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统编版三下第八单元基础复习
(

识e


)
一、易读错的字
箱(xiānɡ)子 泄(xiè)气 嚷(rāng)嚷 笔筒(tǒng)
旋(xuàn)风 胶(jiāo)囊 脊(jǐ)背 颠(diān)倒
折(zhē)断 袖(xiù)子 衬衫(shān) 橱(chú)窗
香蕉(jiāo) 古董(dǒng) 改(gǎi)变 枣核(hé)
爹(diē)爹 犁(lí)地 牲(shēng)口 官府(fǔ)
扣(kòu)子 嚷(rāng)嚷 圆筒(tǒng) 善罢(bà)甘休
二、易写错字
取:右部是“又”,不要错写成“攵”。
夸:由“大”和 “亏”组成,注意下面的“亏”不要少写一横。
漏:右部是“尸”加“雨”,不要把“尸”错写成“户”。
喂:书写“”时,不要多加一撇。
贼:右部是“戎”,不要错写成“戒”。
卷:的下半部是“”。
胖:的右部是“半”,长竖出头。
贼:的右部是“戎”。
三、生字组词。
货huò百货 货摊 鲜货 卷juàn 卷宗 调卷 查卷 juǎn卷尺 卷烟
取qǔ 取暖 进取 采取 取得 夸kuā夸奖 夸张 夸口 夸大
夹jiā 夹生饭 夹杂 性xìng 性别 忘性 水性 惯性
衬chèn 衬托 衬衫 映衬 务wù 职务 义务 任务 业务
负fù负数 正负 欺负 负责 衫shān 衬衫 汗衫 罩衫 衣衫
责zé责令 斥责 责任 负责 艺yì艺术 文艺 技艺
驴lǘ野驴 驴子 毛驴 黄驴 漏lòu 泄漏 遗漏 漏斗 漏勺
贼zéi 奸贼 贼赃 乌贼 喂wèi 喂食 喂养 喂饱 饮喂
胖pàng 胖子 肥胖 发胖 狼láng 狼主 狼烟 狼头 豺狼
莫mò 莫非 莫名 厉lì 严厉 厉害 凌厉 凄厉
架jià打架 棚架 招架 抱bào 环抱 抱养 抱病 抱歉
偏piān 偏心 偏见 偏离 粘zhān 粘贴 粘板 粘胶 粘连
胶jiāo 胶囊 胶卷 胶印 胶泥
四、多音字。
①必须掌握的多音字
缝 夹 溜
哩 旋 涨
嚷 吐
②拓展积累的多音字
溜 圈 折
卷 答 漂
几 圈 蒙
五、形近字
性(性别) 卷(卷尺) 夹(夹子) 夸(夸口)
姓(姓名) 养(养羊) 失(失去) 考(考试)
艺(艺术) 胖(胖子) 驴(毛驴) 狼(狼狗)
忆(回忆) 伴(伙伴) 炉(火炉) 狠(狠心)
架(木架) 粘(粘住) 务(任务) 偏(偏心)
驾(驾车) 沾(沾水) 劝(劝说) 遍(遍布)
六、近义词
提醒—提示 准备—打算 恼怒一愤怒 时候一时间
本领—本事 争辩—争论 惊慌—慌张 闹腾—折腾
适合—合适 肯定—一定 笑话—嘲笑 名声—名誉
夸奖—夸赞 羡慕—艳羡 恼怒—愤怒 提醒—提示
惊讶—惊奇 舒服—舒适 喜欢—喜爱 假如—如果
式样—样式 吃惊—惊讶 摆放—陈列 赶紧—赶忙
莫非—难道 害怕—恐惧 惊恐—恐惧 常常—经常
成天—整天 果然—果真 欢喜—欢快 勤快—勤劳
本领—本事 聪明—聪慧 争辩—争论 毛乎乎—毛茸茸
善罢甘休—息事宁人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密密麻麻—挨挨挤挤 各式各样—林林总总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
七、反义词
紧—松 宽—窄 热—冷 买—卖 大方—小气
美观一丑陋 纳闷一明白 提前一推迟 夸奖一批评
夸奖—批评 满意—不满 喜欢—讨厌 美观—丑陋
舒服—难受 漂亮—丑陋 清醒—迷糊 甘心— 不甘
欢喜—悲伤 勤快—懒惰 相信—怀疑 惊慌—镇静
聪明—愚笨 慢性子—急性子 安安稳稳—动荡不安
八、词语积累
(1)必须掌握的词
性子 卷起 货物 夹袄 夸奖 服务 衬衫 负责 手艺 漏雨
喂驴 胖驴 抓贼 灰狼 莫非 厉害 抱住 架子 粘住 偏偏
(2)四字词语(含成语)
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 大吃一惊 各式各样 方方正正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晕头转向 安安稳稳 善罢甘休 大摇大摆
九、重点词语理解
纳闷: 疑惑不解。
名声: 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泄气: 泄劲。
恼怒: 生气,发怒。
负责:①(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②担负责任。
橱窗: 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设法: 想办法。
人山人海: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密密麻麻: 状态词。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大吃一惊: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奇怪: ①出乎意料,难以理解。例:真奇怪,为什么这时候他还不来呢 ②跟平常的不一样。例:海里有不少奇怪的动植物。
翻山越岭: 翻高山,越峻岭。形容长途跋涉。
莫非: 表示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
走南闯北: 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
晕头转向: 形容头脑昏乱,迷失方向。
逃命: 逃出危险的环境以保全生命。
倒栽葱: 摔倒时头先着地的动作。
惊恐: 惊慌恐惧。
炕头: 炕离烧火的地方近的头。
坏事:①使事情搞糟。②坏事情,有害的事情。
屋脊: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
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吆喝:大声喊叫。
惊慌:害怕慌张。
牲口:用来帮助人做活儿的家畜,如,牛、马、骡子等。
折腾:①反复做(某事)。②翻过来倒过去。③折磨。
闹腾:①吵闹,扰乱。②说笑打闹。③搞。
人山天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式)。
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于的样子。
十、词语归类
(1)量词积累:一位顾客 一卷布料
类似的词语:三家裁缝店 一件棉袄 一个小孩子 一顶圆帽子 一家帽子店 一张广告 一户人家 一个老公公 一个老婆婆 一头小胖驴 一只老虎 一个贼 一个村庄
(2)动词积累:夹起布料 抓起圆帽子
类似的词语:钻进驴圈 骑着老虎 蹿到树上 粘满泥水 解开缰绳 照顾县官
(3)修饰词积累:美观大方的新棉袄 合时的新衣服
类似的词语:难看的衣裳 漂亮的春装 圆圆的脑袋 方方的帽子 各式各样的帽子 黑乎乎的东西 很多的本领 满意地走了 安安稳稳地吃着 惊慌地喊道 大摇大摆地走了 热得满头汗 气得几乎昏过去 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 吓得浑身发抖 听得腿脚发软 欢喜得很 愁得慌 困得很 涨得通红
(4)特殊词语:
①ABB式:毛乎乎 黑乎乎
类似的词语:胖乎乎 黑洞洞 白茫茫 水汪汪
②AABB式:密密麻麻 方方正正 安安稳稳
类似的词语:严严实实 辛辛苦苦 隐隐约约 高高兴兴 痛痛快快
③ABAC式:人山人海 各式各样 大摇大摆
类似的词语:全心全意 有声有色 载歌载舞 任劳任怨 不屈不挠
④“又X又X”式:又奇怪又不舒服 又舒服又漂亮
类似的词语:又粗壮又茂盛 又宽敞又明亮 又黑又瘦 又尖又细 又冷又饿 又湿又滑
⑤模拟声音的词语:噌 咔嚓咔嚓 扑通
类似的词语:丁零零 噼噼啪啪 啪嗒啪嗒 叮叮当当 咔嚓 噗 滴答
(5)形容故事的词语:一波三折 峰回路转
类似的词语: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 惊心动魄 绘声绘色 娓娓动听 荡气回肠 跌宕起伏 感人至深 大起大落
十一、句子积累。
1.比喻句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这句话把“圆帽子”比作“碗”,写出了圆帽子的形状,表现了圆帽子舒适贴合的特点。
2.精彩句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这句话出现在《漏》这个故事的结尾,揭示了老婆婆所说的“漏”原来是屋顶漏雨,使读者对老虎和贼一夜被“漏”所吓的情景感到十分好笑。
3.含有哲理的句子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方帽子”为代表的旧势力、旧传统终将被淘汰,而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事物将会把它们替代。
十二、课文内容回顾。
25.《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本文写的是一位急性子顾客到一位慢性子裁缝店里做衣服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他俩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也不能拖拉。
26.《方帽子店》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店,人们逐渐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27.《漏》是一篇中国民间故事。因为这个“漏”,竟然把贼和一只凶猛而又吃人不眨眼的百兽之王吓得如此的凄惨。因为一个漏字,整篇文章奇处环生,老虎和贼不辨真伪、盲目逃窜。整个故事奇趣生辉,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28.《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名叫“枣核”的孩子。枣核利用自己身材小巧,灵活惩治县官,帮助乡亲的故事。一副勤劳聪明、不畏强暴的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十三、单元复习要点
十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李建树、孙侃《中国民间故事》
推荐理由:《中国民间故事》收录了各民族经典的民间故事,是一本故事大全。这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故事中蕴含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等崇高的思想与美德,给人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对于我们来说,阅读这本书对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方法: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阅读。结合书中的插图,了解故事内容,学习人物精神。读完后,还可以给家人或朋友讲一讲里面精彩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十四、素养与能力
1.《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理解故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故事。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2.《方帽子店》懂得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内容。
3.《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分角色朗读文,并能复述故事。
4.《枣核》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5.《口语交际》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学会表达、倾听和评价,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6.《语文园地》交流复述故事的方法,借助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来学习形旁表义功能,学习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了解带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词组,采用多种形式来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学习理解古诗大意。
(

文e


)
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课题解读
故事讲一个性子最急的顾客在冬天里想做一件棉衣,性子最慢的裁缝让他到明年冬天来取。急性子的顾客由于等不及,就急着要求把冬装改成秋装,又把秋装改成夏装,最后要求把夏装,改成春装。每一次要求,裁缝都欣然答应。可是,原来他什么都还没做,布料还在柜子里一动没动呢。这个故事讽刺了性子过于急的人太过浮躁,性子慢的人太不注重工作效率,都是不对的。
2.课文重点理解
(1)顾客噌一下跳起来:“这么慢啊!”
理解:“蹭地跳起来”是对急性子顾客的动作描写,这里“噌”运用了拟声词,形象的写出了急性子顾客跳起来的声音,使人如临其境。可见急性子顾客根本没有耐心等到明年冬天。
(2)急性子顾客挺纳闷:“为什么?”
理解:“纳闷”是对急性子顾客的心理描写,急性子顾客不知道慢性子裁缝话中的意思。
(3)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理解:“不得不”是双重否定词,表示肯定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肯定的意思更强烈。例:天下了很大的雨,我不得不打伞。
(4)“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理解:事情的结果。写慢性子裁缝还没开始裁料,急性子顾客很生气。
3.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讲急性子顾客找慢性子裁缝做棉袄,先后提出改成夹袄、短袖衬衫、春装,结果慢性子裁缝还没开始裁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过分着急,也不要拖拖拉拉。
4.学有所的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性子太急,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性子太慢,容易错过做事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过分着急,也不能拖拖拉拉。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
(2)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肯定没几天就把衣服做好了。可是顾客这时候正好出远门,也没告诉裁缝。裁缝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顾客来取衣服,于是反过来天天去找顾客给他送衣服,可他就是不在,真是急死裁缝了。最后裁缝终于见到顾客了,说:“衣服早就做好了,你怎么就是不来取呢?”顾客说:“着什么急啊,这衣服冬天才能穿,这么早取回家做什么,你要知道,我可是个慢性子啊。”
(3)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身上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慢性子裁缝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遇到事情一拖再拖,做事不讲效率;急性子顾客朝令夕改,不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4)急性子和慢性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性格是人对事物所表现的经常的、比较稳定的理智和情绪倾向,并无优劣之分,不同于品德。不同性格各有不同的长处或短处。比如,急性子性格多直爽,容易相处,但好发火,发起火来,可能让人忍受不了。相反,慢性子大多态度和蔼,容易相处,办事讲究质量,但速度较慢。性格外向的人则多活泼开朗,而性格内向的人则稳定、深沉。真是各有长短。
急性子同急性子,慢性子同慢性子,虽然性格一致,但闹起矛盾来,前者可能闹得“山呼海啸”,后者则会闹得没完没了不见晴天。相反,急性子慢性子相配,如能注意互补,往往会刚柔相济,急慢相和,动静相宜,进而相得益彰。
(5)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如果你的同学是一位慢性子或急性子,他平时会有什么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我们做事不应该像他们那么慢和那么急。学习也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制力、控制自己急躁的脾气,多分析、细思考。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轻重缓急”安排每一项学习内容。
同学,你这个急性子可不好,遇到事情不要着急,要冷静下来想一想。学习上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制力、控制自己性子,多分析、细思考,按“轻重缓急”安排每一项学习内容。
7.课后拓展
(1)作者介绍
周锐,195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初中毕业后当过农民、船员、钢厂工人,现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以一颗儿童关爱之心在80年代中期专注于儿童文学,先后出版了六十多本书,其中更出现了一直畅销不衰,广受小读者欢迎的作品,著作有《幽默聊斋》、《幽默三国》、《魔法三国》、《元首有五个翻译》、《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将》、《书包里的老师》、《中国兔子德国草》、《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戏台上的蟒蛇》等七十余种。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20余年,他的心血换来了累累硕果,前后在国内外获奖九十余次,包括第二、三、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台湾第二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等,成为国内原创儿童文学的“常青树”。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书:《幽默三国》。
(2)裁缝
裁缝:是以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号型规格,合理使用原辅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的人员。
裁缝工,是指专业从事裁剪、缝纫进行服饰制作的工人。清代顾张思《土风录》载:"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剪缝缀之事,后逐以名其人。"也叫"缝衣匠"、"成衣匠",古代叫"缝人"、"缝子"、"缝工"、"成衣人"等,崇奉行业祖师爷为轩辕、嫘祖、黄帝、有巢氏、针神(宋)。
西周时的《尚书》、《诗经》等资料中记载有多种衣名,如玄衣、衮衣、黄裳、绣赏等名目,朝廷设有掌管王宫缝纫之事的"缝人"。汉代时,服饰制作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经过几千年的进步发展,形成了内容十分广博精彩的中华服饰文化。
裁缝工的从业形式为开设店铺和做上门工两种。服饰的制作一般要经过量身、选布、画线、裁剪、锁边、缝纫、订扣、熨烙等工序。
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试样等各项工序,一人完成,即俗称"一手落"。对这以些缝制衣服为职业的人也称为"裁缝"。由于缝制服装的品种不同,又有中式裁缝、西式裁缝、本帮裁缝等区分。
(3)仿写
①“蹭的一下子跳起来”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急性子顾客的动作。像这样的写法我也会:刷的一下子飞走了、呼的一下子刮跑了、嗖地一下子射出去了。
②“不得不”是双重否定词,表示肯定的意思。这样的词语还有:不是不、不能不、不会不、非……不可。
③描写人物性子慢的词语
慢性子、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不急不慢
④描写人物性子急的词语
按纳不住、心急如焚、性急口快、操之过急
(4)拓展延伸
你大我小
(法)葛黑瓜尔·索罗塔贺夫
一只大狮子不忍心看着无家可归的小象挨饿受冻,就带他住进了自己的皇宫。于是,他们成了一对有趣、快乐、温馨的组合——大与小:狮子是威风无比的百兽之王,小象个子矮小,还没有长高;狮子拥有辉煌的宫殿,小象没有爸爸妈妈,无依无靠;狮子能滔滔不绝地讲出种种多彩的经历,小象不怎么会说话,他崇拜狮子的表达只是“你大”“我小”;当小象长成大象,懂得了很多事情,狮子也慢慢老去,再也不会长高,时光岁月带来了完全相反的大与小。直到老狮子被赶出皇宫变成了流浪汉,迎接他的是大象紧紧的拥抱。因为大象牢记着“你大我小”,在他心里狮子是永远的国王。
(5)读后感
读了这篇故事,我觉得他们不应该那么慢和那么急。故事发生在冬天,裁缝店里走来一位顾客对裁缝说:“做一件棉袄。”裁缝说:“明年冬天来取货吧。”顾客说:“这么慢。”裁缝说:“明年冬天不是正好穿上吗?”顾客承认裁缝说的对,就走了。第二天,顾客又来了,说:“把棉花拽掉,改成夹袄吧。”裁缝说:“为您服务没说的。”第三天顾客又来了,说:“再改成衬衫把。”裁缝同意了。第四天顾客又来了,说:“再改成春装吧,袖子接上去就是了。”裁缝说:“我要对您负责,我不会让您穿上这样难看的衣服。”裁缝说:“我不用接袖子也能做出一件春装。”顾客说您真的不用接袖子?”裁缝说:“不用,因为我还没有开始裁料呢。”
如果你是一个慢性子的学生,每天写作业到很晚才睡觉,那样就影响了大脑休息,明天上课就会没有精神,成绩就会慢慢下降等等带来一些坏处。当然我们也不要学习急性子顾客。
第26课:《方帽子店》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家方帽子店,卖的全是不舒服的方帽子,后来孩子们想办法创造出的各式各样既舒服又漂亮的帽子,逐渐替代了方帽子,方帽子变成了古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2.课文重点理解
(1)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 圆的不行吗
理解:写出了孩子们的疑问,创新就是从疑问开始的。
(2)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义漂亮。
理解:孩子们喜欢新鲜的玩意儿,为帽子的创新埋下了伏笔。
(3)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项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
理解:“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写出了街上戴方帽子的人很多,而圆帽子的出现很新奇,令人吃惊。
(4)“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抓、丢”两个动词写出了方帽子店的主人对儿子戴圆帽子的事很生气,对圆帽子持排斥态度。
(5)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突出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漂亮的舒服的帽子已经形成潮流。
(6)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总结,充满隐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溢其中。时间的变迁必然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改变。尤其是文化,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会变化,有些甚至消失。如何对待已经失去语境条件的传统文化,正是这篇课文想表达的深层次的观点。此处的“古董”已非原意,在整篇语义的压制下,指的是不合时代潮流、思想固执的人。“世界”在课文中本意指文本世界,但读者可以以此为“真”移植到对现实世界的社会批评中。
3.主题归纳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4.学有所的
因循守旧遭淘汰,积极创新久立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读课文,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2)让你最想不到的内容分别在哪些自然段,先填写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
(3)方帽子有哪些缺点 后来为什么被圆形帽给淘汰了?
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 真不舒服!
圆形帽顺应时代变化,符合人们要求,戴着舒服,还漂亮;方形帽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既不舒服,也不好看,到最后只能被淘汰。
(4)如果长大后你当了商店老板,你打算哪样的商品卖?
一定选择那种用起来既舒服、又时尚漂亮的商品。
7.课后拓展
(1)作者介绍
施雁冰:女,上海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上海新陆师范。历任新陆师范文书,上海第一师范附小教导主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科副科长、文艺编辑室主任,《儿童文学选刊》主编,编审。上海第三届人大代表,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
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创办儿童故事刊物《故事大王》,任编辑室主任,该刊物第一册印数就达35万,被新华书店总店评为"1983年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创刊时为丛书)。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初夏奏鸣曲》,童话集《不要脚的朋友》,短篇小说集《外国蜡烛和镀金戒指》,作品集《施雁冰作品选》,专著《少年习作讲评》,《小学生作文指导》等。部分散文作品选入各种选集。儿童文学《外国蜡烛》和《鸦鸦》均获上海市1987年-1989年儿童文学园丁奖、《远去的云》获1996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2)关于推陈出新的名言警句: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熊彼特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贝弗里奇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3)古董简介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
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因为古董可以作为一种玩物,所以后来我们也称之为“古玩”。
清朝以前,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后来渐变为古董、古玩。实际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叫法不同而已。从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较来看,文物在时间的涵盖上要大于古董或古玩,因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现代或当代,只要是优秀的文化产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畴。而古董和古玩则不然,现代和当代的东西不能称为古董和古玩。由于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一件古代艺术品,对文物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文物,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以及后来的国务院所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保护文物的法规,都沿用了“文物”一词。直到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才把“文物”一词及其所包括的内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范围实际上包括了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年代上已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包括了近、现代,直到当代。
(4)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当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短颈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会饿死,也无法繁殖后代。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掉。 所以现在只剩下颈长的长颈鹿。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第27课:《漏》
1.课题解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 “漏”。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2.课文重点理解
(1)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
理解:“莫非”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难道。这句话是个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老虎和贼都认为自己很厉害,当听到老婆婆说自己不怕狼也不怕虎就怕“漏”,从心里认定“漏”是比自己厉害的东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2)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
理解:把贼比作粘胶说明贼抱住老虎的脖子抱得很紧。
(3)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理解:把老虎比作旋风说明老虎跑得很快。
(4)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理解:“一歪、一纵、蹿”形象地刻画了老虎摆脱贼,贼跳到树上的动作。
3.主题归纳
本文主要讲了老虎和贼都想得到小胖驴,由于对老婆婆口中的“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告诉我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4.学有所的
老虎以为贼是“漏”,贼以为老虎是“漏”,结果都被对方吓得昏了过去老虎和贼的遭遇让我们认识到干坏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清白做事,坦荡为人,多行善事勿觴癞闥搏璊 翔踒揽睩丽攫堖隍饫伯。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老虎和贼都想得到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驴,在偷驴时无意中听到老婆婆谈“漏”,老虎和贼因害怕把对方当成”漏”吓昏了。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漏”是什么?为什么老虎和贼都那么怕“漏?”
漏是老婆婆说的漏雨,因为老虎和贼都没有弄清楚老婆婆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把“漏”当成了厉害的怪物,所以非常害怕。
(3)为什么把贼比作粘胶,把老虎比作旋风呢?
因为此时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做“漏”,心里特别害怕。老虎想摆脱贼觉得贼粘在自己身上甩不掉,而贼一心想着老虎要把它驮回家再吃,觉得老虎跑得很快就像旋风一样。这样的比喻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
(4)老虎和贼为什么那么害怕“漏”?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理解:误会“漏”是可怕的怪物;做贼心虚。
老虎和贼真是太愚蠢了,没有搞清楚事实,仅凭自己的猜想,闹了一场笑话,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老爷爷和老婆婆只有小毛驴为伴,老虎和贼还去偷它,太没有道德!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更不能去偷去抢别人的东西。
(5)想象一下,老虎和贼苏醒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写一写。
理解:贼先苏醒过来,看见老虎还没醒,一边跑一边想:“真是福大命大呀,赶紧跑吧!等‘漏’醒过来,他一定会吃了我的!”
不一会儿,老虎也醒了过来,找了半天,也没看见“漏”,心想:“这‘漏’果然本领高强,居然无影无踪了,我也赶紧跑吧,一会儿他要是回来,我就没命了!”
7.课后拓展
(1)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我国的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蕴含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等崇高的思想与美德,给人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有的民间故事以连环漫画方式出现,非常有趣。
(2)民间故事的特点
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多采用象征形式, 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3)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梁山伯与祝台英》故事大要: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当得知丈夫已死之后,孟姜女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
《白蛇传》故事详情:据明末《警世通言》记载, 宋代时,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贞,与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遇书生许仙。后经历诸多是非,许仙乃知白素贞、小青具是异类,并受白蛇威胁,惊恐难安,便求法海禅师救度。于是白蛇被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许仙看破红尘情愿出家,礼拜禅师为师,就雷峰塔披剃为僧。
(4)拓展阅读
做贼心虚
宋·释悟明
陈述古字密直,主管建州浦城县的时候。当时,有家富户被盗,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小偷辨认出来。”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祭祀它,把囚犯们引到钟的前面,当面亲自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是小偷的一摸它就会发出声音。”
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帷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过了许久之后,带领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帷幕里去摸钟。摸完之后检验他们的手,每个人手上都有墨水,只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审讯他,这个人就承认了犯罪事实。原来是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第28课:《枣核》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的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躲藏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光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赞美了枣核的不服输,机智勇敢。
2.课文重点理解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理解:这句话是个过渡句,前半句“枣核不光勤快”是对上文的总结;下半句“还很聪明”是对下文的概括。所以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文中至关重要。
(2)牵走了牛、驴,大伙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 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理解:大家觉得枣核那么小,面对强大的县官和衙役们,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从枣核的话可以看出他很勇敢,不畏强权。
(3)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衙役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理解: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了枣核的神奇,增添了故事的讽刺效果。
3.主题归纳
本文讲述了“枣核”凭借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赞扬了他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讽刺了官府的无能和残暴。
4.学有所的
枣核虽然人小,但勤劳、聪明勇敢。他本领多,且能智斗恶势力让我们也学习枣核,做一个聪明勇敢勤劳善良的人吧。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对老夫妻生了一个枣核大的孩子名叫枣核,枣核本领高强,智斗恶霸,帮老百姓要回牲口。
(2)枣核为什么大声吆喝,惊动衙役?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故意捉弄那些平时耀武扬威的衙役们,可见枣核是个爱憎分明的孩子。
(3)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枣核不仅勤快、聪明、动作灵敏而且敢作敢当,是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4)这件事之后,枣核可能还有哪些聪明能干的故事?
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迁回来之后,县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粮食拉到衙门里。枣核又想法把装粮食的仓库的钥匙偷了出来,组织乡亲们把粮食拉回了家。县官又一次把枣核捉拿到县衙,想好好惩治枣核。但是还是没有得逞。没办法只好把枣核给放了。
(5)怎样复述这个故事?
①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课文
②以地点变化为顺序复述课文
③以地点变化为顺序复述
地点 衙役、县官表现 枣核的表现
村子 衙役牵走牲口。 枣核说有办法。
县衙门 衙役被捉弄,疲于应付。 枣核用计赶牲口回村。
村子 县官带衙役去捉人。 枣核被衙役塞进钱褡里带走。
大堂 县官派衙役打枣核。 枣核不但没被打,还惩治了县官,大摇大摆地走了。
④以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找关键词
起因 衙役们牵走了村里的牲口。
经过 枣核用计赶回牲口,后来被衙役塞进钱褡里带走了。
结果 枣核不但没被打,还惩治了县官,大摇大摆地走了。
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迁回来之后,县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粮食拉到衙门里。枣核又想法把装粮食的仓库的钥匙偷了出来,组织乡亲们把粮食拉回了家。县官又一次把枣核捉拿到县衙,想好好惩治枣核。但是还是没有得逞。没办法只好把枣核给放了。
7.课后拓展
(1)山枣核
山枣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种子扁圆形或长圆形,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微有光泽,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纵线,种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种脐,另端有点状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边。种皮硬,剥开后可见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内方,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味微苦。
(2)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采用复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有序、有节、有理的表达能力。针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复述方法,或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不论哪种形式的复述,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
第二,突出重点,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
第三,条理清楚,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叙述一件事情,复述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第四,语言力求准确;
第五,必要时可以加入个人想象。
(3)枣核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写一个吗?
示例: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迁回来之后,县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粮食拉到衙门里。枣核又想法把装粮食的仓库的钥匙偷了出来,组织乡亲们把粮食拉回了家。县官又一次把枣核捉拿到县衙,想好好惩治枣核。但是还是没有得逞。没办法,只好把枣核给放了。
口语交际
趣味故事会
1.交际的内容。
有趣的故事,大家都喜欢听。组织一次“趣味故事会”,大家都来讲讲有趣的故事吧!
选一个故事,多读几遍,记住故事的内容。
先自己试着讲讲,想想怎么讲会更吸引人。如,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
2.学习方法。
(1)明确任务,充分准备。
精心选择。课前搜集一个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故事,多读几遍,记住故事的内容,先自己讲一讲,找到合适的方法,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把故事讲得吸引人。
在选择故事时要做到:①选择内容清楚、情节完整的故事;②选择短小精悍的故事;③选择生动、有趣、利于表达的故事。
用心练习。①运用学过的方法,如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把故事的内容梳理清楚,把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记准确。②练习试讲时,可以在家对着镜子自己练习,也可以讲给家人听。③讲故事时要做到仪态大方,语言富有感染力,配上合适的动作。
2.认真倾听,提出问题。
大胆交流,展示自我。在小组或班上讲故事,注意吐词清晰、语言生动,把故事讲清楚。
学会倾听,精诚合作。别人讲故事时,要认真倾听,并给予别人鼓励和赞美。
听别人讲故事要认真,有问题等听完以后再提出来。
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故事,可以是内容神奇巧妙的,可以是情节一波三折的,也可以是人物生动有趣的。
(1)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①熟读故事,记住故事的内容。
②声音要洪亮,语调要抑扬顿挫,注意运用语速和语调的变化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起伏。
③要辅之以动作表演,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提升故事的精彩程度。
④讲故事时要自然、大方,并注意控制表情的变化。
⑤可以自己先对着镜子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2)如何听故事?
①集中注意力,了解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②借助表示时间或地点变化的词句,记住故事发展的顺序。
③听懂故事内容,记住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
3.准确评议,共同提高。小组评议,看讲的内容是否有趣,是否绘声绘色,仪态是否大方;听的同学是否耐心听别人讲完,有没有打断别人的话。
4.交际范例。
示例一:我给大家讲一个“狐狸孵蛋”的故事。
一只狐狸肚子饿了,便到处找东西吃。他在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看到一个大鸭蛋!
狐狸一个箭步跳过去,把蛋抱住,迫不及待地放到嘴边。这时狐狸转念一想:“既然有了鸭蛋,那我为什么不吃鸭蛋孵出来的鸭子呢?”
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再大吃一顿。他一屁股坐在蛋上,又蹭的一下子跳起来:这样会把蛋给压破吧?”
他想到一个好主意,于是开始在地上挖起洞来。狐狸把蛋放在塞满干草的洞里,前爪和后爪紧扒住洞的边缘,只让软绵绵的肚子轻轻地覆在鸭蛋上。这个主意看起来不错—既能給蛋保暖,又不会压破蛋。可是这个姿势实在太累了,不到五分钟,狐狸的四肢便酸痛得受不了了
狐狸又想到一个好主意。他捡来一条长长的树皮,把蛋放在树皮上,再把树皮绑在自己的肚子上。这样他不仅可以孵蛋,还能够继续找东西吃呢!可是他在追兔子的时候,绑树皮的绳子松了,鸭蛋差点儿掉到地上。狐狸气得把鸭蛋放在嘴边,想一口吃掉算了。就在这时候,鸭蛋裂开了,一只健康活泼的小鸭子从蛋壳里钻了出来。更没想到的是,小鸭子竟冲着狐狸喊道:“妈妈!妈妈!”
狐狸被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你妈妈!我——我是男的啊!”“爸爸!爸爸!”小鸭子紧紧地抱住狐狸。
无奈的狐狸只得给小鸭子找东西吃。小鸭子吃得肚皮圓滚滚的,把头钻到狐狸的爪子底下,睡眼蒙昽地说:“谢谢你,爸爸。我好爱你,爸爸。”
狐狸叹了口气,说:“少了一顿大餐,多了一个孩子,这就是我的命吧!”
示例二:
多了一个儿子
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多了一个儿子》。狐狸肚子饿了,便到处找东西吃他在河边的草丛里竟然看到一个大鸭蛋!狐狸把蛋放到嘴里。这时他的脑袋里却有个声音说:“你想吃鸭蛋,还是肥嘟嘟的小鸭子呢 ”
狐狸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再大吃一顿。他便在地上挖了个洞,把蛋放在寒满干草的洞口,再把软软的肚子轻轻地覆在鸭蛋上。可是这个姿势太难受了不到五分钟,狐狸的四条腿便酸痛得受不了了。
狐狸想到一个好主意:把蛋含在嘴里不是就可以随意走动了吗 他正得意呢,没想到在追兔子的时候,差点儿把宝贝蛋给吞进肚子里。狐狸正在发愁,突然听到“嘎嘎”的声音,紧接着,蛋的顶端就露出了小鸭子扁扁的嘴巴,小鸭子孵出来了。更没想到的是,小鸭子忽然朝着狐狸冲过来喊:“妈妈!妈妈!”
狐狸被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你妈妈,我……我是男的只能做爸爸。”
“爸爸!爸爸!”小鸭子爬上了狐狸的鼻子。
狐狸叹口气:“少了顿大餐,多了个儿子,这就是我的命吧!”
解析:这个故事内容短小,情节生动有趣,一波三折。讲述时如果把握好角色的语气,再加上适当的动作,一定会讲得活灵活现。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1)交流指导
复述故事是在理解、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打破原文的语言组织体系,按照一定的要求,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故事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背诵,也不是介绍故事大意,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怎样才能高效地复述故事呢?
(1)熟读故事,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结构,了解叙述顺序,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
(2)采用一定的复述方法,如借助表格和关键词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借助示意图(《漏》)借助图片(《小蝌蚪找妈妈》)借助关键词句(《玲玲的画》)等。
《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借助课后的示意图来复述故事。
《枣核》这篇文章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按照故事情节来复述,即抓住故事的开端,明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握故事情节的高潮,明白故事情节的结局。
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概括故事内容,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联起来,就可以概括故事的内容。
列提纲复述,主要针对篇幅长和内容较复杂的故事,再根据提纲进行有序的详细复述。
抓关键词复述,即抓住一段话或一篇文章里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复述。
(3)我们可以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结构来梳理文章的脉络。
一天晚上,贼和老虎在偷驴的时候,先听到“漏”,以为很厉害,吓得撒腿就跑,然后好不容易在歪脖树下,甩掉“漏”,接着他俩被雨一淋,都清醒了,还想回去偷驴,在树下,又以为对方是“漏”,最后老虎和贼吓得昏过去,原来老婆婆口中的“漏”是屋子漏雨了。
复述课文的方式很多,你都会了吗?
①借助表格进行复述。
②借助示意图进行复述。
③借助故事的情节进行复述。
④借助故事中地点变化,进行复述。
⑤借助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复述。
(2)交流范例
我讲的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伟大的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丁丁:第一行词语的每个字都含有偏旁“口”,这些词语的意思都和嘴巴有关。
冬冬:第二行的词语中,除“言”和“告”之外的字都含有偏旁“讠”,这些词语的意思都和说话有关。
当当:汉字真有意思,通过偏旁就能知道它们的意思。我还发现,含有“氵”的字多与水有关,如“海”“河”“洋”“湖”等。
(2)你还能找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3.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仿写:◇他的水杯咣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一支箭嗖的一声从他的耳边飞过,他脑中顿时一片空白。
(2)你觉得下面故事的题目有趣吗 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
提示:这些题目中都含有一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正好表现了人或物的主要特征。两个特点相反的角色碰到一起,容易形成反差,发生的故事一定很有趣。这样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瓦罐和铁罐
懒惰的小花猫和勤劳的老牛
(3)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方法指导: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1)改标点。把冒号变成逗号,把引号删除。
(2)改人称。将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将第二人称“你”“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
(3)省去不必要的语气词。
(4)引语是疑问句时,要将疑问的语气变成陈述的语气。
(5)在转述别人说的话时,要先理解别人说的话的意思,准确转达。
别人说的话中的第一、第二人称要改变。
语气词要省去。
如果把转述的话写下来,不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句子改写: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改为转述句: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改为转述句: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4.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解字词: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僧人昙诜(shēn)所建。
〔芳菲(fēi)〕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
〔恨(hèn)]遗憾,惋惜。
〔不知〕岂料,想不到。
诗意:四月里别处的春花都凋谢了,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惋惜春光逝去无处寻觅,却没料到春天悄悄地转到这深山的寺庙中了。
赏析:这首诗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真实可感,形象具体,又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使春光在诗句中生动具体,活灵活现。诗歌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热爱之情。
拓展: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