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水的净化(第一课时)说明:约10——15分钟的题量,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本题案1—11题为必做题,第12题为选做题,可根据各自课时的需要灵活选做。(其中必做题属于中低档题,比较基础,用于巩固夯实本课时所学内容;选做题是提供给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拔高,提高能力.)1. 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A. 蒸馏 B. 加热 C. 过滤 D. 吸附2. 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A. 水和二氧化锰 B. 铁粉和铜粉 C. 酒精和水 D. 泥沙和食盐水3. 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末端要()A. 指向漏斗中心 B. 悬空C. 紧靠一层滤纸的一边 D. 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4.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A. 酒精灯 B. 蒸发皿 C. 漏斗 D. 托盘天平5.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A. 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 除去原有的臭味C. 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 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6. 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它具有()A. 导电性 B. 传热性 C. 吸附性 D. 可燃性7.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A. 沉淀 B. 消毒 C. 过滤 D. 蒸发8.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 .漏斗、烧杯、玻璃棒 B.量筒、集气瓶、烧杯C. 漏斗、试管、玻璃棒 D.滴管、玻璃棒、烧瓶9.依据右图所示,小兰开始自制净水器进行实验,从上口倒入带有 红色的水之后,最初下口出现的是黑水,一段时间后,下口出现的是红水,于是小兰改进了自己的净水器。 关于小兰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黑水说明刚做好的净水器需要被洗涤 B.出现红水说明活性炭没有起吸附作用C.小兰应减少净水器中的活性炭 D.小兰应在净水器中加入更多的石英沙 10. 如图所示:( 1) 写出玻璃仪器名称①②(2)进行的是操作。(3)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滤纸边缘要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由于(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则可进行除去杂质,如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填“吸附”或“蒸馏”)。(5)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和来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11.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1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2)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右图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能转化为电能。(3)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水厂原水①炭罐(内含颗粒活性碳)②超滤膜③紫外灯管照射饮水台饮用水直饮水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课题2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 通过生活情境和自主学习,能总结概括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的危害,提高自学能力、归纳整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描述实验现象,掌握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提高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3.借助视频,能了解蒸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学习过程】展示图片: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或装水的开水瓶结有一层黄色物质——水垢,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习任务一:硬水与软水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6至77页完成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 较多的水,软水是指含 较少的水, 较少的水。2.家中烧水的水壶,用久了会有一层水垢,这是因为水中含有较多的 ,这样的水叫做 。3.生活中通过 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4.硬水有什么危害?跟踪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 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C. 矿泉水是软水D. 软水可作锅炉用水2.合作探究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小组进行)加入肥皂水(实验4-3)种类 硬水 软水现象结论学习任务二:蒸馏观看蒸馏实验视频思考讨论:1.(1)蒸馏的原理是什么?(2)蒸馏中的到的蒸馏水为什么可以看做纯净物?2.常见的硬水软化的措施有哪些?3.沉淀、过滤、蒸馏、吸附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什么?跟踪练习:在实验室可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图-4)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c. ;d. 。⑵制得的蒸馏水在 中;装置中的冷却水经过 d 仪器的方向如图报示,如果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则不行,其原因是。⑶实验中水发生的是(选填:“化学”或“物理”) 变化【当堂检测】1. 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硬水和软水且最简便的是A .煮沸 B .吸附 C .静置 D .加肥皂水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硬水软化后才可做锅炉用水 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开水瓶中水垢是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沉淀D.静置沉淀可以使硬水软化3.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是A .只有化学变化 B .只有物理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先发生化学变化,后发生物理变化4.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 )A. 使暂时硬水软化 B. 使永久硬水软化C.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D.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5.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Ⅰ) (Ⅱ) (Ⅲ)(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课时备课卡课题名称 水的净化(第1课时)日期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备课教师课标摘录及课标分解 课标摘录:了解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水的净化常用的方法;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2.学到什么程度:了解水的净化的常用方法,能够说出并记住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步骤;学会过滤的原理及操作,能够说出并记住过滤操作的方法和要点。 3.学生怎么学:通过生活情境和自主学习,了解水的净化常用的净水方法,能够说出并记住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步骤;通过分组实验,初步学会过滤实验操作,能够说出并记住过滤操作的方法和要点。学 习 目 标 1. 通过生活情境和自主学习,了解水的净化常用的净水方法,体验水的净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初步学会过滤实验操作,提升实验动手能力。评 价 任 务 评价任务体系1.(对应目标1)观看视频及示意图, 小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完成导学案任务一:总结自来厂的净水步骤并能说出相应的原理。 (评价任务) (通过交流讨论,展示成果) (记录实验现象,解释明矾净水的原理) (总结过滤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解释应用雄、总结) (归纳总结) (小组评价)2.(对应目标2)进行实验4-1,完成表格; 进行过滤实验探究,总结过滤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板书设计水的净化 自来水厂的净水步骤:原水→静置沉淀→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 →消毒→生活用水 二、过滤:一贴、二低、三靠教后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评价任务 教学活动导入 初步认识到纯净水是把自然界的水经过净化得到的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 【实物展示】一瓶纯净水。 这是一瓶纯净水,可以直接饮用。 【实物展示】一瓶小河中的污水 【设问】这是一瓶河水,能直接喝吗? 【得出结论】自然界的水只有经过净化才能得到纯净水。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课题3 水的净化 【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知识点一: 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评价任务一: 1、自来水厂的净水步骤 2、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3、过滤和吸附的目的是什么? 4、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共先后经过了哪些环节?其中哪个环节发生了化学变化? 评价标准: 1、根据流程图能正确填写净水步骤。 2、通过自主学习能了解絮凝剂的作用。 3、能准确描述除去的是什么样的杂质 4、准确判断各环节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评价预设: 1、步骤能够明确,可能会出现错别字。 2、描述的不准确。 3、不能准确描述吸附操作的目的。 4、消毒过程误以为是物理变化。 【设问】自然界中的天然水不能直接饮用,我们每天喝的自来水从哪里来? 学习任务一:水的净化 播放视频:我们首先到自来水厂参观一下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图片展示:自来水厂的净化流程图 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是:加絮凝剂→反应沉淀池→ → →清水池→消毒,再输送到千家万户。 2.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3.自来水净化过程中,过滤和吸附主要针对水中哪些杂质? 4.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共先后经过了哪些环节?其中哪个环节发生了化学变化?知识点二: 过滤 评价任务二: 1、记录现象完成表格 2、滤的原理、用到的仪器及注意事项 3、分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评价标准: 1、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实验结论。 2、明确实验原理、准确选择实验用到的仪器,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3、通过分组实验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评价预设: 1、仪器选择不完整、实验注意事项总结不全面。 2、实验操作不规范。 学习任务二:过滤 1.4-1 取两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分置于另外2个烧杯中,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结论2. 仔细阅读课本75页讨论完成。 1)过滤的目的是分离 混合物。 2)过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铁架台、 、 、 。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滤操作中,有哪些注意的操作要点? 3. 分小组进行。(一人操作,其他组员观察并及时记录优点和不足及出现的问题) 过滤操作结束后小组讨论。 1.过滤结束,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过滤的原理?请举例。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2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跟踪练习: 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⑴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 ⑵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 ; ;课堂小结 水的净化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原水→静置沉淀→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 →消毒→生活用水 过滤当堂检测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5分钟,老师公布答案学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完成订正。老师点拨。 1、我们饮用的水是源水净化所得,自来水厂科学合理的净水过程是 A.源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净水 B.源水→加絮凝剂→消毒→过滤→沉淀→吸附→净水 C.源水→过滤→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净水 D.源水→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净水 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取水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3. 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量筒 4.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 → A(明矾)→ B(沉淀)→ C(过滤)→ D(漂白粉)→ 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填编号)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其原因是 5.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某同学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 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 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_____。课时备课卡课题名称 水的净化(第2课时)日期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备课教师课标摘录及课标分解 课标摘录: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鉴别方法及转化方法,蒸馏的装置及原理 2.学到什么程度: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硬水的危害;掌握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及硬水软化的方法;初步了解蒸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3.学生怎么学:通过生活情境和自主学习,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硬水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蒸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知道蒸馏也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学 习 目 标 1. 通过生活情境和自主学习,能总结概括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的危害,提高自学能力、归纳整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描述实验现象,掌握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提高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借助视频,能了解蒸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评 价 任 务 评价任务体系1.(对应目标1)通过生活经验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一:硬水与软水定义的填写,描述硬水的危害 (评价任务) (通过自学总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的危害) (蒸馏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记录实验现象,描述鉴别方法) (解释应用雄、总结) (实验探究) (总结概括)2.(对应目标2)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3.(对应目标3)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说出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及其净化程度。板书设计教后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评价任务 教学活动导入 初步认识到纯净水是把自然界的水经过净化得到的 展示图片: 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或装水的开水瓶结有一层黄色物质——水垢,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知识点一: 硬水与软水 评价任务一: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定义,了解生活生产中硬水的危害 评价标准: 1、根据自主学习明确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并能根据生活情景做出判断 2、能够了解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评价预设: 1、定义混淆 2、掌握定义但对生活情景不会正确判断 评价任务二: 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说出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掌握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 评价标准: 1.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实验结论。 2.通过分组实验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评价预设: 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操作不规范 学习任务一:硬水与软水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6至77页完成下列问题。 1.硬水是指含 较多的水, 软水是指含 较少的水, 较少的水。 2.家中烧水的水壶,用久了会有一层水垢,这是因为水中含有较多的 ,这样的水叫做 。 3.生活中通过 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硬水有什么危害? 跟踪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 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 C. 矿泉水是软水 D. 软水可作锅炉用水 2.合作探究 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小组进行) 加入肥皂水(实验4-3) 种类硬水软水现象结论知识点二:蒸馏 评价任务三: 1、通过观看视频描述蒸馏的原理。 2、总结硬水软化的措施。 3、掌握常用的净水方法及净化的程度。 评价标准: 能够了解蒸馏原理及操作要点。 能总结出生活中实验室中硬水软化的方法。 3.能够说出 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及其净化程度。 评价预设: 原理描述不准确 硬水软化方法不全面净水程度错误 学习任务二:蒸馏 观看蒸馏实验视频 思考讨论: 1.(1)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2)蒸馏中的到的蒸馏水为什么可以看做纯净物? 2.常见的硬水软化的措施有哪些? 3.沉淀、过滤、蒸馏、吸附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什么?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2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跟踪练习:在实验室可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图-4)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 c. ;d. 。 ⑵制得的蒸馏水在 中;装置中 的冷却水经过 d 仪器的方向如图报示,如果 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则不行,其原因是 。 ⑶实验中水发生的是(选填:“化学”或“物理”) 变化。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当堂检测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5分钟,老师公布答案学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完成订正。老师点拨。 评价标准: 1、通过分组实验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能正确填写表格。 3.掌握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 评价预设: 1. 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硬水和软水且最简便的是 A .煮沸 B .吸附 C .静置 D .加肥皂水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硬水软化后才可做锅炉用水 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开水瓶中水垢是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沉淀 D.静置沉淀可以使硬水软化 3.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是 A .只有化学变化 B .只有物理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先发生化学变化,后发生物理变化 4.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 ) A. 使暂时硬水软化 B. 使永久硬水软化 C.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D.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 5.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Ⅰ) (Ⅱ) (Ⅲ)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课题3 水的净化(第二课时)说明:约10——15分钟的题量,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本题案1—7题为必做题,第8题为选做题,可根据各自课时的需要灵活选做。(其中必做题属于中低档题,比较基础,用于巩固夯实本课时所学内容;选做题是提供给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拔高,提高能力.)1.(2020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A. 加肥皂水 B. 静置沉淀 C. 加入明矾 D. 加热煮沸2.(2020河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3.(2020吉林)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和排放 B.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有臭味的物质4.(2020苏州)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 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C. 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 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5.(2020广州)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6.(2020西藏)城市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1)在自来水厂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a池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处理过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4)在投药消毒步骤中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5)水资源短缺会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请举出一种节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7.(2019昆明)(1)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填标号)。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杂质和臭味。③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④生活中常用 (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标号)。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8.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净化。(1)如图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弹孔胶塞、膨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征,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 ;③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④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 (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2)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 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③烧杯中装有冷水,它起 的作用。6.实验探究:鉴别蒸馏水、食盐水?①此过程中要用到哪些仪器 ②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蒸馏水 食盐水课题2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 通过生活情境和自主学习,了解水的净化常用的净水方法,体验水的净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初步学会过滤实验操作,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学习过程】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实物展示】一瓶纯净水。这是一瓶纯净水,可以直接饮用。【实物展示】一瓶小河中的污水【设问】这是一瓶河水,能直接喝吗?【得出结论】自然界的水只有经过净化才能得到纯净水。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一、中和反应学习任务一:水的净化播放视频:我们首先到自来水厂参观一下自来水的净水过程图片展示:自来水厂的净化流程图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是:加絮凝剂→反应沉淀池→ → →清水池→消毒,再输送到千家万户。2.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3.自来水净化过程中,过滤和吸附主要针对水中哪些杂质?4.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共先后经过了哪些环节?其中哪个环节发生了化学变化?学习任务二:过滤1.实验4-1 取两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分置于另外2个烧杯中,静置,观察现象。现象结论2. 仔细阅读课本75页讨论完成。1)过滤的目的是分离 混合物。2)过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铁架台、 、 、 。玻璃棒的作用是 。3)滤操作中,有哪些注意的操作要点?3. 分小组进行。(一人操作,其他组员观察并及时记录优点和不足及出现的问题)过滤操作结束后小组讨论。1.过滤结束,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过滤的原理?请举例。【归纳小结】(1)自来水净水过程:(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跟踪练习: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⑴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 ⑵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当堂检测】1、我们饮用的水是源水净化所得,自来水厂科学合理的净水过程是A.源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净水B.源水→加絮凝剂→消毒→过滤→沉淀→吸附→净水C.源水→过滤→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净水D.源水→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净水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取水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3. 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A. 烧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量筒4.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 → A(明矾)→ B(沉淀)→ C(过滤)→ D(漂白粉)→ 净水(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填编号)(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其原因是5.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某同学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 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 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案——课题2 水的净化(1).docx 教学设计——课题2水的净化(1).docx 题案——课题2 水的净化(1).docx 学案——课题2水的净化(2).docx 教学设计——课题2水的净化(2).docx 题案——课题2 水的净化(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