探究三(实验6—5) IIIIIIIV现象 分析
结论: 化学方程式: 4.补充实验:烘干实验6-5中的第四朵小花,观察现象。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1)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 (2)根据以上实验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H2CO3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2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跟踪练习: 1、你还可以用什么实验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如果能,说出你的方法:
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评价任务二(对应目标二): 归纳总结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性质和用途。 2、归纳总结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能说出温室效应的原因 评价标准: 1、准确描述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归纳总结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能说出温室效应的原因。 评价预设: 1、二氧化碳用途性质归纳不全面。 2、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描述不准确。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 由课本P119表6—1图6—18,完成下列表格。 二氧化碳的用途对应的性质光合作用 灭火 化工产品原料 气体肥料
讨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2. 温室效应(观察课本P120图6-20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⑴什么是“温室效应”? ⑵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哪些? (3)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归纳小结】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原因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2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跟踪练习: 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灭火 C.制纯碱 D.制尿素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CO2在高压低温下变成雪状固体 D.CO2通入赤热的炭变成CO 3.O2、H2O和CO2都是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H2O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高越好
课堂小结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H2CO3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原因
当堂检测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5分钟,老师公布答案学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完成订正。老师点拨。 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 ) A.紫色→红色→无色→紫色 B.紫色→蓝色→紫色→无色 C.紫色→无色→紫色→红色 D.紫色→红色→紫色→无色 3.下图实验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4. 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5.小红用实验研究CO2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1)如图甲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 。 (2)取3 mL瓶A中的液体倒入试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 色,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2)中试管B继续做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目标一)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提升题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说明:约10——15分钟的题量,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本题案1—7题为必做题,第8题为选做题,可根据各自课时的需要灵活选做。(其中必做题属于中低档题,比较基础,用于巩固夯实本课时所学内容;选做题是提供给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拔高,提高能力.)
1.下列关于CO2、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B.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在媒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C.CO2无毒,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大气中的CO2能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
2.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而且是化合物的是( )
A.氢气 B.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的方法是( )
A.通入水中 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点燃混合气体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5.下列关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③分别通入水中;④观察颜色和闻气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④
6.有A、B、C、D四种气体,A和B、B和D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都会爆炸;A和B化合生成C,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和D化合生成E;C溶解在E里生成F,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7.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左下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 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 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 、 ;
8.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其中,氮气可以做本实验的保护气;盛放氧化铁的是一支带有支管的玻璃管,其支管可用于导出试管内的气体;酒精灯带网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前,弹簧夹a、b均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实验时,打开a,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再关闭a,打开b。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应先打开a,再 ,然后 ,继续通入氮气直到试管冷却。
(3)请从两个角度评价该实验的优点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并归纳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学习一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比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二者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同学们,你知道炉上层火焰的颜色吗?你知道那是什么气体在燃烧吗?听说过煤气中毒事件吗?又该如何预防呢?学完本节课你将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1.观看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视频,记录现象并分析。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用途:
【交流讨论】:
冬天用煤取暖时若通风不畅,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放盆水能否避免这一现象 为什么?
探究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观看CO还原CuO的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现象。根据现象作出分析,填写下表
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
用途
【交流讨论】:
为什么实验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后加热?为什么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二氧化碳?
右边的酒精灯有何作用?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探究三 :一氧化碳的毒性
自主阅读课本P121页,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 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 结合,致使人体缺 而中毒,这说CO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煤气厂为何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加入少量难闻气体 若发生煤气泄漏应怎么办 【归纳小结】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能燃烧 2 CO + O2CO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uO+CO Cu +CO2
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跟踪练习:
1.关于一氧化碳的性质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易溶与水 C.能与水反应 D.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3.煤气厂为何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加入少量难闻气体 若发生煤气泄漏应怎么办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回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填写下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用途
对环境的影响
2.CO 与CO2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归纳小结】
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用途
对环境的影响
跟踪练习: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别较大,你知道鉴别这两种气体有哪些方法吗?
2.除去CO2中的CO可用什么方法?除去CO中的CO2可用什么方法?
【课堂小结】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能燃烧 2 CO + O2CO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uO+CO Cu +CO2
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对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用途
对环境的影响
【当堂检测】
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2.CO和CO2相同的是 (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3.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
A.它具有还原性
B.它具有可燃性
C.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
4.按下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5.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6.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过程】
同学们,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而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指出它的含量过高,会造成全球变暖。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 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探究一(P117实验6—3)
拿一瓶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按照课本图6—14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然后回答问题: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
(2)观察实验现象: 。
(3)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实验探究二(实验6—4)
按照课本图6—15,向一个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完成下列问题:
①现象:
②结论:
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实验探究三(实验6—5)
I II III IV
现象
分析
结论:
化学方程式:
4.补充实验:烘干实验6-5中的第四朵小花,观察现象。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1)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
(2)根据以上实验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跟踪练习:
1、你还可以用什么实验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如果能,说出你的方法: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
由课本P119表6—1图6—18,完成下列表格。
二氧化碳的用途 对应的性质
光合作用
灭火
化工产品原料
气体肥料
讨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2. 温室效应(观察课本P120图6-20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⑴什么是“温室效应”?
⑵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哪些?
(3)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归纳小结】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原因
跟踪练习:
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灭火 C.制纯碱 D.制尿素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CO2在高压低温下变成雪状固体
D.CO2通入赤热的炭变成CO
3.O2、H2O和CO2都是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H2O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高越好
【课堂小结】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H2CO3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原因
【当堂检测】
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 )
A.紫色→红色→无色→紫色 B.紫色→蓝色→紫色→无色
C.紫色→无色→紫色→红色 D.紫色→红色→紫色→无色
3.下图实验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4. 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5.小红用实验研究CO2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1)如图甲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 。
(2)取3 mL瓶A中的液体倒入试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 色,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2)中试管B继续做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目标一)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课时备课卡
课题名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日期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教师
课标摘录及课标分解 课标摘录: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预防方法。 3.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其应用。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一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2.学到什么程度:了解实验室探究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法,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 3.学生怎么学:通过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归纳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自主学习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知道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并归纳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学习一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比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二者的有关知识。
评 价 任 务 评价任务体系
1.(对应目标1)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一氧化碳相应的性质。总结归纳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掌握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 (
评价任务
) (
进行一氧化碳性质实验,记录现象,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
) (
列表归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
一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 (
总结归纳
) (
解释应用
) (
探究实验
)
2.(对应目标2)列表归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对比学习掌握二者的性质。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能燃烧 2 CO + O2CO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uO+CO Cu +CO2 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对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用途对环境的影响
教后评价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评价任务 教学活动
激思导入 你知道炉上层火焰的颜色吗?你知道那是什么气体在燃烧吗?听说过煤气中毒事件吗?又该如何预防呢?学完本节课你将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知识点一: 一氧化碳性质 评价任务一: 1、仔细观察实验,观察想象并分析,小组展示成果。 2、总结归纳一氧化碳的性质,并熟记。 评价标准: 1、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能准确解释原因。 2、熟练说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评价预设: 1、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原因解释不清楚。 2、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准确。 学习任务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1.观看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视频,记录现象并分析。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用途: 【交流讨论】: 冬天用煤取暖时若通风不畅,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放盆水能否避免这一现象 为什么? 探究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观看CO还原CuO的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现象。根据现象作出分析,填写下表 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用途
【交流讨论】: 为什么实验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后加热?为什么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二氧化碳? 右边的酒精灯有何作用?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探究三 :一氧化碳的毒性 自主阅读课本P121页,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 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 结合,致使人体缺 而中毒,这说CO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煤气厂为何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加入少量难闻气体 若发生煤气泄漏应怎么办
【归纳小结】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能燃烧 2 CO + O2CO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uO+CO Cu +CO2 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3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跟踪练习: 1.关于一氧化碳的性质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易溶与水 C.能与水反应 D.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3.煤气厂为何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加入少量难闻气体 若发生煤气泄漏应怎么办
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评价任务二: 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完成表格。 评价标准: 1、准确填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语言准确,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评价预设: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用途性质归纳不全面,实际问题原因解释不清楚。 2、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准确。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回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填写下表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用途对环境的影响
2.CO 与CO2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归纳小结】 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用途对环境的影响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2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跟踪练习: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别较大,你知道鉴别这两种气体有哪些方法吗? 2.除去CO2中的CO可用什么方法?除去CO中的CO2可用什么方法?
课堂小结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能燃烧 2 CO + O2CO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uO+CO Cu +CO2 4、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对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逐条列出,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用途对环境的影响
当堂检测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5分钟,老师公布答案学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完成订正。老师点拨。 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2.CO和CO2相同的是 (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3.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 A.它具有还原性 B.它具有可燃性 C.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 4.按下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5.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6.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提升题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说明:约10——15分钟的题量,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本题案1—5题为必做题,第6题为选做题,可根据各自课时的需要灵活选做。(其中必做题属于中低档题,比较基础,用于巩固夯实本课时所学内容;选做题是提供给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拔高,提高能力.)
1.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中CO2过多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2.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 )
A.我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3. 右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4.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在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临界CO2与常态下CO2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B.超临界CO2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
C.用超临界CO2替代氟利昂可以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D.超临界CO2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5.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循环过程中CO2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A的化学式是 。
(3)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4)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2;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人类只能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能量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6.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   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   。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   。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