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核心素养复习课 教学设计(表格式)+学案+题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致性)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核心素养复习课 教学设计(表格式)+学案+题案

资源简介

化学方程式综合集训
说明:约15——20分钟的题量,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本题案1—11题为必做题,第12题为选做题,可根据各自课时的需要灵活选做。(其中必做题属于中低档题,比较基础,用于巩固夯实本课时所学内容;选做题是提供给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拔高,提高能力.)
1.工业酒精中含有一种能使人失明的物质X,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22CO2+4H2O,据此可以推断X的化学式为
A.CO B.CH3OH C.C2H5OH D.CH4
2.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物质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质 A B C 新物质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C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B.变化后待测物A的质量为3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4.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和“”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所有物质都是单质
B.甲、乙均为混合物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图可表示反应2H2 +O22H2O
5.R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R+2O2CO2+2H2O,则有关R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6.某气体由CH4、C3H4、C3H6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可能是CH4和C3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3H4
C.该气体可能是CH4和C3H6 D.该气体不可能是C3H6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物是混合物,生成物是纯净物
C.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8.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水也是经常使用的溶剂。保护水环境、珍愛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了要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还必须进行消毒。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用Cl2与 NaClO2制取ClO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Cl2+__NaClO2=__NaCl+__ClO2。
9.世界航天强国都在大力发展更为环保、无毒化的绿色推进剂技术。二硝酰胺铵是目前常用的推进剂高氯酸铵理想的替代品。
(1)高氯酸铵是一种常规固体火箭燃料,化学式为NH4ClO4,其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
(2)高氯酸铵用作火箭推进剂时,加热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还有一种是常见氧化物,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3)小型火箭运载11.75t固体燃料高氯酸铵,当完全反应后则可生成多少吨氯气?___
10.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溶液中减少的铜元素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______的质量。
(2)取足量的铁、锌,各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锌均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B生成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锌的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相等
(3)经计算3g镁和100g质量分数7.3%的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0.2g,但经实验测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则可能的原因是过量的镁与______发生反应。
11.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 A 装置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此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2)乙同学用 B 装置实验,发现天平的指针__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
(3)丙同学用 C 装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丁同学完成如图 D 实验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综上所述,A、B、C、D 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小明同学为了分析一批石灰石的纯度,在实验室中取此样品44g,充分煅烧后剩余固体26.4g(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样品中石灰石的纯度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单元核心素养复习课
课题名称 化学方程式
日期 课时 1 课型 复习 备课教师
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 一、课标摘录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课表分解 1、学生学什么: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以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意义;正确数学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2、学到什么程度: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并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能准确的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能正确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并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思路及步骤。 3、学生怎么学:通过知识梳理及探究点1、2、3,在问题中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并能通过实例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结合微观分析,能准确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通过探究点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并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思路及步骤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典例精析,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形成。 2. 能够熟练书写出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体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一致性。 3.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的意识。
评 价 任 务 评价任务体系
1.(对应目标1).能通过典例精析,能够正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 (
评价任务
) (
解释、熟练
) (
说出、写出、分析
) (
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 (
说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 (
正确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 (
熟练书写计算步骤。
)
2.(对应目标2)能够熟练书写出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3.(对应目标3)能熟练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规范。
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 有关计算 书写
教后评价反思
课前延伸
课内探究
教学环节 评价任务 教学活动
情景导入 “天通一号”03星成功发射,2021开门红,那么航天器所使用的燃料是什么?它的成分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探究之旅。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评价任务: 能通过典例精析,能够正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 评价标准: 1、能正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 评价预设: 1、化学式书写错误。 2、题目中的数据分析不正确。 评价任务: 1、能够熟练书写出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2、能熟练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规范。 评价标准: 1、能正确描述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从宏观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正确书写计算的步骤。 评价预设: 1、方程式书写错误。 2、微观角度解释不正确。 步骤不全面 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推断物质化学式 2021年1月20日“天通一号”03号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为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2N2O4 =3X↑+2CO2↑+4H2O↑其中X的化学式( ) A.N2 B. NO C.NO2 D.NH3 2.微观示意图分析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乙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 此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中无单质生成 D.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3.处理数据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
A.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 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方法点拨: 1.原子守恒 2.微观粒子数—化学式—配平方程式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意义和书写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平稳送到月球,完成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任务。“长征五号”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其中燃料为:液态氧+液态氢 (1)请写出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速率 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④反应的微观过程 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该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以及粒子个数比? 方法点拨:1.根据信息找全反应物、生成物(隐含的物质)和反应条件 2. 质方面: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量方面:质量比、粒子个数比 探究点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11H24: 156) 液氢/液氧和煤油(主要成分为C11H24)/液氧推进剂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常用燃料和氧化剂。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 (
点燃
)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272kg的液氧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会在火箭推进仓中填充液氢和C11H24 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已知:C11H24+17O2====11CO2+12H2O) 方法点拨: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反思总结 我的收获,大家分享;我的困惑,大家来帮。
当堂检测 评价任务: 学生限时训练4分钟,红笔改错,组内交流答案1分钟,小组长讲解,老师点拨。 1.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燃烧后生成和,则中一定含、元素,可能含元素 B.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2.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 D.参加反应的O2与生成的CO2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4.中考体育考试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课后提升 1.载人飞船常利用反应来提供氧气,“”的化学式是( ) A. B. C. D.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3. 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为,“”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生成物甲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5.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选做)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 +nO2 mCO2+2CO + 16H2 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 1 )m值是 。 (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 导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K:39 Cl:35.5 Na:23 )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典例精析,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形成。
2. 能够熟练书写出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体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一致性。
3.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的意识。
二.【知识梳理】
(
______________各物质的_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_______总和。
) (
定义
)
(
一.质量
守恒
定律
) (
概念

) (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
_
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 (
二.
化学方程式
) (
宏观
)
(
原则

) (
1、以
_______
为基础
2、遵守
____
定律
)
(
解释
) (
不变
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 (
1、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画一条短线)

(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
的计量数使左右两边原子的
_______和_____ 都相等)
3、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注意“
”和“
”)
4、等
(短线变 成等号)
5、查
)
(
微观
)
(
书写步骤:
)
(
步骤
) (
依据
) (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各物质间的
__
比)
)
(
三.化学方程
式的计算
)
(
1、质:
通过方程式可以表明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表示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比
2、量: 表示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个数比
)
(
1、设(未知数)
2、写(方程式)
3、关(相关量)
4、求(比例式)
5、答
) (
表示意义:
)
三.【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推断物质化学式
2021年1月20日“天通一号”03号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为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2N2O4 =3X↑+2CO2↑+4H2O↑其中X的化学式( )
A.N2 B. NO C.NO2 D.NH3
2.微观示意图分析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乙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 此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中无单质生成
D.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3.处理数据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A.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 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
方法点拨

1.原子守恒
2.微观粒子数

化学式--配平方程式
)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意义和书写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平稳送到月球,完成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任务。“长征五号”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其中燃料为:液态氧+液态氢
(1)请写出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速率 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④反应的微观过程 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该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以及粒子个数比?
(
方法点拨:
1.根据信息找全反应物、生成物(隐含的物质)和反应条件
2. 质方面: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量方面:质量比、粒子个数比
)
探究点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11H24: 156)
液氢/液氧和煤油(主要成分为C11H24)/液氧推进剂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常用燃料和氧化剂。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
(
点燃
)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272kg的液氧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会在火箭推进仓中填充液氢和C11H24 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已知:C11H24+17O2====11 CO2+12H2O)
(
方法点拨:
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五.【达标检测】
1.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燃烧后生成和,则中一定含、元素,可能含元素
B.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2.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 D.参加反应的O2与生成的CO2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4.中考体育考试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六.【课后提升】
1.载人飞船常利用反应来提供氧气,“”的化学式是( )
A. B. C. D.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3. 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为,“”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生成物甲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5.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选做)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 +nO2 mCO2+2CO + 16H2 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 1 )m值是 。 (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