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与pH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与pH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学习主题三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十四讲 酸碱中和与pH
考点一:中和反应及其用途
1.定义:
 和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 →H2O
2.中和反应的应用
中和反应的应用
①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
②处理工厂的废水:
酸性( )、
碱性( )。
熟石灰
硫酸
③用于医药:
治疗胃酸过多( ) 。
Al(OH)3
注意:
1.中和胃酸用的是弱碱,熟石灰不能用来中和胃酸,小苏打能用来中和胃酸,但有胃溃疡的患者不能用。
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但不是酸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课堂练习
1.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C
2.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B
3.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
B.通入CO2,无明显现象
C.加入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测得溶液pH=7
D
4.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C.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C
考点二:常见酸碱指示剂与pH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显示的颜色:
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红色
紫色
蓝色
无色
无色
红色
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的范围在0~14之间。
溶液 pH
酸性
中性
碱性
pH 7,pH越 ,酸性越 。
<


pH 7
=
pH 7,pH越 ,碱性越 。
>


(2)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
pH试纸
操作步骤:
用干燥洁净的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玻璃棒
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注意:
溶液 pH试纸使用前润湿
酸性溶液的pH
中性溶液的pH
碱性溶液的pH
偏大
偏小
不变
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待测液,防止 。
污染待测液
(3)pH的应用:
pH的应用
①测降雨的pH,pH<   的降雨为酸雨。
5.6
②通过测定人体血液、尿液的pH,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等。
③碱性或酸性太强不适合农作物生长,通过测定土壤pH后再改良土壤酸碱度。
注意:
1.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或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显碱性,如Na2CO3溶液。
2.用pH试纸测定时,读数只取整数,若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用pH计。
3.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正常雨水pH小于7。
课堂练习
1.云南盛产茶叶,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pH在4.5~5.5,该土壤呈( )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
B
2.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蔗糖溶液 D.食醋
B
3.下表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你认为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是( )
食物 苹果汁 豆浆 玉米粥 鸡蛋清
pH 2.9~3.3 7.4~7.9 6.8~8.0 7.6~8.0
A.苹果汁 B.豆浆 C.玉米粥 D.鸡蛋清
A
4.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C
中和反应的探究
1.实验原理:
由于大多数酸和碱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因此需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常选用无色酚酞溶液作为指示剂。
2.实验现象(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为例):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   色;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   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   色 。



3.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NaOH+HCl=NaCl+H2O
4.实验拓展:
(1)探究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以NaOH和HCl为例,溶液中加入了酚酞溶液)
NaCl
HCl、NaCl
NaOH 、NaCl
活泼金属,如Fe
(2)中和反应的pH坐标曲线图
图2中,
A点pH  7,可判断出在未反应前溶液呈  性,
B点pH  7,表示   ;
C点的pH   7,可判断出该反应是将   加入
    中。同理可判断出图3是将   加入  中。
>

=
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




5.知识拓展:
温度传感器
(1)该曲线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温度最高的点代表着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该实验不能固体氢氧化钠来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课堂练习
1.化学学习小组用某盐酸和烧碱探究中和反应的pH变化。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盐酸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边滴边振荡,通过传感器测定并绘出pH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到b点,锥形瓶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B.取a点溶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C.取b点溶液加入小苏打固体,有气泡产生
D.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
2.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三颈烧瓶中盛放X溶液,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1)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判断溶液X是   ,实验进行到60 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稀盐酸
NaOH、NaCl
(2)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3(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释放”)热量的结论。
释放
(3)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
   。
随着反应的进行,三颈烧瓶内压强增大
3.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小组以“探究中和反应”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宏微结合,初识中和反应
①如图1,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其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指示反应终点,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所示
(其中“ ”“ ”“ ”“ ”表示不同离子)。由图2分析: 表示   (用化学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Na+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任务二】转换思维,再探中和反应
①用pH传感器按图3再次进行实验,将
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缓慢注入烧瓶。
烧瓶内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则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为了探究c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不同,所选药品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碳酸钙固体  B.铜片  C.硝酸银溶液 D.氧化铜粉末
HCl、NaCl
AD
(3)【任务三】探究中和反应能量变化
将图3装置中pH传感器换成温度传感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加入初温相同的稀盐酸,得到温度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当加入盐酸   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放热
10
(4)【实验反思】小美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